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0年, 第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0-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庆祝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建所50周年——周光召院长贺信
    周光召
    1990, 9 (4):  1-1.  doi: 10.11821/yj1990040001
    摘要 ( )   PDF(95KB) ( )  
    地理研究所:在庆祝地理所建立50周年之际,谨向地理所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地理所自创建以来走过了50年光荣的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已由创建初期的约40名职工、仅从事地理调查等少数几项工作发展到今天拥有640多人、几乎囊括地理学主要学科的综合性大所,为创建和发展祖国的地理科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研究所五十年
    左大康, 许越先
    1990, 9 (4):  2-4.  doi: 10.11821/yj1990040002
    摘要 ( )   PDF(259KB) ( )  
    地理研究所1940年8月创建,到现在整整50年了。50年来,地理所经历了曲折的不断发展的历程。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建所50周年,首先向为地理所的创建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关心和支持地理所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真挚的感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所隆重庆祝建所五十周年
    胡朝炳, 吴绍洪
    1990, 9 (4):  5-5.  doi: 10.11821/yj1990040003
    摘要 ( )   PDF(115KB) ( )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为纪念建所五十周年,于1990年8月17日、18日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庆祝大会和学术报告会。整个所庆活动贯穿了以学术交流为主的精神,目的在于回顾5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理所在我国地理学发展中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总结经验,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与交流,探讨地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激励全所同志奋发和进取的精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省区间工业结构的异同与结构转换的调控途径
    侯锋
    1990, 9 (4):  6-16.  doi: 10.11821/yj1990040004
    摘要 ( )   PDF(813KB) ( )  
    通过计算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省区之间工业部门结构既有趋同性,又存在趋异性;趋同性是基本合理的,而趋异性预示着各省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方向。我国省区工业结构差异主要发现在综合专业化能力、部门深层结构、结构质量三方面。以此为依据,本文提出了我国省区工业结构转换的调控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土壤中结合态硒的含量和分布规律
    侯少范, 李德珠, 王丽珍, 王五一, 谭见安
    1990, 9 (4):  17-25.  doi: 10.11821/yj1990040005
    摘要 ( )   PDF(622KB) ( )  
    本文提出并建立了Jackson法系统分离土壤中不同形态硒的实验程序,研究了我国几种土壤表层(0—20cm)中硒的结合形态及其地理分布规律,并对植物可利用性作了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四十年来我国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
    李克让, 林贤超, 王维强
    1990, 9 (4):  26-37.  doi: 10.11821/yj1990040006
    摘要 ( )   PDF(854KB) ( )  
    利用160个站1951—1988年的气温资料,本文对近四十年来我国气温变化过程和时空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十年平均气温从50年代至今一直在升温,80年代较50年代升高0.2℃。一般升温随纬度的增高而加强,冬秋季全国普遍增温,且升温幅度最大,夏季一般降温或升温幅度很小。总的趋势是近4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冬暖夏凉的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库下游再造床过程的若干问题
    尤联元, 金德生
    1990, 9 (4):  38-48.  doi: 10.11821/yj1990040007
    摘要 ( )   PDF(761KB) ( )  
    取河流动力学与地貌学的分析相结合,并辅之以模型试验作验证的途径,对水库下游河床演变中的纵向冲刷、横向变形和河型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获得了苦干形式简单,但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定量关系和评估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郭其蕴
    1990, 9 (4):  49-60.  doi: 10.11821/yj1990040008
    摘要 ( )   PDF(781KB) ( )  
    本文根据近38年(1951—1988年)海平面气压场与我国160个站降水的冬夏距平值,研究了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变化的关系,发现两者有联系的年占一定优势。季风降水与SST的关系虽非逐年对应,但SST异常对东亚季风气压场的年际变化及我国降水变化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Γ型地貌瞬时单位线探讨
    靳长兴
    1990, 9 (4):  61-71.  doi: 10.11821/yj1990040009
    摘要 ( )   PDF(620KB) ( )  
    在地貌瞬时单位线中作者假定沿任一“路径”的等待时间密度函数成Γ型分布。本文讨论了Γ型地貌瞬时单位线的推导、参数确定和特点。并取蛇家口、三川口流域的突测资料验证,计算洪峰值和涨洪历时与实测值十分接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古代黄土高原植被*
    王守春
    1990, 9 (4):  72-79.  doi: 10.11821/yj1990040010
    摘要 ( )   PDF(638KB) ( )  
    充分发掘历史文献中的有关信息予以辨析考证,并吸收其它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果综合分析,笔者对黄土高原古代植被提出新见解:距今3000—2300年前的西周早期至战国时期,在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长城以南、渭河以北的黄土高原显域生境上,植被为疏林(稀树)灌丛草原,离石、延安、庆阳一线又将其分为南北有差异的两部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河下游堤内滩地土地利用的GIS分析
    周成虎
    1990, 9 (4):  80-85.  doi: 10.11821/yj1990040011
    摘要 ( )   PDF(795KB) ( )  
    应用航空彩红外土地利用解译图,以ARC INFO为支撑软件,建立了黄河下游河道滩地(花园口至孙口河段)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通过空间拓朴叠加分析,得到不同类型滩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并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本文分析土地利用与河道滩地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评价中的应用——以海南省为例
    贾冰媛, 王学军
    1990, 9 (4):  86-93.  doi: 10.11821/yj1990040012
    摘要 ( )   PDF(603KB) ( )  
    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评价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先行步骤。作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建立地形评价模型、基础设施辐射范围扩散模型、分区多幅图覆盖分析模型等一整套模型,使评价工作较以往更为科学、系统,且省时省力。本文研究了海南省城镇发展用地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定农田蒸发的试验研究*
    谢贤群
    1990, 9 (4):  94-103.  doi: 10.11821/yj1990040013
    摘要 ( )   PDF(679KB) ( )  
    本文阐述了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1986—1988年测定农田蒸发的联合观测试验概况,比较和评述所用的微气象学方法、水量平衡法、遥感技术和以Lysimeter为主的器测法等测试结果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给出了几种主要作物田的蒸发耗水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区域地貌学研究进展及问题初探
    谭云贵
    1990, 9 (4):  104-109.  doi: 10.11821/yj1990040014
    摘要 ( )   PDF(519KB) ( )  
    本文分5个阶段阐述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地貌学的研究进展,并就区域地貌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区域地貌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
    1990, 9 (4):  110-114.  doi: 10.11821/yj1990040015
    摘要 ( )   PDF(4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国际地理联合会亚太区域会议在北京举行
    徐建辉
    1990, 9 (4):  115-115.  doi: 10.11821/yj1990040016
    摘要 ( )   PDF(78KB) ( )  
    国际地理联合会亚太区域会议于1990年8月13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世界主要是亚洲太平洋地区40多个国家的90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是中国地理学会受国际地理联合会委托,主办的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地理盛会。中国地理学会自1986年恢复在国际地理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并承担举办亚太区域会议以来,动员全国地理界力量进行了近4年紧张而周密的准备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旱地区坎儿井灌溉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王守春
    1990, 9 (4):  116-116.  doi: 10.11821/yj1990040017
    摘要 ( )   PDF(184KB) ( )  
    坎儿井分布于世界干旱地区,是干旱区人民利用水资源的很有成效的水利工程。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坎儿井为干旱地区文明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当前世界上坎儿井普遍出现数量减少的衰退局面,因此,如何使坎儿井这种古老灌溉系统更好发挥作用,是许多干旱地区国家所面临的课题。1990年8月4日至7日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了有关坎儿井的国际性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联合主持。会后又到我国坎儿井最集中分布的吐鲁番地区实地考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