地理研究 ›› 2010, Vol. 29 ›› Issue (8): 1493-1501.doi: 10.11821/yj2010080014
张雪芹1, 陶杰1, 尹志勇2, 任雨3
收稿日期:
2009-08-05
修回日期:
2010-03-02
出版日期:
2010-08-25
发布日期:
2010-08-25
作者简介:
张雪芹(1971-),山东泰安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E-mail:zhangxq@igsnrr.ac.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4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KZCX2-YW-310)
ZHANG Xue-qin1, TAO Jie1, YIN Zhi-yong2, REN Yu3
Received:
2009-08-05
Revised:
2010-03-02
Online:
2010-08-25
Published:
2010-08-25
摘要:
利用NCEP/NCAR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05年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30hPa、100hPa、300hPa和500hPa位势高度场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1)1979~2005年青藏高原区域平均位势高度场在对流层中层存在上升趋势,且主要发生在冷半年;随着等压面的升高,高度场上升趋势减弱;到平流层高度场呈显著降低趋势,且主要发生在暖半年。(2)从空间上看,平流层位势高度场年平均变化整体呈显著降低趋势,大致呈纬向分布,南部降低趋势强于北部,特别是高原东南、孟加拉湾北部降低趋势最强;对流层中层位势高度场变化趋势以上升为主,高原东北部上升趋势尤其显著。(3)尽管与高原各层位势高度值本身相比,变化趋势是一个小量,但国内外不同区域及不同空间尺度的研究都发现有类似现象,故对此应给予重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场时空变化趋势的驱动机制、影响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研究。(4)1979年以来NCEP/NCAR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用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是有效的。
张雪芹, 陶杰, 尹志勇, 任雨. 1979~2005年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场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J]. 地理研究, 2010, 29(8): 1493-1501.
ZHANG Xue-qin, TAO Jie, YIN Zhi-yong, REN Yu.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for the tendency of geopotential height variation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1979~2005[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8): 1493-1501.
|
[1] | 高卿, 苗毅, 宋金平. 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21, 40(1): 1-17. |
[2] | 陈心盟, 王晓峰, 冯晓明, 张欣蓉, 罗广祥.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J]. 地理研究, 2021, 40(1): 18-34. |
[3] | 李琼, 李松林, 张蓝澜, 李昊, 刘毅.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老龄化时空特征及其经济效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9): 2130-2147. |
[4] | 李琼, 赵阳, 李松林, 李湘玲. 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401-1417. |
[5] | 邓晴晴, 李二玲, 任世鑫. 农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门槛效应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4): 970-989. |
[6] | 索南东主, 姚永慧, 张百平. 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的对比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2568-2580. |
[7] | 梁景天, 吴健生, 赵宇豪, 陈弼锴, 王怡. 基于“一街一站”的深圳市PM2.5时空特征及排名通报作用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2642-2652. |
[8] | 李涛, 朱鹤, 王钊, 陶卓民, 陶慧. 苏南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特征与结构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81-2294. |
[9] | 李孜沫. 清代(1816—1911年)霍乱流行的时空特征、危险模拟与边界探测[J]. 地理研究, 2020, 39(1): 129-139. |
[10] | 王灵恩,韩禹文,高俊,吕宁,Chris Ryan.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游客决策与体验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9): 2314-2329. |
[11] | 陈妤凡, 王开泳. 撤县(市)设区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机理——以杭州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2): 221-234. |
[12] | 高枫, 李少英, 吴志峰, 吕帝江, 黄冠平, 刘小平. 广州市主城区共享单车骑行目的地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9, 38(12): 2859-2872. |
[13] | 赵海鹏, 宋宏权, 刘鹏飞, 李霄阳, 王团徽. 1980—2015年风蚀影响下中国北方土壤有机质与养分流失时空特征[J]. 地理研究, 2019, 38(11): 2778-2789. |
[14] | 王成, 唐宁. 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J]. 地理研究, 2018, 37(6): 1100-1114. |
[15] | 吴成永, 陈克龙, 曹广超, 段水强, 薛华菊, 鄂崇毅, 罗正霞. 近30年来青海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差异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研究, 2018, 37(4): 717-7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