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7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7-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重要性与可行性
    黄秉维
    1987, 6 (4):  1-14.  doi: 10.11821/yj1987040001
    摘要 ( )   PDF(1288KB) ( )  
    华南由于近年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贫富差距较大,且对农林牧产品的需要不断增加。土地自然生产力又有下降趋势。作者论述了在全局观点的指导下,与周到而必要的科学研究相结合,可凭借速生植物利用和改良坡地,解决以上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黄河下游北岸可能决口地段及其最大淹没范围
    陆中臣, 贾亚非, 曹银真, 舒晓明
    1987, 6 (4):  15-25.  doi: 10.11821/yj1987040002
    摘要 ( )   PDF(2930KB) ( )  
    鉴于黄河的现状,作者认为黄河决口的潜在危险越来越大。推断北岸决口的可能性为大。根据溃坝原理,采用水力学方法对北岸决口的最大淹没范围作了模拟。指出若从沁河口—原阳段决堤,淹没面积约2.21万平方公里,从原阳—高村段决堤,则约为2.12万平方公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淀山湖太湖形成的古生物证据
    闵秋宝
    1987, 6 (4):  26-35.  doi: 10.11821/yj1987040003
    摘要 ( )   PDF(1797KB) ( )  
    通过对湖泊周围钻孔样品的微体古生物分析,根据化石群的生态特征,结合岩性、孢粉、14C等资料探讨晚更新世中期以来淀山湖、太湖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并比较其异同。现代湖泊的形成于全新世晚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经注》塔里木盆地“南河”考辨
    王守春
    1987, 6 (4):  36-41.  doi: 10.11821/yj1987040004
    摘要 ( )   PDF(709KB) ( )  
    本文认为《水经注》记述的塔里木盆地的“南河”并非虚构。南河并非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西向东流动,也不是盆地南缘诸绿洲地下水溢出的泉水河。“南河”是对几个并不一定直接相通连的河段的概括称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制图
    刘胤汉
    1987, 6 (4):  45-53.  doi: 10.11821/yj1987040005
    摘要 ( )   PDF(2659KB) ( )  
    通过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图的编制,本文讨论上地类型系列图的制图对象与特点,制图程序与方法,并指出土地类型系列图的特性,制图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北平原十二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
    赵英时
    1987, 6 (4):  54-61.  doi: 10.11821/yj1987040006
    摘要 ( )   PDF(618KB) ( )  
    本文通过近十个钻孔孢粉分析结果的综合对比研究,建立起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综合孢粉图谱,绘制出气温曲线。把12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气候期,包含有10个以上的主要气候波动。整个气温变化幅度在10℃左右。这条气候曲线与国内外典型气候曲线对比,说明了古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的计算
    杨远东
    1987, 6 (4):  62-69.  doi: 10.11821/yj1987040007
    摘要 ( )   PDF(500KB) ( )  
    作者建议用公式E/r=thD(E0/r)来计算陆面蒸发量,并从数学上及气候物理概念上对此公式作了分析论证,认为是合理的可行的,又用国内外大量资料检验,符合精度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美国中东部温带稳定≥10℃积温
    任国玉
    1987, 6 (4):  70-76.  doi: 10.11821/yj1987040008
    摘要 ( )   PDF(488KB) ( )  
    应用修订的康拉德公式计算美国中东部温带地区日均温稳定≥10℃积温,并同我国相应纬度地区作了对比。这一对比揭示出我国东部温带并非世界同纬度地带夏半年热量资源最丰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地类型演替过程浅析——以缙云山为例
    陆立新
    1987, 6 (4):  77-82.  doi: 10.11821/yj1987040009
    摘要 ( )   PDF(463KB) ( )  
    以缙云山为例,本文试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土地类型的演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4C测定年代报告(二)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14G实验室
    1987, 6 (4):  83-88.  doi: 10.11821/yj1987040010
    摘要 ( )   PDF(441KB) ( )  
    本报告公布本实验室1984年9月至1986年2月测定的14C年代数据48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王绍武
    1987, 6 (4):  89-105.  doi: 10.11821/yj1987040011
    摘要 ( )   PDF(1044KB) ( )  
    本文综合介绍了近年来关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对气候影响的研究。通过对CO2浓度、全球气温及海平面高度变化的分析,和对火山活动、太阳常数变化的估计,讨论了在过去一百年气候变化中CO2的作用,并介绍了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研究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
    1987, 6 (4):  106-108.  doi: 10.11821/yj1987040012
    摘要 ( )   PDF(2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
    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北京1987)取得丰硕成果
    何建邦
    1987, 6 (4):  109-109.  doi: 10.11821/yj1987040013
    摘要 ( )   PDF(94KB) ( )  
    为了交流学术经验,讨论应用问题,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探讨国际合作研究模式与途经,在国际地理学会、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国际制图协会、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加拿大)等许多国际学术团体和中国地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遥感中心的倡议和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北京,1987)”于5月24至28日在京召开。 来自五个国际学术团体、七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北京、上海、南京等13个城市的70名中外科学家、教授、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