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5年, 第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5-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中国八大区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圈规划
    胡焕庸
    1985, 4 (4):  1-9.  doi: 10.11821/yj1985040001
    摘要 ( )   PDF(2730KB) ( )  
    作者划分全国为八个人口大区,对各大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区规划的特点作一中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邓宏海
    1985, 4 (4):  10-21.  doi: 10.11821/yj1985040002
    摘要 ( )   PDF(753KB) ( )  
    本文试图将产量生态学和经济学中投入产出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分析,对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农业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农业地貌条件评价的研究
    李润田, 穆桂春
    1985, 4 (4):  22-30.  doi: 10.11821/yj1985040003
    摘要 ( )   PDF(772KB) ( )  
    在农业资源、农业区划与国土整治的研究中,研究农业地貌条件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作之一.本文讨论了农业地貌条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津渤地区的水资源及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題
    童鼎钊, 吴凯, 姚承伟, 梁季阳, 任鸿遵, 魏忠义, 谢明
    1985, 4 (4):  31-38.  doi: 10.11821/yj1985040004
    摘要 ( )   PDF(574KB) ( )  
    作者初步估算了京津渤地区的水资源,全区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129.67亿立方米,可供水资源为87.13亿立方米.进而讨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几个环境问题:供需矛盾突出、旱涝频繁、地面沉降和水源污染.并就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夏季地面有效辐射随高度的变化
    陈明荣
    1985, 4 (4):  39-46.  doi: 10.11821/yj1985040005
    摘要 ( )   PDF(546KB) ( )  
    根据1979年5-8月青藏高原热源观测资料,作者分析了高原上长波辐射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点.地面辐射随海拔的的变化很缓慢,大气逆辐射随高度增高而很快减小,地面有效辐射在观测高度范围内(500米以下)则随着测点增高而增大.因此,如果将平原地区观测资料配合的计算有效辐射公式用于高原,其值将系统性偏低.为了表示平原与高原不同高度有效辐射的差别情况,作者根据观测资料求得了地面有效辐射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滦河平原更新世植被及其地理环境
    李文漪, 梁玉莲
    1985, 4 (4):  47-54.  doi: 10.11821/yj1985040006
    摘要 ( )   PDF(2682KB) ( )  
    根据孢粉分析,本文提出河北东部滦河下游平原地区,第四纪更新世时期的植被,主要由温带针叶和阔叶落叶树木及大量耐旱耐寒的草本植物所组成.植被发展过程可以分出四个温暖阶段和四个寒冷阶段.共温暖期的平均气温可能比现代略低.寒冷期、草原植被曾有广泛分布,很可能处于冻土带或冰绿带的自然地理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建豫西近五百年分季水旱序列的试验
    冯丽文, 郑斯中
    1985, 4 (4):  55-61.  doi: 10.11821/yj1985040007
    摘要 ( )   PDF(496KB) ( )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历代旱涝气候史料的分析,建立了豫西区1470-1979年分季(春、夏,秋)水旱序列,并且对序列及其可靠性作了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地貌学的系统结构与发展趋势
    陈志明
    1985, 4 (4):  62-70.  doi: 10.11821/yj1985040008
    摘要 ( )   PDF(635KB) ( )  
    本文运用系统论科学学的观点阐述地貌学的现代结构,进而探讨学科发展的未来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788年夏季长江流域持久性洪水暴雨及其前期气候异常现象
    汪耀奉
    1985, 4 (4):  71-77.  doi: 10.11821/yj1985040009
    摘要 ( )   PDF(505KB) ( )  
    1788年夏季,长江流域持久性洪水暴雨范围广,特大洪水暴雨时空分布趋势呈现绳套形.这种持久性洪水暴雨前期冬春两季,前冬系流域性范围降雪,嗣后,流域主要为持时长和范围广的多雨水气候异常现象,中下游流域入梅期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悼念孙盘寿同志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部
    1985, 4 (4):  78-79.  doi: 10.11821/yj1985040010
    摘要 ( )   PDF(164KB) ( )  
    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和经济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城市规划》、《地理译报》编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孙盘寿同志于1985年6月14日16时35分不幸在北京病逝,终年69岁. 孙盘寿同志江苏宜兴县官林镇人,于1916年10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本姓王.幼年时家境贫寒历尽磨练.抗战期间,他流亡贵州,仍奋发自强,坚持求学,1942年在遵义以优良的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获得学士学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呂炯教授热爱祖国、勇于进取的精神
    李克让, 王德辉, 陈永申, 张丕远
    1985, 4 (4):  80-83.  doi: 10.11821/yj1985040011
    摘要 ( )   PDF(332KB) ( )  
    呂炯教授(1902-1985)是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在襄助竺可帧教授开创我国的气象事业中,在组织、发展中国的气象学,海洋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古气候学,气候学研究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是一位深受我国气象、海洋、农业和地理界尊敬的老前辈.他的逝世对我国科学事业是一大损失.悼念吕炯教授莫过于从他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中吸取教益,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努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讨论
    南水北调东线水质污染和湖泊水生经济的系统分析
    王景华, 杜伟
    1985, 4 (4):  84-91.  doi: 10.11821/yj1985040012
    摘要 ( )   PDF(596KB) ( )  
    本文讨论了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水质污染的产生及其对调水水质的影响,同时对调水区域内工业排水与治理经济模式和湖泊水生经济系统的最优化分析进行了探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学史
    陈伦炯与《海国闻见录》
    陈代光
    1985, 4 (4):  92-98.  doi: 10.11821/yj1985040013
    摘要 ( )   PDF(584KB) ( )  
    陈伦炯所著《海国闻见录》是我国十八世纪的地理著作,对我国后世海岸地理、世界地理的研究影响颇大,对今天的海防建设和沿海港口城市的建设也有参考意义. 陈伦炯,字资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县)人.生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父陈昂,曾随靖海侯施琅远征澎湖、台湾.并受施琅之命,“出入东西洋,招访郑氏(郑成功)有无遁匿遗人”[1]历时五载.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官至广东副都统.由于他长期“往来外洋,……所至必察其面势,辨其风潮”,因此,“尽识共风潮土浴,地形险易”[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
    中国自然地理助教进修班在陕西师大举办
    何佳梅
    1985, 4 (4):  98-98.  doi: 10.11821/yj1985040014
    摘要 ( )   PDF(157KB) ( )  
    为了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原高教部委托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主办高校第一届“中国自然地理助教进修班”.本届录取全国11所高校的13名学员,学习期限一年半.陕西师大安排1名教授、5名副教授及业务水平较高的多位讲师承担该班的教学和辅导工作,并邀请美国地理学家怀特先生、东爱荷华大学地理系尼基姆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赵松乔研究员讲授有关环境及区域地理等专题.该班注重于提高学员的区域地理基本理论修养,同时更重视遥感、计算机等现代手段的掌握与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
    1985, 4 (4):  99-101,97.  doi: 10.11821/yj1985040015
    摘要 ( )   PDF(4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