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13, Vol. 32 ›› Issue (4): 628-637.doi: 10.11821/yj2013040005
张威1, 刘蓓蓓1, 崔之久2, 李永化1, 董应巍1, 于治龙1, 李洋洋1
ZHANG Wei1, LIU Beibei1, CUI Zhijiu2, LI Yonghua1, DONG Yingwei1, YU Zhilong1, LI Yangyang1
摘要: 随着冰期(阶)与间冰期(阶)旋回的不断细化,第四纪冰期系列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对比之间所反映的问题开始逐步显现。通过中国第四纪冰期与MIS阶段对比,结合分析气候旋回与构造运动对地貌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①冰期(阶)或者间冰期(阶)发生的时段应尽可能对应于MIS的偶数或奇数阶段,有助于MIS框架下新的冰期(阶)的发现;②中更新世以来,中国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可能受控于100 ka轨道偏心率变化的气候大背景,昆仑冰期—倒数第二次冰期的冰川规模总体上与全球冰量变化一致。然而,末次冰期早、中期的冰川规模却与MIS所记录的全球冰量变化不尽一致,强烈显示气候与构造环境对冰川作用的影响;③目前在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方案中,存在着冰期系列由时间和地点双重命名的现象,建议用大理冰期、古乡冰期分别代替末次冰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