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地理研究》编辑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这百花争艳的科学春天,地理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理研究》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地理研究》的创办,为我国地理学界提供了学术交流、探索创新、百家争鸣的新园地。
  • 论文
    黄秉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平衡一词近几年间在我国流行甚广。有不少人只是人云亦云,完全不考虑它的涵义。其中也有一些是我们地理学家。1962年H.汉逊(Hanson)的《生态学字典》(Dictionary of Ecology)是我所知道最早的生态学字典,在我国许多图书馆中都可以找到。由此可以查到“生态平衡”是“自然界平衡”的同义语,指的是在生态系统中有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彼此谐协的状态。据我所知,“自然界平衡”是达尔文首先使用的名词。
  • 论文
    邓静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9年至1980年间,作者参加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分工负责草拟全国综合农业区划分区方案和组织编写分区报告。现在,全国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已经定稿出版[3]。作者仅就工作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的若干理论与方法问题,提出一些个人体会。
  • 论文
    李文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十年来,我国在改变过去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是:(1)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和加强了沿海几个老工业基地;(2)在交通便利的中原地带和东北腹地,重点建设了一批新工业基地;(3)在过去交通闭塞的内地有计划的建设了一些新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4)在过去经济落后的广大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自己的地方工业。这样就大大改变了以前工业偏集于沿海少数城市的状况。但是,对于工业布局合理化的目标而言,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 论文
    左大康, 刘昌明, 许越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讨论了从长江向黄淮海平原调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水分循环和水资源的变化及与之有关的物质循环的关系,是研究跨流域调水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核心问题。调水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大体可归结为如下的模式:调水→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势→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变化。任何调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均可按地理分区方法分为水量输出区、输水通过区和水量输入区。南水北调对水量输出区的影响主要在枯水期发生在输水点附近及其下游。输水通过区主要使输水渠两侧和蓄水体周围环境受到影响。大量长江水调入黄准海平原,在一定程度上将引起黄淮海平原生态系统的变化。
  • 论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空间变异性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环境变异的影响范围日益广泛,影响程度日趋复杂。对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地理学研究和预测,无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论文
    杨逸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雅鲁藏布江下游作发夹形的奇特大拐弯,并构成深峻的峡谷。本文根据实地考察的资料,阐明大峡弯的地貌特征,并结合地质构造的分析,认为包括大峡弯在内的雅鲁藏布江是适应不同方向断裂构造发育的先成河。大峡弯不是河流的袭夺弯,雅鲁藏布江曾经由东向西流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 论文
    赵松乔, 戴旭, 申元村, 杨柳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土地研究的几个主要概念,即土地、土地分类、土地分级作了简要讨论,并结合黑龙江省及呼伦贝尔盟的具体条件,对为农、林、牧业服务的土地分类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还拟订了该区土地分级系统——土地类和土地型,及适合于大比例尺制图的土地组。在此基础上,将全区分为18个土地类、71个土地型。文章还从水平带性、垂直带性和土地结构三个方面,介绍了该区土地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
  • 论文
    徐淑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指出夏季风活动与我国主要雨区位置有对应的配合。中国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风时期对某一年来讲,虽然年或季的雨量可以接近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降水都接近正常,有些地方多雨,有些地方少雨,甚至还有些地方遭受旱涝灾害。其次,作者对长江流域旱涝的高低空环流特征作了概括,发现夏季风活动与西太平洋副高及其脊的东、西移动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副热带环流及青藏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长江流域旱涝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探讨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及其对夏季风活动的可能影响。
  • 论文
    龚国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丹江口水库建库20多年来,下游河道由堆积性河道变成了冲刷性的河道,河床物质沿程粗化,比降得以调平。水深增加幅度大于河宽,流速并不随着水深增加而加快。深槽、浅滩分布明显化,宽深比不断在减少。整个库下游变化可分为三段:1)近库段,游荡河道向单一限制性曲流转化;2)大支流影响段,河道仍保持着游荡特性;3)下游段,游荡段游荡特性减弱,弯曲段则深蚀作用加强。
  • 论文
    厉国青, 钮仲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元1279年,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了大规模的纬度测量,即历史上著名的“四海测验”。这次测量共设有27个观测站,“南海”观测站是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本文对郭守敬在“南海”测量纬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南海测量的观测站应在西沙群岛;并从元代以前对西沙群岛的开发经营来进一步论述在该处进行测量的可能性。本文还从元朝“四海测验”的测量仪器和测量误差等方面讨论了“南海”观测站的测量误差。
  • 论文
    孙仲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国都城遗址以西约2公里的一座大型中山王中山王中山王墓(一号墓)的发掘中,发现一幅刻划在一块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约1厘米的长方形铜版上的地图——《兆域图》[1](见附图),在这幅图上标有“中宫垣”、内宫垣”、“丘足”、“宫”、“堂”、“门”等图形线划符号、数字注记和文字说明;图上还刻有中山王命四十三字。图形线划之间注有距离数据。线条、符号与铭文都用金银镶错而成,是一幅制作极为精细、极为完整的墓域建筑规划平面图。
  • 书刊评介
  • 书刊评介
    《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办公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南北东西差异很大,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合理地配置和进行生产建设,就必须对我国的自然条件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地理学是基础科学中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人们认识自然界整个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由于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特别是能源)环境等问题的出现,就更需要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点。我国过去生产建设中,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不能正确地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造成了生产上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迫切需要一本全面介绍我国自然条件的《中国自然地理》以满足各界的需要。
  • 综述
  • 综述
    倪绍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地理区划,即综合自然区划,是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扼要介绍苏联近年地理学界关于自然地理区划问题的研究概况。对于自然地理区划问题的研究,在苏联综合自然地理学中近二十年来,继续占有重要的地位。
  • 研究工作简讯
  • 研究工作简讯
    陈治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岩溶(又称喀斯特)分布十分广泛,无论是在华南还是在华北都有许多天然洞穴。岩溶区洞穴中各种碳酸钙沉积物、丰富的古脊椎、古人类化石和许多洞穴生物组成了一个奇异的地下博物馆,这里是研究碳酸岩溶蚀过程、第四纪生物的演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普及岩溶科学知识的场所和宝贵的旅游资源。
  • 研究工作简讯
    钱金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近年来进行了卫星底片假彩色合成的试验研究。该试验采用SG701电子分色机,选不同宽容度的150线接触网目直挂、两翻、平凹版新工艺。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特征,对四个波段卫片影象进行增强处理,加绘一些地形图要素,印刷合成五十万分之一假彩色卫星影像图。这是一种既有卫星影像又有线划地图内容的新图型,具有更为广泛的使用价值。
  • 研究工作简讯
    李克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海洋气候组自五十年代成立以来,即从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和海洋气候学的研究。他们系统地收集整编了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区十年以上约110万组船舶和五年以上高空观测记录,出版了一套海洋气候图集(共三册)。最近他们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图进行改编,增加了大量新图,即将由海洋出版社以八开版本彩色印刷,公开发行。
  • 报道
  • 报道
    郭永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78届研究生即将以优秀的成绩走向工作岗位。地理所1978年八个专业共招收了十九名研究生,除一名出国攻读博士学位、一名退学外,余十七名研究生自1981年8月下旬至12月间举行学位论文答辩。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是我国建国以来的首次,根据国务院学位条例及实施办法,地理所的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首先都在各自的研究室作过预备答辩,修改后的毕业论文经所长批准,再请所内外专家二至三人审阅,最后聘请所外专家二至三人参加研究生的论文答辩。
  • 学术活动
  • 学术活动
    杜钟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1980到1981年10月底为止,我所已先后接待了各国专家22批,共计33人。通过会议、访问、考察等交流活动,促进了科研,也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许多专家认真讲学的态度、耐心回答问题的精神、渊博的知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就几次主要活动作一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