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玉欢, 贺灿飞. 地方集群网络、信息溢出效应与中国ICT产品出口地理网络扩张[J]. 地理研究, 2021, 40(3): 689-707. |
[2] |
汪洋, 杨丹, 闵婕, 翟非同, 王雨, 吴晓娇, 张洪睿. 山地高密度城市热岛效应的多约束因子格局分析与定量探测——重庆都市区案例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3): 856-868. |
[3] |
林剑铬, 夏丽丽, 蔡润林, 蔡虹绮.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知识基础及其创新效应——基于国家级高新区上市企业的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2): 387-401. |
[4] |
刘润, 任晓蕾, 杨永春, 冯晓枫. 成都市博物馆发展的过程、特征及空间效应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1): 279-291. |
[5] |
李琼, 李松林, 张蓝澜, 李昊, 刘毅.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老龄化时空特征及其经济效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9): 2130-2147. |
[6] |
施帆, 张佳, 王琛. 中国城乡居民创业意愿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852-1863. |
[7] |
张博胜, 杨子生. 中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592-1608. |
[8] |
杨文越, 梁斐雯, 曹小曙. 多尺度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出行碳排放的影响——来自广州的实证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625-1639. |
[9] |
任红玉, 赵宇鸾, 李秀彬, 葛玉娟. 基于不同分辨率影像的山区耕地细碎化评价及其尺度效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283-1294. |
[10] |
马秀馨, 刘耀林, 刘艳芳, 江平, 安子豪, 张翔晖. 时间异质性视角下对中国城市形态多中心性演化的探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4): 787-804. |
[11] |
石磊, 陈乐一, 李玉双. 区域经济增长的同群效应——来自中国城市数据的经验证据[J]. 地理研究, 2020, 39(4): 853-864. |
[12] |
邓晴晴, 李二玲, 任世鑫. 农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门槛效应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4): 970-989. |
[13] |
晁恒, 李贵才. 国家级新区的治理尺度建构及其经济效应评价[J]. 地理研究, 2020, 39(3): 495-507. |
[14] |
刘俊杰, 潘自武, 秦奋, 顾江岩, 朱明阳, 赵芳. 基于MODIS的秦巴山地气温估算与山体效应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3): 735-748. |
[15] |
盛彦文, 骆华松, 宋金平, 赵金丽, 张学波. 中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2): 257-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