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6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6-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20世纪末的一次重大地理发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之最的论证
    杨逸畴, 高登义, 李渤生
    1996, 15 (4):  1-9.  doi: 10.11821/yj1996040001
    摘要 ( )   PDF(678KB) ( )  
    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南迦巴瓦峰(7782m)作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连续的深切割在青藏高原东南斜面上,长达496.3km,最深达5382m,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它的论证和被发现,是20世纪末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大峡谷是适应板块缝合构造带发育的构造谷,它还是南来水汽进入青藏高原的最大通道,它所造就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地理景观,以及以生物和水力为主的丰富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进行世界最大峡谷的地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的系统研究,对大峡谷的开发、规划、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是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陆地系统科学的若干认识
    杨勤业, 郑度
    1996, 15 (4):  10-15.  doi: 10.11821/yj1996040002
    摘要 ( )   PDF(458KB) ( )  
    黄秉维先生最近提出,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在地球系统科学所包括的陆地、海洋、大气3个子系统中,陆地系统最复杂,但研究的深度最欠缺,应在中国着力开展陆地系统科学的研究。本文就陆地系统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陆地系统科学的对象和性质、研究方法论、时间尺度以及基本构架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学习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的心得和体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毛汉英
    1996, 15 (4):  16-23.  doi: 10.11821/yj1996040003
    摘要 ( )   PDF(594KB) ( )  
    山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无论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还是从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及环境问题,在全国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可作为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山东省实施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实际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研究
    光耀华
    1996, 15 (4):  24-31.  doi: 10.11821/yj1996040004
    摘要 ( )   PDF(523KB) ( )  
    水库周边岩溶浸没-内涝现象是水利水电设计的环境问题之一。80年代以来,已在若干水库发生了此类现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以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的内涝为例,分析了岩溶浸没内涝的主要原因和形成条件,归纳为降雨、管道、水库三要素。讨论了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的预测及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镇体系与乡村市场网络研究──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
    张继宏, 郭焕成
    1996, 15 (4):  32-39.  doi: 10.11821/yj1996040005
    摘要 ( )   PDF(541KB) ( )  
    乡村市场网络是乡村市场活动及各种市场流的地域组织形式,本文以滕州市为例研究了乡村市场网络的节点体系、组织结构、市场区域划分与线网体系,探讨了滕州市乡村市场网络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乡村市场网络的组织优化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沙冬青属的染色体地理*
    刘玉红, 王善敏, 王荷生
    1996, 15 (4):  40-47.  doi: 10.11821/yj1996040006
    摘要 ( )   PDF(575KB) ( )  
    沙冬青属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及中亚东部荒漠的一个特有属,是我国荒漠中唯一的旱生常绿阔叶灌木,本文采用细胞学的方法,研究沙冬青属2种植物及其近缘属──黄花木属和黄华属在青藏高原的代表种(黄花木、紫花黄华)的核型、酯酶同工酶,进而探讨沙冬青属的演化趋势、地理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本文是植物染色体地理的试验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跨世纪产业结构调整*
    吕鸣伦, 俞志谦
    1996, 15 (4):  48-54.  doi: 10.11821/yj1996040007
    摘要 ( )   PDF(527KB) ( )  
    《西藏自治区国土规划》为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制订了宏伟的蓝图。在经济发展方面,《规划》重点突出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的双重目标;提出了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着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我们结合西藏自治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资源背景和产业结构现状,详细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替与投资、科学技术、资源、环境支撑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从目前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的财力及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规划中提出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双重目标的同步实现是较为困难的。建议西藏自治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稳步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以区内资源为依托的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沙群岛考察史*
    赵焕庭
    1996, 15 (4):  55-65.  doi: 10.11821/yj1996040008
    摘要 ( )   PDF(833KB) ( )  
    本文论述了西沙群岛被中国古人发现和开发利用、地名沿革、中国政府对其管辖和行使主权、古代对其自然的记述、近代和现代进行的科学考察等情况,是南海诸岛历史地理的管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气候边际效应初探*
    钟兆站, 李克煌
    1996, 15 (4):  66-73.  doi: 10.11821/yj1996040009
    摘要 ( )   PDF(567KB) ( )  
    本文基于地理学和生态学中边际效应的观点,论述山地与平原两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一些既不同于山地又异于平原的特殊气候现象──气候边际效应。分析指出,气候边际效应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主要表现为坡地暖带、强降水效应和干旱效应,并对这三种气候边际效应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鲁番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绿洲经济发展探讨*
    傅小锋
    1996, 15 (4):  74-81.  doi: 10.11821/yj1996040010
    摘要 ( )   PDF(544KB) ( )  
    吐鲁番盆地为我国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其地形封闭,气候极为干旱,有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制约着绿洲的生存与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盆地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过程及盆地经济发展进程,阐述了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盆地今后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地降水垂直分布三参数高斯模式及其应用
    喻洁, 喻家龙
    1996, 15 (4):  82-86.  doi: 10.11821/yj1996040011
    摘要 ( )   PDF(314KB) ( )  
    针对蒋忠信山地降水高斯模式计算中的问题,提出三参数高斯模式及其非线性回归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我国部分山地降水中,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慈溪市宗汉镇乡镇企业发展调查
    张介一, 钱伯增
    1996, 15 (4):  87-91.  doi: 10.11821/yj1996040012
    摘要 ( )   PDF(339KB) ( )  
    本文调查分析了慈溪市宗汉镇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期对浙江省乡镇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第二次创业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刘晓冰, 保继刚
    1996, 15 (4):  92-100.  doi: 10.11821/yj1996040013
    摘要 ( )   PDF(696KB) ( )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概括了国内外在研究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工作中的成就,并指出了其有待深入之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河”流域的水资源与地缘政治
    丁登山
    1996, 15 (4):  101-106.  doi: 10.11821/yj1996040014
    摘要 ( )   PDF(464KB) ( )  
    近年来,国际上和国内相继出现了一个流行的说法:由于中东水资源短缺和人口迅速增长,各国间水资源矛盾日趋尖锐,因而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因争夺水资源而爆发战争。该种说法值得商榷。对两河流域和有关各国的水资源现状和近年来该地区地缘政治的一些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有关各国的水资源并不十分短缺,而且存在着节水的巨大潜力;有关各国将会在水资源上继续采取合作和妥协的态度,不会使矛盾激化到为此而发生战争的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吗?
    阙维民
    1996, 15 (4):  107-109.  doi: 10.11821/yj1996040015
    摘要 ( )   PDF(227KB) ( )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他的《论法的精神》是他一生研究的最后结晶,于1748年出版,中译本于1961年分上下两册出版。由于孟德斯鸠在上册第3卷的第14至18章长篇大论地讨论了自然地理环境中气候、土壤要素与法律的关系,从而被后人误认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中外学者对此误识都曾明确地指出和纠正过,愿此错误不再延续下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讯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科研处
    1996, 15 (4):  109-109.  doi: 10.11821/yj1996040016
    摘要 ( )   PDF(81KB) ( )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陈述彭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1996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年为何梁何利基金第三年度评奖,有3位科学家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有50位科学家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生物地理的开拓性研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评介
    王守春
    1996, 15 (4):  110-110.  doi: 10.11821/yj1996040017
    摘要 ( )   PDF(168KB) ( )  
    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众多成果中,最近又增添了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这就是由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