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8, Vol. 27 ›› Issue (3): 565-573.doi: 10.11821/yj2008030010
李春晖1,2, 郑小康1,2, 崔 嵬1, 庞爱萍2, 杨志峰1
收稿日期:
2007-09-18
修回日期:
2008-02-12
出版日期:
2008-05-25
发布日期:
2008-05-25
作者简介:
李春晖(1976-),男,安徽阜阳人,985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水资源、流域管理和生态健康等。Email:chunhuili@bnu.edu.cn *通讯作者 : 杨志峰,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zfyang@bnu.edu.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09002和40671072)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303)
LI Chun-hui1,2, ZHENG Xiao-kang1,2, CUI Wei1, PANG Ai-ping2, YANG Zhi-feng1
Received:
2007-09-18
Revised:
2008-02-12
Online:
2008-05-25
Published:
2008-05-25
Supported b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09002和40671072)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303)
摘要: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当前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流域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将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以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回顾了国内外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的历史和现状,阐述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该流域进行了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衡水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处于中等或者亚病态,最后提出衡水湖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李春晖, 郑小康, 崔 嵬, 庞爱萍, 杨志峰. 衡水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地理研究, 2008, 27(3): 565-573.
LI Chun-hui, ZHENG Xiao-kang, CUI Wei, PANG Ai-ping, YANG Zhi-feng. Watershed eco-health assessment of Hengshui Lak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3): 565-573.
|
[1] | 游猎, 王睿. 特大城市郊区建设用地效益比较研究——以天津市11个市郊区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21, 40(3): 793-807. |
[2] | 方露露, 许德华, 王伦澈, 牛自耕, 张明. 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3): 821-838. |
[3] | 汪芳, 安黎哲, 党安荣, 韩建业, 苗长虹, 王静, 张广汉, 赵勇. 黄河流域人地耦合与可持续人居环境[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707-1724. |
[4] | 黄晓军, 王博, 刘萌萌, 郭禹慧, 李艳雨. 中国城市高温特征及社会脆弱性评价[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534-1547. |
[5] | 王成, 龙卓奇, 樊荣荣. 重庆市江津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适应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609-1624. |
[6] | 马建华, 韩昌序, 姜玉玲.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应用中的一些问题[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233-1241. |
[7] | 顾慧, 唐国平, 江涛. 模型驱动数据空间分辨率对模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255-1268. |
[8] | 程东亚, 李旭东. 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427-1438. |
[9] | 丁玲玲, 郑景云. 1735—1911年汉江流域季节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与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3): 721-734. |
[10] | 史利江, 刘敏, 李艳萍, 张晓龙, 高峰, 李文刚. 汾河流域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361-2378. |
[11] | 陈沛然,王成金. 长江流域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9, 38(9): 2254-2272. |
[12] | 罗桑扎西, 甄峰. 基于手机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公园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594-1608. |
[13] | 张凡, 宁越敏, 娄曦阳. 中国城市群的竞争力及对区域差异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664-1677. |
[14] | 高超, 李学文, 许莹, 李德. 淮河流域蚌埠闸以上地区夏玉米生育阶段水分供需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833-1846. |
[15] | 王勇, 周雪, 李广斌. 苏南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乡村性评价及特征研究——基于苏州12个传统村落的调查[J]. 地理研究, 2019, 38(6): 1311-13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