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8, Vol. 27 ›› Issue (6): 1407-1418.doi: 10.11821/yj2008060020
于涛方1, 顾朝林1, 李志刚2
收稿日期:
2007-10-15
修回日期:
2008-02-16
出版日期:
2008-11-25
发布日期:
2008-11-25
作者简介:
于涛方(1974-),山东即墨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全球城市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 E-mail: yutaofang@tsinghua.edu.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0435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088)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dCS004)联合资助。
YU Tao-fang1, GU Chao-lin1, LI Zhi-gang2
Received:
2007-10-15
Revised:
2008-02-16
Online:
2008-11-25
Published:
2008-11-25
Supported by: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0435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088)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dCS004)联合资助。
摘要:
在国内外城市体系研究航空流视角的成果基础上,运用1995年以来的中国航空统计数据,基于数据描述及重力模型和模糊参数等定量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体系格局和变迁。主要结论有: (1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互动符合"距离衰减原则"。同时上海、北京两大全球性城市强化了在全国的枢纽机场的地位,西部地区形成了若干区域性的枢纽机场。 (2 )枢纽度最大的城市是京津冀、长三角、厦漳泉、珠三角、成渝等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辽中南、山东半岛、江汉平原的区域中心城市的枢纽度并不突出;南京、杭州、福州和重庆虽然作为各自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城市,但其枢纽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区首位城市或门户城市的压制。 (3 )中国主要经济中心城市相对地位变化有如下几种类型:稳定型、上升型、下降型、先升后降型和先降后升型。长三角的经济中心城市表现出强盛的区域带动势头,而珠三角、京津冀发展相对平稳,成渝在中西部具有特殊性,表现出日益强化的区域枢纽地位,辽中南、福建沿海、关中、江汉平原等地区经济中心城市的枢纽度则相对发展缓慢,甚至有所下降。
于涛方, 顾朝林, 李志刚. 1995年以来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基于航空流视角[J]. 地理研究, 2008, 27(6): 1407-1418.
YU Tao-fang, GU Chao-lin, LI Zhi-gang. China's urban systems in terms of air passenger and cargo flows since 1995[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6): 1407-1418.
|
[1] | 叶浩, 庄大昌, 陈少沛, 杨蕾. 基于逆序的城市数目与累积规模关系探讨[J]. 地理研究, 2015, 34(8): 1461-1470. |
[2] | 陈伟, 修春亮, 柯文前, 俞肇元, 魏冶. 多元交通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层级特征[J]. 地理研究, 2015, 34(11): 2073-2083. |
[3] | 潘峰华, 刘作丽, 夏亚博, 莫开峰. 中国上市企业总部的区位分布和集聚特征[J]. 地理研究, 2013, 32(9): 1721-1736. |
[4] | 陈彦光. 城市异速标度研究的起源、困境和复兴[J]. 地理研究, 2013, 32(6): 1033-1045. |
[5] | 汪明峰, 孙莹. 全球化与中国时尚消费城市的兴起[J]. 地理研究, 2013, 32(12): 2334-2345. |
[6] | 钟业喜, 陆玉麒. 基于铁路网络的中国城市等级体系与分布格局[J]. 地理研究, 2011, 30(5): 785-794. |
[7] | 孙在宏, 袁源, 王亚华, 张小林.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与异速生长特征[J]. 地理研究, 2011, 30(12): 2163-2172. |
[8] | 王茂军,曹广忠,赵群毅,杨雪春. 基于距离与规模的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J]. 地理研究, 2010, 29(7): 1257-1268. |
[9] | 王海江, 苗长虹. 我国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的空间格局[J]. 地理研究, 2009, 28(4): 957-967. |
[10] | 李 倢. 基于因子分析的三大都市密集地区的城市发展优势 ——对城市竞争力排序的商榷[J]. 地理研究, 2008, 27(3): 659-671. |
[11] | 顾朝林, 庞海峰.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 地理研究, 2008, 27(1): 1-12. |
[12] | 薛俊菲. 基于航空网络的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J]. 地理研究, 2008, 27(1): 23-33. |
[13] | 王发曾, 郭志富, 刘晓丽, 赵 威. 基于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中原地区 城市体系结构优化[J]. 地理研究, 2007, 26(4): 637-650. |
[14] | 王茂军, 张学霞, 齐元静. 近50年来山东城市体系的演化过程——基于城市中心性的分析[J]. 地理研究, 2005, 24(3): 432-442. |
[15] | 刘继生, 陈彦光, 刘志刚. 点-轴系统的分形结构及其空间复杂性探讨[J]. 地理研究, 2003, 22(4): 447-4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