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5 , 34 (11): 2035-204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1003

Orginal Article

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韩增林, 李彬, 张坤领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 116029

Evalu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HAN Zenglin, LI Bin, ZHANG Kunling

Center for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李彬(1992- ),女,江西丰城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沿海区域经济学。E-mail:a534791073@qq.com

收稿日期: 2015-04-15

修回日期:  2015-09-11

网络出版日期:  2015-11-15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JJD79003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韩增林(1956- ),男,山东商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地理。E-mail: hzl@lnnu.edu.cn

展开

摘要

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综合测度各省份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利用信息熵原理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测度各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 各省份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均十分显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为“T”字型格局,并呈“东—中—西”阶梯状递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呈“东—西—中”阶梯状递减的格局。② 31个省份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偏低,其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③ 各省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对均等化指数的影响大于城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类似马太效应。

关键词: 城乡 ;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均等化 ; 空间格局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resses of urbanization, the demand for basic public service is increasing both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Thus, regional and urban-rural non-equalization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are critic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paper established an index system for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evaluation from six aspects, including education services, cultural services, health services, social security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hina's 31 provincial 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Taking the assessment outcomes as variables, we evaluated equalization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hina's 31 provincial 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by the method of information entropy. Finally, we explor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th the method of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s a result, firstly, there are significant 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s in the public service level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in urban areas present the letter "T" shape, and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decreases from east to central part then to west, whil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in rural areas, in contrast, decreases from east to west then central reg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latively backward area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reas. Secondly, equalization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generally low, with a significant global autocorrelation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ir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of rural areas is similar to the Matthew Effect. The influence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of rural areas on the index of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urban areas. So,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of rural areas.

Keywords: rural and urban areas ; the leve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 equalization ; spatial pattern

0

PDF (107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韩增林, 李彬, 张坤领. 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空间格局分析[J]. , 2015, 34(11): 2035-204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1003

HAN Zenglin, LI Bin, ZHANG Kunling. Evalu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J]. 地理研究, 2015, 34(11): 2035-204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1003

1 引言

随着人们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间、城乡间的非均等化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也提到“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争取实现基本公用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城镇化建设中要“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上国家政策的提出表明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任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镇化建设深入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的实现手段和重要环节。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各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差异,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重要现实意义。

18世纪,亚当·斯密[1]就提出国家有义务公平地提供公共服务,萨缪尔森[2]也指出公共产品应该是所有成员均等消费的产品,其中暗含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国外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例如,Rapp[3]指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接受服务的权利平等并且没有任何的歧视性配给;Boyne等[4]从公共服务需求、权利和努力程度三个方面分析英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情况;Berman[5]从人本主义角度,探析了公共服务配置在不同类型的人群中的分配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等等。2006年之前,国内相关研究多是从政府职能[6]以及公共设施配置[7]等角度展开,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研究较少。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财政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有研究认为完善公共财政[8]和转移支付制度[9,10]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在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壁垒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长期的不均等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11],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12,13],以及明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14],对制定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人们对公共服务质量以及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中国财政投入偏向城市造成了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种可行选择[15]。同时也有学者从反面切入,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行政障碍[16]研究为切入点,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17,18]以及制度创新[19]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另外有许多学者从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定量测度出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异。例如,马慧强等从地区视角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级指标体系,分别测度了中国287个地级市以及江苏省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分析并提出了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差距的对策建议[20,21];李敏纳对中国各省份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22]。近年来不少学者从更微观的视角出发,以基本公共服务的单要素为对象展开研究,对教育服务设施[23]、医疗资源[24,25]的布局与配置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现有资源设施配置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办法。此外,诸多相关研究成果中也不乏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26]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特征[27,28]等方面的研究。

总体来讲,学者们从宏观尺度和政策探讨方面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了大量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已有评价指标体系方面,针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状况的评价多是从财政投入与支出角度进行评价,忽略了城市和农村公共服务内容的不同之处,不能全面反映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水平[29]。鉴于此,本文构建一套分别针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并首次引入信息熵度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更客观地反映中国各省份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将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数据预处理

设指标值的样本集为(xij)m×n,xij表示样本i的第j个指标值,mn分别为样本的个数和指标的数目,i=(1,2, ,m),j=(1,2, ,n)。采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对于正指标:

xij=(xij-xmin)(xmax-xmin)(1)

对于负指标:

xij=(xmax-xij)(xmax-xmin)(2)

式中: xmaxxmin为指标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xij为标准化值。

2.2 主客观组合赋权

2.2.1 CRITIC法 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是由Diakoulaki[30]提出的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其原理是运用指标对比强度和指标间冲突性来反映指标的信息量和独立性,从而确定指标权重。其中,以标准差来表示对比强度,反映同一指标各个评价方案取值差距的大小,标准差越大,对比强度也越大;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来衡量冲突性的大小,具有较强正相关的两个指标间的冲突性较低。CRITIC法相对于只考虑指标信息量或独立性的赋权方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由于标准差反映的是指标绝对差异,容易受到计量单位的影响,因此本文使用变异系数代替标准差对方法进行优化。具体计算方法如式(3)和式(4)所示。

指标j所包含信息量 Mj为:

Mj=cji=1m1-rij)(3)

式中:cj为指标j的变异系数, cj=σj/x̅j,其中, x̅j=1mi=1mxijσj=1ni=1m(xij-xj)2; rij是指标 i和指标 j的相关系数, rij=i=1,j=1i=m,j=n(xi-x̅)(xj-x̅)/i=1m(xi-x̅)2×j=1n(xj-x̅)2Mj越大表示指标j所包含的信息越大,其权重也越大。对Mj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指标j的客观权重:

ω1j=Mj/j=1nMj(4)

客观赋权法不能综合考虑各个指标的实际影响程度,因此,本文结合AHP赋权法,在客观赋权的基础上结合各指标的实际情况确定权重。

2.2.2 AHP赋权法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由Satty[31]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赋权方法。通过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计算各元素对上层支配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出每个元素对总目标的权重系数 ω2j。AHP赋权法在应用方面已经很成熟,具体方法详见参考相关文献[31]

2.2.3 组合权重及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由客观权重 ω1j和主观权重 ω2j可得组合权重 ωj,显然 ωjω1jω2j应尽可能地接近。根据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构建函数: F=j=1nωj(lnωj-lnω1j)+j=1nωj(lnωj-lnω2j),其中 j=1nωj=1, ωj>0,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解得最优解即综合权重为:

ωj=ω1jω2j/j=1nω1jω2j(5)

最后可得样本 i的综合评价指数:

Zi=j=1nxijωj(6)

2.3 信息熵与均等化指数

1854年Clausius提出熵的概念,随后1948年Shannon把统计熵推广引入到信息论中,并被命名为“信息熵”,本文引入信息熵测度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信息熵函数为:

Es=-ZcZclnZcZc+ZrZrlnZrZr(7)

式中:ZcZr分别表示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信息熵越高表示信息越分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相差越小,均等化程度越高;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达到相同水平时,即Zc=Zr时,熵为最大化状态:Emax=ln2,表示着系统处于均等化程度最高的状态。将实际熵值与最大熵值之比作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指数,计算公式为:

Rs=Es/Emax(8)

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越相近时,Rs越大,表示均等化程度就越高。

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是一种通过对数据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与可视化、识别空间数据的集聚和异常情况,从而揭示数据的空间结构的方法[32]。主要有全局空间Moran's I指数和局部Moran's I指数两种测度方法。

全局Moran's I 指数主要用来判断要素的属性数据的分布是否有统计上的集聚或分散现象。计算公式为:

MoransI=i=1njinWij(Xi-X__)(Xj-X__)S2i=1nj=1nWij(9)

式中:n为观察值总数;Xi为位置i的观察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空间相邻为1,不相邻为0);S2为属性值的方差; X̅Xi的平均值。Moran's I值为[-1,0)、0和(0,1]时,分别表示负相关、不相关和正相关。

局部Moran's I指数进一步揭示了局部区域单元在相邻空间的自相关性,位置 i的局部Moran's I指数计算公式为:

Ii(d)=(Xi-X__)jinWij(Xj-X__)(10)

局部Moran's I值为正值时,表示同样类型要素属性值的地区相邻近;负值则表示不同类型要素属性值的地区相邻近。

2.5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以31个省份(中国的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除外)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等。

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

3.1 指标体系构建

在众多研究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现阶段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应包括基本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服务、生态环境服务以及公共安全8个方面。由于难以获取到各省级行政单位城乡的公共安全数据,以及农村生态环境难以量化评价,本文从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根据客观性、系统性和有效实用性以及评价目标的可量化性原则,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和农村子系统各包括20个具体指标(表1)。其中权重ω1由式(1)~(4)计算得出,参考相关文献中的方法[31]得出权重ω2,最后由式(5)计算得到组合权重ω。

表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Tab.1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指标CRITIC权重w1AHP权重w2合成权重w







教育服务万人财政教育支出(元)0.06310.01780.0419
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0.01530.01830.0509
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数0.04580.04390.0560
文化服务电视节目人口覆盖率(%)0.02250.08030.0531
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0.11400.01470.0511
万人剧场影剧院个数(个)0.04220.00810.0231
医疗卫生万人医院数(个)0.09400.01690.0498
万人医院床位数(张)0.04500.03080.0465
万人执业医师数(含助理医师)(人)0.04010.00930.0241
基础设施城市用水普及率(%)0.01720.20770.0748
城市燃气普及率(%)0.01700.11680.0556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台)0.04900.05120.0626
万人拥有公共厕所(座)0.04140.01660.0327
社会保障万人参保数(医疗+养老)(人)0.04030.04310.0521
城市登记失业率(%)0.05930.10640.0992
城市万人最低生活保障预算(元)0.08370.01750.0478
信息化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部)0.04470.00970.0260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部)0.05200.06390.0720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台)0.05400.01990.0410
城市宽带接入用户(万户)0.05940.01700.0397
教育服务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0.01500.09360.0451
农村用户在校学生数(人/户)0.06390.01560.0380
文化服务广播节目农村人口覆盖率(%)0.02090.00800.0156
电视节目农村人口覆盖率(%)0.02380.05040.0417
万人文化馆办文艺团体(个)0.03590.01420.0272
万人乡镇文化站(个)0.06580.01420.0368
医疗卫生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人)0.04840.07510.0727
千人医疗机构床位(张)0.04560.02370.0396
千人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人)0.05540.02980.0490
基础设施农村人均供水量(m3/人)0.08890.04730.0782
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0.03510. 28580.1207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0.03960.02740.0397
社会保障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预算(元)0.06760.02380.0483
万人农村医疗救助支出(元)0.05310.05750.0666
乡村从业人员占乡村人口比重(%)0.03880.09920.0748
万人农村社会救济费用(元)0.11920.01780.0555
信息化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部)0.03890.00900.0225
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部)0.02660.07060.0522
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台)0.04060.02440.0379
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万户)0.07700.01280.0378

新窗口打开

3.2 城乡子系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综合评价

根据CRITIC—AHP组合赋权法分别测度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指数,对31个省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如表2所示。从全国来看,2012年31个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0.4689和0.4037,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不高。从省际水平来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前三位分别是北京(0.7450)、上海(0.6207)、广东(0.5534),得分最低的三个地区分别是贵州(0.3557)、云南(0.3571)、西藏(0.2562),得分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2.91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前三位分别是上海(0.6115)、北京(0.5883)、浙江(0.5663),得分最低的是安徽(0.2577)、江西(0.3248)和河南(0.297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得分最高的是得分最低的2.37倍,可见各省份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均十分显著。

表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评价值

Tab.2   Evaluation value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省份城市/农村省份城市/农村省份城市/农村
北京0.7450/0.5883安徽0.4359/0.2577四川0.4387/0.3482
天津0.5366/0.5197福建0.5147/0.4601贵州0.3557/0.3394
河北0.4603/0.3609江西0.4652/0.3248云南0.3571/0.3630
山西0.4916/0.3504山东0.5110/0.4377西藏0.2562/0.3481
内蒙古0.3690/0.4002河南0.4167/0.2973陕西0.5667/0.3865
辽宁0.4774/0.3749湖北0.4651/0.3426甘肃0.4792/0.3636
吉林0.4804/0.3652湖南0.4043/0.3310青海0.4281/0.4786
黑龙江0.4373/0.3118广东0.5534/0.4637宁夏0.4981/0.4118
上海0.6207/0.6115广西0.4792/0.3591新疆0.3677/0.4910
江苏0.5217/0.4985海南0.4271/0.3516
浙江0.5405/0.5663重庆0.4352/0.4099

新窗口打开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根据31个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得分情况,基于ArcGIS软件,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划分为4种类型:高水平地区、中高水平地区、中低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

3.2.1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得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类型:① 高水平地区为北京和上海,二者分别是国家的政治行政中心和中国第一大城市,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位于全国前两位,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均位于全国前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最为完善。② 中高水平地区为天津、辽宁、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山西、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宁夏,这类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高。虽然个别子系统水平较低,如天津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分仅为0.0197,位列全国27位,远低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分的平均值0.0479,究其原因是2012年天津市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仅为3.7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1%,卫生经费的低投入导致了天津市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但是其教育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分别位列第3和第4名,且文化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信息化服务得分也都较高,足以抵消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分较低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的影响。再如广东教育服务得分和医疗卫生服务得分较低,分别是0.0579和0.0123,但是其信息化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分别位列全国第1和第2,得分为0.1574和0.1111,文化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的分也较高,信息化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文化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服务对广东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的正向贡献远远抵消了教育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整体的影响。③ 中低水平地区为:河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青海,除个别子系统发展较好外,其他子系统水平得分均偏低,基本公共服务有待完善。④ 低水平地区为: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新疆,这类地区各个子系统水平均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上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图1a)。

图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及均等化指数图

Fig. 1   Map of levels and equalizations of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按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① 其中东部地区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11个省份;中部地区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共8个省份;西部地区为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共12个省份。)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同类型分类统计(表3),结合图1a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分布基本呈“T”字型格局,即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黄河沿线省份。东部省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东—中—西”阶梯状递减。具体来看,高水平省份均位于东部,中高水平省份和中低水平省份在三大区域均有分布,但中高水平省份大部分也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低水平省份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低水平省份则全部位于西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东—中—西”的格局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地区发展状况呈正相关性。

表3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区域统计

Tab. 3   Regional statistic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s in urban areas

区域高水平省区数中高水平省区数中低水平省区数低水平省区数区域平均值
东部27200.5371
中部02600.4496
西部04350.4192
全国2131150.4689

新窗口打开

从三大区域内部各类省份的所占比重来看,东部地区以高水平和中高水平为主,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高水平和中高水平省份占东部省份数的81.82%;而中部地区则以中低水平省份为主,占中部省份数的75%;西部地区有中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三种类型,分别占比33.33%、25%和41.67%,总体上低水平省份居多。从表3也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也很显著。

3.2.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得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类型:① 高水平地区为北京、上海、浙江;② 中高水平地区为天津、江苏、福建、山东、广东、青海、新疆;③ 中低水平地区为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湖北、广西、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④ 低水平地区为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图1b)。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分类情况来看,其空间格局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东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东—西—中”阶梯状递减,其中东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平均值是中部地区的近1.5倍,差异显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高水平的地区均分布在东部省份,这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分布基本保持一致;中高水平地区则是零散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以及西部省份;而中低水平类型的省份占绝大多数,形成了一个连绵片状中低水平区;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低水平省份全部位于西部地区所不同的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低水平地区全部分散分布在中部地区。从与地区发展的关系看,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地区发展状况呈现出的正相关所不同的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分布情况没有体现出其与地区发展状况的显著相关性。

从三大区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类型的省份的所占比重来看,东部地区以高水平和中高水平为主,占东部省份数的72.73%;中部地区只有中低水平和低水平省份,且低水平省份全部分布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有中高水平和中低水平两种类型,且以中低水平省份居多。总体上看,全国各省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中低水平和低水平为主,占总数比的67.74%,特别是中低水平省份有16个,占总数比为51.61%(表4)。

表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区域统计

Tab.4   Regional statistic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s in rural areas

区域高水平省区数中高水平省区数中低水平省区数低水平省区数区域平均值
东部35300.4756
中部00350.3226
西部021000.3916
全国371650.4037

新窗口打开

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及其空间格局

4.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分类分析

根据式(6),计算出31个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及各单项均等化指数,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份均等化指数普遍偏低。其中,北京、上海是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最高的地区,分别为0.7448和0.620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4689。北京、上海在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信息化等方面城乡均等化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位居前列,这是两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地区教育资源丰富,但教育服务城乡均等化指数明显偏低,这也是今后两地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努力方向。而西藏、云南则是中国城乡基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最低的地区,指数值仅为0.2562和0.3572,尤其是西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和云南除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指数较高以外,其他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指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

根据各省份均等化指数,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31个省份的结果划分为4个层次(图1c),得出的分类结果是:第一层次有北京、上海和浙江,均等化程度为全国最高;第二层次的有天津、山东、江苏、福建、广东、陕西和青海,均等化程度较高;第三层次的有辽宁、吉林、湖北、江西、河北、山西、重庆、四川、广西、海南、宁夏、甘肃和新疆,均等化程度偏低;第四层次的有黑龙江、河南、安徽、湖南、贵州、云南和西藏,均等化程度为全国最低。

31个省份中均等化指数为第一层级的省份正好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高水平区吻合,8个均等化指数为第二层级的省份中有6个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中高水平类型一致,均等化指数为第三层级和第四层级的省份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中低水平类型和低水平类型一致的地区分别有11个和4个,分类不对应的仅有6个,相似度达77.42%,而与之相比,省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分类与均等化指数分类相同的省份有16个,相似度为51.61%,分类不一致的有15个,可以看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对均等化指数的影响大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对均等化指数的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对提高各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三大区域来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致,呈“东—西—中”阶梯状递减的格局,东部地区的均等化指数是中部地区的1.22倍,均等化程度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有第一、第二、第三层次三种类型的省份,且第一层次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只有第三和第四层次两种类型的省份,各占中部地区总省份数的50%;西部地区有第二、第三、第四层次3种类型,分别占比25%、50%和25%,总体上第三层次的省份居多(表5)。

表5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分区域统计

Tab. 5   Regional statistics of the equalization indexe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区域第一层次省区数第二层次省区数第三层次省区数第四层次省区数均等化指数平均值
东部35300.3537
中部00440.2909
西部03630.3029
全国381370.3178

新窗口打开

4.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根据均等化指数公式计算出各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经Geoda软件分析得到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Moran's I值为0.3123,且Moran's I值的正态统计量Z值大于0.0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1.96,31个省份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相似值的空间集聚,而不是完全随机的状态,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较高的省份趋于集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较低的省份也趋于集聚。

全局Moran's I指数的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指数在整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是却未能体现出具体在哪些地方存在高值集聚或低值集聚。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空间特征,继续使用局部Moran's I指数研究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是否存在局部空间集聚现象。由图2a可知,各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分为4种空间关系模式,分别对应图中4个象限。其中第一象限高高集聚区(HH)表示该省份自身与周边省份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均较高,两者空间差异小,且呈正相关;第二象限高低集聚区(HL)表示该省份自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较高,而周边省份的均等化指数低,两者空间差异大,呈负相关;第三象限低低集聚区(LL)该省份自身与周边省份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均较低,两者空间差异小,呈正相关;第四象限低高集聚区(LH)表示该省份自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较低,而周边省份的均等化指数高,两者空间差异大,呈负相关。

图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Moran散点图及LISA集聚图

Fig. 2   Moran scatters plot and LISA cluster diagram of equalization indexes of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结合各省份均等化指数的局部Moran's I散点图(图2a)和LISA集聚图(图2b)可以看出,位于第二、第四象限的省份只有9个,出现了第一、三象限高高集聚(HH)和低低集聚(LL)两种分化模式。

其中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江苏等地,这些地区社会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都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推进提供了雄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支持,虽然从全国来看农村发展比城市更为缓慢,但该类省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较为健全,因此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较其他地区更有优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健全,水平差距较小,均等化指数呈现出高高集聚的特点。而广东虽然是中国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处于较高的第二层次,但是与之相邻的广西、海南均等化指数相对偏低,因此广东的均等化指数并未出现高高集聚的现象。

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形成了一大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低值区域。受国家大政方针等历史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西部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距离“均等化”的目标差之甚远,因此该省份均等化指数呈现出低低集聚的特点。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和“中原崛起”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政策的实施,这些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呈现出巨大潜力,但与此同时实现区域、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更是该省份新的历史任务和挑战。

高低集聚区和低高集聚区的集聚现象均不显著,是介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之间的两种集聚类型。均等化指数较高的山东、广东等地与北京、上海等地没有出现在同一象限,这是因为与北京、上海临近的省份如天津、浙江等也都是均等化指数较高的省份,即高高集聚区被均等化指数高的省份所包围,反映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地理空间分布的空间依赖性;而与广东、山东等地临近的省份如广西、河南等地为的均等化指数都较低,即高低集聚区被均等化指数低的地区所包围,反映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地理空间分布的异质性。

5 结论

通过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年中国31个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使用均等化指数量化测度各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省际差异均十分显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分布基本呈“T”字型格局,水平较高的地区基本分布在沿海省份和黄河沿线省份;东部地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呈“东—中—西”阶梯状递减格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格局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呈“东—西—中”阶梯状递减的格局。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地区发展状况呈现出正相关性,因此加快较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提高落后地区城市基本内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2)全国31个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普遍偏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的状态,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表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集聚类型中,其中,高低集聚(HL)和低高集聚(LH)型占29.03%,说明部分省份与相邻省份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差异较为显著;高高集聚(HH)和低低集聚(LL)两种分别占19.36%和51.61%,存在明显的两级分化。

(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类似马太效应。均等化指数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类相同的省份有25个,分类不对应的仅有6个,相似度达77.42%;而与省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类相同的省份仅有16个,分类不一致的有15个,这表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均等化指数的影响大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对均等化指数的影响。可见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9] 楼继伟.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中国财政, 2006, (3): 6-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发展步入一个关键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是走向富强文 明或贫困动荡的分水岭。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重视各种容易诱发社会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缓解因发展不平衡所引

[Lou Jiwei.

Improve the system of transfer payments to promote the equa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China State Finance, 2006, (3): 6-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发展步入一个关键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是走向富强文 明或贫困动荡的分水岭。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重视各种容易诱发社会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缓解因发展不平衡所引
[10] 安体富, 任强.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 (47): 3-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 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经济理论和政策永恒的研究话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发展的背后是差距的拉大。这种拉大在一定程度上是 以效率为导向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还是各种形式的机会不均导致的结果。这种拉大既体现在居民的收入分配上,还体现

[An Tifu, Ren Qiang.

The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transfer payment and the equa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0, (47): 3-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 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经济理论和政策永恒的研究话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发展的背后是差距的拉大。这种拉大在一定程度上是 以效率为导向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还是各种形式的机会不均导致的结果。这种拉大既体现在居民的收入分配上,还体现
[11] 夏锋.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差距分析

. 经济前沿, 2007, (10): 38-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8298.2007.10.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制度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建立 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缓解城乡差距扩大,构建和谐社会的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描述城乡差距的基础上,着重从城乡“非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制分析了 城乡差距的原因,并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上提出了缓解城乡差距的对答建议。

[Xia Feng.

Analysis of the equa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orward Position in Economics, 2007, (10): 38-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8298.2007.10.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制度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建立 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缓解城乡差距扩大,构建和谐社会的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描述城乡差距的基础上,着重从城乡“非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制分析了 城乡差距的原因,并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上提出了缓解城乡差距的对答建议。
[12] 王谦.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8): 12-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可以显著地解决我国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改善农民阶层的社会地位.本文着眼于分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从明确公共服务的内涵入手,界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原则以及当前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并且借助经济学模型深入分析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理.

[Wang Qian.

Analysis of realizing the balanced supplying of public services for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08, (8): 12-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可以显著地解决我国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改善农民阶层的社会地位.本文着眼于分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从明确公共服务的内涵入手,界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原则以及当前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并且借助经济学模型深入分析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理.
[13] 李一花.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 税务与经济, 2008, (4): 33-3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社会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目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财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深刻的财政学命题,只有突破在现有财政 收支框架内讨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局限,立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宏观战略背景,并结合下一步财政体制的均等化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有可 能从理念变为现实。

[Li Yihua.

Study on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axation and Economy, 2008, (4): 33-3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社会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目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财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深刻的财政学命题,只有突破在现有财政 收支框架内讨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局限,立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宏观战略背景,并结合下一步财政体制的均等化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有可 能从理念变为现实。
[1] Smith A.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Edwin Cannan's annotate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777.

[本文引用: 1]     

[2] Samuelson P 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1954, 36(4): 387-389.

https://doi.org/10.2307/1925895      URL      [本文引用: 1]     

[14] 迟福林.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

.农村工作通讯, 2008, (24): 34-3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开始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生存型社会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过度.这个历史性过渡,使全社会的"生存性"压力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日益凸显.其中,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成为新阶段的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

[Chi Fulin.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Rural Work Communication, 2008, (24): 34-3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开始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生存型社会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过度.这个历史性过渡,使全社会的"生存性"压力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日益凸显.其中,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成为新阶段的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
[3] Rapp L.

Public service or universal service.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1996, 20(6): 391-397.

https://doi.org/10.1016/0308-5961(96)81167-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right of access of users to the service(s), the equality of their treatment, which is synonymous with the refusal of all discrimination, and the continuity of service in time and space are virtues that we feel the need to rehabilitate. These virtues are consubstantial with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 of the French concept of 'public service'. Because this concept is suspect, the European Union adopted a new one, of Anglo Saxon origin, that of 'universal service'. Universal service, in Europe as in the US, has no precise meaning. The present article proposes to discuss the concept of universal service and to thus reflect on the meaning of the policy of liberalization of services, in Europe and in the US.
[4] Boyne G, Powell M, Ashworth R.

Spatial equity and public servic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 in England.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2001, 3(1): 19-34.

https://doi.org/10.1080/147190301224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 this article we develop and apply three normativ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equit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 These are: service needs, as indica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population; rights, as measured by contributions to national and local taxes; and effort, which is the ratio of local taxes to incomes. We hypothesize that, in line with the Conservative governments' commitment to market criteria of equit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spending and need became weaker while the relationship with rights and effort became stronger. The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equity of expenditures in England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is expectation. The dominant criterion of equity in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 between 1981 and 1996 was service need, rather than rights or effort.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ose areas which need more local spending get more, those which pay more get less and those which try harder get little reward for their efforts.
[15] 王国华, 温来成.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 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 财贸经济, 2008, (3) : 40-4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认为,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标 准化管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种可行性选择。文章选择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用事业设施、环境保护、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进行 了分析和设计,提出了明确各级政府一定时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并将其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或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的政策建议。

[Wang Guohua, Wen Laicheng.

Basic public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a feasibility choice of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China.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 2008, (3): 40-4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认为,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标 准化管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种可行性选择。文章选择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用事业设施、环境保护、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进行 了分析和设计,提出了明确各级政府一定时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并将其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或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的政策建议。
[5] Berman E M, Bowman J S, West J P, et 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ublic service: Paradoxes, processes, and problem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012.

[本文引用: 1]     

[6] 唐铁汉.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

. 中国行政管理,2004, (9): 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前 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省部级干部“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在继 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温总理的讲话,从政府管理创新的角度,揭
[16] 罗静.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与行政障碍: 一个制度分析框架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2): 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02.0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物 质基础.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非均等化问题,其实质是非均等化的"国民待遇",这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城乡统筹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障碍. 本文从制度的多维视角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行政障碍,进而提出了破除行政障碍,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长效机制.

[Luo Jing.

Non equaliz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obstacles of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of urban and rural: System analytical frame.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0, 17(2): 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02.0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物 质基础.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非均等化问题,其实质是非均等化的"国民待遇",这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城乡统筹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障碍. 本文从制度的多维视角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行政障碍,进而提出了破除行政障碍,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长效机制.
[6] [Tang Tiehan.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function to build a service oriented government.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4, (9): 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前 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省部级干部“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在继 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温总理的讲话,从政府管理创新的角度,揭
[7] 王登嵘.

新时期组团城市中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新视角: 以佛山高明区为例

. 人文地理, 2005, 20(6): 92-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5.06.0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认为在新时期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基础发生了动摇, 并以佛山高明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次级组团中配置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
[17] 董立人.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 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各级政府都应恪守的价值观和执政理念,更是各级政府履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神圣责任.

[Dong Liren.

Path selection about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s

.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2009, (3): 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各级政府都应恪守的价值观和执政理念,更是各级政府履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神圣责任.
[7] [Wang Dengrong.

A new angle of distributing regional public facilities in a cluster city in the new period: A case study of Gaoming, Foshan.

Human Geography, 2005, 20(6): 92-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5.06.0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认为在新时期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基础发生了动摇, 并以佛山高明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次级组团中配置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
[8] 金人庆.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求是, 2006, (22): 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3604.2006.1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明确了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和任务.财政必须切实有效地承担职责,积极发挥作用.
[18] 余佶, 余佳.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于需求视角的分析框架及其路径选择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 101-106.

[本文引用: 1]     

[Yu Ji, Yu Jia.

A study on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ath choosing from a supply-demand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14, (1): 101-106.]

[本文引用: 1]     

[19] 赵强社.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

.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但却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区域、群体和个人间的结 构失衡严重,尤其是城乡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期重要的发展命题。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权利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 重要举措。 本文从制度视角入手,分析、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具体来说: (1)从哲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寻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能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围绕“为什么 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由谁提供”(供给主体)、“怎样提供”(供给路径),给出本文的分析框架——“三化驱动、五位一体、七环联动”的城乡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体系和“一基本、三配套”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 (2)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历史根源和制度根源,并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卫生医疗制度、公共文化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与就业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城乡差距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 制度的缺陷和制度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制度创新的基础; (3)根据陕西彬县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年到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化同步”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 度创新的指导原则; (4)阐述了公共财政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认为公共财政制度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并在 详细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原因和科学估算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负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制度的改革 措施;接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现行政府管理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提出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化户籍制度,保障起 点公平;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农民财产权利,保障权利公平;建立服务型政府制度,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保障服务公平。通过“三配套”制度,构建 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目标。 最后,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依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的原则,结合研究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征询专家的意见,构 建了一个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从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 保险服务、住房服务和就业服务7个方面评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以陕西彬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制度创新方案。

[Zhao Qiangshe.

Innovative study on system of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equaliza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Yangl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North 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2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但却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区域、群体和个人间的结 构失衡严重,尤其是城乡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期重要的发展命题。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权利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 重要举措。 本文从制度视角入手,分析、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具体来说: (1)从哲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寻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能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围绕“为什么 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由谁提供”(供给主体)、“怎样提供”(供给路径),给出本文的分析框架——“三化驱动、五位一体、七环联动”的城乡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体系和“一基本、三配套”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 (2)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历史根源和制度根源,并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卫生医疗制度、公共文化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与就业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城乡差距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 制度的缺陷和制度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制度创新的基础; (3)根据陕西彬县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年到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化同步”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 度创新的指导原则; (4)阐述了公共财政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认为公共财政制度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并在 详细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原因和科学估算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负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制度的改革 措施;接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现行政府管理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提出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化户籍制度,保障起 点公平;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农民财产权利,保障权利公平;建立服务型政府制度,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保障服务公平。通过“三配套”制度,构建 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目标。 最后,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依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的原则,结合研究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征询专家的意见,构 建了一个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从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 保险服务、住房服务和就业服务7个方面评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以陕西彬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制度创新方案。
[20] 马慧强, 韩增林, 江海旭.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格局与质量特征分析

. 经济地理, 2011, 31(2): 212-2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 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在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的基础上,以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信息化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 保障服务7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我国市级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对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拉萨)进行系统分析。结 果表明: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总体不高,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逐步降低的特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较高的城市 呈"群"状分布,与城市群有较好的拟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城市规模存在对应关系;公共服务水平各单项水平不均衡等。

[Ma Huiqiang, Han Zenglin, Jiang Haixu.

The characteristic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of cities at prefecture level and above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2): 212-2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 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在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的基础上,以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信息化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 保障服务7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我国市级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对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拉萨)进行系统分析。结 果表明: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总体不高,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逐步降低的特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较高的城市 呈"群"状分布,与城市群有较好的拟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城市规模存在对应关系;公共服务水平各单项水平不均衡等。
[21] 林闽钢, 王增文.

区域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3): 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3.03.0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已 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已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引进层次分析法来建立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基于2010年江苏省各市的数据,尝试利用变异系数进行分析,从而分析了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推进 区域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依据。

[Lin Mingang, Wang Zengwen.

Equal access to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regional assessment research: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for example.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3, 20(3): 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3.03.0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已 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已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引进层次分析法来建立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基于2010年江苏省各市的数据,尝试利用变异系数进行分析,从而分析了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推进 区域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依据。
[22] 李敏纳, 覃成林, 李润田.

中国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分析

. 经济地理, 2009, 29(6): 887-89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综合测度中国各省区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和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对 1990年以来其特征和变化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有一定的耦合性,但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性公共服务 总体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小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区域间差异总体上偏大且近期呈逐步扩大态势;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的变 化过程受区域经济差异、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和社会性公共服务发展的滞后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Li Minna, Qin Chenglin, Li Runtian.

An analysis of regional social public services development difference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6): 887-89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综合测度中国各省区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和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对 1990年以来其特征和变化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有一定的耦合性,但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性公共服务 总体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小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区域间差异总体上偏大且近期呈逐步扩大态势;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的变 化过程受区域经济差异、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和社会性公共服务发展的滞后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23] 韩增林, 杜鹏, 王利, .

区域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以大连市甘井子区兴华街道小学配置为例

. 地理科学, 2014, 34(7): 803-8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GIS 网络分析技术可真实模拟可达性,实现设施优化布局。以大连市甘井子区兴华街道小学配置为例研究,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公安部门统计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兼顾流动人口,利用GIS技术构建网络分析数据集,采用最小化阻抗模型和最大化覆盖范围模型比较研究,确定研究区小学配置方案。结论表明,基于最大覆盖范围原则的小学选址更合理。保持区域原有的兴华小学、松江路小学、千山路小学、华中小学和芙蓉小学5 所小学在原区位继续运行,在2 号和45号点位再配置2 所小学,较为合理。</p>

[Han Zenglin, Du Peng, Wang Li, et al.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of regional public service infrastructure: A case study of Xinhua Street Primary School.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7): 803-8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GIS 网络分析技术可真实模拟可达性,实现设施优化布局。以大连市甘井子区兴华街道小学配置为例研究,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公安部门统计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兼顾流动人口,利用GIS技术构建网络分析数据集,采用最小化阻抗模型和最大化覆盖范围模型比较研究,确定研究区小学配置方案。结论表明,基于最大覆盖范围原则的小学选址更合理。保持区域原有的兴华小学、松江路小学、千山路小学、华中小学和芙蓉小学5 所小学在原区位继续运行,在2 号和45号点位再配置2 所小学,较为合理。</p>
[24] 樊立惠, 蔺雪芹, 王岱.

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 以教育医疗设施为例

. 人文地理, 2015, 30(1): 90-9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是构建 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北京市2001年和2012年16个区县教育医疗设施供需关系及二者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 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教育设施"供不应需",供需差距增大;协调发展等级总体较低且有下降趋势;协调发展水平由"东高西低"向"南高北低"格局演变, 空间差异增大。2医疗设施"供不应需",供需差距缩小;供需协调发展等级较低但有上升趋势,空间格局由"中心集聚"向"南高北低"演变,空间差异减小。

[Fan Lihui, Lin Xueqin, Wang Dai.

Spatial-temporal succession characteristic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upply and dem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Beijing: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and medical facilities.

Human Geography, 2015, 30(1): 90-9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是构建 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北京市2001年和2012年16个区县教育医疗设施供需关系及二者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 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教育设施"供不应需",供需差距增大;协调发展等级总体较低且有下降趋势;协调发展水平由"东高西低"向"南高北低"格局演变, 空间差异增大。2医疗设施"供不应需",供需差距缩小;供需协调发展等级较低但有上升趋势,空间格局由"中心集聚"向"南高北低"演变,空间差异减小。
[25] 徐慧超, 韩增林, 赵林.

长三角医疗资源差异及位序规模体系研究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9): 923-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3.09.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研究区 域,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同时借用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理论对长三角2002)2010年的医生数进行 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逐步缩小,发展均衡。上海市为该地区医疗资源典型的首位城市,但与区内其他城市相比增速较慢。就 时间序列而言,医疗资源分布呈现位序规模分布;就位序变化而言,分为医疗资源平稳发展型和医疗资源徘徊发展型。影响医疗资源分布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会影 响医疗资源分布差异的走向。

[Xu Huichao, Han Zenglin, Zhao Lin.

Municipal disparity of medical resources within Changjiang Delta Reg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 rank scale system.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3, 29(9): 923-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3.09.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研究区 域,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同时借用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理论对长三角2002)2010年的医生数进行 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逐步缩小,发展均衡。上海市为该地区医疗资源典型的首位城市,但与区内其他城市相比增速较慢。就 时间序列而言,医疗资源分布呈现位序规模分布;就位序变化而言,分为医疗资源平稳发展型和医疗资源徘徊发展型。影响医疗资源分布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会影 响医疗资源分布差异的走向。
[26] 南锐, 王新民, 李会欣.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

. 财经科学, 2010, (12): 58-6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国31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比较,最后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等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Nan Rui, Wang Xinmin, Li Huixin.

A synthetic evaluation research on the level of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based on entropy weighting and TOPSIS.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0, (12): 58-6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国31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比较,最后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等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7] 罗震东, 韦江绿, 张京祥.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特征分析: 基于常州市的调查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12): 3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12.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 展是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的重要方面和技术支撑。基于在江苏省常州市开展的调查研究,试图全面了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特征与问 题。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基层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财政能力直接决定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进而直接影响基本公 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均等化程度;(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在数量均等方面已经获得较大发展,但质量的均等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质量均等应当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 等化发展的最终目标;(3)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总体方向,但由此带来的可达性问题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尤 其是农村地区均等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而解决可达性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可能就在于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建设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紧密结合。

[Luo Zhendong, Wei Jianglv, Zhang Jingxiang.

Study on the characters of equ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Changzhou as the case.

Urban Studies, 2010, 17(12): 3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12.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 展是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的重要方面和技术支撑。基于在江苏省常州市开展的调查研究,试图全面了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特征与问 题。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基层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财政能力直接决定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进而直接影响基本公 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均等化程度;(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在数量均等方面已经获得较大发展,但质量的均等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质量均等应当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 等化发展的最终目标;(3)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总体方向,但由此带来的可达性问题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尤 其是农村地区均等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而解决可达性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可能就在于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建设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紧密结合。
[28] 谭勇, 皮灿, 何东进, .

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热带地理, 2014, 34(2): 241-2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教育、医疗和文体设施为例,采用<span>Kernel密度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城乡聚集水平差异显著,总体上呈核心</span>―边缘圈层结构格局,其中老城区为核心区,新开发区为过渡区,而广大农村区则为边缘区;<span>2)不同类型设施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各具特色,医疗设施密集程度最高,教育设施次之,文体设施最低;3)区际空间分布不均,行政区划烙印明显,越秀、海珠和荔湾区核密度最高,与增城、从化差异显著,行政边界成为Kernel密度等值线连续向外扩展的割裂线;4)通径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决定公共服务需求,是影响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因素决定公共服务供给,防止人口过于集中分布和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是解决广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方法。</span></p>

[Tan Yong, Pi Can, He Dongjin, et al.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ause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Guangzhou.

Tropical Geography, 2014, 34(2): 241-2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教育、医疗和文体设施为例,采用<span>Kernel密度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城乡聚集水平差异显著,总体上呈核心</span>―边缘圈层结构格局,其中老城区为核心区,新开发区为过渡区,而广大农村区则为边缘区;<span>2)不同类型设施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各具特色,医疗设施密集程度最高,教育设施次之,文体设施最低;3)区际空间分布不均,行政区划烙印明显,越秀、海珠和荔湾区核密度最高,与增城、从化差异显著,行政边界成为Kernel密度等值线连续向外扩展的割裂线;4)通径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决定公共服务需求,是影响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因素决定公共服务供给,防止人口过于集中分布和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是解决广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方法。</span></p>
[29] 刘成奎, 王朝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研究

. 财政研究, 2011, (8): 25-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地区之 间与城乡之间两个层面。本文利用社会保障指数、卫生服务指数、义务教育指数、基础设施指数四大指标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并利用 2004~2008年我国28个省份的实际数据计算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总体上趋于上升,且与政府政策 推动直接相关;各省份内部城乡之间均等化水平差异较大,但是与经济增长水平无直接关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借助于财政激励、政治激励等机 制完善。

[Liu Chengkui, Wang Chaocai.

Research on index system about equ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s.

Public Finance research, 2011, (8): 25-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地区之 间与城乡之间两个层面。本文利用社会保障指数、卫生服务指数、义务教育指数、基础设施指数四大指标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并利用 2004~2008年我国28个省份的实际数据计算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总体上趋于上升,且与政府政策 推动直接相关;各省份内部城乡之间均等化水平差异较大,但是与经济增长水平无直接关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借助于财政激励、政治激励等机 制完善。
[30] Diakoulaki D, Mavrotas G, Papayannakis L.

Determining objective weights in multiple criteria problems: The CRITIC method.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1995, 22(7): 763-770.

https://doi.org/10.1016/0305-0548(94)00059-H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Scope and Purpose--Financial analysis provides a great variety of ratio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firm's performance. Interfirm comparison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multiple financial ratios can be treated with a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ethod (MCDM).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ach ratio depends upon the scope of analysis performed and the analyst's subjective judgement. If an unbiased ranking of firms is wanted objective weights of importance are very useful. Objective weights are derived by quantifying the intrinsic information of each evaluation criter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carried by different criteria in MCDM problems and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bjective weights of importance.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interfirm comparisons are highlighted by a case study of Greek pharmaceutical firms.The association of weights in multiple criteria problems is a critical stage of the whol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In some decision situations the extraction of subjective preferences is either difficult or undesirabl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bjective weights which is based on the quantification of two fundamental notions of MCDM: the contrast intensity and the conflicting character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latter no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interfirm comparisons because the financial indices used are often highly correlated. The method developed is applied to a sample of industrial firm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by other sets of objective weights and show this method ensures a better compromise of the criteria examined.
[31] Saaty T L.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977, 15(3): 234-281.

https://doi.org/10.1016/0022-2496(77)90033-5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a method of scaling ratios using the principal eigenvector of a positive pairwise comparison matrix. Consistency of the matrix data is defined and measured by an expression involving the average of the nonprincipal eigenvalues. We show that 位=is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consistency. We also show that twice this measure is the variance in judgmental errors. A scale of numbers from 1 to 9 is introduced together with a discussion of how it compares with other scales. To illustrate the theory, it is then applied to some examples for which the answer is known, offering the opportunity for validating the approach. The discussion is then extended to multiple criterion decision making by formally introducing the notion of a hierarchy, investigating some properties of hierarchies, and applying the eigenvalue approach to scaling complex problems structured hierarchically to obtain a unidimensional composite vector for scaling the elements falling in any single level of the hierarchy. A brief discussion is also included regarding how the hierarchy serves as a useful tool for decomposing a large-scale problem, in order to make measurement possible despite the now-classical observation that the mind is limited to 7 卤 2 factors for simultaneous comparison.
[32] Anselin L.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

Dordrecht: Kluwer, 1988.

https://doi.org/10.2307/229004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Spatial econometrics : methods and models by Luc Anselin (Studies in oper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4)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1988 : pbk
[33] 孙玉环, 季晓旭.

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结果

. 地理研究, 2014, 33(6): 1129-113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6013      URL      Magsci      摘要

进入21 世纪,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教育在中国已经被提高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2001-2010 年中国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教育经费、教育经费占地区GDP比例三项指标的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结果,进行&ldquo;微观&rdquo;面板数据建模,具体比较和分析中国教育发展水平、GDP对教育投入弹性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教育投入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经济区域的影响作用不同。总体来看,GDP对教育投入富有弹性,尤其是对于经济基础好、居民文化素质较低的省份,GDP对教育投入的弹性通常较大。但中西部9 个省份则出现教育与经济消极互动的局面,表现为GDP对教育投入缺乏弹性。

[Sun Yuhuan, Ji Xiaoxu.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investments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a cluster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panel dat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6): 1129-113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6013      URL      Magsci      摘要

进入21 世纪,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教育在中国已经被提高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2001-2010 年中国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教育经费、教育经费占地区GDP比例三项指标的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结果,进行&ldquo;微观&rdquo;面板数据建模,具体比较和分析中国教育发展水平、GDP对教育投入弹性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教育投入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经济区域的影响作用不同。总体来看,GDP对教育投入富有弹性,尤其是对于经济基础好、居民文化素质较低的省份,GDP对教育投入的弹性通常较大。但中西部9 个省份则出现教育与经济消极互动的局面,表现为GDP对教育投入缺乏弹性。
[34] 柳坤, 申玉铭.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格局及分形特征

. 地理研究, 2014, 33(11): 2082-20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8      URL      摘要

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出发,采用 Zipf法则和差异度指数,分析2003-2011年中国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格局、等级体系及分形演化特征。结论表明:中国 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差异明显,不同尺度上均呈极化趋势,外向功能差距扩大;省域尺度上,对外服务流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空间演化形成新疆、山东、 河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江西和福建9个省份外向功能较弱;城市尺度上形成若干个外向功能密集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及东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空间 结构特征并且特征变化明显。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服务流的位序规模分布均符合Zipf定律,省域尺度呈单分形特征,城市尺度呈双分形特征; 第一无标度区对外服务流等级规模均衡性略优于省域尺度的均衡性。城市尺度第二无标度区和无效标度区城市均为本地服务中心城市,内部结构体系变化显著并且城 市间外向功能差距扩大。外向功能城市可以划分为五级,高等级服务中心外向功能提升较快,不同规模等级服务中心之间差距在扩大。
[8] [Jin Renqing.

Perfect the public finance mechanism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e goal of equalit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Qiushi, 2006, (22): 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3604.2006.1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明确了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和任务.财政必须切实有效地承担职责,积极发挥作用.
[34] [Liu Kun, Shen Yuming.

Spatial pattern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er services' external function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1): 2082-20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8      URL      摘要

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出发,采用 Zipf法则和差异度指数,分析2003-2011年中国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格局、等级体系及分形演化特征。结论表明:中国 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差异明显,不同尺度上均呈极化趋势,外向功能差距扩大;省域尺度上,对外服务流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空间演化形成新疆、山东、 河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江西和福建9个省份外向功能较弱;城市尺度上形成若干个外向功能密集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及东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空间 结构特征并且特征变化明显。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服务流的位序规模分布均符合Zipf定律,省域尺度呈单分形特征,城市尺度呈双分形特征; 第一无标度区对外服务流等级规模均衡性略优于省域尺度的均衡性。城市尺度第二无标度区和无效标度区城市均为本地服务中心城市,内部结构体系变化显著并且城 市间外向功能差距扩大。外向功能城市可以划分为五级,高等级服务中心外向功能提升较快,不同规模等级服务中心之间差距在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