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5 , 34 (12): 2309-231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2009

Orginal Article

东北地区县区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演化

杜鹏12, 韩增林2, 王利12, 于欣3, 肖太梁1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 116029
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 116029
3.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经济学系,塔拉哈西 32306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economic growth in counties and districts of Northeastern China

DU Peng12, HAN Zenglin2, WANG Li12, YU Xin3, XIAO Tailiang1

1.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3.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Tallahassee 32306, USA

通讯作者:  韩增林(1956- ),男,山东商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E-mail: hzl@lnnu.edu.cn

收稿日期: 2015-06-5

修回日期:  2015-10-27

网络出版日期:  2015-12-24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H31B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0JJD79001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杜鹏(1984- ),男,辽宁凌海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E-mail: dpdl1984@163.com

展开

摘要

基于ESDA方法,选取东北地区343个县级地区GDP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率作为变量,分析1992-2012年4个时段经济总体增长、空间关联及格局演变特征。研究表明:① 研究区经济增长量呈现由强集聚向弱集聚变化的趋势,冷点和热点区域圈层分布明显,热点区域由东南部向南部和西部移动。② 各单元平均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高值区空间上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中南部向西迁移。低值区呈分散布局,由东南向西北迁移。③ 研究区平均经济增长率经历了弱—强—弱的空间集聚过程,冷点和热点区域呈现分散—集中—分散的变化趋势,辽中南和锡林郭勒盟区域内单元增长速度较快。④ 基础相对较差的单元具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经济基础较好的哈大沿线单元仍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区域。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 空间差异 ; 格局演化 ; ESDA ; 东北地区

Abstract

In economic terms, the total growth,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traits of pattern evolution in four temporal phases for the period 1992-2012 were analyzed using Explorative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 and by selection of both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verage growth quantity and average growth rates from 343 counties and districts in Northeastern China labeled as variables. Our studie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Economic growth in the studied region tended to shift from strong agglomerations to weak ones; this was highlighted by the two facts. One the one hand, there was an evident distribution in those regions in which cold spots and hot spots occurred in the form of circle. On the other hand, distribution of the latter ones changed from southeastern areas to southern and western areas. (2) The average economic growth rates of units decreased gradually, whose uniform tendency is compared with the finding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valued regions bears discriminative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lly, high-valued regions changed from a scattered distribution to a concentrated one, with migration from mid-south to west, which was in striking contrast to the finding that low-valued regions displayed a scattered distribution, with migration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3) Average economic growth rates have undergone the process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progressing from weak-strong agglomerations to weak ones, and assume a similarity in the distribution change of regions in which hotspots and cold spots occur. That is, their statuses tended to change from scattered-concentrated areas to scattered areas. Being a different form from the two aforementioned tendency changes, the growth rate of units located in the central-south parts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Xilingol League indicate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4) Units with a weaker basis displayed a higher growth rate, which, to some extent, shows that they have increased potentially and are at an advantag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however, as a whole this finding seems to represent branches of the overall economic pattern in which the rapid and recent development has little effect in this case, so those units with better economic status located near the railway between Harbin and Dalian remain to be core area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exerted an enormous influence over other regions with resources in ways.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 increase ; spatial variation ; pattern evolution ; ESDA ; Northeastern China

0

PDF (1272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杜鹏, 韩增林, 王利, 于欣, 肖太梁. 东北地区县区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演化[J]. , 2015, 34(12): 2309-231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2009

DU Peng, HAN Zenglin, WANG Li, YU Xin, XIAO Tailiang.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economic growth in counties and districts of Northeastern China[J]. 地理研究, 2015, 34(12): 2309-231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2009

1 引言

东北地区是中国较早形成的计划经济协作体和全国一级大经济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5个地级市(盟),涵盖343个县级地区。东北地区农林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同时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区域内部交流密切。但由于国家工业布局和对外开放战略调整,使得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地位逐渐下降。1990年代以来,“东北现象”凸显,工业增长出现停滞。面对区域经济整体活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国家和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采取措施,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如棚户区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辽宁“五点一线”、长吉图、哈大齐工业走廊、口岸经济带等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北地区县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各县区发展基础、资源禀赋、产业分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梯度性较为明显。区域经济差异成为制约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的主要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较多,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采用指标多为GDP、人均GDP[1,2]。研究对象主要以省级、地级单元为主[3-5],近年来,基于县级单元分析的相关研究有所增加[6-11]。理论方面逐渐由传统侧重经济学理论分析向多学科相结合分析转变,尤其是基于地理学理论框架下的经济增长差异研究逐渐增多,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研究受到重视。研究内容涉及益贫性[11]、经济增长收敛性[12,13]、差异评价等[14]。研究方法方面,利用变异系数[15]、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3]等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测算经济增长差异较为普遍,而基于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方法研究也逐渐增多[16]。近年来研究由经典最小二乘法等回归方法转向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等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12],同时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逐步得到应用,如趋势面分析[9]、ESDA分析方法[15]、随机核估计及马尔科夫链分析[16]等。实证方面,已有对北京市[7]、江苏省[8]、京津冀都市圈[9,12]、武陵山片区[11]、东南沿海地区[15]、中原经济区[17]等区域及全国[18]的研究。

关于东北地区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趋同性[19]、经济增长效率时空分异[20]、非均衡性和空间极化[21]、经济综合发展能力[22]等方面,变量以GDP和人均GDP为主,分析单元为地级市尺度。已有研究很少基于县级尺度、兼顾经济增长量和经济增长率指标,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及格局演变分析。本文选取东北地区343个县级地区20年GDP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率作为分析变量,利用ESDA方法研究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以期为东北地区“再振兴”、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以1 250000地形图为基础,提取2012年研究区343个县级地区行政边界矢量数据。为满足空间相关性分析,保证研究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以区域单元的经济文化内在联系惯性和区位临近为原则,基于ArcGIS 10.2和OpenGeoDa 1.4.1,将343个行政单元中各地市的市辖区分别合并,同时考虑飞地经济和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将鲅鱼圈区、双阳区、碾子山区等单独划出,将清河门区、清河区合并到周边县级单元,最终确定237个分析单元。

依据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得性原则,选取1992-2012年研究区237个单元GDP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率作为分析变量,分析1992年以来东北地区县区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和格局演变。为消除价格变动影响,便于不同时段对比,对原始数据按照1980年不变价格统一核算。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根据国家、省级、地级、县级民政部门行政区划资料数据,对各单元名称变更及区划调整加以梳理。以2012年行政区划为基础,对涉及的70次有批文的跨区变更统一调整,构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属性数据库。数据来自1993-2013年《辽宁省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年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各地级市(盟)统计年鉴。

2.2 研究方法

2.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反映空间相近或相似单元属性值在研究区域内空间相关性的总体趋势[23]。常用Global Moran's I指数测度,取值范围为[-1,1]。公式为:

I=ni=1njinwijxi-x̅xj-x̅i=1njinwiji=1nxi-x̅2(1)

式中:I为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n是样本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xixj分别表示第i和第j个地区观测值; x̅是所有观测值平均数。采用Z检验对结果检验,计算公式如下[23]:

Z(I)=I-E(I)VAR(I)(2)

式中:E(I)和 VAR(I)分别是Moran's I指数的期望和标准差。

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若Moran's I显著且为正值,表示经济发展速度较高(或较低)的单元显著集聚,即存在正相关。若Moran's I显著且为负值,表示单元间经济发展速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即存在负相关。当Moran's I接近E(Ii)时,表示单元呈随机分布。

2.2.2 热点分析 热点分析可识别不同空间区域冷、热点区,是局部自相关特征的度量方法[24],Getis-Ord G*i的计算公式为:

Gi(d)=i=1nwij(d)xjj=1nxj(3)

式中: Gi(d)表示每一个空间单元i的统计量,是基于距离权重的条件下与每个空间单元j的相关程度;wij(d)是基于距离d范围内的空间相邻权重矩阵。 Gi(d)标准化处理为[24]

Z(Gi)=[Gi(d)]-E(Gi)VAR(Gi)(4)

式中:E(Gi)和VAR(Gi)表示Gi数学期望值和变异系数。若Z(Gi)显著且为正值,表明单元i周围值较高,属于热点区;若Z(Gi)显著且为负值,表明单元i周围值较低,属于冷点区。

2.3 数据检验及权重确定

利用ArcGIS 10.2地统计扩展模块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对区域单元经济增长原始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较为理想,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图1),满足空间自相关前提条件。运用OpenGeoDa1.4.1箱图在全距为3.0条件下修正异常值。

图1   正态分布检验

Fig. 1   Normal distribution test

考虑研究区内面积最大单元与面积最小单元相差54603.95,为避免阈值偏大造成区域邻接单元分配不均,基于SAM 4.0和OpenGeoDa 1.4.1设定距离阈值,构建基于距离标准的K最近点邻接权值矩阵。兼顾空间单元面积大小,邻接单元数设定为6(图2)。计算公式为:

wij=1dijm(5)

式中:m为幂;dij是区域i与区域j之间的距离。

图2   基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

Fig. 2   Spatial weight matrix based on distance

3 经济增量总体特征

3.1 全局自相关特征分析

根据式(1),基于ArcGIS 10.2和OpenGeoDa 1.4.1计算研究区1992-2012年经济平均增长量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图3表1):研究区4个时段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Z值均较为显著,表明总体上县区经济平均增长量接近的单元在空间上集聚态势明显,且较为稳定。从时间段分析,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1992-1997年全局Moran's I指数为0.3651,1997-2002年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158,下降幅度较大,2002-2007年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027,在上一时段基础上,进一步下降。2007-2012年全局Moran's I指数为0.3128,与上一时段相比,上升幅度较大,但与起始时段相比,呈现下降态势。研究区经济增长量全局自相关指数经历了急剧下降—缓慢下降—缓慢上升的变化过程,表明经济增长集聚趋势由相对较强变为相对较弱。该变化趋势表明了研究区各单元经济增长关联程度逐步减弱,但整体上仍呈现出空间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呈现由强集聚向弱集聚态势的转变。

图3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显著性

Fig. 3   Significance of Global Moran's I

表1   1992-2012年县区GDP平均增长量全局Moran's I各统计量

Tab. 1   Statistic data of Global Moran's I for county GDP growth from 1992 to 2012

时间段Moran's I预期指数P方差Z得分
1992-1997年0.3651-0.004200.001210.5054
1997-2002年0.2158-0.004200.00126.2884
2002-2007年0.2027-0.004200.00116.1099
2007-2012年0.3128-0.004200.00119.7140

新窗口打开

3.2 经济增长格局的热点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哪些区域及单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大,分析研究区经济增长冷点和热点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计算Gi(d)指数,得到图4。根据指数高低及显著性水平,结合ArcGIS 10.2中的Manual分类法,将Gi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一级热点区、二级热点区、一级冷点区和二级冷点区。

图4   1992-2012年分时段经济增长量热点空间格局演化

Fig. 4   Evolu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hotspots in economic increase from 1992 to 2012

(1)一级冷热点分布特征。1992-1997年一级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沈大沿线、哈大线长春—哈尔滨段周边地区,形成了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双核”的空间结构。一级冷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锡林郭勒盟西部地区,形成单核心空间结构;1997-2002年一级热点区仍集中在“双核”地区,但范围有所缩小。一级冷点区主要分布在白山市周边、朝阳市西部、齐齐哈尔市西部、佳木斯市东部及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形成“四核一带”格局,分布相对较为分散;2002-2007年热点区总体仍沿哈大线分布,空间范围进一步缩小,由“双核”结构向“多核”转变,一级冷点范围有所减小,主要在大兴安岭地区和绥化市北部形成两个“冷核”;2007-2012年一级热点区由“多核”向带状转变,沿哈大沿线周边分布。一级冷点范围进一步缩小,在黑河市与大兴安岭地区连接处呈带状分布。

(2)冷热点区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从空间上看,冷点区和热点区按照一级冷点—二级冷点—二级热点—一级热点的圈层结构分布,冷点和热点区域总体连片分布。从时间上看,1992-1997年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南部,冷点区则布局在东北部。1997-2002年东北部热点区范围有所缩小,逐渐向南移动。2002-2007年热点区向西扩展,赤峰市东部地区成为二级热点区。2007-2012年热点区域范围继续向西扩张,宝清县、延寿县、林甸县、乌兰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一线以南,除锡林郭勒盟西部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周边二级冷点区外,其余单元均为热点区,总体上形成“南热北冷”格局。

4 增长速度分析

分别计算1992-1997年、1997-2002年、2002-2007年、2007-2012年研究区237个分析单元4个时段的几何平均增长率,基于ArcGIS 10.2中的样条函数插值法,将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分类并进行可视化表达(图5)。

图5   1992-2012年分时段经济增长空间格局

Fig. 5   Spati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by phase from 1992 to 2012

4.1 整体数量变化

1992-1997年,研究区237个研究单元平均经济增长率均为正值,平均增速为22.93%,其中高于平均增速的单元有113个,占总数的47.68%。1997-2002年各单元平均增速为7.73%,与上一时段相比下降了15.2%,在平均值以上的有125个,占总数的52.74%。其中在0.067~0.094区间的单元数最多,为55个,占总数的23.21%。2002-2007年各单元平均增速为17.64%,其中高于平均增速的单元有104个,占总数的43.88%。在0.135~0.171区间的单元数最多,为47个,占总数的19.83%。2007-2012年各单元平均增速为21.36%,高于平均增速的单元有113个,占总数的47.68%。在0.21~0.24区间的单元数最多,为56个,占总数的23.63%。

4.2 空间分布特征

1992-1997年平均增速高值区整体分布较为分散,形成辽宁省中南部环形区、吉林省松原市区等组成的带状区域、黑龙江省南部的三角形区域;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二连浩特市、根河市、科尔沁右翼前旗、赤峰市区等独立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彰武县、乾安县、正镶白旗。鲅鱼圈区平均增速较大,为43.72%;彰武县相对较低,为2.55%。1997-2002年平均增速高值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在辽宁省北部、吉林省西南部、黑龙江省西南部及通辽市东部区域。低值区主要为白山市区、明水县、法库县等单元,以点状分布。抚顺县平均增速为23.17%,相对较高;明水县平均增速-11.17%,相对较低。

2002-2007年平均增速高值区整体向西迁移,形成镶黄旗、新巴尔虎右旗、霍林郭勒市和正蓝旗等高值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绥化市、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辽宁省义县和黑山县等地。镶黄旗平均增长速度为53.48%,相对较高;绥化市区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2%,相对较低。2007-2012年经济平均增速低值区较少,高值区增加,相对较为均衡且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中南部,形成肇州县、彰武县、绥中县、调兵山市等增长速度相对较高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区东北部。肇州县平均增长速度较高,为41.56%;黑河市区则出现负增长,增长速度为-2.44%。

5 经济增速空间格局演化

5.1 全局自相关特征分析

根据式(1),基于ArcGIS 10.2和OpenGeoDa1.4.1计算研究区1992-2012年GDP年均增长率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图3表2):4个时段的年均增长率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Z值均较为显著,表明总体上研究区县区经济增长水平接近的单元在空间上集聚较为明显,且较为稳定。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先急速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1992-1997年全局Moran's I指数为0.0559,相对较小,表明这期间研究区各单元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十分明显,到1997-2002年Moran's I指数为0.3330,增幅波动较大,表现为较高的空间集聚特征。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前,研究区经济增长呈现出由弱到强的空间集聚态势。

表2   1992-2012年县区GDP平均增长率全局Moran's I各统计量

Tab. 2   Statistic data of Global Moran's I for county GDP growth rate from 1992 to 2012

时间段Moran's I预期指数P方差Z得分
1992-1997年0.0559-0.00420.01140.00062.5300
1997-2002年0.3330-0.004200.000614.1867
2002-2007年0.2509-0.004200.000610.7361
2007-2012年0.1384-0.004200.00065.9773

新窗口打开

以2002年为临界点,Moran's I指数由1997-2002年的0.3330下降到2002-2007年的0.2509,到2007-2012年全局Moran's I指数进一步下降,达到0.1384。该变化趋势表明了2002-2012年东北地区县区经济增长关联程度逐步减弱,但整体上仍呈现出空间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呈现由强空间集聚向弱集聚态势的转变。说明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尤其是2009年东北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各单元经济增长集聚趋势逐步向均衡转化,不再局限于某些区域,整体上集聚范围有所扩大。

5.2 平均增长率冷热点分析

计算Getis-Ord Gi指数,得到研究区经济增长率空间格局热点演化情况(图6)。根据指数高低及显著性水平,结合ArcGIS中Manual分类法分为7类:一级冷点区,即冷点高显著区;二级冷点区,即冷点中显著区;三级冷点区,即冷点低显著区;随机分布区以及一级热点区,即热点高显著区;二级热点区,即热点中显著区;三级热点区,即热点低显著区。

图6   1992~2012年分时段经济增长率热点空间格局演化

Fig. 6   Evolu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hotspots in economic increase rate from 1992 to 2012

(1)经济增长率格局变化较大。从空间分布看,1992-1997年经济增长率冷点和热点区域分布较为分散,形成以哈尔滨市区、抚远县和海城市为中心的3个一级热点集中分布区,以科尔沁区等为中心的5个冷点集中分布区;1997-2002年冷点和热点区域总体呈现由分散向集聚变化趋势,形成以长春市区、二连浩特市等为中心的2个一级热点区,以绥化市区和富锦市为中心的冷点集中区,热点区由东北部向西南部转移;2002-2007年集聚趋势较为明显,热点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地区,形成以赤峰市区、满洲里市等为中心的2个一级热点区,不同级热点区域圈层结构布局较为明显。冷点区集中分布在绥化和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空间结构由双核心向单核心转变;2007-2012年有分散的趋势,形成以科尔沁区、大安市等为中心的2个一级热点区,二级和三级热点圈层结构较为明显。冷点区集中于嫩江地区周边、伊春市南部地区和宽甸满族自治县等地区,空间结构由单核心向双核心转变 。

(2)经济增长率的冷点和热点数量变化较大。分析1992-2012年4个时段经济增长热点和冷点数量特征可看出,热点个数分别是50个、60个、39个和31个,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冷点数量经历了先逐步增加而后骤减的变化过程,分别是34个、48个、54个和20个。在4个时期中,除2002-2007年外,总体上热点数均多于冷点数,表明经济增长的高值集聚多于低值集聚,可看出东北地区总体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增长较快地区相对较多。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后,尤其是2009年进一步深入推动东北地区振兴措施实施以来,热点数量减少,整体增长趋于均衡。

(3)辽中南和锡林郭勒地区增长速度较快。1992-1997年,研究区内形成以巴彦县为中心的高高值热点集聚分布区域,以科尔沁区为中心的低低值冷点集聚分布区域;1997-2002年热点高值区位于二连浩特市和长春市区周边地区,冷点区主要集中于显著性较强的克东县周边,形成低值集聚,经济增长速度缓慢;2002-2007年经济增长较快区域分布于西南部正蓝旗周边地区,缓慢增长区以明水县为中心,形成低低值集聚;2007-2012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周边地区成为此阶段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而增长缓慢地区则以嫩江县为中心呈半月形分散分布在周边地区。总体上,1992-2012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较快的区域由哈尔滨市转移到锡林郭勒盟,再到通辽市周边。平均经济增长率较慢的区域由通辽市周边转移到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周边,再到黑河市周边。

6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取东北地区343个县级单元,以GDP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率为指标,运用Moran′s I和Getis-Ord Gi等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5年为时间间隔,研究1992-2012年4个时期经济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特征及空间格局演化,结论如下:

(1)经济平均增量方面,1992-2012年研究区全局空间自相关程度相对较高,经济增长经历由强集聚向弱集聚的变化过程,整体呈现空间集聚态势。经济增长整体上形成一级冷点—二级冷点—二级热点—一级热点的圈层结构,冷热点总体连片分布。范围上发生迁移,热点区由研究区东南部向南部和西部移动,冷点区则呈相反格局,到2007-2012年总体上形成“南热北冷”空间格局。其中一级热点区空间结构由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双核”逐步向哈大线“多核”和带状转变。一级冷点区总体呈分散的单核心分布,空间范围逐渐减小。

(2)经济平均增速方面,1992-2012年研究区平均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2007-2012年平均增速为21.36%,虽有所上升,但总体低于初期平均增速。高于平均水平的单元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平均增速高值区由相对分散向较为集中分布转变,并由中南部逐渐向西迁移。低值区总体呈分散布局,并由东南向西北逐渐迁移。

(3)平均增速空间关联分析显示,1992-2012年平均增长率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先急速增长后缓慢下降。以2002年为临界点,经济增长率自相关程度呈现出由弱空间集聚到强空间集聚,再转向弱空间集聚的态势,表明经济增长率集聚趋势向均衡转化。经济增长率格局变化较大,冷点和热点分布呈现“相对分散—较为集中—分散布局”的态势。空间上不同等级冷点和热点圈层分布特征明显,数量变化较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特点,总体上热点数多于冷点数。表明经济增长的高值集聚多于低值集聚,在2002年后经济增长趋于均衡。整体上辽中南和锡林郭勒盟地区县级单元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通过平均增速分析,锡林郭勒盟等地县级单元增长速度较快,与经济平均增量热点分析结论不同。究其原因,由于研究区各单元存在经济基础、地理区位、资源条件、发展政策等多方面差异,使得基础相对较差的区域,在受到经济政策推动后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区域。但基于经济增长量分析来看,沈阳市、大连市、长春市、哈尔滨市等哈大沿线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区单元的GDP平均增量整体贡献较大,仍是带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本文以GDP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率为指标,兼顾了总量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区各县区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除GDP外,经济增长格局的形成还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但由于县区涉及343个县级单元,数量较多,指标获取和统一有一定难度,因而还需在今后研究中完善指标选取。本文侧重分析研究区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对此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需要在以后研究中深化,如利用地理加权回归等空间计量模型深入分析研究区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将是下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齐元静, 杨宇, 金凤君.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地理学报, 2013, 68(4): 517-53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级行政单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的重要空间依托。现有研究中缺乏针对中国地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的实证研究。本文在对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从全国和地级两个层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时空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Global Moran's I 指数和Getis-Ord Gi<sup>*</sup>指数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的集聚状态,自1990 年到2010 年由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出&ldquo;均衡&mdash;不均衡&mdash;逐步均衡&rdquo;的演变特征。②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推进的总体趋势,中西部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型城市两种类型。③ 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呈现出&ldquo;北移西进&rdquo;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空间联动发展的效应有所减弱,呈现出&ldquo;南上北下&rdquo;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城市仍以单体式发展为主,区域带动效应较弱,联动发展态势不明显。④ 从时间趋势来看,虽然全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放缓的趋势,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却快速提高,已经明显高于沿海地区。⑤ 资源富集地区是中西部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采用人均GDP单一指标测算的部分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ldquo;虚高化&rdquo;的特征,资源大规模集中开发带动经济总量迅速膨胀的同时,却掩盖了背后的经济结构失调和社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应引起决策者和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Qi Yuanjing, Yang Yu, Jin Fengju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its 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 prefectural-level analysi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4): 517-53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级行政单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的重要空间依托。现有研究中缺乏针对中国地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的实证研究。本文在对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从全国和地级两个层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时空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Global Moran's I 指数和Getis-Ord Gi<sup>*</sup>指数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的集聚状态,自1990 年到2010 年由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出&ldquo;均衡&mdash;不均衡&mdash;逐步均衡&rdquo;的演变特征。②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推进的总体趋势,中西部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型城市两种类型。③ 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呈现出&ldquo;北移西进&rdquo;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空间联动发展的效应有所减弱,呈现出&ldquo;南上北下&rdquo;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城市仍以单体式发展为主,区域带动效应较弱,联动发展态势不明显。④ 从时间趋势来看,虽然全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放缓的趋势,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却快速提高,已经明显高于沿海地区。⑤ 资源富集地区是中西部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采用人均GDP单一指标测算的部分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ldquo;虚高化&rdquo;的特征,资源大规模集中开发带动经济总量迅速膨胀的同时,却掩盖了背后的经济结构失调和社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应引起决策者和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2] 吴殿廷.

试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

. 地理研究, 2001, 20(2): 238-24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考察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差异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数据资料,对19801999年20年间南北方经济不平衡发展作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结论:经济发展速度南快北慢现象是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前北高南低,目前则是南高北低,致使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南快北慢的原因是:地缘优势和超前观念所获得的政策倾斜,导致了出口能力和投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强度的差别;工业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轻重工业结构)的作用也很明显,而国家投资的作用很小,且越来越不重要。扭转北慢的对策是加大北方改革开放力度,切实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北方要注意把握机遇,构筑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p>

[Wu Dianting.

A study on north-south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growth.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1, 20(2): 238-24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考察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差异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数据资料,对19801999年20年间南北方经济不平衡发展作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结论:经济发展速度南快北慢现象是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前北高南低,目前则是南高北低,致使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南快北慢的原因是:地缘优势和超前观念所获得的政策倾斜,导致了出口能力和投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强度的差别;工业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轻重工业结构)的作用也很明显,而国家投资的作用很小,且越来越不重要。扭转北慢的对策是加大北方改革开放力度,切实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北方要注意把握机遇,构筑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p>
[3] 王洋, 修春亮.

1990-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8): 1037-104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8.011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研究较多,但以小尺度单元、时间连续、同时关注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速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地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单元,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沃尔夫森指数、集中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和比重法分析了1990 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空间差异与极化程度、经济水平和增速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和&ldquo;热点区&rdquo;、各地经济地位的变化,并总结了主要驱动因素和演变模式。研究表明:①全国总体空间差异与极化在波动中明显增大,2003 年以后继续增大。②沿海主要城市群、省会城市、特殊资源城市是&ldquo;经济热点&rdquo;,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增大。③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与全国总体经济增速具有耦合关系。④经济区位、区域政策、特殊自然资源、发展基础是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形成与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Wang Yang, Xiu Chunliang.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pattern at prefecture level in China: 1990-2008.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30(8): 1037-104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8.011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研究较多,但以小尺度单元、时间连续、同时关注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速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地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单元,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沃尔夫森指数、集中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和比重法分析了1990 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空间差异与极化程度、经济水平和增速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和&ldquo;热点区&rdquo;、各地经济地位的变化,并总结了主要驱动因素和演变模式。研究表明:①全国总体空间差异与极化在波动中明显增大,2003 年以后继续增大。②沿海主要城市群、省会城市、特殊资源城市是&ldquo;经济热点&rdquo;,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增大。③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与全国总体经济增速具有耦合关系。④经济区位、区域政策、特殊自然资源、发展基础是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形成与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4] 张伟丽, 覃成林, 李小建.

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 兼与省份数据的比较

. 地理研究, 2011, 30(8): 1457-1470.

Magsci      摘要

利用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329个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假说进行检验,并与省份数据进行比较,最后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地市ESDA分析得到的区域组更加符合俱乐部趋同&quot;组内趋同而组间趋异&quot;的特点;地市经济增长存在两个空间趋同俱乐部,其形成机制是,在经济行为的空间异质性和增长的局域空间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不均衡空间分布,形成HH与LL两个区域组。在它们内部各地市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比区域组之间高,因而诱发了HH组、LL组内出现增长集聚。伴随着增长的持续,HH组、LL组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两组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不断扩大,于是形成两个空间趋同俱乐部。

[Zhang Weili, Qin Chenglin, Li Xiaojian.

Study on spatial club convergence of prefec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comparison with provincial dat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8): 1457-1470.]

Magsci      摘要

利用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329个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假说进行检验,并与省份数据进行比较,最后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地市ESDA分析得到的区域组更加符合俱乐部趋同&quot;组内趋同而组间趋异&quot;的特点;地市经济增长存在两个空间趋同俱乐部,其形成机制是,在经济行为的空间异质性和增长的局域空间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不均衡空间分布,形成HH与LL两个区域组。在它们内部各地市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比区域组之间高,因而诱发了HH组、LL组内出现增长集聚。伴随着增长的持续,HH组、LL组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两组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不断扩大,于是形成两个空间趋同俱乐部。
[5] 李莉, 刘慧, 刘卫东, .

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因素分解

. 地理研究, 2008, 27(5): 1048-105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区域分析单元对1999~2004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首先基于GDP及其变化与人均GDP水平,对各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区域差异性;其次,对中国各城市GDP增长进行了空间和因素分解。研究发现,一些经济相对衰落的省区中仍然存在经济相对崛起的城市,且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在所属省区的序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在全国的经济规模序位的变化;资本要素对于中国各城市第二产业GDP增长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但是城市在实现资本拉动驱动下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本的产出效率并没有提高。我国十五期间,各城市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普遍降低,表明劳动力要素对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p>

[Li Li, Liu Hui, Liu Weidong, et al.

An analysis of disparities i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its factor decomposition using prefecture level dat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5): 1048-105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区域分析单元对1999~2004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首先基于GDP及其变化与人均GDP水平,对各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区域差异性;其次,对中国各城市GDP增长进行了空间和因素分解。研究发现,一些经济相对衰落的省区中仍然存在经济相对崛起的城市,且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在所属省区的序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在全国的经济规模序位的变化;资本要素对于中国各城市第二产业GDP增长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但是城市在实现资本拉动驱动下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本的产出效率并没有提高。我国十五期间,各城市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普遍降低,表明劳动力要素对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p>
[6] 李小建, 乔家君.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 地理学报, 2001, 56(2): 136-145.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1.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首次将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 数据结合分析 ,结果表明 1 990~ 1 998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明显变小 ,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 ;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 ,逐步形成沿海岸带、京广线和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增长轴 ;但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 ;经济不发达县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 ,与环境较差的山区、寒区、旱区以及省际边界地区有关 ;全国县域经济基础和增长可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差增长较快型、基础差缓慢增长型、基础好缓慢增长型。

[Li Xiaojian, Qiao Jiajun.

County level economic disparities of China in the 1990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2): 136-145.]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1.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首次将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 数据结合分析 ,结果表明 1 990~ 1 998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明显变小 ,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 ;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 ,逐步形成沿海岸带、京广线和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增长轴 ;但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 ;经济不发达县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 ,与环境较差的山区、寒区、旱区以及省际边界地区有关 ;全国县域经济基础和增长可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差增长较快型、基础差缓慢增长型、基础好缓慢增长型。
[7] 马晓熠, 裴韬.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555-156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0.12.01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城乡之间的较大尺度上的空间差异研究已经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对经济发展迅猛的特大城市(如北京、重庆、上海等)内部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种现象有可能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因此,正确认识特大城市内部的经济差异及演变趋势,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北京市18 区/县的人均GDP作为评估标准,分析了北京市18 区(县)在2001-2007 年,即2008 年奥运会筹备期间的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均GDP的空间分布自2005 年后开始有向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发展的趋势,暗示北京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局部分异正在逐渐拉大,并显示由过去的南低北高的经济发展差异格局逐步转变为中心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p>

[Ma Xiaoyi, Pei Tao.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Beijing during 2001-2007.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12): 1555-156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0.12.01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城乡之间的较大尺度上的空间差异研究已经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对经济发展迅猛的特大城市(如北京、重庆、上海等)内部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种现象有可能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因此,正确认识特大城市内部的经济差异及演变趋势,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北京市18 区/县的人均GDP作为评估标准,分析了北京市18 区(县)在2001-2007 年,即2008 年奥运会筹备期间的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均GDP的空间分布自2005 年后开始有向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发展的趋势,暗示北京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局部分异正在逐渐拉大,并显示由过去的南低北高的经济发展差异格局逐步转变为中心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p>
[8] 靳诚, 陆玉麒.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 地理学报, 2009, 64(6): 713-72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东南方向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江苏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东北&mdash;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小,而东南&mdash;西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最大。最后,将江苏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p>

[Jin Cheng, Lu Yuqi.

Evolvement of spatial pattern of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at county level.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6): 713-72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东南方向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江苏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东北&mdash;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小,而东南&mdash;西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最大。最后,将江苏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p>
[9] 徐勇, 马国霞, 郭腾云.

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分异模拟方法: 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 地理科学, 2007, 27(6): 749-755.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区域经济增长是有着丰富时空内涵的动态变化过程,认识和定量分析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借助农业区位论、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的学术思想、概念和术语,在量化定义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分异模拟方法,进而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和专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由城市增长极中心向外围,随着距离的增大,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显著的衰减特征,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低谷地带。1993~2003年期间,都市圈的经济增长时空分异尤以京、津两市的极化增长最为显著;京、津两大增长极除对唐山方向有拉动效应外,对其它地市的带动辐射力度尚较小;都市圈内部的城市等级还未完全展开,尚未形成合理的梯度推移和梯级演化结构。

[Xu Yong, Ma Guoxia, Guo Tengyun.

Simulating method of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27(6): 749-755.]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区域经济增长是有着丰富时空内涵的动态变化过程,认识和定量分析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借助农业区位论、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的学术思想、概念和术语,在量化定义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分异模拟方法,进而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和专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由城市增长极中心向外围,随着距离的增大,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显著的衰减特征,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低谷地带。1993~2003年期间,都市圈的经济增长时空分异尤以京、津两市的极化增长最为显著;京、津两大增长极除对唐山方向有拉动效应外,对其它地市的带动辐射力度尚较小;都市圈内部的城市等级还未完全展开,尚未形成合理的梯度推移和梯级演化结构。
[10] 王芳, 高晓路.

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 地理科学, 2014, 34(7): 818-824.

Magsci      摘要

<p>采用ESDA的方法,运用ArcGIS10.0 和GeoDa095i 软件,选取1980 年、1990 年、2000 年和2010 年4 个时间断面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①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热点区都由蒙东地区跃迁到蒙中和蒙西地区,蒙中&ldquo;金三角&rdquo;地区代替蒙东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蒙东地区则变为经济冷点区。② 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都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经济空间格局的空间自相关性越来越大。③ 内蒙古县域经济形成了经济水平相似(热点区、冷点区)的集中连片区,内蒙古东、中、西部的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影响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因素可以可分资源、历史文化、区位等内部基础性因素,以及市场、政策等外部驱动型因素。</p>

[Wang Fang, Gao Xiaolu.

Spatial pattern evolvement of the economy in Inner Mongolia at the county level.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7): 818-824.]

Magsci      摘要

<p>采用ESDA的方法,运用ArcGIS10.0 和GeoDa095i 软件,选取1980 年、1990 年、2000 年和2010 年4 个时间断面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①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热点区都由蒙东地区跃迁到蒙中和蒙西地区,蒙中&ldquo;金三角&rdquo;地区代替蒙东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蒙东地区则变为经济冷点区。② 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都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经济空间格局的空间自相关性越来越大。③ 内蒙古县域经济形成了经济水平相似(热点区、冷点区)的集中连片区,内蒙古东、中、西部的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影响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因素可以可分资源、历史文化、区位等内部基础性因素,以及市场、政策等外部驱动型因素。</p>
[11] 丁建军.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益贫性与空间差异演变: 基于2000-2011年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 地理研究, 2014, 33(5): 948-96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5013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益贫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鲜有文献考察连片特困区经济增长的益贫性。以国家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ldquo;先行先试&rdquo;区域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12 年来经济增长益贫性的时空差异、空间差异演变规律以及增长益贫性差异对空间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近12 年来,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益贫性,但时空差异明显,其中重庆、贵州片区为益贫性增长,湖南、湖北片区分别为涓滴式增长和均衡增长;② 武陵山片区内部区域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4 个分片区内部差距是最主要的贡献,片区间的差距次之。4 分片区内,湖南片区内部差距最大,其次是贵州片区,重庆、湖北片区最小;③ 经济增长益贫性对空间差异演变有重要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受贫困增长曲线斜率(益贫、益富程度) 的制约。最后,针对武陵山片区整体以及4 个分片区分别提出了提升经济增长益贫性、空间格局优化的思路与建议。

[Ding Jianjun.

The pro-poor propertie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spatial difference evolution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A positive analysis of the county data from 2000 to 2011.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5): 948-96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5013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益贫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鲜有文献考察连片特困区经济增长的益贫性。以国家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ldquo;先行先试&rdquo;区域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12 年来经济增长益贫性的时空差异、空间差异演变规律以及增长益贫性差异对空间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近12 年来,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益贫性,但时空差异明显,其中重庆、贵州片区为益贫性增长,湖南、湖北片区分别为涓滴式增长和均衡增长;② 武陵山片区内部区域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4 个分片区内部差距是最主要的贡献,片区间的差距次之。4 分片区内,湖南片区内部差距最大,其次是贵州片区,重庆、湖北片区最小;③ 经济增长益贫性对空间差异演变有重要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受贫困增长曲线斜率(益贫、益富程度) 的制约。最后,针对武陵山片区整体以及4 个分片区分别提出了提升经济增长益贫性、空间格局优化的思路与建议。
[12] 马国霞, 徐勇, 田玉军.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

. 地理研究, 2007, 26(3): 590-598.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研究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新的视角探讨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关系;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对传统收敛模型加入空间项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而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经济收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在1992~2003年经济增长存在收敛趋势,但由于强集聚效应,收敛率较低,内部差异仍很显著。

[Ma Guoxia, Xu Yong, Tian Yujun.

Spatial analysis of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 mechanism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7, 26(3): 590-598.]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研究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新的视角探讨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关系;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对传统收敛模型加入空间项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而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经济收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在1992~2003年经济增长存在收敛趋势,但由于强集聚效应,收敛率较低,内部差异仍很显著。
[13] 洪国志, 胡华颖, 李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

. 地理学报, 2010, 65(12): 1548-155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经济收敛标准分析方法的扩展,就中国24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展开讨论。运用Moran's I 探讨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模式与集聚,发现1990-2007 年间人均GDP水平显示出强烈的全局正自相关,且局部空间结构相对稳定,各城市要脱离原来的集群有一定困难。文章指出收敛标准分析存在错误方程设定,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是合适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间存在绝对&beta;收敛,与非空间模型相比收敛速度显著提高且可信,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敏感性分析显示,绝对收敛的同一稳态以及在空间上并不稳健。从机制看,中国城市间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最后,对促进绝对收敛的区域政策进行了讨论,并提出通过模拟经济收敛过程,是判断区域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工具。

[Hong Guozhi, Hu Huaying, Li Xun.

Analysis of regional growth convergence with spatial econometrics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12): 1548-155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经济收敛标准分析方法的扩展,就中国24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展开讨论。运用Moran's I 探讨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模式与集聚,发现1990-2007 年间人均GDP水平显示出强烈的全局正自相关,且局部空间结构相对稳定,各城市要脱离原来的集群有一定困难。文章指出收敛标准分析存在错误方程设定,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是合适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间存在绝对&beta;收敛,与非空间模型相比收敛速度显著提高且可信,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敏感性分析显示,绝对收敛的同一稳态以及在空间上并不稳健。从机制看,中国城市间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最后,对促进绝对收敛的区域政策进行了讨论,并提出通过模拟经济收敛过程,是判断区域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工具。
[14] 关兴良, 方创琳, 罗奎.

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

. 地理科学, 2012, 32(9): 1055-106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 其基础是准确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空间场能是区域中心城市借助区域联系&ldquo;通道&rdquo;带动外围地区发展而产生的&ldquo;势能差&rdquo;的抽象表达, 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的有效手段。基于空间场能的内涵及表征方法, 从省际、市际、县际等尺度探讨了中国宏观经济、三大地带与南北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区域经济变化的空间作用机制以及区域经济格局的类型划分。结果表明:① 2000 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在扩大, 但不同研究尺度反映的经济差异大小有所差别;② 三大地带的内部经济差异呈显著的&ldquo;反自然梯度&rdquo;特征, 南北差异由&ldquo;南北平分秋色&rdquo;向&ldquo;南强北弱&rdquo;演变, 南方与北方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均呈扩大趋势;③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 经济增长局部聚集模式呈现分异性与规律性;④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可划分为5 大类型区23 个亚单元, 不同类型区未来应实施针对性的发展策略。</p>

[Guan Xingliang, Fang Chuanglin, Luo Kui.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parity of China: An application of spatial field.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9): 1055-106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 其基础是准确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空间场能是区域中心城市借助区域联系&ldquo;通道&rdquo;带动外围地区发展而产生的&ldquo;势能差&rdquo;的抽象表达, 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的有效手段。基于空间场能的内涵及表征方法, 从省际、市际、县际等尺度探讨了中国宏观经济、三大地带与南北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区域经济变化的空间作用机制以及区域经济格局的类型划分。结果表明:① 2000 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在扩大, 但不同研究尺度反映的经济差异大小有所差别;② 三大地带的内部经济差异呈显著的&ldquo;反自然梯度&rdquo;特征, 南北差异由&ldquo;南北平分秋色&rdquo;向&ldquo;南强北弱&rdquo;演变, 南方与北方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均呈扩大趋势;③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 经济增长局部聚集模式呈现分异性与规律性;④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可划分为5 大类型区23 个亚单元, 不同类型区未来应实施针对性的发展策略。</p>
[15] 伍世代, 王强.

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地理学报, 2008, 63(2): 123-134.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采用东南沿海地区市55 个地区市的1995-2005 年间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数据, 对东南 沿海地区总体、局部的空间差异变化、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 表明: ① 1995-2005 年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时序分布和地区内部&ldquo;极化&rdquo;态势同 向, 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ldquo;两极分化&rdquo;现象。② 东南沿海地区在1995-2003 年间地区经济 差异不断扩大, 这一时期, 三大地区内部经济差异水平分布层次不齐, 呈现南高北低的渐变 趋势, 表明这一阶段性的地区差异变动主要是由广东省、福建省内部差异构成; 2003 年以 来,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缩趋势, 同时期, 三大地区经济差异均有收缩态势, 与东 南沿海地区整体差异变化趋势同向, 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地区均衡发展驱动地区整体差异的缩 小; ③ 地区经济空间演化特征与地区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 相应地在空间上呈现出&ldquo;极 化&rarr;扩散&rdquo;现象。</p>

[Wu Shidai, Wang Qiang.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d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astal areas of Southeastern China, 1995-2005.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63(2): 123-134.]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采用东南沿海地区市55 个地区市的1995-2005 年间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数据, 对东南 沿海地区总体、局部的空间差异变化、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 表明: ① 1995-2005 年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时序分布和地区内部&ldquo;极化&rdquo;态势同 向, 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ldquo;两极分化&rdquo;现象。② 东南沿海地区在1995-2003 年间地区经济 差异不断扩大, 这一时期, 三大地区内部经济差异水平分布层次不齐, 呈现南高北低的渐变 趋势, 表明这一阶段性的地区差异变动主要是由广东省、福建省内部差异构成; 2003 年以 来,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缩趋势, 同时期, 三大地区经济差异均有收缩态势, 与东 南沿海地区整体差异变化趋势同向, 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地区均衡发展驱动地区整体差异的缩 小; ③ 地区经济空间演化特征与地区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 相应地在空间上呈现出&ldquo;极 化&rarr;扩散&rdquo;现象。</p>
[16] 吴玉鸣, 徐建华.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 地理科学, 2004, 24(6): 654-6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4.06.00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运用空间统计和计量经济学Moran I指数法及时空数据(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忽视空间效应将造成模型设定的偏差和计量结果的非科学性;②空间相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31个省域区际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空间集聚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理区位(距离)产生的空间成本降低,但地理特征将深刻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的中心和外围关系;③外商直接投资、国际与区际贸易、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集聚导致了迥然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

[Wu Yuming, Xu Jianhua.

A spatial analysis on Chinaʾ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lustering.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24(6): 654-6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4.06.00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运用空间统计和计量经济学Moran I指数法及时空数据(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忽视空间效应将造成模型设定的偏差和计量结果的非科学性;②空间相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31个省域区际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空间集聚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理区位(距离)产生的空间成本降低,但地理特征将深刻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的中心和外围关系;③外商直接投资、国际与区际贸易、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集聚导致了迥然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
[17] 白景峰, 张海军.

基于EOF和GWR模型的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分析

. 地理研究, 2014, 33(7): 1230-123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7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结合中原经济区&ldquo;三化&rdquo;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基于自然正交函数(EOF)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特征,借助地理加权回归(GWR)揭示其驱动力。EOF第一模态分析表明: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沿京广线的东西两侧反相分布,京广线以西增长快于京广线以东;时间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年际特征,且东、西两部分有近10 年的循环周期。第二模态反映局部区域经济增长的年际异常,其呈西南、东北反相空间分布;时间系数年际波动明显。GWR分析发现:驱动力的作用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农民人均纯收入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呈正相关关系。资源禀赋是第二大影响因素,也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区位是第三大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是第二产业、城市化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影响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因此,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考虑不同行政区的特殊性。

[Bai Jingfeng, Zhang Haijun.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f economic growth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with EOF and GWR method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7): 1230-123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7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结合中原经济区&ldquo;三化&rdquo;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基于自然正交函数(EOF)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特征,借助地理加权回归(GWR)揭示其驱动力。EOF第一模态分析表明: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沿京广线的东西两侧反相分布,京广线以西增长快于京广线以东;时间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年际特征,且东、西两部分有近10 年的循环周期。第二模态反映局部区域经济增长的年际异常,其呈西南、东北反相空间分布;时间系数年际波动明显。GWR分析发现:驱动力的作用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农民人均纯收入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呈正相关关系。资源禀赋是第二大影响因素,也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区位是第三大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是第二产业、城市化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影响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因此,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考虑不同行政区的特殊性。
[18] 李国平, 陈晓玲.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动态

. 地理学报, 2007, 62(10): 1051-106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采用分布动态方法(MEDD), 从省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布的形状和流动性两方面考察1978-2004 年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布的动态演进, 结果表明,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形态经历多极化&mdash;收敛&mdash;双峰状的变化过程, 其中, 俱乐部收敛省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距由扩大到再次缩小, 俱乐部间的发展差距由缩小到再次扩大, 说明收敛俱乐部间的经济差距在扩大。1990 年后, 地区经济增长的活跃性提高; 转移概率矩阵、无条件和空间条件动态随机核估计及密度等高线图显示空间相互作用影响着省区经济增长未来的空间分布, 空间因素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互相依赖, 因地理位置临近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促使了相似经济水平地区的空间聚集。</p>

[Li Guoping, Chen Xiaol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dynamics of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62(10): 1051-106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采用分布动态方法(MEDD), 从省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布的形状和流动性两方面考察1978-2004 年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布的动态演进, 结果表明,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形态经历多极化&mdash;收敛&mdash;双峰状的变化过程, 其中, 俱乐部收敛省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距由扩大到再次缩小, 俱乐部间的发展差距由缩小到再次扩大, 说明收敛俱乐部间的经济差距在扩大。1990 年后, 地区经济增长的活跃性提高; 转移概率矩阵、无条件和空间条件动态随机核估计及密度等高线图显示空间相互作用影响着省区经济增长未来的空间分布, 空间因素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互相依赖, 因地理位置临近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促使了相似经济水平地区的空间聚集。</p>
[19] 谷国锋, 解瑯卓.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

. 地理科学, 2011, 31(11): 1307-131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一直是经济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运用罗伯特·J·巴罗和萨拉-伊-马丁的经典趋同检验模型,选取1990~2009年的经济数据,分析探讨了东北三省以及其36个城市是否存在趋同现象。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σ趋同与趋异交替出现。②1990~2009年间东北三省并不存在长期绝对β趋同;在引入固定资产投资率、人口迁移率和地区虚拟变量等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表明,在1990~2009年间东北三省存在着条件β趋同,但是由于条件β趋同意味着各个经济体是向着各自的稳态收敛,而每个经济体的稳态位置又有所差异,从长期来看各经济体间的不平等现象会仍然存在,经济差异也不会很快消失。

[Gu Guofeng, Xie Langzhuo.

Converg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cross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11): 1307-131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一直是经济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运用罗伯特·J·巴罗和萨拉-伊-马丁的经典趋同检验模型,选取1990~2009年的经济数据,分析探讨了东北三省以及其36个城市是否存在趋同现象。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σ趋同与趋异交替出现。②1990~2009年间东北三省并不存在长期绝对β趋同;在引入固定资产投资率、人口迁移率和地区虚拟变量等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表明,在1990~2009年间东北三省存在着条件β趋同,但是由于条件β趋同意味着各个经济体是向着各自的稳态收敛,而每个经济体的稳态位置又有所差异,从长期来看各经济体间的不平等现象会仍然存在,经济差异也不会很快消失。
[20] 杨威, 金凤君, 王成金, .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研究

. 地理科学, 2011, 31(5): 544-55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1987~2008年东北地区市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的随机前沿分 析,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等要素驱动,技术贡献率较低,属粗放 型经济增长模式。1987~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不同,但相差不大;总体来看,1987~2000年呈上升趋势,从1987年的0.525增 加到2000年的0.659;200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0.620降低到2008年的0.474。1987~1990年、"八五"、" 九五"、"十五"和2006~2008年等不同历史时期下,经济增长效率空间差异不同,1987~1990年,空间差异不显著,其它时期差异都显著,尤 以"九五"时期最为显著;总之,大城市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值较大,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最小。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 进作用,但政府一般预算支出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Yang Wei, Jin Fengjun, Wang Chengjin, et al.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in Northeast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5): 544-55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1987~2008年东北地区市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的随机前沿分 析,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等要素驱动,技术贡献率较低,属粗放 型经济增长模式。1987~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不同,但相差不大;总体来看,1987~2000年呈上升趋势,从1987年的0.525增 加到2000年的0.659;200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0.620降低到2008年的0.474。1987~1990年、"八五"、" 九五"、"十五"和2006~2008年等不同历史时期下,经济增长效率空间差异不同,1987~1990年,空间差异不显著,其它时期差异都显著,尤 以"九五"时期最为显著;总之,大城市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值较大,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最小。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 进作用,但政府一般预算支出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1] 孙平军, 修春亮, 丁四保, .

东北地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与空间极化研究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6): 715-72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6.00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对空间极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从要素流的视角构建区域发展衡量指标&mdash;&mdash;城镇集聚能力,并从整体上评价1995-2008 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演变格局;其次利用差异指数和极化指数,从不同集聚层次对东北三省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①从区域发展衡量指标的动态演变格局来看:1995-2008年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是一个波浪起伏的过程,整体水平稍有下降;集聚能力得分排序及其演变趋势表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资源城市主宰着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四中心城市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增的发展趋势,且由四城市形成的经济区实体功能开始显化,并沿哈大铁路形成一条不连续的&ldquo;极化轴&rdquo;,区域发展中心逐步南移;区域发展的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②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极化指数来看: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市区极化程度明显高于县(县级市),且发展演进方向互异;空间分布上非均衡性指数表现出辽宁省&gt;黑龙江省&gt;吉林省,而崔-王指数为黑龙江省&gt;辽宁省&gt;吉林省;城市类型(资源城市与非资源城市)表现出异向发展趋势,其中资源城市呈绝对的下降趋势,且资源城市的极化程度明显低于非资源城市。

[Sun Pingjun, Xiu Chunliang, Ding Sibao, et al.

Regional spatial polarization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30(6): 715-72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6.00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对空间极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从要素流的视角构建区域发展衡量指标&mdash;&mdash;城镇集聚能力,并从整体上评价1995-2008 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演变格局;其次利用差异指数和极化指数,从不同集聚层次对东北三省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①从区域发展衡量指标的动态演变格局来看:1995-2008年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是一个波浪起伏的过程,整体水平稍有下降;集聚能力得分排序及其演变趋势表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资源城市主宰着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四中心城市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增的发展趋势,且由四城市形成的经济区实体功能开始显化,并沿哈大铁路形成一条不连续的&ldquo;极化轴&rdquo;,区域发展中心逐步南移;区域发展的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②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极化指数来看: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市区极化程度明显高于县(县级市),且发展演进方向互异;空间分布上非均衡性指数表现出辽宁省&gt;黑龙江省&gt;吉林省,而崔-王指数为黑龙江省&gt;辽宁省&gt;吉林省;城市类型(资源城市与非资源城市)表现出异向发展趋势,其中资源城市呈绝对的下降趋势,且资源城市的极化程度明显低于非资源城市。
[22] 韩增林, 张云伟.

东北地区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时空差异分析

. 经济地理, 2010, 30(5): 716-7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区域差异分析的区域格局优 化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内容。综合分析东北内部各盟市的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动,能够认清东北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 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这对于东北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东北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由基础经济、效益、结构、速度、可持续发展5 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评价了东北各盟市2000年到2007年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 在缩小;东北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上升,北部相对下降;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较高的地级市分布在哈大和滨洲、滨绥沿线;随着资源的耗竭,一些资源型城市的 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影响东北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交通、市场及创新。

[Han Zenglin, Zhang Yunwei.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economic synthetic development ability in Northeast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5): 716-7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区域差异分析的区域格局优 化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内容。综合分析东北内部各盟市的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动,能够认清东北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 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这对于东北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东北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由基础经济、效益、结构、速度、可持续发展5 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评价了东北各盟市2000年到2007年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 在缩小;东北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上升,北部相对下降;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较高的地级市分布在哈大和滨洲、滨绥沿线;随着资源的耗竭,一些资源型城市的 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影响东北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交通、市场及创新。
[23] Anselin L.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本文引用: 2]     

[24] Getis A, Ord J K.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the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92, 24(3): 189-206.

https://doi.org/10.1111/j.1538-4632.1992.tb00261.x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s a family of statistics, G , that can be used as a measure of spatial association in a number of circumstances. The basic statistic is derived, its properties are identified, and its advantages explained. Several of the G statistics make it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spatial association of a variable within a specified distance of a single point.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a general G statistic and Moran’s I for similar hypothetical and empirical conditions. The empirical work includes studies of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by county in North Carolina and dwelling unit prices in metropolitan San Diego by zip-code distric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G statistics should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I in order to identify characteristics of patterns not revealed by the I statistic alone and, specifically, the G i and G i 65 statistics enable us to detect local “pockets” of dependence that may not show up when using global statist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