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郭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讨论地理文献特征,阐明文献分布的规律. 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各种自然、人文现象的内在联系及演变规律的科学.它富于综合性、区域性,又是和许多学科交叉叠合的一门跨界学科.地理学的这些性质、特征必然反映到文献上来.地理文献的使用寿命比一般学科文献要长;地理文献的来源或分布要比一般学科文献格外分散.本文通过对若干文摘期刊及书刊引用文献统计分析,表明从事地理研究所参考引用的期刊文献,仅25%左右来自地理期刊,从事综合及总结性研究时高于这个此例,从事部门地理或带有技术性研究时低于这个比例.大部分参考文献则来源于相关学科期刊,这是地理工作者经常要比较多时间翻阅各种书刊去搜集资料的原因. 最后,本文阐述了从事地理文献研究对了解地理学发展趋势、选择课题、查找文献以及改进文献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
  • 论文
    张景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总是按照“盛行风原则”把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下风侧,但却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阐明了“盛行风原则”的缺点,并自气候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城市大气污染的各重要气象因素,提出了利用多年常规气象观测记录,计算风的污染指数和不同风向的污染指数频率的公式.按污染指数频率即可确定吹哪一个方向的风时可能出现大气污染的机率最大,从而可以按这一风向把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下风侧.
  • 论文
    朱起茂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挟带大量泥沙,经华北大平原入海,河口迅速延伸使河道不断地淤积抬高以至决口改道.本文初步分析了历史黄河和现行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与河口淤积延伸的关系.
  • 论文
    李炳元, 王富葆, 杨逸畴, 张青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冰后期以来湖泊的退缩、泥炭沼泽的发育、冰川与冻土的变化、生物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缩小等方面论述西藏全新世古地理环境特征和演变过程,并结合C14的年龄数据,认为全新世时期西藏自然环境的演变可分为早全新世(10,000-7,500年)环境好转阶段、中全新世(7,500-3,000年)环境最宜阶段以及晚全新世(3,000年至现在)环境恶化阶段.而且全新世不同时期古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现时西藏地区仍在继续上升,高原内部仍将继续向干冷的自然环境变化.
  • 论文
    王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个划分冬麦农业气候北界的数学模型,它包括:1.气候-冬麦越冬死亡率方程;2.空间-气候方程;3.将所研究地区划分网格,利用上述两组方程推算出每个网格的冬麦越冬死亡率,并根据死亡率的多少,通过电子计算机划出安全种植北界和可能种植北界.这个数学模型对农业气候区划的方法有一定参考意义.
  • 论文
    陈秀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地理学在地理学史上长期居重要地位,但是五十年代以后一度衰落.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个特点.区域地理学综合研究赋予区域某种同一性和独特性的相互联系的地理要素.实践中有大量综合性课题涉及区域地理问题,区域地理学应该重新得到重视. 旧的区域地理学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应当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改造区域地理学.必须(1)坚持区域观点和综合观点;(2)以人地关系作为研究核心;(3)以论题研究为主要形式;(4)应用计量方法,建立多种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方法,以促进区域地理研究工作的现代化.
  • 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刘书楼, 洪笑天, 马绍嘉, 彭玉水, 孙力, 陈宝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建立河床“箱式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河床随机分布地形特征点的地形参数,研究推导了计算河床网格分割结点高程的双线性插补加权平均法;按照长方体、断面、柱体分割计算河床沙体体积,求其冲淤量和根据结点的地形参数,建立河床地形数字模型,自动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本文方法,对实验室人工塑造的五次地壳间歇运动形成的河床,进行了冲淤量计算和地形图的自动编绘.
  • 研究报告
    司有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群分析的方法,对1951-1980年9月分10°E-165°W,10°N-70°N范围内的500毫巴环流形势场进行分类,以便了解不同类型的大气环流特征以及在不同大气环流型影响下,丹江口水库区流域降水和平均入库流量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而为水库的调度方案的编制和洪水预报提供气候学依据.
  • “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讨论
  • “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讨论
    肖荣炜, 孙庆祺, 陈云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项研究经两年多现场和实验室观察,基本上解答了南水北调是否会引起钉螺北移的问题,说明了我国北纬33°15'以北地区不适宜钉螺生存繁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止钉螺扩散的有效措施.
  • “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讨论
    盛福尧, 陈代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惠民河是北宋东京(开封)“四大运渠”之一,在航运上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 惠民河由三河段组成:闵河、蔡河、自合流镇大流堰至长平镇入蔡河的运河.除蔡河外,共余两河段均为北宋时开凿.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及野外调查,论述惠民河的几个问题:北宋开凿惠民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水源不足及西南部地区的航运问题. 开凿惠民河的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自颖昌府(今许昌)凿渠引潩、洧二水至京城(开封),以通京城西南之漕,并补给原有运河的水源;二是从合流镇(今西华县逍遥镇)大流堰开渠至长平镇(今西华县东北).并在方城廊道开挖渠道,试图打通长江流域与黄河、淮河流域间的交通.但因设计不够周密,工程质量低,方城的渠道未能开通. 北宋开凿了惠民河,实现了区域性的南水北调,对航运及灌溉起了积极的作用.惠民河的设计,线路的选择及其他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今天中线南水北调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 “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讨论
    沈建柱, 吴永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周围环境的支配和约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或正在或将要改变环境.环境和气候是一对相互制约的因素.不同的环境可产生不同的气候,而气候也影响着环境. 南水北调水利工程是人类企图改变环境的手段之一.毫无疑问,由于环境的变更,对气候将会产生影响,其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害,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本文仅就南水北调可能引起的降水变化作初步探讨,本研究是用1969年-1973年5月的资料完成的.
  • “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讨论
    王毓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规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这项工程将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改造自然的一个创举. 1952年,毛主席在视察黄河时就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周总理生前对此事也非常关心,曾多次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南水北调问题.1951-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勘测黄河源头时,同时查勘了引长江上游通天河水入黄河源的路线.
  • 报道
  • 报道
    瞿宁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形势发展的要求,如何培养合格的地理人才,在地理界已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中国地理学会于五月下旬在南京召开了高等院校地理系课程设置讨论会.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等部分师范院校地理系负责教学的系主任(副主任)参加了讨论会.李春芬副理事长、任美锷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周立三、王恩涌、李旭旦、瞿宁淑以及南京地理研究所董雅文、丁景熹、孙顺才、周伯敏等同志都参加了讨论会、南京地理所的同志并以自身参加工作的体会,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 报道
    黄廷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2年8月5日至10日,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和甘肃省地理学会在兰州联合召开了“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学术讨论会.甘肃省副省长李屺阳,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辛安亭、林迪生和甘肃省、兰州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并讲了话.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大会秘书长常世荣主持了大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