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8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45~146.[2] 戴冕.我国主产烟区若干气象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中国烟草报,2000,6(1):27~34.[3] 黄中艳,朱勇,王树会,等.云南烤烟内在品质与气候关系的研究.资源科学,2007,29(2):83~90.[4] 颜合洪.水分条件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01~103.[5] 杨恕良.贵州烤烟品质与气候关系的研究.中国农业气象,1987,8(2):7~10.[6] 秦剑,琚建华,解明恩.低纬高原天气气侯.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38~41.[7] 王宇.云南气候变化概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6~87.[8] 郑春怡,黄菲,普贵明.云南省雨季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上层海洋热含量分布的关系.热带气象学报,2003,20(3):299~307.[9] 马树庆,王琪,春乙,等.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气候和经济损失风险分区.地理研究,2008,27(5):1169~1177.[10] 何燕,李政,钟仕全,等.广西晚稻低温冷害空间分析模型构建及其区划.地理研究,2010,29(6):1037~1044.[11] 缪启龙,李兆之,窦永哲.陕西省气候的主成分分析与区划.地理研究,1988,7(2):87~93.[12] 罗宏,杨志峰.峡谷暖区农业地形气候垂直分层及其农业发展战略.地理研究,1999,18(4):407~412.[13] 黄中艳,朱勇.1954~2007年云南农业气候变化研究.气象,2009,35(2):111~118.[14] 黄中艳,王树会,朱勇,等.云南烤烟5项化学成分含量与其环境生态要素的关系.中国农业气象,2007,28(3): 312~317.[15] 黄中艳,王树会,邵岩,等.云南烤烟气候及其基于GIS的适宜性分区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专刊):83~86.[16] 黄中艳,朱勇,邓云龙,等.云南烤烟大田期气候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气象,2008,29(3):440~445.[17]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基于GIS的云南烤烟种植区划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1~52,82~99,131~155.[18] 贺升华,任炜.烤烟气象.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17~22,67,168~170,222~223.[19] 陈海生,刘国顺,刘大双,等.GIS支持下的河南省烟草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中国农业科学,2009,42(7):2425~2433.[20] 苏永华.确定测评要素权重系数的方法.http://www.normstar.com/msg3.php?id=802&cateid=60,2008-12-28.[21] 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6~56,80~82,200~225.[22] 王宇.云南山地气候.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13~48.[23] 王宇.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18~32.[24] 李新,程国栋,卢玲.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高原气象,2003,22(6):565~573.[25] 张彩明,孙德法,汪嘉业.散乱数据点的三次多项式插值.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8,10(5):416~424.[26] 蔡秀华,曹鸿兴.资料插值的进展.气象,2007,31(8):3~7.[27]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5~76,89~90,92.[28] 刘涛.进口烤烟与部分国产烤烟差异比较.东方烟草报,2006-01-09(4).[29] 周冀衡.中式卷烟对烤烟质量和风格多样性的需求. http://www.yntsti.com/View/ChineseTobacco/2007/35/25351.html, 2007-03-05.[30] 王允白,王宝华,郭承芳,等.影响烤烟评吸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8,31(1):8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