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时降雨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
殷水清, 谢 云, 王春刚
2007, 26 (3):
541-547.
doi: 10.11821/yj2007030015
摘要
(
2794 )
PDF(1479KB)
(
2440
)
降雨侵蚀力是进行土壤流失量预报的基本因子,EI30是迄今得到广泛应用的定量指标,但它的计算需要降雨过程资料,使其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用自动气象观测提供的高精度等间隔降雨资料,代替降雨过程资料,是估算降雨侵蚀力指标的首选。国际上对此已有研究,发现有很大的地区差异性。为此,本文在水蚀严重的中国东部季风区选择5个代表站点,共456次降雨过程资料,建立了用60 min等间隔雨量资料估算次降雨侵蚀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直接用60 min等间隔资料计算的降雨侵蚀力指标值,与用降雨过程资料计算的结果相比,降雨动能E差异较小,主要差异体现在最大30 min雨强I30上,由此导致降雨侵蚀力指标EI30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利用自动气象观测小时雨量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指标值,通过公式(EI30)bp=1.730(EI30)60转换,可以较精确地估算全国降雨侵蚀力,与用日、月和年降雨量资料的估算值相比,能够提高土壤侵蚀预报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