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10, Vol. 29 ›› Issue (12): 2298-2298.doi: 10.11821/yj2010120019
• 会议报道 • 上一篇
刘瑜, 曹广忠
摘要:
2010年11月7~10日,第五届中日韩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近130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中国地理学会组织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30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会。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保继刚教授、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镱锂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曹广忠副教授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于11月7日下午开幕,日本东北大学日野正辉(HINO Masateru)教授主持开幕式,日本国家民族博物馆池谷和信教授(IKEYA Kazunobu)做主题报告。在开幕晚宴上,日本东北大学花輪公雄教授(HANAWA Kimio)、中国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韩国国立全南大学朴政宰教授(Park Jung Jae)、日本东北地理联合会主席境田清隆(SAKAIDA Kiyotaka)教授分别致辞。他们指出并强调了当前中日韩三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地理学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三国地理学家应该广泛交流,在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如全球变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本届会议主题“构建东亚地区绿色社会--地理学家的使命”,无疑表达了大家共同的愿望。保继刚副理事长指出,从全球来看,亚洲人口稠密而资源匮乏,是人地矛盾相对最突出的地区,亚洲有自己的特色,希望我们能相互促进,提升在各自国家地理学的影响和地位;同时也能共同携手,一起创造属于亚洲的地理学的未来。
11月8~9日,举办了分组学术交流会。会议在三个分会场分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分别就国际经济与产业结构、城市分析与移民、城市发展与住房、城市化、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区域发展与政策、环境和气候变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历史地理等主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各国代表采取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张贴等多种形式展示代表们的新近学术进展,与会代表积极参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取得了良好效果。中方代表提交学术论文近30篇,内容涉及人文地理、自然地理、遥感和GIS等多个学科,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地理学有关理论、方法和针对中国地理现象的实证研究。16人做了分组学术报告,十余篇论文以墙报张贴形式参与了学术交流。
11月10日,与会代表在仙台周边以及栗驹山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了解仙台地区的自然地理、城乡经济发展以及2008年宫城—岩手地震的影响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国代表团在会议间隙访问了日本东北大学地理系、参观了东北大学医学院(前身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会后重点考察了日本北海道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业和城乡发展以及东京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在会议期间举行了工作会议,确定第六届中日韩会议将于2011年11月6~9日在韩国首尔举行。韩国代表团介绍了会议筹办情况,并邀请中日韩地理学家届时参加会议。
中日韩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于2006年发起举办的系列国际会议,由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的地理学会联合主办。已分别在中国北京(2006)、日本熊本(2007)、韩国清州(2008)和中国广州(2009)成功举办了4次会议。从2009年起,会议名称由“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改为“中日韩地理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更大范围的地理学者参与。通过这次会议, 进一步巩固了中日韩三国地理学界定期交流与沟通的机制,展示了中日韩三国地理学者的科研成果和风采,加强了中日韩三国地理学者间的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