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2年, 第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2-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关于气候的概念及气候学与地理学的关系问题
    毛政旦
    1982, 1 (3):  1-10.  doi: 10.11821/yj1982030001
    摘要 ( )   PDF(792KB) ( )  
    本文包括以下内容:(1)从气候概念的历史源流、感性基础、气候与天气的关系及气候与地理的关系、气候形成过程五个方面论述了人类对气候认识的发展情况。(2)把现代气候的概念总结为:统计气候学、天气气候学、地理气候学和动力气候学四个方面。(3)在批判流行多年的鲁宾施晋和特洛兹多夫气候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气候的新定义,即气候是宏观的大气物理过程。(4)明确指出气候学不是地理学的部门学科,它们在科学分类中是并列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金其铭
    1982, 1 (3):  11-20.  doi: 10.11821/yj1982030002
    摘要 ( )   PDF(705KB) ( )  
    农村聚落的聚、散、规模、结构与土地利用有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产物。本文以江苏省为例,讨论了制约农村聚落类型的自然环境、交通、生活用水、耕作远近等因素,分析了江苏省农村聚落类型,编制了江苏省农村聚落类型分布图,将江苏省农村聚落划分为九个类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壳构造运动对河型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蔡强国
    1982, 1 (3):  21-32.  doi: 10.11821/yj1982030003
    摘要 ( )   PDF(1462KB) ( )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以及由此而导致输沙特性变化所引起的不同河型转化和发育的规律。利用试验测量资料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得到了地壳沉降与地壳抬升时计算河型转化判据的判别函数。应用数量化理论对试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因地壳构造运动影响而形成的五种河型的判别空间,并由此分析了地壳构造运动对河型转化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中南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对长江流量的影响
    郭其蕴, 司有元, 王继琴
    1982, 1 (3):  33-42.  doi: 10.11821/yj1982030004
    摘要 ( )   PDF(2808KB) ( )  
    本文分析了23—34°N,100—113°E所包围地区内汎期(4—10月)月雨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对长江上游流量的影响。在上述范围内选取了60个雨量站,资料年代从1953到1979年计27年。采用特征向量分析,把这一地区汎期月雨量的分布归纳为14种型,并讨论了各型的特征。同时计算了长江上游各月平均流量与同期各站雨量的相关,根据相关分布图,探讨了各月雨量分布对长江上游流量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门峽水库淤积末端位置确定和预估的地貌学方法
    陆中臣
    1982, 1 (3):  43-54.  doi: 10.11821/yj1982030005
    摘要 ( )   PDF(735KB) ( )  
    本文主要用地貌学的方法来研究三门峡水库淤积上延的问题。运用河床沉积物法和纵剖面抛物线法,确定了渭河下游淤积末端的位置在渭汗21-22断面附近,并作了综合性预估;实践证明,在目前水库运用方式下不会影响西安。用同样的方法还确定了北洛河的淤积末端在洛淤17-18断面附近,北干流的末端在黄淤59断面附近,这与水利部门用断面法、同流量水位和体积法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由于洛淤17-18断面和北干流黄淤59断面附近正处于纵剖面的坡折,所以淤积末端再继续上延比较困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东山地气象要素垂直分布与垂直农、林带
    毕伯钧
    1982, 1 (3):  55-65.  doi: 10.11821/yj1982030006
    摘要 ( )   PDF(2768KB) ( )  
    本文通过两次山地气象要素垂直梯度观测,初步得出辽东山地气象要素垂直分布规律。山地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温度、降水与湿度和光照等气象要素随海拔的增高而发生的变化,再加上坡向、坡度等地形影响,从而构成复杂的立体气候与相应的立体环状农业结构。本文依据热量、水分等指标确定出作物及熟型的种植界限、柞蚕放养的高度界限及适宜马铃薯高山留种和适宜人参栽培的海拔高度,最后划分出农业带及森林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地理信息分析与制图系统的软件研究
    刘岳, 梁启章
    1982, 1 (3):  66-74.  doi: 10.11821/yj1982030007
    摘要 ( )   PDF(752KB) ( )  
    在当前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中,对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的分析研究愈来愈显得重要。与此相适应,用于地理环境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制图的各种空间信息系统相继建立,为快速、科学地分析研究地理环境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地理信息分析与制图系统是可为多种区域地理分析与规划服务的一种通用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江平原雁窝岛地区沼泽的成因问题
    谢又予
    1982, 1 (3):  75-80.  doi: 10.11821/yj1982030008
    摘要 ( )   PDF(2426KB) ( )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的最东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鸟苏里江三条大江堆积形成的沼泽化冲积平原。海拔50-60米,地势和缓。松花江、内外七星河、挠力河、别拉洪河和浓江等在宽阔的平原上漫流,除松花江外,一般均无明显的河槽,为典型的沼泽性河流。沼泽十分发育为三江平原的突出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兴安岭东南坡中小河流谷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电性特征的初步研究
    邹宝山, 汪志亮
    1982, 1 (3):  81-88.  doi: 10.11821/yj1982030009
    摘要 ( )   PDF(503KB) ( )  
    本文系作者1974-1977年在大兴安岭东南坡所做直流电测深法工作总结中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河谷沉积物电性特征的讨论,来研究该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物质组成特点及其区域分布规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活动
    记美国地理学家协会1981年年会
    张丕远
    1982, 1 (3):  89-90.  doi: 10.11821/yj1982030010
    摘要 ( )   PDF(177KB) ( )  
    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1年年会于4月19日至22日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举行。4天会期中,除了一个中午穿插了协会职员选举外,全部为分组论文报告和学术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及制图规范会议在北京召开
    申元村
    1982, 1 (3):  91-92.  doi: 10.11821/yj1982030011
    摘要 ( )   PDF(902KB) ( )  
    为了完成全国科学技术规划重点项目108项第一项“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的研究”和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中地学规划第五项“水土资源和土地利用基础研究”以及1979年4月全国第一次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上所确定的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任务,同时也为了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充实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于1982年4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及制图规范工作会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工作简讯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界数据库
    刘岳
    1982, 1 (3):  93-93.  doi: 10.11821/yj1982030012
    摘要 ( )   PDF(92KB) ( )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农业、人口、能源、环境保护、卫生、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调查制图和分析工作,并积极采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制图等新技术来提高速度及质量。由于这些调查工作大都采用了我国的基本行政单元——县(市)作为统计单元,所以建立我国县界数据库成为一项急需的任务,也是地理研究中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一项基本建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水文区划》研究正在进行
    张家桢
    1982, 1 (3):  93-94.  doi: 10.11821/yj1982030013
    摘要 ( )   PDF(148KB) ( )  
    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我国水资源,就必须研究分析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区特点。水文区划就是以一种或几种水文特征值为指标,找出它们在区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然后进行分区划片,并阐明区内各水文要素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或不利方面。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水利化区划、农业区划及综合自然区划提供水文方面的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