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12, Vol. 31 ›› Issue (8): 1399-1410.doi: 10.11821/yj2012080005
宋志军1,2, 刘黎明1
SONG Zhi-jun1,2, LIU Li-ming1
摘要: 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自然属性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具有不同经济属性的5类耕地的空间结构。波谱分析显示,不同类型耕地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的周期,它们共同形成了距天安门约23~44km(近郊平原)、44~66km(远郊平原)、66~126km(山区)的耕地宏观空间结构。通过计算各类耕地的空间维数和Hurst指数,认为景观农田区、美化农田区、近郊山区22~47km圈层的耕地不具备分形特征;规模农田区、景观廊道带、中远郊山区48~126km圈层的耕地由于受城市发展、自然条件、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总体上,北京不同类型的耕地处于一种离散、连续和具有共度性、没有公度性的融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