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潜力视角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以杭州湾南岸为例
李伟芳, 陈阳, 马仁锋, 俞腾, 任丽燕, 李加林

Land-use pattern in coastal z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ern bank of Hangzhou Bay
Weifang LI, Yang CHEN, Renfeng MA, Teng YU, Liyan REN, Jialin LI
表2 指标赋值条件区间
Tab. 2 Classification of indexes
指标 等级
D4 D3 D2 D1
土地优势度 >1.5 1.0~1.5 0.5~1.0 ≤0.5
最邻近距离* <0.4 0.4~0.6 0.6~1.0 ≥1或不具显著性
高低值集聚* >2.58 1.96~2.58 -1.96~1.96或不具显著性 ≤-1.96
土地集聚* >0.5 0.3~0.5 0.1~0.3 ≤0.1或不具显著性
高程(m) <150 150~300 300~400 ≥400
坡度(°) <10 10~20 20~30 ≥30
地类结构 城乡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 园地、耕地、其他农用地、其他建设用地 水利建设用地 沿海滩涂、水域、
林地、自然保留地
土地破碎度 >0.45 0.30~0.45 0.15~0.30 ≤0.15
地质灾害 不易发区 低易发区 中易发区 高易发区
地面沉降 不易发区 低易发区 中易发区 高易发区
人口密度(人?km2) >1000 800~1000 500~800 ≤500
非农业劳动力人口比例(%) >90% 80%~90% 65%~80% ≤65%
城镇辐射(km) <2 2~4 4~6 ≥6
区域联系度(h) <80 80~94 94~106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