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10, Vol. 29 ›› Issue (9): 1683-1694.doi: 10.11821/yj2010090014
吴秀芹1,2, 张艺潇1, 吴斌1,2, 张宇清1,2, 方广玲1, 秦树高1
收稿日期:
2010-04-03
修回日期:
2010-06-26
出版日期:
2010-09-20
发布日期:
2010-09-20
通讯作者:
张宇清(1971-),男,宁夏盐池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林复合学和荒漠化防治方面的研究。E-mail:Zhangyq@bjfu.edu.cn
作者简介:
吴秀芹(1974-),女,辽宁阜新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GIS应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方面的研究。E-mail:wuxq@bjfu.edu.cn ;基金资助: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26B0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01411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39)
WU Xiu-qin1,2, ZHANG Yi-xiao1, WU Bin1,2, ZHANG Yu-qing1,2, FANG Guang-ling1, QIN Shu-gao1
Received:
2010-04-03
Revised:
2010-06-26
Online:
2010-09-20
Published:
2010-09-20
摘要:
选取沙化严重但近期沙化防治效果显著的宁夏盐池县北部风沙区为案例,基于SPOT 5遥感影像将沙区聚落按居民点与周边土地的空间关系分成11种类型,并抽象成3个基本模式(放射状、环状、放射+环状)。同时,构建由3大支撑系统的30项指标组成的聚落人居评价指标体系,对11种类型聚落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环状模式聚落的人居环境质量最高,其中又以单环状聚落最优;复杂半放射+半环状聚落次之;放射状聚落相对最差,其中又以居民点与沙地直接接触的有耕地放射状最差。最后,分析了各等级聚落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沙区实际情况提出复杂半放射+半环状聚落中有耕地半放射+半环状的聚落为沙区聚落相对适宜人居的聚落类型。
吴秀芹, 张艺潇, 吴斌, 张宇清, 方广玲, 秦树高. 沙区聚落模式及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宁夏盐池县北部风沙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 29(9): 1683-1694.
WU Xiu-qin, ZHANG Yi-xiao, WU Bin, ZHANG Yu-qing, FANG Guang-ling, QIN Shu-gao. Study on the settlement pattern in sandy area and its quality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sandy area in the north of Yanchi County[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9): 1683-1694.
|
[1] | 赵梓渝, 刘大千, 肖建红, 王士君. 基于犯罪模式理论的犯罪出行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长春市南关区扒窃为例[J]. 地理研究, 2021, 40(3): 885-899. |
[2] | 彭澎, 程诗奋, 杨宇, 陆锋. 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网络特征及其演化[J]. 地理研究, 2021, 40(2): 373-386. |
[3] | 钱肖颖, 孙斌栋. 基于城际创业投资联系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和组织模式[J]. 地理研究, 2021, 40(2): 419-430. |
[4] | 刘毅, 杨宇, 康蕾, 王云.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人地关系的全球模式与区域响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9): 1949-1957. |
[5] | 王云, 杨宇, 刘毅.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视野与理论模式[J]. 地理研究, 2020, 39(9): 1958-1971. |
[6] | 李伯华, 李珍, 刘沛林, 窦银娣. 聚落“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路径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794-1806. |
[7] | 戴其文, 杨靖云, 张晓奇, 胡森林. 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特征、模式与动力机制[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511-1533. |
[8] | 吴志才, 张凌媛, 黄诗卉.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协同合作模式[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370-1385. |
[9] | 王伟, 金凤君. 全球集装箱航运企业的航线网络格局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5): 1088-1103. |
[10] | 林金萍, 雷军, 吴世新, 杨振, 李建刚. 新疆绿洲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5): 1182-1199. |
[11] | 马秀馨, 刘耀林, 刘艳芳, 江平, 安子豪, 张翔晖. 时间异质性视角下对中国城市形态多中心性演化的探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4): 787-804. |
[12] | 杨兴柱, 杨周, 朱跃. 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以汤口、寨西和山岔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14-2232. |
[13] | 李涛, 朱鹤, 王钊, 陶卓民, 陶慧. 苏南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特征与结构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81-2294. |
[14] | 郭向阳, 穆学青, 明庆忠, 丁正山, 胡美娟. 旅游地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的空间耦合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5): 1119-1135. |
[15] | 徐敏, 黄震方, 曹芳东, 张郴.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旅游地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模式——以新浪微博签到数据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4): 937-9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