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许秀元, 陈同斌
    地理研究. 1998, 17(1): 99-106. https://doi.org/10.11821/yj1998010014
    可溶性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运移和分布一般可以反映出多孔介质中溶质随着水分运(流)动的规律。文中系统地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土壤中溶质运动理论的发展和有关模型的应用概况,以期对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水盐运动等溶质运移模拟的理论和应用问题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讨论了水动力学弥散、宏观弥散、层状介质中的弥散、多组分溶质运移和非饱和带中溶质运移等问题,以及描述土壤中溶质迁移的主要模型和模拟方法。
  • 综述
    朱德祥
    地理研究. 1993, 12(4): 85-95. https://doi.org/10.11821/yj1993040015
    Baidu(34) CSCD(7)
    本文阐述了国际河流研究的迫切性和开发的主要方式及产生的问题,对开发国际河流的主要法规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阐明了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加强这一研究对维护我国权益,发展边疆地区经济,推动地理分支学科发展的意义。
  • 综述
    董玉祥, 刘毅华
    地理研究. 1993, 12(2): 94-102. https://doi.org/10.11821/yj1993020012
    Baidu(118) CSCD(9)
    本文回顾了我国沙漠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新进展、争议问题及最新动向等作了分析评述。
  • 综述
    费洪平
    地理研究. 1993, 12(1): 111-119. https://doi.org/10.11821/yj1993010015
    Baidu(35) CSCD(2)
    西方发达国家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地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已有了很大进展。为开展我国企业地理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了企业地理研究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历程、主要领域以及研究动向,并认为在我国开展企业地理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综述
    郭岐峰, 傅硕龄
    地理研究. 1992, 11(4): 105-115. https://doi.org/10.11821/yj1992040012
    Baidu(179) CSCD(17)
    本文从大气-作物-土壤系统出发,综述各层次农业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并简评近期的科研成果。
  • 综述
    庞效民
    地理研究. 1992, 11(3): 101-107. https://doi.org/10.11821/yj1992030023
    Baidu(11)
    工业生产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阶段性变化,并在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空间特征的变化上表现出来。80年代以来,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区位的影响日盆增强以及工业生产组织的国际合作的扩展,这种变化导致了工业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革新拓展。
  • 综述
    张家诚
    地理研究. 1992, 11(2): 93-98. https://doi.org/10.11821/yj1992020012
    Baidu(4) CSCD(1)
    本文就1979、1990年两次世界气候大会的情势,综述气候学发展的现状,论述气候学与气候工程的关系,并就当前气候学发展的若干问题:如气候信息的搜集、传递和整理,地球气候分布与变化的研究,以及气候应用的开拓等方面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 综述
    尹泽生, 林文盘, 杨小军
    地理研究. 1991, 10(3): 78-86. https://doi.org/10.11821/yj1991030011
    Baidu(179) CSCD(6)
    海水入侵(Sea Water Intrusion)是现代社会中具有特色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它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沿海地区表现为海水(或古海水)以各种方式向内陆的入侵。由于它所具有的动态变化快、潜在危害大、难以治理等特点,使它比海水沿入海河流的倒灌对人类的影响更大。近年来,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日趋活跃。本文是对这一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的简要评述。
  • 综述
    唐常源, 平田健正, 村岡浩尔
    地理研究. 1991, 10(3): 87-96. https://doi.org/10.11821/yj1991030012
    Baidu(18) CSCD(3)
    本文简述了森林小流域中降雨—截流—下渗—地中水—地表水各个环节的作用。作者认为,在降雨出流过程中,下渗和土壤中的快速流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地表出流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一般来说,森林土壤的下渗率比较大,森林流域的贮水能力也是很可观的。这些就决定了森林流域的产流不是霍顿产流,也不同于现在流行的许多产流理论和模式。在湿润地区形成产流区时的特点并非是表层土壤首先饱和,而是地下水位或被地下水支持的饱和毛细管带上升到表面附近使该区发生饱和,因而产生以及维持这种饱和状态所需的垂直下渗和地中水的侧向补给是流域是否发生产流的先决条件之一,而地表流可认为是回归流。此外,流域地中水产流对降雨响应过程可认为是由作用在毛细管带中的水的压力平衡受破坏而引起的,这个压力通过毛细管带传递到饱和带。作用在毛细管带中的水的压力平衡受破坏的原因可以是封存在土壤中的被瞬间压缩的空气压力作用,也可以是降雨直接接触到已发展至地表的非饱和毛细管带的上缘。
  • 综述
    顾朝林, 熊江波
    地理研究. 1989, 8(3): 95-101. https://doi.org/10.11821/yj1989030012
    Baidu(532) CSCD(22)
    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市边缘区的基本概念,城市边缘区研究产生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动向,并认为我国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具有宽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综述
    李宝庆
    地理研究. 1989, 8(3): 102-108. https://doi.org/10.11821/yj1989030013
    Baidu(17) CSCD(4)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土壤水的理论研究及共方法、应用性研究的进展情况。
  • 综述
    朱志辉
    地理研究. 1989, 8(2): 91-100. https://doi.org/10.11821/yj1989020010
    简要评述坡地辐射场理论研究与模式研究进展.讨论了坡地能量输入的背景规律、典型坡地辐射平衡各分量的计算模式,以及复杂地形辐射场模拟等问题.指出上述研究的地理学意义及可能的发展前景.
  • 综述
    陆中臣
    地理研究. 1989, 8(2): 101-111. https://doi.org/10.11821/yj1989020011
    联系当前全球土壤流失的现状,本文阐明研究侵蚀产沙和物质输移规律的重要性,从侵蚀产沙和物质输移的流域系统概念出发,并结合我国黄土高原的治理,扼要介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
  • 综述
    张凌云
    地理研究. 1989, 8(1): 76-87. https://doi.org/10.11821/yj1989010011
    Baidu(147) CSCD(11)
    本文简要地介绍和总结了国外学者在旅游地引力模型上所作的研究以及作者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工作和探索,并对引力模型理论发展的可能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
  • 综述
    于静洁, 刘昌明
    地理研究. 1989, 8(1): 88-98. https://doi.org/10.11821/yj1989010012
    Baidu(147) CSCD(32)
    本文从近年森林作用讨论入手,回顾了20年代以来森林水文各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 综述
    左大康, 张仁华
    地理研究. 1988, 7(4): 83-93. https://doi.org/10.11821/yj1988040011
    本文阐述国际卫星陆地表面气候的研究思路、气候模式与陆地表面参数之间的关系.综述由卫星遥感信息转换为陆面参数的推算原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最近国际联合试验(以FIFE为例)的纲领和目的.
  • 综述
    蔡强国
    地理研究. 1988, 7(4): 94-102. https://doi.org/10.11821/yj1988040012
    纵观近几十年来坡面侵蚀产沙模型研究,将共按经验模型与理论模型分别阐述其发展,评述主要模型的贡献,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综述
    陈发祖
    地理研究. 1988, 7(3): 78-88. https://doi.org/10.11821/yj1988030011
    土壤一植物一大气系统,实际上可以看成为地球表层中的一个界而。它是一个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变化和能量物质迁移运动最为剧烈的活动层。在这一系统中水的运动和循环过程又尤为活跃。在水循环的几个环节中,蒸发占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热量的释放和吸收是什随着蒸发过程同时进行的。于是蒸发A把物质守恒方程和热量平衡方程两者联系起来。同时,蒸发又是植物生命节奏中的重耍环节,它与植物生理活动和生物产量有密切关系。因此,自然蒸发的研究始终是地理学、气象学、植物牛理生态学、水文学、土壤学和农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课题。
  • 综述
    陈镜明
    地理研究. 1988, 7(3): 89-102. https://doi.org/10.11821/yj1988030012
    植物与大气之间的湍流交换是地球和大气系统中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揭示这一交换环节的物理机制,了解地气系统中能量、水分和C0.2等物质的运动和转换规律,对于农业生产、数值气象预报,环境生态和气候变化等研究工作有诸多方面的意义,是地学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十年来,植物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有了许多重要进展,传统的局地湍流交换模式的局限性已逐渐被认识,一些新的方法在这一领域中出现,其中高阶闭合模式和流轨模式是比较重要的探索途径。
  • 综述
    覃文汉
    地理研究. 1988, 7(3): 103-111. https://doi.org/10.11821/yj1988030013
    自然地表通常是由具有不同形态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各种下垫面所组成的,每一类型的下垫面均有其独特的能量分配和物质交换方式。研究非均匀下垫面气象场结构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每一种典型均匀下垫面的气象场与由其组成的大区域复杂下垫面气象场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将均匀下垫面的成果运用于复杂的非均匀气象场的研究,最终付诸于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