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3年, 第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3-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论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的统一性观点
    李旭旦, 陆诚
    1983, 2 (3):  1-7.  doi: 10.11821/yj1983030001
    摘要 ( )   PDF(2667KB) ( )  
    “地理学要免被瓜分,就要坚持它的中心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各种自然现象和形态同人类的相关。”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光辉地理思想经历中世纪黑暗时代的长期窒息,其生命力日见衰竭。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使人们的眼光既回顾到古希腊时代的地理观念,又萌生出对于地理学探讨的浓厚兴趣。但十九世纪之前的地理研究大多是抽象的哲理性的探讨和单纯的地理资料的堆砌。十九世纪以德国地理学为代表的欧洲地理学,由于洪堡和李特尔等人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赋予了地理学以新的生机和新的个性,井促使其迅猛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情况的分析,论述这一时期德国地理学统一性观点的确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万年来白洋淀的扩张与收缩
    王会昌
    1983, 2 (3):  8-18.  doi: 10.11821/yj1983030002
    摘要 ( )   PDF(840KB) ( )  
    本文探讨了一万年来的全新世期间,白洋淀兴起、扩张和收缩的变迁过程,恢复了各个发展阶段的古湖淀范围,论述了相应时期的古环境特征,指出了白洋淀令后的演变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土地区梁峁坡的坡地特征与土壤侵蚀
    曹银真
    1983, 2 (3):  19-29.  doi: 10.11821/yj1983030003
    摘要 ( )   PDF(2823KB) ( )  
    本文指出黄土地区梁峁坡的坡角主要分布在14°—28°之间,特征坡角的上限相当于黄土的内摩擦角,下限相当于内摩擦角的0.45倍。黄土地区的坡地形态可分为直形坡、凸形坡、凹形坡、复合形坡和阶梯形坡等五种类型。土壤侵蚀主要受坡地形态和坡度的控制,侵蚀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坡度大于15°时,侵蚀量突增,坡面冲刷加剧,26°达极大值,此后冲刷作用减弱,重力侵蚀逐渐显著,至45°侵蚀达到最大值,以后又趋减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西域南道上的若干历史地理问题
    王北辰
    1983, 2 (3):  30-43.  doi: 10.11821/yj1983030004
    摘要 ( )   PDF(1202KB) ( )  
    本文探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和田以东至若羌间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1,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南沿上是否有过一条与北方塔里木河相对应的“南河”?笔者认为是没有的。2,自古以来,和田以东的绿洲数目是在逐期增多或是逐期减少?笔者认为是逐期增多。3,历史时期,和田以东出现过几处绿洲城镇废弃和交通路线改线的现象,笔者就其中的安迪尔、且末、尼雅三地的历史演变作了初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岭太白山的辐射状况
    傅抱璞, 潘裕强, 王月莲, 李兆元
    1983, 2 (3):  44-53.  doi: 10.11821/yj1983030005
    摘要 ( )   PDF(2824KB) ( )  
    本文根据1979年夏季在秦岭太白山布点观测的结果分析了辐射平衡各分量在高山上与山下平地的差异及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分析了太白山南北两面水平面及坡面上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差异及下垫面反射率与坡地方位的关系。此外,还提出了消除地形对直接太阳辐射和散射辐射影响的方法及计算日平均反射率的合理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夏季风期间我国候降水的分析
    许孟英
    1983, 2 (3):  54-62.  doi: 10.11821/yj1983030006
    摘要 ( )   PDF(593KB) ( )  
    本文根据1966—1975,5—9月候降水资料,对夏季风期间我国候降水的区域分布及季节变化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候平均10毫米等雨量线的南北位移,随着夏季风进退而变化,此线在7—8月位置与夏季风北界基本一致。2.大雨区自南向北位移,只有两个时段明显,7月1候以前大雨区位于30°N以南,7月5候大雨区北移至40°N,这种现象仅在我国东部地区明显,西部地区不明显。3.根据我国各地区候降水分布特征,可将降水分为五个类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专题制图系统中面状符号的软件研究
    傅肃性, 曹桂发
    1983, 2 (3):  63-72.  doi: 10.11821/yj1983030007
    摘要 ( )   PDF(720KB) ( )  
    本文叙述了面状符号系统软件的结构特点,阐明了面状符号软件设计的逻辑思路和算法原理,指出了符号软件在专题自动制图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冰雪覆盖与气候变化
    王绍武
    1983, 2 (3):  73-86.  doi: 10.11821/yj1983030008
    摘要 ( )   PDF(980KB) ( )  
    引言冰雪覆盖是地球—大气系统中一个活跃的成员,也是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多年来冰雪覆盖就是地理学家及气候学家的研究对象。冰雪覆盖的变化,对气候有很大影响,小至海冰与大陆积雪的季节与年际变化,大到冰河期大陆冰盖的巨大改变,都在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讨论
    长江跨流域供水的水资源初步评价
    葛维亚, 罗学棋, 唐佩丈
    1983, 2 (3):  87-95.  doi: 10.11821/yj1983030009
    摘要 ( )   PDF(713KB) ( )  
    长江历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它的丰沛的水量除了满足本流域各种用水之外,能否从其中提供一部分水量向我国北方地区跨流域供水,这是探讨南水北调可能性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水北调东线“分期实施、先通后畅”简析
    刘昌明, 许越先
    1983, 2 (3):  96-99.  doi: 10.11821/yj1983030010
    摘要 ( )   PDF(328KB) ( )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是从长江下游江都抽水站抽水,大致沿大运河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至东平湖,输水干线长646公里(见图)。1990年工程完成后,预期提供苏北、皖北、鲁西南工农业用水,可提高现有2100万亩农田的灌溉保证率,增加旱改水的面积400万亩,使水稻种植面积扩一大到1400万亩,水稻灌溉保证率提高到90-95%,旱作物灌溉保证本提高到75%增加工矿供水7.34亿立方米[1]。此外,还可为航运与水产的养殖提供水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
    中国科学院与联合国大学联合举行“区域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
    叶舜赞
    1983, 2 (3):  100-101.  doi: 10.11821/yj1983030011
    摘要 ( )   PDF(210KB) ( )  
    为配合我国广泛开展的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和城乡规划工作,吸取国外有效经验,中国科学院与联合国大学联合举行“区域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在北京召开,自1983年3月29日至4月5日,历时八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1:100万地貌制图第二次工作学术会议在厦门召开
    尹泽生
    1983, 2 (3):  102-103.  doi: 10.11821/yj1983030012
    摘要 ( )   PDF(172KB) ( )  
    1983年3月15日至22日,中国1:100万地貌制图第二次工作学术会议在福建厦门召开。参加会议的各方面代表共140人。会议期间,交流了自1980年杭州第一次会议以来我国地貌制图方面的科研成果,讨论了《中国1:100万地貌图规范(修订稿)》,酝酿并初步落实了定于1985年前完成的地貌图的制图任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第三次学术暨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
    申元村
    1983, 2 (3):  104-104,71.  doi: 10.11821/yj1983030013
    摘要 ( )   PDF(184KB) ( )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第三次学术暨工作会议”于1983年4月9日至15日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科研、教学、测绘、农业等部门40个单位71位同志出席了会议。湖南省科委副主任毛泽普同志到会讲话。主编赵松乔研究员作了“关于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和制图规范若干问题的说明”的报告。副主编李孝芳教授代表编委会作总结发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