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5 , 34 (10): 1887-189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0007

研究论文

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建模及演化机制研究

李双双12, 杨赛霓12, 刘宪锋13, 刘焱序4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4.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Network modeling and dynamic mechanisms of the severe cold surge, ice-snow events, and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in 2008

LI Shuangshuang12, YANG Saini12, LIU Xianfeng13, LIU Yanxu4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Academy of Disaster Reduc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 College of Resour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4.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通讯作者:  杨赛霓(1975- ),女,江苏武进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交通应急与风险管理。E-mail: yangsaini@bnu.edu.cn

收稿日期: 2015-03-28

修回日期:  2015-08-10

网络出版日期:  2015-10-15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5402)地表过程模型与模拟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132100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双双(1988- ),男,陕西潼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区域灾害防治。E-mail: lss40609010@126.com

展开

摘要

基于中国0.5°×0.5°逐日气温和降水格网数据,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综合致灾过程进行再认识,综合分析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时空维度的网络特性。结果表明: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典型的多灾种叠加事件,低温与雨雪灾害叠加放大了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基础设施设防水平低与春运高峰叠加增大了承灾体的脆弱性;低山丘陵区与人口聚集区叠加降低了孕灾环境的稳定性。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具有小世界特征和核心—边缘结构,具体表现为:在空间打击上具有集聚性,影响区域相对集中;在时间打击上具有连续性,间隔1天事件相对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复杂网络是一种有效分析多灾种叠加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挖掘自然灾害的时空演化信息。

关键词: 自然灾害 ; 多灾种 ; 复杂网络 ;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ome new areas of development have been proposed for natural disaster sci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scipline should try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recognizing disaster loss accumulation and amplification trends, re-evaluate the mechanisms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and facilitat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etween natural disaster and complexity science. The 2008 Chinese ice storm struck the most populated and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 of China, and direct economic losses exceeded $22.3 billion (indirect losses may have been even greater). Recognition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2008 Chinese ice storm will be very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 This study employed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a 0.5°×0.5° gridded dataset released by China's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 to evaluate the synthetic hazard process of the severe cold surge, ice-snow events, and corresponding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in 2008. More specifically, we analyzed the spatial-temporal structure and complexity of the catastrophes by using bipartite network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arge freezing rain and snow disaster was a typical multi-disaster overlaying event. The overlaying of freezing rain and snow amplified the risks of other hazards such as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failures. Moreover, the timing of the event,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increased the vulnerability of people to exposures (i.e., they were more likely to be traveling). Low mountain-hilly terrain and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reduced the stability of the fostering environment. The freezing rain and snow catastrophes in 2008 showed the mathe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world features. In terms of spatial data, the occurrence of hazards was clustered when the unprecedented ice struck the region; in terms of temporal data, the intervals between successive waves were too short for ice to melt or be broken, thus disaster losses were accumulated and amplified through the small-world features of the hazards. Networks of freezing rain and snow catastrophes in 2008 had a typical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The spatial core nodes were Sichuan, Guizhou, Chongqing, Anhui, Hubei, Shaanxi, and Hunan (provincial units); the temporal core nodes were 1.13, 1.15, 1.17-1.22, and 1.25-2.4. Overall,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at complex network theory can be used advantageously in the analysis of the loss accumulation and amplification trends associated with multi-disaster events. Such techniques can also be used effectively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multi-disaster events and support the understanding of disaster dynamics.

Keywords: natural disasters ; multi-disaster event ; complex networks ; the severe cold surge ; ice-snow events ; and frozen disasters

0

PDF (1183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李双双, 杨赛霓, 刘宪锋, 刘焱序. 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建模及演化机制研究[J]. , 2015, 34(10): 1887-189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0007

LI Shuangshuang, YANG Saini, LIU Xianfeng, LIU Yanxu. Network modeling and dynamic mechanisms of the severe cold surge, ice-snow events, and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in 2008[J]. 地理研究, 2015, 34(10): 1887-189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0007

1 引言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最新发布的《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有效降低灾害脆弱性是增强社会抗逆力的重要途径[1]。近25年中国综合防灾减灾实践工作证明综合风险防范是降低灾害脆弱性的有效方法[2]。在综合风险防范研究中,首先需要明确不同灾害的致灾特点,分析多灾种在承灾体上叠加效应,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然而,目前学界对不同致灾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剖析相对薄弱,对多灾种时空致灾机制的认识尚不明晰[3-5]。与此同时,无论是发达国家、转型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过去积累的经验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6]。在新形势下,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回溯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重视[7,8],例如对卡特里娜飓风、3 11日本大地震和2003年欧洲热浪等自然灾害致灾过程和发生机理的再认识,逐渐成为巨灾研究和综合防范研究的热点问题[9-11]

当前自然灾害学研究已呈现出重视多灾种综合效应研究、重视重大自然灾害回溯研究以及重视自然灾害与复杂科学交叉研究等新趋向[12]。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多灾种研究方法主要有:地学统计方法、概率模型、复杂网络模型以及灾害模拟等。其中复杂网络模型可用来描述多灾种事件的结构过程和动态演化过程,但是在实际网络构建过程中对多灾种事件高度抽象,无法准确表达多灾种的时空特征[13]。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能够搜集的数据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如何利用大数据构建合适的网络变得日益重要,并且复杂网络研究关注点由“大数据挖掘”逐渐转为“好网络构建”[14]。在地理学研究中,借鉴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学科“好网络”研究逐渐成为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交通网络、城市网络和旅游网络的构建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并为交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15-17]。然而,在地理学复杂网络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对多灾种效应网络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综合多灾种时空要素,构建多灾种网络模型,拓展网络科学在灾害领域的应用。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此次冰冻天气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农业、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是典型的多灾种叠加事件[18],并且成为重大自然灾害回溯研究的典型案例[19]。因此,有必要应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自然灾害学的“好网络”,再认识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综合致灾过程,明晰不同尺度多灾种的耦合效应,其对未来构建区域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作为案例,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低温和雨雪综合致灾过程进行再认识,分析低温雨雪致灾因子在时间维和空间维网络的特性,以期为自然灾害学和复杂科学交叉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逐日气温和降水格网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中国地面降水逐日0.5°×0.5°格点数据集(V2.0)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实验室建立,该数据集基于中国247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并利用ANUSPLIN软件的薄盘样条法和0.5°×0.5°的数字高程模型插值,尽可能消除高程因素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2008年中国南方地区先后经历了5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20],时间分别为:1月10-16日、1月18-22日、1月25-29日、1月31日-2月2日和2月4-6日。为了分析冰冻雨雪灾害“转入—转出”过程,本文将研究时段前后扩展为2008年1月8日-2月12日。其中,1月8-10日为致灾过程的参照阶段。

2.2 研究方法

节点和连边是任何一个复杂网络构成的基本要素,借鉴合作—竞争网二分图建模思路,将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抽象为:点集(V)、边集(E)和边权集(W)组成的网络G={V,E,W},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1)节点的形成。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节点V共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灾害事件,代表时间维度演化特征;二是承灾体,代表空间维度分布特征(图1)。在时间维度上,构建节点有两种尺度:① 南方雪灾5个发展阶段,N1={V1,V2,V3,V4,V5};② 南方雪灾逐日雨雪变化N2={V1,V2,…,Vn-1,Vn},n=34。在空间维度上,构建节点策略为:①“气象格网”策略,以逐日发生雨雪事件格网数构建空间维节点;②“行政单元”策略,以省级行政单元30.0 %以上区域发生雨雪或低温事件的构建空间维节点。“气象格网”策略侧重反映灾害时间演化特征,“行政单元”策略侧重反映低温与雨雪灾害叠加效应。

图1   2008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复杂网络二分图模型

Fig. 1   Bipartite networks of the severe cold surge, ice-snow event and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in 2008

(2)连边的形成。二分网络由两类节点以及两类节点之间的连边组成,同类节点之间不存在连边关系。因此,在构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时,灾害事件或承灾体之间并无连边关系。其逻辑框架如下:① 不同阶段灾害事件,可以关联不同区域;② 同一个区域可以被多次灾害事件关联;③ 在同一个时期内,灾害事件不同阶段与承灾体构成复杂网络;④ 不同阶段复杂网络,可以反映灾害事件演化过程;⑤ 多维灾害事件相互叠加,可以反映灾害事件叠加效应。在网络方向和权重问题上,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为有向无权网,其投影到时间维和空间维的子网络为无向有权网,边权为二分网络投影到单顶点网络连边数,反映承灾体空间分布聚集特征(图1)。

(3)二分图矩阵表达。边集E由低温和雨雪致灾因子存在叠加关系的边组成。如果一个省级单元Pj在时刻Ti低温和雨雪灾害叠加,则它们之间有一条由Ti节点向该省级单元节点的有向边eij,记为aij=1;反之,如果一个省级单元Pj在时刻Ti没有发生低温和雨雪灾害叠加,或仅有低温(雨雪)灾害,则有向边eij不存在,记为aij=0,其中i,j∈{1,2,…,N};由aij值构成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复杂网络G的邻接矩阵A={aij},矩阵A的维度为N×N。利用Netdraw软件,对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邻接矩阵进行可视化,如图2所示。

图2   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二分网络

Fig. 2   Bipartite network of the severe cold surge, ice-snow events, and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 China during 2008

3 结果分析

3.1 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综合致灾过程

从灾害系统论角度看,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典型的多灾种叠加事件,其综合致灾过程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低温与雨雪灾害叠加放大了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基础设施设防水平低与春运高峰叠加增大了承灾体的脆弱性;低山丘陵区与人口聚集区叠加降低了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图3)。

图3   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综合致灾过程

Fig. 3   The synthetic hazard process of the severe cold surge, ice-snow events, and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in 2008

(1)致灾因子——低温与雨雪叠加。2008年1月中下旬,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全国出现5次明显的雨雪天气,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湖南和江西西北部、浙江北部出现大到暴雪;湖南、贵州、安徽南部和江西等地出现冰冻或冻雨天气。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长江中下游及贵州最高温异常偏低,降水量显著偏多,连续低温日数和连续冰冻日数均超过历年冬季,致灾强度为近50年所罕见[21]。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但在灾种上具有叠加性,而且在时间上具有累积性,5次致灾过程频繁且集中,放大了致灾因子的危险性。

(2)承灾体——基础设施脆弱与春运高峰叠加。南方地区基础设施设防水平相对较低,适逢春运高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全国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电力传输、通信设施、农业以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以电力系统为例,中国中东部地区输电线路覆冰设计标准为30年一遇,电力线路可承受15.0~30.0 mm覆冰,但是此次电网受损严重区域的覆冰厚度普遍超过30.0 mm,很多地区高达50.0 mm以上,远高于输电线路设计标准。由于电网垮塌,造成京广线南铁路供电中断,列车大面积晚点,京广线沿途车站旅客大量滞留。不少地区电力供电中断,湖南、贵州均启动了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I级紧急响应[22]

(3)孕灾环境——低山丘陵区与人口聚集区叠加。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和高原区,海拔多在300~500 m以上,部分地区海拔超过1000 m,而大型供电和通信设备多分布在山地,加之南方湿度大,冰雪蒸发缓慢;风速小,多次冻雨快速堆积成冰,加剧致灾因子强度。此外,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在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重灾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地,人口密度均在200.0 人/km2,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3.0 人/km2[19]

为了更清楚反映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致灾过程,明确致灾因子叠加效应关键节点网络结构,进一步绘制了低温和雨雪空间分布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① 低温致灾因子具有时间持续性。第0阶段灾害转入期(1月8-10日),南方低温区域比重仅为6.5%,第1~4个阶段灾害爆发期(1月11日-2月5日),南方低温区域比重均高于50.0%,并以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为楔形形成持续低温区,第5阶段灾害转出期(2月6-10日),气温回升,低温致灾因子强度减轻。② 雨雪致灾因子具有空间迁移性。第0阶段灾害转入期(1月8-10日),全国雨雪相对较少,强度相对较低,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山西东部、昆仑山和天山西部;第1~4个阶段灾害爆发期(1月11日-2月5日),雨雪中心逐渐南迁,强度逐渐增加。第1阶段中心(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第2阶段中心(江西、安徽、江苏)→第3阶段中心(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第4阶段中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第5阶段灾害转出期(2月6-10日)雨雪减少,强度逐渐降低。

图4   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不同阶段低温和雨雪空间格局变化

Fig. 4   Spatial change of temperature and snow-rai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severe cold surge, ice-snow events,and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in 2008

3.2 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特征分析

3.2.1 小世界特征分析 小世界特征是复杂网络的典型特征之一,简单随机网络不具备这种特征。聚类系数和特征路径长度是考察网络小世界特征两个重要指标。如果网络聚集系数远大于相应的随机网络,而平均路径长度相当,则该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23]

(1)空间维度。局部密度和传递性聚类系数分别为9.413和9.358,远高于随机网络理论值(0.729);平均路径长度为1.013,低于随机网络平均路径长度(1.267),其中长度为1的路径出现了154次,比重为98.7%;路径长度为2的出现了2次,比重为1.3%;在空间分布上,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影响节点多数可以直接连接,少数省份在某一阶段也仅需要1个“中间人”就可以建立联系。也就是说,2008年南方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在空间打击上具有集聚性,影响区域相对集中。

(2)时间维度。局部密度和传递性聚类系数分别为4.324和4.187,远高于随机网络理论值(0.929);平均路径长度为1.067,略低于随机网络平均路径长度(1.071)。其中,路径为1的出现了812次,比重为93.3%;路径长度为2的出现了58次,比重为6.7%;在时间演化上,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影响节点多数可以直接连接,少数省份在某一阶段也仅需要1个“中间人”就可以建立联系。也就是说,2008年南方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在时间打击上具有连续性,间隔1天事件相对较少。

从整体而言,2008年南方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聚类系数相对较大,特征路径相对较小,具备典型的小世界特征。

3.2.2 节点中心性分析 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间维和空间维度中心性均呈位序—规模递减的趋势(图5)。其中,四川(0.80)、贵州(0.77)、陕西(0.70)和湖南(0.70)为空间维度中心性较高的节点,高于网络平均中心性0.50;在时间维度上,1.26~1.28(0.81)、1.31~2.1(0.82)为中心性较高的节点,高于网络平均中心性0.50。也就是说,第3~4阶段为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峰值期,时间维和空间维节点中心性相对较高,与图3b气温降低,雨雪增多时段相对应。

图5   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时间维和空间维中心性位序—规模分布

Fig. 5   Rank-size distributions of degree for the severe cold surge and ice-snow events, and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in 2008

3.2.3 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分析 可以揭示社会网络中哪些行动者处于“核心”和“边缘”地位,并找出这些结构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结构中,核心行动者相互之间联系紧密,构成凝聚子群;边缘行动者之间相互不存在关系或存在较少关系,因而不构成凝聚子群[24]。在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二分网络中,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化信息是并存的,可以有效反映灾害时空聚类特征。利用UCINET 6.0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图6)。① 空间维度核心节点为:四川、贵州、重庆、安徽、湖北、陕西和湖南,主要集中于中部省份;② 时间维度核心节点为:1月17-22日和1月25日~2月4日,主要集中于南方雪灾的第2~4阶段;③ 核心区域边缘区密度对比表明,核心区密度为0.948,边缘区密度为0.048。也就是说,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中存在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低温雨雪灾害集中发生在1月17-22日和1月25日-2月4日两个时期的中部省份。

图6   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核心—边缘结构

Fig. 6   The core-borderline structure of the severe cold surge and ice-snow events, and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in 2008

4 结论与讨论

依据复杂网络理论,本文构建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模型,分析了低温雨雪灾害的综合致灾过程,探讨了多灾种叠加效应的网络特征,得到初步结论如下:

(1)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典型的多灾种叠加事件,其综合致灾过程表现为:低温与雨雪灾害叠加放大了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基础设施设防水平低与春运高峰叠加增大了承灾体的脆弱性;低山丘陵区与人口聚集区叠加降低了孕灾环境的稳定性。

(2)2008年南方低温和雨雪致灾因子具有不同时空演化特征。其中低温致灾因子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空间上以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为楔形形成南方持续低温区;雨雪致灾因子具有空间迁移性,灾害转入期雨雪区主要分布于江淮地区,灾害峰值期则南迁至广东—湖南一带。

(3)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聚类系数相对较大,特征路径相对较小,具备小世界特征。也就是说,2008南方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在空间打击上具有集聚性,影响区域相对集中;在时间打击上具有连续性,间隔1天事件相对较少。

(4)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网络具有核心—边缘结构。空间维度核心节点为:四川、贵州、重庆、安徽、湖北、陕西和湖南;时间维度核心节点为:1月13日、1月15日、1月17-22日和1月25日-2月4日;核心—边缘结构时间维恰好对应雨雪灾害峰值期,可以进一步佐证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关于多灾种—灾害链网络建模和演化机制的研究,未来尚有许多工作值得探索:第一、丰富多灾种叠加研究案例。本文以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综合致灾过程为例,分析了低温和雨雪灾害叠加网络特征。未来需要更多典型多灾种案例,进一步验证灾害网络特征的普适性。第二、丰富多灾种复杂网络研究指标体系。本文分析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小世界和核心—边缘特征,其指标体系相对较少。如何选取有效的网络特征,合理衔接指标与多灾种的指示意义,反映多灾种时空演化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三、构建多灾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多灾种研究中,以加权平均方式对致灾因子进行叠加分析,依然是现有研究的主要评价方法。未来如何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如网络平均度指代多灾种强度,动态网络指代多灾种演化,构建多灾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4: Sustaining human progress: Reducing vulnerabilities and building resilienc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r, 2014.

[本文引用: 1]     

[2] 史培军.

中国综合减灾25年: 回顾与展望

. 中国减灾, 2014, (5): 3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549.2014.05.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 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 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 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回顾了25年来中国综合减灾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Shi Peiju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ynthesize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in the past of 25 years.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2014, (5): 3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549.2014.05.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 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 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 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回顾了25年来中国综合减灾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3] 史培军.

三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11(3): 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4574.2002.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作者分别于 1991年发表的《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和 1996年发表的《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评述了最近 6年来灾害科学研究的进展 ,提出了灾害科学的基本框架 ,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灾害系统论”的理论体系 ,提出了当前灾害科学的主要学术前沿问题。文章并就资源开发与灾情形成机理与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阐述了区域灾害的形成过程 ,进一步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就建设安全社区 (区域 )提出了“允许灾害风险水平”的区域发展对策。

[Shi Peijun.

Theory on disaster science and disaster dynamics.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 2002, 11(3): 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4574.2002.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作者分别于 1991年发表的《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和 1996年发表的《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评述了最近 6年来灾害科学研究的进展 ,提出了灾害科学的基本框架 ,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灾害系统论”的理论体系 ,提出了当前灾害科学的主要学术前沿问题。文章并就资源开发与灾情形成机理与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阐述了区域灾害的形成过程 ,进一步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就建设安全社区 (区域 )提出了“允许灾害风险水平”的区域发展对策。
[4] 史培军.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6):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4574.2005.06.001      URL      摘要

作者曾分别于 1991,1995和2001年发表了关于灾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3篇文章,对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等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前3篇文章的基础上,从综合 灾害风险管理的角度,完善了灾害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体系,论证了灾情形成过程中恢复力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区域开发与安全建设的互馈关系,构建了区域综合减灾 的行政管理体系,提出了由政府、企业与社区构成的区域综合减灾范式。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灾情形成过程中,脆弱性与恢复力有着明显的区别,脆弱性是区域灾害 系统中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综合作用过程的状态量,它主要取决于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与社区安全建设水平;恢复力则是灾害发生后,区域恢复、重建及安 全建设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的动态量,它主要取决于区域综合灾害风险行政管理能力、政府与企业投入和社会援助水平。区域安全水平与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和产业 结构关系密切,通过划定区域高风险“红线区”的办法,调整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和产业结构,有利于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减灾范式。针对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存 在着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灾害链规律,以及灾害系统所具有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完善由纵向、横向和政策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三维矩阵式”的区域综合减灾行政 管理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区全面参与的区域综合减灾范式。以此促进在发展中提高区域减灾能力,并在一定安全水平下,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 模式。

[Shi Peijun.

Theory and practice on disaster system research in fourth time.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 2005, 14(6):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4574.2005.06.001      URL      摘要

作者曾分别于 1991,1995和2001年发表了关于灾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3篇文章,对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等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前3篇文章的基础上,从综合 灾害风险管理的角度,完善了灾害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体系,论证了灾情形成过程中恢复力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区域开发与安全建设的互馈关系,构建了区域综合减灾 的行政管理体系,提出了由政府、企业与社区构成的区域综合减灾范式。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灾情形成过程中,脆弱性与恢复力有着明显的区别,脆弱性是区域灾害 系统中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综合作用过程的状态量,它主要取决于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与社区安全建设水平;恢复力则是灾害发生后,区域恢复、重建及安 全建设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的动态量,它主要取决于区域综合灾害风险行政管理能力、政府与企业投入和社会援助水平。区域安全水平与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和产业 结构关系密切,通过划定区域高风险“红线区”的办法,调整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和产业结构,有利于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减灾范式。针对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存 在着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灾害链规律,以及灾害系统所具有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完善由纵向、横向和政策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三维矩阵式”的区域综合减灾行政 管理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区全面参与的区域综合减灾范式。以此促进在发展中提高区域减灾能力,并在一定安全水平下,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 模式。
[5] 史培军.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5): 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4574.2009.05.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者曾分别于1991、1996、2002和2005年发表了关于灾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4篇文章,对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综合减灾范式,以及灾害 科学体系等进行了探讨.在前4篇文章的基础上,就当前国际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趋势、应对巨灾行动,以及防范巨灾风险和加强综合减灾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 综合分析,阐述了对"区域灾害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划分类型与多级区划体系"本质的认识;区分了"多灾种叠加"与" 灾害链"损失评估的差异;论证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功能,及结构与功能优化模式";构建了由灾害科学、应急技术和风险管理共同组成的"灾害风险科 学"学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减灾,防范巨灾风险已成为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循环经济 模式的发展,以及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支撑体系.

[Shi Peijun.

Theory and practice on disaster system research in fifth time.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 2009, 18(5): 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4574.2009.05.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者曾分别于1991、1996、2002和2005年发表了关于灾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4篇文章,对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综合减灾范式,以及灾害 科学体系等进行了探讨.在前4篇文章的基础上,就当前国际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趋势、应对巨灾行动,以及防范巨灾风险和加强综合减灾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 综合分析,阐述了对"区域灾害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划分类型与多级区划体系"本质的认识;区分了"多灾种叠加"与" 灾害链"损失评估的差异;论证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功能,及结构与功能优化模式";构建了由灾害科学、应急技术和风险管理共同组成的"灾害风险科 学"学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减灾,防范巨灾风险已成为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循环经济 模式的发展,以及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支撑体系.
[6] 史培军, 孔锋, 叶谦, .

灾害风险科学发展与科技减灾

.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11): 1205-1211.

https://doi.org/10.11867/j.issn.1001-8166.2014.11.120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对近期召开的一系列国际灾害风险会议讨论的灾害风险科学关键前沿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正在制定的国际减轻灾害风险后兵库战略框架(HFA2), 就未来灾害风险科学发展与科技减灾趋势做了综合研判, 提出加深对灾害系统复杂性的认识, 即从灾害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认识灾害系统的复杂性, 从全球变化的区域特征与成因机制认识气候变化风险的复杂性, 从区域发展水平与模式认识巨灾风险的复杂性。提出从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厘定科技减轻灾害风险的战略与对策, 即建立一体化的综合风险防御范式, 建立多空间尺度的综合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多功能的巨灾风险防范金融体系, 建立多利益相关者防范灾害风险的凝聚力模式, 建立风险信息服务与对策仿真模拟综合集成平台。

[Shi Peijun, Kong Feng, Ye Qian, et al.

Disaster risk science development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u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4, 29(11): 1205-1211.]

https://doi.org/10.11867/j.issn.1001-8166.2014.11.120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对近期召开的一系列国际灾害风险会议讨论的灾害风险科学关键前沿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正在制定的国际减轻灾害风险后兵库战略框架(HFA2), 就未来灾害风险科学发展与科技减灾趋势做了综合研判, 提出加深对灾害系统复杂性的认识, 即从灾害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认识灾害系统的复杂性, 从全球变化的区域特征与成因机制认识气候变化风险的复杂性, 从区域发展水平与模式认识巨灾风险的复杂性。提出从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厘定科技减轻灾害风险的战略与对策, 即建立一体化的综合风险防御范式, 建立多空间尺度的综合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多功能的巨灾风险防范金融体系, 建立多利益相关者防范灾害风险的凝聚力模式, 建立风险信息服务与对策仿真模拟综合集成平台。
[7] UNISDR.

Pre-zero draft of post-2015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 2014-12-15.

URL      [本文引用: 1]     

[8] Helbing D.

Globally networked risks and how to respond.

Nature, 2013, 497(7447): 51-59.

https://doi.org/10.1038/nature12047      URL      PMID: 23636396      [本文引用: 1]      摘要

Today's strongly connected, global networks have produced highly interdependent systems that we do not understand and cannot control well. These systems are vulnerable to failure at all scales, posing serious threats to society, even when external shocks are absent. As the complexity and interaction strengths in our networked world increase, man-made systems can become unstable, creating uncontrollable situations even when decision-makers are well-skilled, have all data and technology at their disposal, and do their best. To make these systems manageable, a fundamental redesign is needed. A 'Global Systems Science' might create the required knowledge and paradigm shift in thinking.
[9] Shen G, Aydin S G.

Highway freight transportation disruptions under an environmental event: the case of hurricane Katr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11(8): 2387-2402.

[本文引用: 1]     

[10] Bastos A, Gouveia C M, Trigo R M, et al.

Analyzing the spatio-temporal impacts of the 2003 and 2010 extreme heatwaves on plant productivity in Europe.

Biogeosciences, 2014, 11(5): 3421-3435.

[11] Kono S, Shinew K J.

Roles of leisure in the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recovery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Leisure Science, 2015, 37(1): 1-19.

https://doi.org/10.1080/01490400.2014.9358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roles of leisure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underexplored in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recovery contexts.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this topic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GEJE). In July 2012,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both survivors and disaster volunteers to examine postdisaster life. A culturally unique term tanoshimi was used in the interviews, which means fun or hobby. The interview data suggested that tanoshimi served as both emotion- and problem-focused coping strategies, and that it became meaningful for survivors as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new purpose in life, a source of normalcy and continuity, and a context to express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leisure-based stress coping, transcendence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Japanese cultural influences.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leisure research to disaster relief are suggested.
[12] Gill J C, Malamud B D.

Reviewing and visualizing the interactions of natural hazards.

Reviews of Geophysics, 2014, 52: 680-722.

https://doi.org/10.1002/2013RG00044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oad overview, characteriz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21 natural hazards, drawn from six hazard groups (geophysical, hydrological, shallow Earth, atmospheric, biophysical, and space hazards). A synthesis is presented of the identifie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hazards, using an accessible visual format particularly suited to end users. Interactions considered are primarily those where a primary hazard triggers or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secondary hazards occurring. In this paper we do the following: (i) identify, through a wide-ranging review of grey- and peer-review literature, 90 interactions; (ii) subdivide the interactions into three levels, based on how well we can characterize secondary hazards, given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imary hazard; (iii) determine the spatial overlap and temporal likelihood of the triggering relationships occurring; and (iv)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hazard intensities for each identified hazard interaction and group these into five possible categories. In this study we have synthesized, using accessibl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lar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drawn from many scientific disciplines. We outline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aining hazard interactions and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a holistic (or multihazard) approach to natural hazard assessment. This approach allows those undertaking research into single hazards to place their work within the context of other hazards. It also communicates important aspects of hazard interactions, facilitating an effective analysis by those working on reducing and managing disaster risk within both the policy and practitioner communities.
[13] 余瀚, 王静爱, 柴玫, .

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研究方法进展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1): 1498-151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11.00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发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表明一种灾害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的灾害链现象使得灾情通过累积放大效应而大大超过单一灾种灾情,深入研究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过程是有效防范巨灾风险的前提.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研究中不同视角下对灾害链现象的理解,认为灾害链一般性概念中应当包含孕灾环境、致灾因子链、承灾体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只有从地理学的综合性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而完整的理解灾害链过程灾情累积放大机制.其次,按研究思路的差异,综述了当前研究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过程的5 类方法,包括经验地学统计方法、概率模型、复杂网络模型、灾害模拟以及多学科理论方法.从描述灾害链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复合作用的角度出发,分别讨论了它们在刻画灾害链灾情放大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选取了影响较大、灾害引发关系典型的地震灾害链与台风灾害链,从灾种维度综述上述几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概况及进展.最后,提出综合多种方法发展与完善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效应过程的动态模拟是灾害链的研究趋势,其中关键在于模拟灾害链系统各要素的时间与空间上的耦合,研究思路从“静态—描述—解释”向“动态—过程—模拟”的转变是理解灾害链、灾害系统复杂性的重要途径.

[Yu Han, Wang Jing'ai, Chai Mei, et al.

Review on research methods of disaster loss accumulation and amplification of disaster chain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11): 1498-151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11.00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发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表明一种灾害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的灾害链现象使得灾情通过累积放大效应而大大超过单一灾种灾情,深入研究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过程是有效防范巨灾风险的前提.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研究中不同视角下对灾害链现象的理解,认为灾害链一般性概念中应当包含孕灾环境、致灾因子链、承灾体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只有从地理学的综合性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而完整的理解灾害链过程灾情累积放大机制.其次,按研究思路的差异,综述了当前研究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过程的5 类方法,包括经验地学统计方法、概率模型、复杂网络模型、灾害模拟以及多学科理论方法.从描述灾害链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复合作用的角度出发,分别讨论了它们在刻画灾害链灾情放大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选取了影响较大、灾害引发关系典型的地震灾害链与台风灾害链,从灾种维度综述上述几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概况及进展.最后,提出综合多种方法发展与完善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效应过程的动态模拟是灾害链的研究趋势,其中关键在于模拟灾害链系统各要素的时间与空间上的耦合,研究思路从“静态—描述—解释”向“动态—过程—模拟”的转变是理解灾害链、灾害系统复杂性的重要途径.
[14] 周涛, 张子柯, 陈关荣, .

复杂网络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1):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0548.2014.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该文是2013年在杭州师范大 学组织下所召开的复杂网络研讨会基础上的总结和拓展,包含了与会多名学者共同讨论修订后所认可的目前复杂网络研究面临的最主要的10个挑战,这些挑战既是 当前复杂网络前

[Zhou Tao, Zhang Zike, Chen Guanrong, et al.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omplex networks research.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4, 43(1):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0548.2014.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该文是2013年在杭州师范大 学组织下所召开的复杂网络研讨会基础上的总结和拓展,包含了与会多名学者共同讨论修订后所认可的目前复杂网络研究面临的最主要的10个挑战,这些挑战既是 当前复杂网络前
[15] 焦敬娟, 王姣娥.

海航航空网络空间复杂性及演化研究

. 地理研究, 2014, 33(5): 926-93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50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民航业市场改革的推进,航空企业逐渐成为影响我国航空网络最为活跃的主体。海航航空是我国最大的股份制航空企业,其网络的空间结构和演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文以海航航空为例,采用拓扑网络和复杂网络的相关指标,分析海航航空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海航航空网络仍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逐渐呈现出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特征;节点的中心性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介中心性位序-规模的变化速率要明显快于度中心性和邻近中心性;网络的中心性处于下降趋势,即网络内部节点的差异逐步减小;海航航空的枢纽选择从地方逐渐扩展到全国,并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西安和海口为核心的网络结构,而其他层级结构尚不明显。

[Jiao Jingjuan,

Wang Jiao'e. Spati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Hainan airlines network: An analysis of complex network.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5): 926-93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50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民航业市场改革的推进,航空企业逐渐成为影响我国航空网络最为活跃的主体。海航航空是我国最大的股份制航空企业,其网络的空间结构和演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文以海航航空为例,采用拓扑网络和复杂网络的相关指标,分析海航航空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海航航空网络仍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逐渐呈现出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特征;节点的中心性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介中心性位序-规模的变化速率要明显快于度中心性和邻近中心性;网络的中心性处于下降趋势,即网络内部节点的差异逐步减小;海航航空的枢纽选择从地方逐渐扩展到全国,并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西安和海口为核心的网络结构,而其他层级结构尚不明显。
[16] 刘铮, 王世福, 赵渺希, .

有向加权型城市网络的探索性分析

. 地理研究, 2013, 32(7): 1253-1268.

Magsci      摘要

鉴于城市网络已成为城市与区域研究中的学术热点,研究引介了城市联系中无向加权网络的概念、特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与无向加权网络进行比较,并以中国36 座副省级以上城市的城市间网络地图关注度为研究素材,从实证案例的角度分析无向加权网络与有向加权网络在城市网络分析方面的差别。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网络的结节性方面,互联网异地城市之间关注度与航空流量结节性具有强相关性,异地之间的城市地图查询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城市间出行期望,互联网关注中部分城市成为典型的流入地,而华北、西北等地省会城市成为典型的流出地;在多值网络的链接方面,研究对城市网络这一复杂结构系统的流,实现了“流向”与“流量”的同步分析,互联网中城市间关注强度的“出”“入”反映了城市间吸引力系的非均衡性特征。总体而言,从互联网地理学的角度为城市网络分析方法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与数据来源,实现对有向加权网络的探索性分析,在计算方法上有向加权网络在分析城市体系中节点城市的职能与节点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Liu Zheng, Wang Shifu, Zhao Miaoxi, et al.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directed weighted network of cit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7): 1253-1268.]

Magsci      摘要

鉴于城市网络已成为城市与区域研究中的学术热点,研究引介了城市联系中无向加权网络的概念、特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与无向加权网络进行比较,并以中国36 座副省级以上城市的城市间网络地图关注度为研究素材,从实证案例的角度分析无向加权网络与有向加权网络在城市网络分析方面的差别。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网络的结节性方面,互联网异地城市之间关注度与航空流量结节性具有强相关性,异地之间的城市地图查询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城市间出行期望,互联网关注中部分城市成为典型的流入地,而华北、西北等地省会城市成为典型的流出地;在多值网络的链接方面,研究对城市网络这一复杂结构系统的流,实现了“流向”与“流量”的同步分析,互联网中城市间关注强度的“出”“入”反映了城市间吸引力系的非均衡性特征。总体而言,从互联网地理学的角度为城市网络分析方法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与数据来源,实现对有向加权网络的探索性分析,在计算方法上有向加权网络在分析城市体系中节点城市的职能与节点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17] 马耀峰, 林志慧, 刘宪锋, .

中国主要城市入境旅游网络结构演变分析

. 地理科学, 2014, 34(1): 25-3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旅游经济联系模型,运用GIS 技术手段,构建中国入境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并对1997 年和2010 年的Top1、Top5 和Top10 网络的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 整体网络规模在缩小,但是最大联系强度和平均联系强度却明显增长,且最大联系强度一直出现在广州和深圳之间;② 整体网络结构处于核心极化阶段,总体呈现&ldquo;东部强,中西弱&rdquo;的&ldquo;L&rdquo;型分布,一级节点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集聚作用显著,且进一步增强;③ 旅游城市联系以东部区内联系为主,东部地区城市的集聚作用愈加明显,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的集聚作用在减弱;④ 中国入境旅游城市可分为三大体系,形成三极多核的空间格局。</p>

[Ma Yaofeng, Lin Zhihui, Liu Xianfeng, et al.

The evolution of network structure of inbound tourist in major cities of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cia, 2014, 34(1): 25-3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旅游经济联系模型,运用GIS 技术手段,构建中国入境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并对1997 年和2010 年的Top1、Top5 和Top10 网络的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 整体网络规模在缩小,但是最大联系强度和平均联系强度却明显增长,且最大联系强度一直出现在广州和深圳之间;② 整体网络结构处于核心极化阶段,总体呈现&ldquo;东部强,中西弱&rdquo;的&ldquo;L&rdquo;型分布,一级节点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集聚作用显著,且进一步增强;③ 旅游城市联系以东部区内联系为主,东部地区城市的集聚作用愈加明显,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的集聚作用在减弱;④ 中国入境旅游城市可分为三大体系,形成三极多核的空间格局。</p>
[18] Zhou Benzhi, Gu Lianhong, Ding Yihui, et al.

The great 2008 Chinese ice storm: its socioeconomic-ecological impact and sustainability lessons learned.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11, 92(1): 47-60.

https://doi.org/10.1175/2010BAMS2857.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Extreme events often expose vulnerabilities of socioeconomic infrastructures and point to directions of much-needed policy change. Integrated impact assessment of such events can lead to finding of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Southern and central China has for decades been undergoing a breakneck pace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rly 2008, a massive ice storm struck this region, immobilizing millions of people. The storm was a consequence of sustained convergence between tropical maritime and continental polar air masses, caused by an anomalously stable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pattern in both low and high latitudes. Successive waves of freezing rain occurred during a month period, coating southern and central China with a layer of ice 50鈥160 mm in thickness. We conducted an integrated impact assessment of this event to determine whether and how the context of socioeconomic and human-disturbed natural systems may affect the transition of natural events into human disasters. We found that 1) without contingency plans, advanced technologies dependent on interrelated energy supplies can create worse problems during extreme events, 2) the weakest link in disaster response lies between science and decision making, 3) biodiversity is a form of long-term insurance for sustainable forestry against extreme events, 4) sustainable extraction of nontimber goods and services is essential to risk planning for extreme events in forest resources use, 5) extreme events can cause food shortage directly by destroying crops and indirectly by disrupting food distribution channels, 6) concentr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es societal vulnerability to extreme events, and 7) formalize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re needed to ensure that unexpected opportunities to learn lessons from weather disasters are not lost in distracting circumstances.
[19] 吕丽莉, 史培军.

中美应对巨灾功能体系比较: 以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与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应对为例

. 灾害学, 2014, 29(3): 206-2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11X.2014.03.03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中国应对2008年南方雨雪 冰冻灾害与美国应对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为例,基于综合风险防范的功能优化模式,比较中美两国在备灾、应急、恢复、重建等四个环节应对巨灾的共性与 差异。结果表明,美国"自下而上"的被动应对模式在巨灾应对的预警报部分与灾后重建利用市场机制的对策中表现较优,而中国"自上而下"的主动应对模式在应 急与恢复阶段采取主动且高效的应对措施中表现较优。两种模式值得相互补充借鉴。因此,应结合中国的主动应对模式与美国的被动应对模式,形成"自上而下" 与"自下而上"一体化的综合巨灾应对模式。

[Lv Lili, Shi Peijun.

The comparison of function systems in large-scale disaster response between China and USA: Case of 2008 southern China freezing rain and snow disaster and 2005 hurricane Katrina.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14, 29(3): 206-2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11X.2014.03.03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中国应对2008年南方雨雪 冰冻灾害与美国应对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为例,基于综合风险防范的功能优化模式,比较中美两国在备灾、应急、恢复、重建等四个环节应对巨灾的共性与 差异。结果表明,美国"自下而上"的被动应对模式在巨灾应对的预警报部分与灾后重建利用市场机制的对策中表现较优,而中国"自上而下"的主动应对模式在应 急与恢复阶段采取主动且高效的应对措施中表现较优。两种模式值得相互补充借鉴。因此,应结合中国的主动应对模式与美国的被动应对模式,形成"自上而下" 与"自下而上"一体化的综合巨灾应对模式。
[20] 王凌, 高歌, 张强, .

2008年1月我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I. 成因分析

. 气象, 2008, 34(4): 101-1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8年1月10日至2月 初,我国发生了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其主要特征为灾害范围广、灾害强度大、连续低温时间长、雨雪持续时间长、冰冻日数多和灾害损失严重。为今后更好地 开展此类事件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作者从气候角度分析了这次灾害的可能成因。分析表明,2007年8月发生至今的拉尼娜事件发展非常迅速,其所造成的大气 环流异常是导致我国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在1月,乌拉尔山地区位势高度场异常偏高、中亚至蒙古国西部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位势高度场偏低 的环流异常持续时间很长,非常有利于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有利于大量暖湿空气向我国输送,并决定了低温暴雪冻雨灾害发生的区 域;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槽异常稳定活跃,有利于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沿云贵高原不断向我国输送,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南部地区的强降雪天气提供 了更加充足的水汽来源。分析还表明,1月中旬以来,湖南、贵州等地逆温层不断加强并长时间维持是上述地区大范围冻雨持续出现的主要原因。

[Wang Ling, Gao Ge, Zhang Qia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severe cold surge, ice-snow and frozen disasters in south China during January 2008: I.cliamtic features and its impact.

Meteorological Monthly, 2008, 34(4): 101-1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8年1月10日至2月 初,我国发生了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其主要特征为灾害范围广、灾害强度大、连续低温时间长、雨雪持续时间长、冰冻日数多和灾害损失严重。为今后更好地 开展此类事件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作者从气候角度分析了这次灾害的可能成因。分析表明,2007年8月发生至今的拉尼娜事件发展非常迅速,其所造成的大气 环流异常是导致我国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在1月,乌拉尔山地区位势高度场异常偏高、中亚至蒙古国西部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位势高度场偏低 的环流异常持续时间很长,非常有利于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有利于大量暖湿空气向我国输送,并决定了低温暴雪冻雨灾害发生的区 域;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槽异常稳定活跃,有利于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沿云贵高原不断向我国输送,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南部地区的强降雪天气提供 了更加充足的水汽来源。分析还表明,1月中旬以来,湖南、贵州等地逆温层不断加强并长时间维持是上述地区大范围冻雨持续出现的主要原因。
[21] 丁一汇, 王遵娅, 宋亚芳, .

中国南方2008年1月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 气象学报, 2008, 66(5): 808-825.

https://doi.org/10.11676/qxxb2008.07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是一个局地或地区性现象,它是同期发生的亚洲大范围冰雪灾害链中的一环,在影响范围和灾害程度上是最严重的一环。它有3个主要特征:(1)降雪、冻雨和降雨3种天气并存,冻雨是导致南方致灾的主要原因;(2)低温、雨雪、冻雨天气强度大,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和南方各省气象部门的统计及分析,有8项气象要素打破同期中国历史记录;(3)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长,破历史记录。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形成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因素在同一时段,同一地区相互配合和迭加的结果,其中La Nina事件是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它为雨雪冰冻天气提供了冷空气侵袭中国南方的前提条件;欧亚大气环流异常持续性是造成冷空气不断侵袭中国南方的直接原因;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暖湿气流的北上是大范围冻雨和降雪形成并持续在中国南方的 必要条件。

[Ding Yihui, Wang Zunya, Song Yafang, et al.

Causes of the unprecedented freezing disaster in January 2008 and its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the global warming.

Acta Meteorologica Sinca, 2008, 66(5): 808-825.]

https://doi.org/10.11676/qxxb2008.07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是一个局地或地区性现象,它是同期发生的亚洲大范围冰雪灾害链中的一环,在影响范围和灾害程度上是最严重的一环。它有3个主要特征:(1)降雪、冻雨和降雨3种天气并存,冻雨是导致南方致灾的主要原因;(2)低温、雨雪、冻雨天气强度大,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和南方各省气象部门的统计及分析,有8项气象要素打破同期中国历史记录;(3)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长,破历史记录。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形成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因素在同一时段,同一地区相互配合和迭加的结果,其中La Nina事件是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它为雨雪冰冻天气提供了冷空气侵袭中国南方的前提条件;欧亚大气环流异常持续性是造成冷空气不断侵袭中国南方的直接原因;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暖湿气流的北上是大范围冻雨和降雪形成并持续在中国南方的 必要条件。
[22] 史培军, Carlo Jaeger. 综合风险防范: IHDP 综合风险防范核心科学计划与综合巨灾风险防范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本文引用: 1]     

[Shi Peijun, Carlo Jaeger.Integrated risk governance: IHDP-Integrated Risk Governance Project Series.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2.]

[本文引用: 1]     

[23] Kleinberg J.

Navigation in a small world.

Nature, 2000, 406(6798): 845.

https://doi.org/10.1038/35022643      URL      PMID: 10972276      [本文引用: 1]      摘要

Nature. 2000 Aug 24;406(6798):845.
[24] 刘军. 整体网络分析: UCINET软件实用指南. 2版.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14.

[本文引用: 1]     

[Liu Jun.Lectures on Whole Network Approach: A Practical Guide to UCINET. 2nd ed. Shanghai, Truth and Wisdom Press, 2014.]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