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大中.今日唐山.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25.
[2] 史培军,等.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分析.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293-299.
[3] 朱会义,何书金,张明.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地理研究,2001,20(6):669-678
[4] 毛汉英,周国民.福建省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地理研究,2001,20(1):5-13.
[5] 唐山市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课题组.唐山市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03-205.
[6] 项君,陈子云.开滦荆各庄矿环保工作现状及对策.煤矿环境保护,2000,14(2):61-62.
[7] Bert Bras.把环境问题纳入产品设计与实现.产业与环境,1998,20(1-2):7-13.
[8] 李文君.工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122-128.
[9] 袁雯,杨凯.上海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发展过程的数量分析.地理研究,2002,21(1):97-106.
[10]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地学基础.地理科学,2000,20(6):487-493.
[11] 崔凤军.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66-169.
[12] 刘卫东.论环渤海地区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特点.地理研究,1995,14(2):83-90.
[13] 夏光.论环境治道变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