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气候与全球变化
  • 气候与全球变化
    吴殿廷, 吴昊, 姜晔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的双重挑战使碳排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世界112个独立经济体截面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人均碳排放、单位GDP碳排放与人均收入、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和服务业比例等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优选模型,概括总结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强度关系的四阶段、五类型模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碳排放强度存在长期收敛趋势。当前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在于发达经济体努力减少其奢侈性消费并对低收入经济体提供技术援助,特别是能源技术和高新技术援助;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地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技术改造,淘汰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优化聚落布局,建设紧凑型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碳排放的减少。
  • 气候与全球变化
    刘红光, 刘卫东, 范晓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对外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可以分清我国碳排放的来源,有利于我国合理制定碳减排政策和科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当前有关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大多没有处理好加工贸易这一重要因素。本文在理清区域间相互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复杂关系基础上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模型,构建了两区域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联系模型,将直接排放分解为消费、投资、出口三大最终需求的完全排放,并将进口避免的国内排放分解为进口消费、进口投资、加工贸易等部分,最终明晰了区域间贸易产生的隐含碳排放转移问题,并以中国为例进行计算说明。结论认为:中国出口加工导向型的经济结构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比例偏高的产业结构特点,是中国碳排放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导致的净出口碳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强。
  • 气候与全球变化
    石晓丽, 吴绍洪, 戴尔阜, 赵东升, 潘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变化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其碳的源汇功能。因此,评估未来气候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功能面临的风险,可以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制定和国际碳排放谈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对气候变化情景下净生态系统生产力进行模拟,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确定碳吸收功能风险评估标准,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未来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碳吸收功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IPCC SRES-B2情景下,气候变化可能会给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功能带来风险。风险的范围与程度可能会随着增温幅度的变化而加剧。到本世纪远期,六成左右的生态系统会面临碳吸收功能风险,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东北山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华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风险程度随增温幅度增加的变化以发展为主,主要集中在近期到中期阶段。未来气候变化下,西北区将成为危险性高的区域,混交林、荒漠草原和落叶针叶林将成为危险性高的生态系统。
  • 水文与水资源
  • 水文与水资源
    孙才志, 陈丽新, 刘玉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尝试从农业生产安全系统、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安全系统入手,共选取18个指标,构建我国国内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投影寻踪等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吉林、黑龙江、湖南、上海、北京等地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程度最高,而宁夏、西藏的适宜性程度最低。对各地区农产品虚拟水流动的适宜性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高适宜性流出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中等适宜性流出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高适宜性流入区以上海、北京、天津和西北地区最为典型,中等适宜性流入区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低适宜性流入区则主要位于西南地区。对各地区农产品虚拟水流动的适宜性程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行虚拟水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 水文与水资源
    王鹏, 宋献方, 袁瑞强, 韩冬梅, 张应华, 张兵, 李保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田SPAC系统水分通量的研究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Hydrus-1d模型,以山西省运城市董村农场为例,估算了研究区三种主要农作物(夏玉米、棉花和冬小麦)的农田水分通量。结果表明,在模拟期内,夏玉米、棉花和冬小麦的作物蒸腾占蒸散发(T/ET)的比值分别为84.7%、71.6%和79.1%,T/ET比值的变化与作物叶面指数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也受表层土壤水含量的影响;夏玉米、棉花和冬小麦在灌溉后的深层入渗量分别达到了74.2mm、70.8mm和90.0mm,大量的深层入渗降低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小灌溉后的深层入渗量。地下水通过毛细上升进入土壤水既要受到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影响,也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模拟期内,夏玉米、棉花和冬小麦的地下水毛细上升量分别为149mm、128mm和65mm。
  • 环境与生态
  • 环境与生态
    邓祥征, 吴锋, 林英志, 杨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氮、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为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氮、磷削减势在必行,但此举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为解决氮、磷削减与经济的矛盾关系,本文以乌梁素海流域为例,利用动态环境CGE模型,通过综合考虑技术进步、人口、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的关系,提出了氮磷分期调控策略。研究表明,近期(2010~2015),乌梁素海流域氮磷调控应以源头控制(主要是指工业)为主,并辅以提高种植业水、肥、药的利用效率来缩减农田面源污染的扩大;中期(2015~2020),通过推广各种卓有成效的治理手段,实现以点带面,达到综合治理成效;远期(2020~2030),强调稳定发展工农业,以环境优化经济为发展路线,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增长与水环境稳步改善的双重目标。
  • 环境与生态
    邓楚雄, 谢炳庚, 吴永兴, 李晓青, 朱东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都市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相关数学方法与计量模型,对上海都市农业生态安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993~1998年,上海市农业资源安全指数处于平稳状态,上海农业环境安全指数波浪式交替增减,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持续小幅下降,农业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交互升降。(2)1999~2008年,农业资源安全指数经过较小幅度减小后(1999~2004年),以年均10.43%的速度较快增长;农业环境安全指数、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和农业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以年均6.97%、24.65%、6.88%的速度连年攀升。(3)郊区人均耕地面积、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使用强度、农业比较优势系数、农村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酸雨频率5项指标逐渐成为都市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2008年障碍度均超过了10.00%;都市农业生态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安全子系统,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子系统对都市农业生态安全的障碍作用逐年减小。
  • 土地资源与利用
  • 土地资源与利用
    何丹, 金凤君, 周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东省济宁市大运河生态经济区为例,探讨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GIS技术支持下的分析评价方法。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3方面8个单因子构成该研究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多因素叠加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设计了四种煤炭塌陷的未来情景,进行了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单因子评价和四种情景下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情景1(现状塌陷)中,可高强度开发(很适宜)的用地为7476.9hm2,占总面积的32.6%;较为适宜建设的土地为4967hm2,占21.6%;较不适宜与不适宜的土地共占33.49%。情景4(最终塌陷)中,适宜用地为4084.21hm2,占总面积的17.79%。较为适宜的土地为4511.56hm2,占19.65%。较不适宜与不适宜的土地共占53.44%。随着采煤塌陷面积的不断扩大,适宜建设的土地急剧减少。今后应根据不同的塌陷区现状,进行不同形式的改造、更新和再利用,引导形成集约高效的新型生态城区。
  • 土地资源与利用
    董廷旭, 秦其明, 王建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用地扩展不仅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测度指标,也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以多时相、多源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RS专题信息提取与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选择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转移指数、扩展方位指数等5个景观结构与变化指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科技城绵阳城市用地扩展模式与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980~2009年间绵阳城市扩展总面积达110.11km2,年平均扩展速度为3.8km2,平均扩展强度指数为0.65,呈快速增长态势;其扩展方向的空间分异十分明显,呈一中心、多组团、三轴向、"Y"字型扩展模式,用地扩展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期。
  • 经济与区域发展
  • 经济与区域发展
    刘盛和, 胡章, 邓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增长迅猛,但目前我国还缺乏对流动人口进行快速动态监测的有效方法与方案,特别是未能考虑我国流动人口的区域差异性,这已成为各级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及时行动时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差异的我国流动人口快速监测方法,旨在应用流动人口区域差异的知识来改正流动人口监测样点网络布局方案和监测指标体系,突出监测重点,节约监测成本,提高监测绩效。该方法依次由划分流动人口区域类型、制定监测样点网络布局方案、设计监测指标体系、估算流动人口规模与特征、数据校核及区域类型调整等五个步骤所组成。
  • 经济与区域发展
    赵雪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提高农牧民的生计资本成为该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建立了生计资本评估指标,结合实地调查资料评估了甘南高原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分析了不同区域农户面临的生活压力及需要的帮助,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农户生计资本的策略。 研究表明:(1)农户生计资本存在空间异质性,纯牧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总指数最高、农区次之、半农半牧区最低;(2)面临的稀缺资本不同,农区农户缺乏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半农半牧区农户缺乏物质资本,纯牧区农户缺乏金融资本;(3)农户的生活满意度不高,面临一系列生活压力,但农户自身对生计风险的响应相对被动、消极,更多依赖国家政策;(4)目前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物质资本,对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贡献的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 经济与区域发展
    黄耿志, 薛德升, 谢妍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正规就业对女性的影响一直是非正规就业研究的重点,其中许多研究认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女性往往难以实现向上发展而强化了自身弱势地位。这类研究忽视了非正规性的多样化性质,过度地强调了非正规就业对女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以广州市芳村茶叶市场茶艺表演业为例,使用观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非正规就业对女性人力资本积累与向上流动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芳村茶叶市场是一个女性非正规就业集聚区,其中的非正规女性茶艺表演者可利用其就业过程中的非正规培训、正规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效地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并最终可能进入高级、正规劳动力市场或实现自我创业。有关非正规就业对女性产生的影响需要考虑非正规性本身的多样性,而不宜一概而论。
  • 城市与乡村
  • 城市与乡村
    宋伟轩, 吕陈, 徐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南京封闭社区与开放社区相互邻近的4个对比组共8个居住社区,对其居民的社会属性、生活习惯和社区空间感知特征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250份手绘草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据此分析城市居民社区空间意象地图的主要类型与构成要素。研究发现,居民的社会属性是影响人们社区空间意象的决定性因素,性别、年龄、收入和居住时间的差异导致居民空间感知与意象地图的差异;不同的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同样对居民空间感知产生影响,封闭社区居民对社区围墙和大门等的感知强烈,而开放社区居民则更加熟悉社区周边环境。在此基础上,认为封闭式社区管理模式虽然有助于增加居民安全感和空间领域感,但不利于不同社区居民之间的日常交往与社会融合。
  • 城市与乡村
    董雯, 邓锋, 杨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时空演化及其空间效应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的资源型产业在新疆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从空间过程看,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规模、发展速度和布局变化与城市空间扩展在时序上具有一致性,工业用地和工业区的拓展促进了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从空间效应的指向性看,资源型产业主要是沿交通线布局然后向外延伸,呈轴向扩展模式,形成"指状"或"锯齿状"空间结构形态;从空间尺度看,资源型产业对乌鲁木齐城镇扩展方向的影响主要以近郊扩展为主,对于较远的县市集聚大于扩散;资源型产业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体现在乌鲁木齐城市形态的演变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方面。
  • 文化与旅游
  • 文化与旅游
    王朝辉, 陆林, 夏巧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调研数据分析,构建世界级博览会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行为意向、重游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关系验证。研究表明:(1)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包括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感知价格、便利价值六个测量维度。(2)效用价值、服务价值、愉悦价值对游客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美感价值、感知价格、便利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不显著。(3)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服务价值、便利价值对游客重游永久世博意向影响显著,而感知价格、美感价值影响不显著。(4)感知价值维度上,效用价值是主导国内游客行为意向与重游永久世博意向的主要因素。构建以游客为中心的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关系模型,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重大事件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文化与旅游
    戴湘毅, 阙维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经过半个世纪的实施和推广,已经成为中国影响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其收录的矿业遗产无疑是中国矿业文明的代表。通过对文物保护单位中矿业遗产项目信息的提取,建立数据库,对中国矿业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物保护单位中矿业遗产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呈不均衡状态,主要以东部沿海和中部省份居多,边疆和内陆省份较少;空间上的不均衡还表现在矿产类型上,大部分矿产类型主要分布在少数省份;在时间分布上,文物保护单位中矿业遗产的时间跨度较大,单个矿冶点使用延续性较强,周朝到清朝是矿业遗产分布最为集中的时间段。文物保护单位中矿业遗产的时空分布受矿产资源禀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交通通达度等遗产资源因素影响,另外还受我国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和意识形态等文物制度因素影响。
  • 理论与方法
  • 理论与方法
    王昱, 丁四保, 王荣成, 卢艳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地关系"和"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两大传统,区域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重要体现。在地理学的"区域范式"下,存在两类不同的区域系统,即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它们在地表空间上的叠加会产生"空间冲突",并导致经济区域的外部作用。地理学已经发现和积累了大量的区域外部作用的地理事实。由于我国独特的区域制度和"行政-经济"区域特征,存在事实上的区域产权和客观的区域利益,区域外部作用会对不同区域的利益产生影响,并且不计入市场交易之内,因此产生区域间的"外部性"问题。区域外部性问题是当前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区域外部作用的地理事实入手,提出区域产权和区域利益、进而提出区域外部性理论的研究框架,并阐释其科学意义,是对区域外部作用的综合视角(地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尝试。
  • 重大项目进展
  • 重大项目进展
    方创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006BAJ05A06),于2010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组织的结题验收,取得了评价为"A"的好成绩。该课题在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等单位的直接指导下,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主持单位,先后联合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重庆工商大学等5家单位的53位科研人员,通过历时4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研究任务,总结出了我国城镇产业布局技术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