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4年, 3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4-11-10
      

  • 全选
    |
  • 王良健, 李辉
    2014, 33(11): 1995-200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耕地地均投入产出关系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81个地级以上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2001-2011年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但普遍较低。耕地利用效率按照东部、中部、东北、西北、西南的顺序递减,其中东北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增长最快。各区域耕地利用效率显著影响因素差异明显:信息化程度、农业贷款规模和免征农业税对五大区域有显著正影响,而作用程度存在差别;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对中部、西北、西南地区有正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占比对东部、中部有正影响,而对西南地区有显著负影响;劳均耕地规模对中部、西南地区正作用最大;交通条件对东部、中部、东北、西北地区有显著正影响。

  • 彭冲, 陈乐一, 韩峰
    2014, 33(11): 2005-202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基础上,运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了2006-2011年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两变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 总体上两变量呈平稳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距趋于收敛。② 东、中、西内部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特征各异,且东部、西部省际差距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均分别是两变量总体差距的主要成因;空间演化趋势表明,两变量表现出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和增量集聚特征,且空间格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和集聚演化趋势的同步性;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呈现出“三纵两横”的地理特征,而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则呈自东向内陆地区的梯度集聚之势。③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呈递增之势,无论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层面,新型城镇化对土地集约利用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安祥生, 陈园园, 凌日平
    2014, 33(11): 2021-203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晋西北属于国家级和省级限制开发区,其先天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以及农民贫困问题。2000年后晋西北生态脆弱区农民城镇化现象呈规模性增长趋势,通过形成“城镇化农民生计非农化—农地流转—农地规模经营—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生态恢复保护”互动关系链,可以为降低晋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人口压力和恢复其生态环境开辟新途径,而这条关系链存在的关键则是城镇化农民的可持续非农生计。借鉴国际上应用范围最广的可持续生计SL框架——DFID模型,选取晋西北地区大城市朔州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定量测定了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相互之间复杂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 脆弱性背景对生计策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通过影响生计策略间接对生计结果产生负向影响。② 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均对继续留城务工的生计策略产生正向影响;生计资本中只有物质资本对就业性质有影响力。③ 人力资本对职业层次和娱乐生活丰富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对职业层次没有显示出显著影响力,但却对进城务工后的收入增加显示出正向影响力;金融资本对娱乐生活丰富度有显著正向作用力。④ 继续留城务工的生计策略对娱乐生活的丰富度有正向影响,就业性质则对收入增加有正向影响力。

  • 顾康康, 储金龙, 汪勇政, 潘邦龙
    2014, 33(11): 2034-204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古村落综合品质提升是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关键,对于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山市101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黄山市古村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探讨古村落综合品质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作为综合评价目标层的生态支撑品质、居住设施品质、经济发展品质、历史文化品质得分分别为4.23、3.50、3.27、2.87,历史文化品质已成为制约黄山市古村落综合品质提升的瓶颈因子;古村落综合品质空间梯度变化显著,呈现东北向西南降低的趋势,形成古村落综合品质高(较高)、低(较低)两大明显的异质性区域;城市经济和基础设施对古村落综合品质影响显著,“城市—乡村”、高速公路和风景区空间梯度变化明显。

  • 何威风, 阎建忠, 花晓波
    2014, 33(11): 2043-205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户生计出现分化。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家庭用能差异越来越明显,而已有文献对此研究较少。选取了重庆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生态脆弱性较强的“两翼”地区为案例,基于1015份调查问卷,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家庭能源消费数量、结构及环境、经济成本的差异。基于山区生态环境的角度及农户家庭用能现状,使用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家庭薪柴(最主要的能源)消费比例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四类农户中,以非农为主的III-2(人力资产型农户)的人均薪柴消费量及其占总能的比例均最低。由于生计策略差异及年龄等条件限制,其他三类农户仍大量使用薪柴。② 农户人均薪柴消费成本较高,尤其在环境成本方面,替代能源能有效降低农户人均能源消费的环境成本。III-2通过减少薪柴消费量,降低了人均家庭能源消费总成本,其他三类农户人均家庭能源消费总成本较高。③ 替代能源可获取性及人均牲畜量是影响四类农户薪柴消费比例的共同原因;此外,家庭健康状况对II(基本型农户)薪柴消费比例有促进作用,对III-2起抑制作用;在家人数比例对III-1(自然资产型农户)和III-2薪柴消费比例均有促进作用,其他收入不利于降低II薪柴消费比例。

  • 李志刚, 吴缚龙, 肖扬
    2014, 33(11): 2056-206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6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广州新移民的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探讨中国大城市新移民居住空间的整体格局、分异程度及其分异机制,并以此实证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理论。研究表明:广州新移民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出近郊集中和远郊分散的特征,其中省内新移民较多集中在中心区外围,省外新移民集中分散在远郊。广州新移民与本地常住人口的差异指数为0.48,分异指数为0.46,隔离指数为0.56,超过美国亚裔移民分异的平均水平。此外,各区的分异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机制分析表明,历经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制度因素对新移民聚居区的影响减弱,单位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无明显影响,市场因素的作用增强。与西方情况类似,人口和家庭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有一定影响,其中年龄因素和婚姻状况是影响新移民聚居的重要因素。总体上,市场化下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隔离正不断转化为明显的空间分异问题。为推进社会融合,应尽快采取社会空间重构措施(如社会规划和社区规划)予以应对。

  • 谢里, 樊君欢, 吴诗丽
    2014, 33(11): 2069-208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是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政治“五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战略。从空间效率与空间公平相结合角度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政治五个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进而分别采用存量和增量数据,对1949年以来各历史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了动态评价与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一方面,虽然中国在不同时期依据不同的战略重点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总体上成效显著,但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空间效率与空间公平呈现迥异特征,平衡发展时期空间效率停滞而空间公平上升;非均衡发展时期空间效率上升,但空间公平下降;协调发展时期空间效率和空间公平均出现了上升态势。另一方面,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层面的空间发展存在差异,特别是生态层面的空间效率和空间公平恶化都较为严重。

  • 柳坤, 申玉铭
    2014, 33(11): 2082-20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出发,采用Zipf法则和差异度指数,分析2003-2011年中国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格局、等级体系及分形演化特征。结论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差异明显,不同尺度上均呈极化趋势,外向功能差距扩大;省域尺度上,对外服务流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空间演化形成新疆、山东、河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江西和福建9个省份外向功能较弱;城市尺度上形成若干个外向功能密集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及东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且特征变化明显。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服务流的位序规模分布均符合Zipf定律,省域尺度呈单分形特征,城市尺度呈双分形特征;第一无标度区对外服务流等级规模均衡性略优于省域尺度的均衡性。城市尺度第二无标度区和无效标度区城市均为本地服务中心城市,内部结构体系变化显著并且城市间外向功能差距扩大。外向功能城市可以划分为五级,高等级服务中心外向功能提升较快,不同规模等级服务中心之间差距在扩大。

  • 王蕾, 张树文, 姚允龙
    2014, 33(11): 2095-210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绿地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网络中的自然要素,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气候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SPOT5影像提取长春市建成区绿地景观数据,基于TM影像估算地表温度,分析城市绿地景观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将“植被—不透水面—土壤”模型与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相结合估算城市地表植被覆盖度,进一步剖析绿地景观的植被覆盖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地面积与该块绿地的最低温度负相关性较大,当绿地的面积达到50 hm2之后,面积的增大会使其地表温度显著降低;生产绿地和农业用地的地表温度最低,居住绿地地表温度最高,公园绿地温度受植被状况的影响与其他类型相比更剧烈,常绿树和落叶树的降温效果更好;增加公园绿地、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植被覆盖,对于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更好的调节作用。

  • 季珏, 高晓路
    2014, 33(11): 2105-211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紧急避难场所的服务效率评价是确保避难疏散安全性的首要科学问题。建立了紧急避难场所的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将城市中的绿地、广场、楼间空地等所有的开敞空地识别出来,并利用地质、地理等条件对紧急避难场所自身的安全性进行了筛选,识别出城市内部的紧急避难场所,解决了紧急避难场所空间数据获取的难题。提出利用时间成本和容纳能力两个指标来综合测评紧急避难场所的服务水平。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评价了紧急避难场所的服务效率。评价结果显示:① 海淀区紧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集疏特征与人口空间分布的集疏特征在部分地区不相吻合。② 海淀区震灾避难场所在规划时限(5 min)与实际震灾逃生时限(12 s)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③ 结合人口昼夜空间分布特征,充实度评价表明夜间紧急避难场所人均不足的现象比较明显,比较突出的是位于海淀区中部三环附近的小南庄居住区。未来,可通过提高该地区与周边无人街区或避难面积充足街区的连通性,例如通过避难标识规划的方式,来提高紧急避难场所整体的服务效率。

  • 董丞妍, 谭亚玲, 罗明良, 翟有龙
    2014, 33(11): 2115-212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癌症村”反映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癌症聚集发生、引起社会群体格外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具体表现为从某一年开始并持续多年的远高于正常水平的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研究基于地理空间统计分析的局部自相关、点距离关联维及核密度等方法,从不同空间尺度分析了“癌症村”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癌症村”聚集分布但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上自东向西梯度递减,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川陕晋冀津构成西部与东部之间低—高集聚分布的分界线;距离关联无标度区间为120~180 km,核密度分析显示“癌症村”集中于河流下游地区,及中部、沿海部分地区,多中心、集中分布格局明显。研究突出了“癌症村”地理多尺度分布特征的探索,可为相关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提供参照。

  • 宋亚路, 刘苏峡, 马英, 胡超, 莫兴国
    2014, 33(11): 2125-213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层状土壤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壤结构,提取出表征土壤层次的关键因子有助于简单准确地划分土壤的层次。在河南省新乡农田挖掘了实测剖面(160 cm厚),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获取了土壤质地,以及容重、饱和含水量、饱和导水率、滞留含水量和非毛管孔隙度等土壤水分运动因子的取值。通过对这些因子进行特征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土壤分成0~50 cm、50~80 cm、80~140 cm和140~160 cm 四个基本层次,得到滞留含水量>饱和含水量>饱和导水率>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的土壤分层因子的重要性次序并验证了文中分层方法具有鲁棒性(Robust)。这些结果将为土壤水分运动模拟提供科学依据。

  • 陈实, 高超, 徐斌, 金云翔, 李金亚, 马海龙, 赵芬, 郭剑, 杨秀春
    2014, 33(11): 2135-214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盐渍化严重威胁着土地持续耕作和粮食生产安全,土壤含盐量的快速反演和及时监测,对新疆石河子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以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与野外采样测定的72个样点土壤含盐量为数据基础,引入土壤亮度指数、土壤湿度指数、土壤盐盖度指数和土壤辐射水平指数等构建的特征遥感指数定量反演新疆石河子农垦区土壤含盐量,并对其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 利用遥感影像像元特征遥感指数值反演地面对应土壤含盐量的精度较好,反演方法可行,反演精度为66%;② 反演得到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图在空间上等级明显,层次分明,呈现出“一带一区”的格局,“一带”是玛纳斯流域形成的盐渍化程度较高的条带,“一区”是内在土质形成的严重盐渍化区域;③ 在新疆石河子农区中,35.40%的棉田适合耕作,64.60%的棉田耕地需要进行改良,农区土壤盐渍化治理仍十分紧迫。

  • 周娜, 张春来, 田金鹭, 亢力强
    2014, 33(11): 2145-215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野外风沙观测、沉积物粒度分析和等比例实体草方格风洞流场模拟,解析了草方格沙障内部凹曲面形成的风沙流场过程。草方格分别作为疏透沙障和地表粗糙元对贴地层和近地层风沙流具有不同的影响:床面蚀、积分布和方格中心凹曲面的形成发展,以及沉积物粒度变化,取决于草带之间的贴地层流场分布格局以及草带对风沙流中固体物质的截留;近地层风力普遍受到草方格粗糙元的削弱,促进了沙面稳定。高风速下输沙率垂向分布的“象鼻”结构,体现了草方格对促使风沙流结构变异、形成和维持草方格凹曲面的重要性。沙丘不同部位草方格沉积物粒度分布模式不同,显示沙丘部位也是影响草方格内部流场的一个因素,以迎风坡中部最有利于方格内凹曲面的形成。

  • 萧家仪, 吕燕, 祁国翔
    2014, 33(11): 2157-216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中国东部江苏盐城和辽宁盘锦两地淤泥质海岸盐沼植被带,经植被调查和表土孢粉分析,讨论藜科(Chenopodiaceae)花粉数量与沿岸潮上带密布的碱蓬属(Suaeda. sp)植物群落的数量关系,论证藜科花粉含量与淤泥质岸线位置的关系。研究认为,当沿海古淤泥质地层中的孢粉组合,藜科花粉超过30%,可以判定为古海岸线潮上带。如果藜科花粉为20%~30%,多见禾本科(Poaceae/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的花粉,表明为海滨盐沼植被景观,古海岸线潮上带离之不远。第四纪古岸线变化研究,验证了藜科花粉数量可以作为判定淤泥质古岸线的代用指标。

  • 李占玲, 王武, 李占杰
    2014, 33(11): 2169-217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6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广义帕雷托分布(GPD)对黑河流域极端降水的频率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Hill图法、年交叉率法选取了极端降水阈值,借助L矩法对GPD分布的参数进行了估计;采用Mann-Kendall和Pettitt方法对超阈值日极端降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 采用百分位数法和Hill图法得到的日极端降水阈值差别很大,在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年交叉率法,最终确定了流域各站点日极端降水的阈值;② 根据Mann-Kendall和Pettitt方法,超阈值日极端降水序列基本满足平稳性假定;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以及理论频率曲线和经验频率曲线的拟合程度可以看出,GPD分布能够很好地拟合研究区极端降水的分布特征;③ 通过分析理论累积频率达到90%以上的极端降水可以发现,黑河流域20世纪60年代发生极端降水的次数最多,其次是90年代以后,70年代、80年代发生极端降水次数较少;在过去51年间,下游发生极端降水的次数最多,其次是中游和上游。

  • 黄清琦, 陈喜波
    2014, 33(11): 2180-21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京奉铁路是近代中国第一条干线铁路,全长840 km,起始于1881年的唐胥铁路建设,经历许多波折,兴建时间长达31年,可以视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缩影。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之中,近代交通的发展受到守旧派的阻力相当巨大,其中铁路建设阻力更大。京奉铁路从清帝国首都北京修筑至陪都盛京,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下艰难分段延展。在地理空间的展布上,京奉铁路的路线走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含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地理因素、风俗习惯等。本研究将藉助GIS,对相关区域旧版大比例尺地形图(包含战前日本所制的地形图在内)做定位与套迭,取得旧日铁路路线、城垣、河道、皇家苑囿等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探讨影响京奉铁路路线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在地图资料之外,本研究将与其他的文字史料相互参照,以分析在唐山—胥各庄段、北京附近、以及奉天附近三个研究区域里,前述各种因素对京奉铁路发展上的影响。

  • 潘威, 满志敏, 刘大伟, 颜停霞
    2014, 33(11): 2195-220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东与华南沿海的多种历史文献,通过对“颶”、“颱”含义的考察与风雨潮现象记录特征的辨析,以及非台风事件的排除,建立了1644-1911年入境华东与华南沿海的逐年台风频率序列。研究时段内共有967次台风入境(年均3.62次),17世纪后半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两个时期是台风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ENSO现象与沿海台风活动的频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全球/半球尺度的冷暖转换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曾经伴随了入境中国沿海台风次数的增加,在过去300年中是增长速率最快的一个时期,但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时出现的快速升温现象却伴随着沿海台风数量的下降。因此,半球/全球尺度的快速升温现象与中国华东—华南沿海遭受台风数量之间可能不存在线性关系。

  • 汪芳, 李薇, PROMINSKI Martin
    2014, 33(11): 2205-221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经济和地理现象之一。地方性是地方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特质和文化特征,在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着变异消亡的压力和转型发展的机遇。面对不同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国和德国的城镇化建设和地方性保护研究具有独特性、共同性和互补性。基于此,本次会议以“城镇化和地方性:凸显场地特质的可持续规划设计策略”为主题,在地理、规划、景观、建筑、旅游、历史等学科领域范围内,探讨中德双方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所关注的人地关系矛盾及其解决措施和相关经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中德学者的交流和沟通,旨在丰富城镇化与地方性的研究视角、研究素材和研究技术,为中德两国乃至世界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研讨会为中德两国学者在“城镇化和地方性”研究领域的合作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47位参会专家共形成了13个合作研究小组,并有两对中德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在“城镇化与地方性”这个主题下展开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