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0年, 1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0-03-15
      

    论文
    讨论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李双成, 杨勤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回顾建国以来中国森林资源的变化历程入手,计算了不同时段的森林采伐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工业用材和燃料、薪柴是导致高森林采伐率主要因素;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森林资源消长的重要因子。
  • 论文
    樊杰, 杨晓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协调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观点出发,概要总结了我国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扶贫和扶持民族地区主要政策的成效,解剖了欠发展优势地区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提高民众生活水平、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密切对内联系与协作的基本战略;同时建议将“西部沿边落后的民族地区→黄河与长江中上游生态保育地区→沿海相对贫困地区”的梯级扶持政策,作为我国“十五”期间宏观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论文
    秦建新, 张青年, 王全科, 吴健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地图可视化是现代地图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从分析地图可视化的含义出发,提出了地图可视化研究的一个基本框架,同时简要分析了地图可视化的特点。认为地图可视化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可视化变量研究、可视化分类研究、时空数据结构研究、视觉感受与视觉效果研究、虚拟现实研究、空间认知与信息传输研究等 6个方面。最后,就北京地区地形三维可视化实践作了简单介绍。
  • 论文
    范今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旅游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旅游这一宏观社会历史现象。以旅游活动中人地关系的演变为中心,首先按照影响旅游活动的主导因素及其价值取向的不同,对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期;相应地,提出了中国旅游地域类型的演进模式,即:经商求知阶段——都市旅行型;崇拜事功阶段——朝圣巡礼型;审美抒情阶段——风景观光型;艺术把玩阶段——园林游赏型;外部植入阶段——消闲娱乐型;政府主导阶段——疗养休憩型;市场推进阶段——度假运动型;自主选择阶段——生态探险型。
  • 论文
    张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榆林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脆弱生境特征和演化规律。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选取分维数、形状指数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对该区脆弱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诱发该区景观生态演化的因素进行了定量诊断,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景观过程进行了探讨。
  • 论文
    蒋业放, 梁季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和应用实例。从数学形式上看,它是多目标优化模型,目标函数选用自由度较高并具竞争性的系统状态指标;约束条件应该包括各相关子系统的状态模拟方程,使模拟与优化实现耦合。在研究实例中,选用了GDP和COD排放量指标来表征研究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约束条件主要包括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和宏观经济系统扩大再生产—投入产出耦合模型。由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决策是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开发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论文
    尹国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黄河下游河道平面和断面形态特征、河型沿程变化、河槽淤高与外延相互反馈、河口拦门沙消长、及蚀退型三角洲海岸地貌过程诸方面,论述了冲积扇—三角洲系统适应环境功能与自组织行为。指出了这种自组织行为完全是为了将流域来沙均匀地分布在扇三角洲面上和同步地均匀分布在三角洲沿岸。因此,坚持沿线长期计划放淤及河口三角洲流路计划改道是解决黄河下游泥沙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解决黄河下游洪水问题的一种由突变变为均变、化害为利的措施,是使区域走向可持续发展之途的措施。
  • 论文
    夏玉梅, 汪佩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典型泥炭剖面孢粉分析,划出5个孢粉带。植被与气候变化过程:3400 a B.P.以前,喜温阔叶树占优势,为温暖偏干气候;3400~1940 a B.P.以松(Pinus)、云杉(Picea)、冷杉(Abies)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夹湿草甸,气候凉湿;1940~1090 a B.P.为针阔叶混交林,为温干气候;1090~545 a B.P.为阔叶占优势针阔叶混交林,为温湿气候;545 a B.P.至近代沼泽化草甸占优势,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通过孢粉、磁化率、有机质及考古与史籍记载互相印证,该剖面深143~125cm上部为公元初冷期;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气候,分别位于125~85cm和85~38cm深度。自3400 a B.P.以来,密山一带古代人类活动频繁,该区域隋唐时期文化遗址数量增加,在温暖气候环境下古代人类对林木获取量增加。
  • 论文
    张明军, 李忠勤, 秦大河, 效存德, 康建成, 李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地区——南极洲伊利莎白公主地区近300 km断面上70余个雪坑的δ18O和积累率资料的分析,首次揭示了本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即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都从沿海向内陆递减,但两者的变化又有差异,具体表现在气温从沿海向内陆持续递减,降水先递增后递减,表现出很强的地段性。同时探讨了二者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 论文
    杨荫凯, 韩增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港址资源是海洋空间资源的一种,是港口开发的物质基础。文中从岸线类型、数量、质量、区域体系、利用状况等方面对辽宁省沿海港址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系统阐述港址地域组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辽宁省沿海港址资源划分为黄海北部、辽东半岛南端、辽东湾顶部、辽东湾西部 4个地域组合区,旨在从地域综合的角度为辽宁省沿海港址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性建议。
  • 论文
    陈慧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南方岩溶区分为3种人地系统类型:岩溶山地贫困区,岩溶盆地、谷地城镇区和岩溶风光旅游区。论述这3大人地系统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结构特点和目前各系统所处的状态。认为由于人们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使南方岩溶区的生态环境处于自组织状态的极限,是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之一。最后,提出协调不同类型区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 论文
    刘贵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GIS的支持下,采用邯郸市邯山区(含部分郊区)作为研究对象,围绕 3种主要建设用地类型(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分类绘制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图及综合评价图。选取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对研究区的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初步建立了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程序。
  • 论文
    黄裕霞, 陈常松, 何建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据转换方法仅仅是从数据角度考虑互操作,是数据的集成,而没有考虑数据处理方面。实现GIS互操作意味着将具有不同数据结构和数据格式的系统集成在一起共同工作。对数据和处理资源的相互访问是互操作性的基本特征。GIS互操作强调语义及含义上的互操作,客户对数据和处理资源的访问是实时的,并且所获得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该文在客户/服务器、面向对象思想,以及构件、驱动器(driver)技术的基础上,对OGDI进行改进,提出了GIS互操作的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实现互操作的几个重要环节——规程的制定、请求、应用函数集及驱动器在实现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实现语义互操作,在规程中强调语义的正确表达和实现。
  • 论文
    张青年, 秦建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在地物群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地物群概括。地物群的识别采用两个标准,即地物群内部间距的阈值与地物群内部间距和外部间距的比值。同时,还在地物群内识别面积相似、间距相似、排列方向一致的规则结构单元。在此基础上,首先进行规则结构单元的概括,在选取、合并、移位、夸大的过程中保持规则结构单元的间距相似、排列方向一致等特点。然后进行整个地物群的概括,保持地物群的分布范围、形状等宏观特征。
  • 讨论
  • 讨论
    贾绍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是经济的高级形态,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方向。经济地理学以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为己任,应当密切关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新动向。知识经济既给经济地理学带来了诸如知识经济组织结构、信息产业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经济全球化、区域创新环境等新的研究课题,也给经济地理学提出了信息化和开放化等新的要求。
  • 讨论
    曹诗图, 孙天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正视地理学在中国出现危机的现实,剖析了地理学陷入困境的原因。认为提高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水平,改善学科体系,加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提高成果的决策效用价值,校正学科定位与方向,是地理学摆脱困境、实现变革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