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景可, 李凤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黄土高原侵蚀产沙的变化趋势。在分析气候期与侵蚀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堆积期与侵蚀期都发生在干旱期,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进入湿润期,黄土高原侵蚀产沙趋于减少。
  • 论文
    祝永康, 孙志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河口塑造与输沙关系、流域泄沙与输移模式,以及口外来沙与潮流输移特征等三方面,探讨河口区的泥沙运移规律和补给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粗细不同粒级的造床泥沙按不同方式治理的设想。
  • 论文
    梁仁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工业区地域结构的特点和演变规律,把工业区划分为5种地域类型,并阐述各类工业区的地域结构特点。
  • 论文
    朱文郁, 李日邦, 王五一, 赵远维, 谭见安, 王卫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省克山病主要分布于鲁中南低山丘陵棕壤与褐土的复合区,化学生态环境为微量元素缺乏区,尤其是元素硒的贫乏是克山病区的共同特征。在同一地点间隔十年的追踪调查表明,近几年来病情减轻的原因与人体硒水平上升有密切关系。1987年与1976年相比,由于病区居民硒摄入量随着膳食构成比例的变化而提高,未服硒地区的人发硒值与服硒点的人发硒值呈同样上升趋势。复合病因研究表明,克山病从环境到人体低Se外,低Mo高Mn、V等元素的不协调,可能起着与低Se复合致病作用。
  • 论文
    梁志勇, 曾庆华, 周文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前人对黄河下游的实测资料分析为基础,本文讨论断面形态与来水来沙关系、断面形态对输水输沙的影响,并根据实测资料,提出黄河下游弯段与直段断面冲淤变化的两种模式,建立了主流摆动及坍岸影响断面形态变化以及纵向冲淤量在断面的分布两种数学模拟方法。
  • 论文
    韩淑媞, 吴乃锜, 李志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具有干旱区特征的内陆湖泊纹泥沉积,采用多种分析手段进行综合研究,本文探索北疆地区3.5万年以来的环境演变中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状况,建立内陆型气候的环境演变模式,提出本区属冷湿暖干型气候,且以冷湿环境为主的区域特征。
  • 论文
    洪嘉琏, 傅国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相似理论,提出一个考虑自由对流和强迫对流相结合的水面蒸发模式,并用实测资料对蒸发模式作了检验。
  • 论文
    周成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利用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和航空侧视雷达等遥感技术进行洪涝灾情监测的技术方法,并应用于1991年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的快速调查与分析。
  • 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陈喜保, 章申, 唐以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乌鲁木齐地区冰川,河流和湖泊水中重金属铜、铅、锌和镉的背景值及存在形态的分配。
  • 研究报告
    刘希林, 张松林, 唐川, 陈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云南东川蒋家沟现场小规模泥石流堆积过程的68回次标准模型实验,本文探讨泥石流最大堆积长度、最大堆积宽度、最大堆积厚度和堆积面积与泥石流供给方式、堆积区坡度、流通区坡度和泥石流容重的相互关系。得出了特定控制参数下,泥石流危险范围的各类计算公式。
  • 研究报告
    何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宜兴市南部为例,本文采用Weaver组合指数法,分析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天系,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方案,并对我国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作了讨论。
  • 综述
  • 综述
    董玉祥, 刘毅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回顾了我国沙漠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新进展、争议问题及最新动向等作了分析评述。
  • 书评
  • 书评
    邹逸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舆地之学,在我国渊源流长。《山海经》、《禹贡》是我国早期地理学的代表作。秦汉以后随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视野的扩展,不断有新的地理著作出现。魏晋六朝时期编撰地记、图经成为一代风气。六世纪郦道元注《水经》引用了数百种资料,其中大部分为地理文献,可谓"集六朝地志之大成”(清陈运溶《郦州记序》,载《麓山精舍丛书》)。《隋书经籍志》载当时所存地理著作140部1400卷。《宋史艺文志》载地理类总志、方志达400种部。明清以还至近代,新出现的地理著作更是不胜枚举。
  • 书评
    顾钟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相对于世界各国地理学发展的趑趄不前,当今中国的地理学正以坚实的步伐稳步前进。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前主席钱学森教授近年一再倡导发展地球表层学和建立地理科学,无疑对地理学界是一个鼓舞。这是我国地理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与先辈学者们(如竺可桢先生等)的指引密不可分,当然也与参予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并长期出任所长,至今仍任名誉所长的黄秉维先生的卓越贡献密不可分。认识黄秉维先生对于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学习他的地理学思想和治学方法是许多地理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子的共同愿望。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金德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第一届地貌实验与模拟研讨会在中国地理学会及其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支持下,于1993年4月5日—8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会议宣布在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下成立"地貌实验与模拟组”。参加会议的32人,其中青年占三分之一以上,来自11所科研单位和5所大学。为了便于学术交流,会议筹备组预先印发了简本论文集。
  • 张步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地理学会、湖南省历史学会承办,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历史系、湖南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参办的中国历史地理暨楚越洞庭文化(围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4月20日—2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到会专家学者达108人,他们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22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日本、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