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樊闽.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249~251.
[2] 龙花楼.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地理学报,2006,61(10):1093~1100.
[3] 杨庆媛,田永中,王朝科,等.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地理研究,2004,23(4):469~478.
[4] 张占录,杨庆媛.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49~53.
[5] Rafael Crecente, CarlosAlvarez, Urbano Fra.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Galicia. Land Use Policy,2002,19:135~147.
[6] Philip Oldenburg. Land consolidation as land reform, in India. World Development, 1990,18:183~189.
[7] Larsson G. Land readjustment: A tool for urban development. Habitat International,1997,21(2):141~152.
[8] 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219.
[9] 余劲,孙春阳.中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评述.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70.
[10] 张志宏,焦彩霞,郑光辉,等.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探讨——以江苏省为例.地理研究,2007,26(1):17~19.
[11] 高建华,李会勤.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调查与研究——以河南汝州市温庄村为例.农村经济,2003,(4):26~27.
[12] 欧名豪,刘琼,张效军.整理居民点 建设新农村.江苏农村经济,2007,(4):25~27.
[13] 吴苓.以宅基地换房——解决大城市近郊区城市化建设中资源瓶颈的新探索.宏观经济研究,2007,(2):41~43.
[14] 天津市发改委,南开大学法学院课题组.关于华明等示范小城镇实施宅基地换房法律制度的研究.天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
[15] 张凤荣.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土地,1998,(11):28~30.
[16] 黄祖辉,汪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经济研究,2002,(5):66~72.
[17] 胡运霞.农村宅基地换房流转绩效研究——以天津市华明镇宅基地换房为例.小城镇建设,2008,(4):77~81.
[18] 宋壮源.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路——天津通过宅基地换房建设小城镇.上海农村经济,2008,(10):26~28.
[19] 朱劲松.能否用土地置换法解决城市住房问题.中国房地产,2007,(10):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