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重点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题
  • 重点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题
    汪芳, 方勤, 袁广阔, 张昌平, 王立新, 黄河清, 龙花楼, 刘滨谊, 王凯, 党安荣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空间是承载生活、生产、生态和文化等的容器,是联系不同时间、空间和要素的纽带,也是当前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之一。在重大国家战略持续关注流域环境全面保护和城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本次笔谈从地理学、城乡规划、考古学、风景园林等多领域视角,聚焦流域聚落空间的人地关系演化,以及流域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这需要通过增进对不同流域文明演进轨迹与跨流域文明互动交流的理解,将流域范围内的建筑、地段、城镇、区域与自然环境视为相互影响与依存的“生命共同体”,结合水域、土地、景观、遗产等要素,并辅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对流域城乡空间研究与规划的讨论。在流域城乡的“过去-当下-未来”“表征-机制-策略”之间搭建起桥梁,并从系统视角、人地适应和综合方法等方面探讨发展策略,顺应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需求。

  • 重点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题
    刘岩, 程钰, 王亚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制造业发展的配套行业,逐渐发展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减少能源消耗、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基于2004—2019年黄河流域地级市的相关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并构建SDM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GTFP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得出以下结论:① 黄河流域GTFP区域差异显著,“两极分化”特征明显,黄河流域中部地区的GTFP显著低于其他区域;② 黄河流域GTFP具有空间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能够对GTFP产生正向影响;③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多样化集聚的空间溢出边界较专业化集聚范围更远;④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表现出显著的行业异质性特征,相比于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研究从推动产业转型,分区分类实施相关产业政策,优化资源要素的流动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对于黄河流域依托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格局、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 重点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题
    韩帅帅, 苗长虹, 李奕灿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来降低黄河流域碳排放,不仅是缓解黄河流域生态问题并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政策要求,同时也是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碳减排绩效的学术要求。以黄河流域100个城市市辖区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索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同时关注异质性和影响机制。从整体上看,黄河流域城市市辖区多中心空间结构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异质性分析发现,位于黄河流域上游的城市,通过单中心结构有利于碳减排,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城市,多中心结构有利于碳减排;小城市通过紧凑单中心结构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大城市发展多中心结构有利于碳减排。在交通机制分析中发现,存在黄河流域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通过降低平均通勤时间和汽车数量,从而降低碳排放量的机制。

  • 重点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题
    冯一凡, 李翅, 李宇, 马俊杰, 冯君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区域一体化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黄河下游滩区将承担更加多元的生态与社会功能,滩区周边城镇空间进入新的快速成长期。基于城镇空间扩展差异指数、紧凑度、相关维数的定量测算探析2000—2020年黄河下游滩区周边城镇空间扩展格局及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耦合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与重心-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重要性判断-驱动空间识别”的分析方法对城镇空间扩展时空变化进行驱动机制的多维度解析。结果表明:① 黄河下游滩区周边地区城镇空间呈圈层式扩展,时空分异与空间溢出特征显著;2005—2010年为高速发展期,此后众多城镇空间重心向靠近黄河与中心城市方向迁移,局部地区城镇空间沿河流方向轴向拓展,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强。② 研究范围内城镇空间形态在波动变化中不断演进,经历了多点集中式扩展-局部线性蔓延-组团化协同发展的变化过程,城镇间联系日趋紧密,簇群结构日渐完善。③ 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自然条件构成了滩区周边城镇扩张的内驱力,政策战略与水利工程形成了城镇发展的外驱力,二者耦合协同推动滩区周边城镇扩展格局与空间形态的不断变化。社会经济与产业结构是城镇扩张的主导驱动力,区域发展政策带动作用愈加显著。基于城镇空间扩展特征与驱动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滩区周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优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滩区周边城镇空间布局优化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助力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的发展目标。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李诗韵, 李文韬, 贺灿飞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资源是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传统的投入产出网络只能映射产业关联的一方面,不能全面刻画产业之间的复杂关系。结合产品空间理论和复杂网络方法,本文使用新方法构建2000—2019年31省份的出口产品空间,在产品、关联和结构尺度上定量比较中国各省产品空间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① 从产品尺度上看,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省份的出口优势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位置逐次外移。动态来看,发达省份倾向拓展外围的高复杂品,欠发达省份致力于拓展核心的低复杂品,而发展中省份倾向拓展核心的高复杂品。② 从关联和结构上看,三类省份的拓展路径分异:发达省份倾向以相关多样化拓展高复杂品,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链条式拓展。而欠发达省份以不相关多样化拓展更复杂的产品,但产品存活率较低。相关和不相关两种路径对发展中省份同等重要,其中,相关产品之链条式拓展的产品更复杂,而不相关产品的存活率高于其他两类省份。总之,本文综合考虑本地网络中技术、信息、需求和组织等多类资源,从网络视角解析区域产品拓展模式,为地方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政策建议。

  • 研究论文
    卢昂荻, 庄宗武, 张可云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城市空间格局持续变迁以及传统出口优势逐渐式微的情况下,如何依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培育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新动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利用全球夜间灯光数据识别城市中心,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地区位和容积率信息测算城市空间结构指标,进而识别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符合内部区位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可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企业平均成本、使用的中间品种类与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起着明显的中间机制作用。在利用地震信息构造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分析以及考虑极端值、指标测度、企业区位变动问题后,该结论依然较为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与公共用地出让过程中在距离城市中心更近的地区设定更高的容积率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助于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工矿用地出让过程中需要适当提升外围地区容积率才能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符合内部区位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更有助于提升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本文结论有助于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稳步推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决策参考。

  • 研究论文
    丁建军, 王淀坤, 刘贤
    2023, 42(4): 1009-1028.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22062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补链强链”专项行动的关键内容,关注其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对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三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运用Ripley's K函数、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热点聚类等方法,探究长三角地区“小巨人”企业的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识别“小巨人”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长三角地区“小巨人”企业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小巨人”企业具有明显的中心城市偏向。② 在不同距离尺度上,“小巨人”企业集聚强度呈现明显的“双峰”特征,对应集聚尺度相当于都市圈内“一小时通勤圈”,由此形成了以上海市为主要核心,宁波市为次要核心,省会城市及部分沿海沿江城市为极点的“两核多极”局部集聚特征和以沿江、临海都市圈为热点区域的“一轴两带三圈”总体空间分布格局。③ 从“小巨人”企业的空间集聚机制来看,交通可达性、土地利用及成本、地理区位、外部支撑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科研创新条件等是影响“小巨人”企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④ 高技术和战略重点制造业、科研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小巨人”企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土地利用及成本方面,前者呈现“亲工业用地价,疏商服用地价”的分布态势,而后者对商服用地价格不敏感;外部支撑条件方面,仅显著影响前者空间分布;产业发展基础方面,物流水平仅对后者分布具有显著作用;科研创新条件方面,前者偏向人力资本集聚,后者则更偏向科研机构集聚。

  • 研究论文
    崔树强, 周国华, 吴国华, 毕方泽
    2023, 42(4): 1029-1049.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22121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群地区日益成为率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区域。科学认知城市群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现状及其驱动机制,对分区分类分阶段调控城市群城乡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解析城市群地区城乡空间交互内涵及融合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引入“城乡融合度”概念。以人-地-业子系统切入,综合运用城乡发展状态评估概念模型、城乡融合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5—2021年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城乡融合度进行动态评价与驱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① 时空视角下的城市群地区城乡地域系统融合发展可分为4个时期、两大阶段,城市群空间效应由集聚效应绝对主导转为集聚-扩散效应协同并重。② 近17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及土地城镇偏移性、产业乡村偏移性相对提升,市辖区城镇偏向度与区域协调度较高,城市群城市性指数提升近2.4倍,而乡村性指数下降40%。③ 近17年长株潭城市群县域内部城-乡空间交互呈现“双核→多核”的强联系格局变化,乡-城空间交互基本保持“多核分散”的强联系格局,而县域之间的城乡空间交互联系逐渐增强。城市群整体从低度融合进入中度融合发展阶段,并呈现由极核为中心的圈层式格局向以轴带为对称的梯度式空间格局变化。④ 城市群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程度是其城乡空间内生发展与城乡空间交互融合双动力源、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研究论文
    钟章奇, 陆扬, 刘志雄
    2023, 42(4): 1050-1069.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22077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为加快推动中心城市带动非中心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央政府相继批复了众多国家级城市群发展规划政策(后文简称“规划政策”)。然而,这些规划政策的实施能否缩小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间的经济差距,这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为此,基于2007—2019年全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讨规划政策的实施对中国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间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规划政策的实施能使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间的经济差距总体缩小约3%。从地理空间范围来看,规划政策实施能显著缩小距中心城市约0~102.4 km和167.3~443.5 km范围内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间的经济差距。此外,规划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不同城市群内呈现出显著差异,而拥有资源禀赋优势的非中心城市可凭借规划政策的实施缩小其与中心城市间的经济差距。最终,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利于为相关决策者理清规划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城市间经济差距的影响以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 研究论文
    宋昌耀, 厉新建, 殷婷婷, 王者, 郅倩
    2023, 42(4): 1070-10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22116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冰雪装备是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构建冰雪装备分类框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基于全国784家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数据并匹配其专利创新数据,分析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关联视角,探究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冰雪装备制造业历经起步发展、波动增长、冬奥周期3个阶段,高技术复杂度冰雪装备生产能力有限;北京冬奥会周期内冰雪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冰雪场地装备制造企业增长尤为明显。② 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呈现专业化集群式发展特征。其中,冰雪场地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分布在河北、辽宁、黑龙江等传统冰雪产业强省,个人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在广东省集聚明显,配套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分布在浙江省。③ 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专利授权所反映的技术密集程度不高,且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基础雄厚的城市。④ 从产业动态演化视角来看,产业关联、区域关联、市场关联和政策关联是影响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产业相关多样化和冰雪市场规模是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相互作用、不断演化,共同塑造着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 学术论评
  • 学术论评
    熊巨华, 高阳, 周永强, 吴浩, 李鑫, 梁丹, 于文凭, 马美红, 王晓锋, 蔡顺
    2023, 42(4): 1088-1100.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22130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湖泊与水库作为地表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中国特大、大中型城市最重要的集中型供水源地和最基本的地理单元,兼具供水、防洪、维系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湖泊科学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湖泊科学基础研究对于助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资助的主渠道,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研究领域前沿与热点。经过梳理,1986—2022年间地理科学学科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标题中含“湖”和“水库”的共2347份,对其中的关键词等信息的分析表明:① 湖泊科学申请书数量增长主要集中在2004—2011年和2018—2022年两个时段。② 1986—2022年D0105(景观地理与综合自然地理)和D0113(遥感科学)两个二级代码下申请书数量占比分别达25.0%±8.9%和19.8%±5.5%。③ “鄱阳湖”“太湖”“洞庭湖”“青藏高原”“三峡水库”等研究区出现频次较高,“机制”“湿地”“流域”“遥感”等研究内容与方法热词出现频次较高,这与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等平台上热词检索结果大致吻合。④ 在湖泊科学领域提交申请书数量较多的依托单位依次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科学学科将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与关键词设置,增强跨领域跨学科交叉,引导聚焦湖泊科学基础理论与前沿热点问题,促进中国湖泊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 学术论评
    彭红松, 李畅, 钟士恩, 章锦河
    2023, 42(4): 1101-1116.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22076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接触自然让整个世界都变得亲近,自然可以对个体健康、福祉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系统梳理该领域的成果,更未能建立整合性分析框架。以2000—2021年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收录的有关自然接触、联结及其益处的文献为样本,旨在揭示该视角下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管窥可能的知识缺口,指引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建立“自然接触-自然联结-自然益处”研究的概念体系、逻辑链条和分析框架。结果发现:① 已有研究总体经历了初期探索、稳步增长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主要聚焦人类的自然接触、自然接触的可持续益处、人与自然的联结关系及三者的相互作用等4个方面的关键议题;② 未来研究应基于“自然接触-自然联结-自然益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框架,重点识别自然接触的性质差异,厘清自然联结的应用规则,观照自然益处的价值转向,审慎外生情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 学术论评
    胡晓辉, 张旭亮, 杨宇
    2023, 42(4): 1117-1129.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22095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可持续转型”进入经济地理学研究视野,成为探索绿色技术发展动力、理解区域产业演化机制的新范式,形成了“转型地理”这一新兴脉络。然而,当前转型地理研究侧重“概念和分析框架单纯借用”的实证分析,缺乏多元视角融合,使其处于转型研究边缘位置,不利于学科自身发展。本文将转型研究中的多层次视角和技术创新系统同地理学视角下的语境敏感性、空间嵌入性和地方能动性概念相结合,构建了一套既能对接主流转型思想,又能反映经济地理学科学问题的新分析框架。该框架强调:① 区域可持续转型是一个语境-结构-能动性在多地理尺度上因果互动的演进过程;② 转型地理性主要体现在新社会-技术系统嵌入旧体制社会空间的程度、能力、方式、过程和结果差异上;③ 转型对象是具体的,也是落地的,离不开地方能动性对旧社会-技术系统要素重组的社会化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优化框架进行实际应用说明,并对未来中国转型地理相关议题进行了展望。

  • 学术论评
    袁振杰, 叶维强, 朱竑, 黄剑
    2023, 42(4): 1130-1145.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22087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和现代化共同驱动所形成的丰富的移动实践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尽管英语世界对于移动性理论的关注较早,但普遍可接受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尚未形成。国内有关移动性的研究还大致处于理论引介阶段,基于中国国情和经验,推动本土实证验证和理论建构的需求显著。本文从Urry提出的移动性关键问题出发,沿着移动性的“本质本体-媒介机制-过程影响”的分析框架,总结和聚焦移动性理论的5个主要焦点:① 迁移/运动和停留/静止的辨证关系;② 新移动技术/基础设施的介入与移动性的强弱;③ 移动性与地方意义塑造;④ 移动性与社会公平;⑤ 移动性与移动自由,进行文献梳理,追溯复杂问题背后的矛盾统一的理论观点,尝试总结移动性研究的框架,并提出相关研究展望,以期为国内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移动性研究提供参证。同时也助力中国特色人文地理研究理论的建设。

  • 地理教育研究专题
  • 地理教育研究专题
    刘云刚, 王丰龙, 安宁, 葛岳静, 胡志丁, 王雨, 苏晓波, 洪伯邑, 彭飞, 熊理然, 魏冶, 王淑芳, 王韬
    2023, 42(4): 1146-1162.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22096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高教版《政治地理学》教材已沿用二十余年。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冠以“政治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更加剧了甄别相关概念学理的紧迫性。为此,全国政治地理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以及部分海外同行一道,围绕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如何深化教材特色、拓展教材内容,做到本土化、国际化和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对政治地理学的教材建设进行了研讨。主要结论为:① 在教材的特色化方面:要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本土化;中西方理论视角的融合;多尺度内容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知识的加强。② 在教材的内容拓展方面:应关注并吸收行为主义、批判地缘政治、政治生态学、城市政治地理学、身份政治、选举地理等流派和视角。③ 在教材的应用面向方面:应加强对“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建设、跨境河流治理等现实关切问题的理论响应。总体上,政治地理学教材建设要抓住人地关系主线,立足本土、融合经典、面向实践,构建知识导向、政策导向与学术研究良性互动的内容体系。本研究对于未来政治地理学教材的编写及修订、以及解决当下政治地理学的教与学的知识困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