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6 , 35 (6): 1141-115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6011

Orginal Article

隋朝至1949年山东省沂水县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力

张佰林12, 蔡为民12, 张凤荣3, 奉婷3, 张磊12

1.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2. 天津工业大学土地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 300387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Yishu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from Sui dynasty to 1949

ZHANG Bailin12, CAI Weimin12, ZHANG Fengrong3, FENG Ting3, ZHANG Lei1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2. Land Us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3.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通讯作者:  蔡为民(1970- ),男,山东淄博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E-mail: 157903792@qq.com

收稿日期: 2016-01-21

修回日期:  2016-04-3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6-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11,41301189,41501189)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佰林(1987- )男,山东沂水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土地整治与可持续利用。E-mail: zhangbailin135@163.com

展开

摘要

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综合历史资料、GIS与定量分析法,以农村居民点建村的时间、所处的地貌类型以及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3个指标,系统考察隋朝至1949年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沂水县1949年的1484个农村居民点,最早建村于隋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先快后慢,呈倒“U”型演变,明朝建村速率最快。同时,每个朝代初期建村速率较快,后期较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快于县域整体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的地貌类型沿着平原—丘陵—山地的地貌格局演进,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沿着省外—县外—县内的地域格局演进。驱动力研究认为,人地关系状况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时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战争、政策及气候灾害等通过影响人地关系状况,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短时间尺度的格局变化;耕地资源禀赋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农户建村首先选择耕地资源禀赋优越的平原,随着人地矛盾增加,逐步向丘陵和山地转移。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 时空格局 ; 演变 ; 驱动力 ; 沂水县

Abstract

Taking Yishui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 survey region, historical materials, GIS technology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were used to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Yishui rural settlements from Sui dynasty to 1949 (the period of New China founded). In this study, three indices - the settled time and topography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the source regions of rural households of the new rural settlements -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driving forces of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1) There were 1484 rural settlements of Yishui county in 1949. The rural settlements of Yishui settled as early as the Sui dynasty. (2)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number of rural settlements continued to grow during the whole study period and the growth incidence of the Ming dynasty was the highest. As time goes on, the growth incidence of rural settlements showed an inverted "U" shaped pattern. New rural settlements were built in every period, but concentrat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specially, the Ming dynasty the number new rural settlements came to a peak. (3) 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new rural settlements were firstly found in plain areas, then in hilly areas, and lastly they appeared in mountainous areas. The residents of new rural settlements firstly came from regions outside the province, then outside the county, and lastly inside the county. (4) The key factors driving the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cluded 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the short-term scale, wars, policies and climatic disasters influenced the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through driving man-land relationship. New rural settlements firstly appeared in plain areas with rich cultivated land. Then residents gradually moved to and settle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Keywords: rural settlement ; spatio-temporal pattern ; evolution ; driving forces ; Yishui county

0

PDF (104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张佰林, 蔡为民, 张凤荣, 奉婷, 张磊. 隋朝至1949年山东省沂水县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力[J]. , 2016, 35(6): 1141-115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6011

ZHANG Bailin, CAI Weimin, ZHANG Fengrong, FENG Ting, ZHANG Lei.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Yishu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from Sui dynasty to 1949[J]. 地理研究, 2016, 35(6): 1141-115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6011

1 引言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是一定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其分布地区的反映[1,2]。作为农户活动空间择优的过程,农户选址建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地点,更是选择与这个地点相关的周边的地理环境[3]。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也不断演化[4,5]。1949年以前,中国农村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与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土地开发程度等关系密切[6,7]。1949年以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经济构成发生变化,区位、交通和非农经济要素对农村居民点选址和布局的影响越来越显著[8,9]。因此,不同时期,由于农村经济构成、农户主要生计来源以及农村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不同,农村居民点的格局和演变特征也就存在差异[10,11]

当前对农村居民点格局及演变的研究,多集中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型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演化过程与机理[12,13],空间演变类型与驱动形成的主要因素[14,15],转型发展及其动力机制[16-18],空心化特征、形成过程及驱动力[19-21],以及史前聚落的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22,23]。中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度,在1949年之前的相当长时期内,农户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来源,与当前农村经济和农户生计的非农化驱动相比,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及演变有其独特规律,亟需相关研究的跟进和补充完善。基于此,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综合历史资料、GIS与定量分析法,剖析隋朝至1949年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力,探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时期,乡村人地关系变迁、农户迁移及土地开发时序,以期丰富和完善乡村聚落地理学相关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最北端,地处沂河和沭河上游,沂蒙山腹地。介于35°36'N~36°13'N、118°13'E~119°03'E,总面积2434.8 km2。2008年沂水县辖19个乡镇(办事处),1063个行政村(居)。沂水县城始建于西汉,称东莞县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更名沂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沂水县虽有数次的行政区划调整,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县城为经济中心相对稳定的地域单元。沂水县地貌分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形态。北部为沂山山脉,西部由于流水侵蚀形成了周身陡峭且山顶浑圆的崮,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有47个分布在沂水县境内;东部、东北部为丘陵;中部和南部为沂河、沭河冲积平原(图1),不同地貌区的耕地资源禀赋不同,使得农村居民点选址的时空格局呈现一定的特征和规律。

图1   沂水县的地貌

Fig. 1   Location of Yishui county and its topography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沂水县地名志》[24]详尽记载了沂水县1983年1527个农村居民点(自然村)建村的时间、所处的地貌类型及建村时农户来源地等信息,为研究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提供了数据基础。《沂水县地名志》对农村居民点建村的时间有四种记载方式:① 精确的记载年份,如“王家山,王氏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济阳县迁此建村”;② 以建村时皇帝年号记载,如“牛家老庄,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牛姓自沂水城迁此建村”。本文将①归到②中,如将王家山建村的时间定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③ 元朝建村的农村居民点按朝代的初期、中期、末期记载,如“东上坪,相传元初(1271-1368年)张、车等姓居此”;④ 宋朝及其之前建村的农村居民点直接按朝代记录,如“小滑石沟,相传南宋(1127-1279年)车姓定居成村”。对于③和④,直接以《沂水县地名志》记录的方式为准。由于起源于宋朝之前的农村居民点仅6个,故将宋朝之前的朝代整合为一个时间段。《沂水县地名志》将农村居民点所处的地貌类型划分为平原、半平原半丘陵、丘陵、半丘陵半山地、山地五类,本文直接用此分类。同时,《沂水县地名志》对农村居民点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进行了记载,如“黑石沟,相传三世祖存孝、存智由莒县大苑庄迁来”。根据2014年中国行政区界线,将沂水县农村居民点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划分为省外、县外和县内三类。

根据《沂水县地名志》记载,沂水县1983年的农村居民点建村最早的为隋朝。1949-1983年新建的43个农村居民点中有39个是由于修建跋山水库和沙沟水库引发移民搬迁形成,不予考虑。因此,本文的时间尺度为隋朝至1949年,研究对象为在此时间尺度内建村的1484个农村居民点。空间尺度以沂水县1983年行政区划为准,基于以下考虑:① 《沂水县地名志》记载的是1983年沂水县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信息,以此为标准可避免历史上沂水县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县域空间范围变动给研究带来的影响;② 1983年之后沂水县行政区划的调整仅发生在县域内部,县级行政区划保持不变。由于很难获取1983年的县级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因此以沂水县2012年土地利用矢量图为底图,框定研究区的空间范围。首先利用ArcGIS平台,找出对应的1848个农村居民点图斑,利用Attributes工具,输入每个农村居民点建村的时间、所处地貌类型及建村时农户的来源地等信息。其次,从沂水县DEM数据提取坡度信息,并将其与沂水县2012年土地利用矢量图叠加配准,以呈现不同时期沂水县农村居民点所处的地貌类型信息。

2.3 农村居民点相对变化率

借鉴相对变化率公式[25],计算不同地貌类型区农村居民点的相对变化率,公式为:

R=Kb-KaCb-Ca×CaKa(1)

式中: KaKb分别为某地貌区研究期初和研究期末的农村居民点数量; CaCb分别为研究区全域范围研究期初和研究期末的农村居民点数量。R>1时表示某地貌区农村居民点变化幅度快于全域农村居民点变化幅度;R<1表示某地貌区农村居民点变化幅度慢于全域农村居民点变化幅度;R=1表示某地貌区农村居民点变化幅度与全域农村居民点变化幅度相同。

3 结果分析

3.1 农村居民点建村的时间格局

1949年沂水县的1484个农村居民点中,建村于宋朝之前的仅6个(隋朝1个、唐朝3个、五代2个),建村于宋朝的23个,从宋朝(960年)到1949年的990年中新增1478个,年均增加1.49个,说明沂水县的农村居民点多建村于宋朝之后。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和中华民国年均新建农村居民点依次为0.05个、0.1个、1.57个、2.57个、2.01个和1.24个,明朝是农村居民点建村最快的时期。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先快后慢,呈倒“U”型演变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图2),每个朝代初期农村居民点的建村速率较快,例如元初(1271-1294年)年均新建4.58个、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年均新建10.19个、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年均新建3.78个;朝代的中后期,特别是末期,农村居民点的建村速率一般较慢,例如元朝中期(1295-1330年)年均新建0.19个、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年均新建0.83个。

图2   沂水县不同时期农村居民点数量变化

Fig. 2   The number vari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of Yishui county in different periods

3.2 农村居民点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

1949年沂水县的1484个农村居民点中,有建村时农户来源地记载的共987个(表1),建村时农户来源地为省外、县外和县内的农村居民点分别占19.05%、28.67%和52.28%。分朝代看,宋朝之前有农户来源地记载的农村居民点1个,为省外农户迁入沂水县建村形成;宋朝有农户来源地记载的农村居民点3个,省外占66.67%,县外占33.33%;元朝有农户来源地记载的农村居民点25个,以县外和省外为主,分别占60%和32%;明朝有农户来源地记载的农村居民点460个,也以县外和省外为主,分别占37.17%和36.74%;清朝有农户来源地记载的农村居民点451个,以县内为主(77.38%);中华民国有农户来源地记载的农村居民点47个,也以县内为主(95.74%)。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农村居民点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沿着省外—县外—县内的地域格局演进。

表1   沂水县农村居民点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

Tab. 1   The source regions of rural households of the new rural settlements of Yishui county

朝代省外县外县内总量(个)
数量(个)比例(%)数量(个)比例(%)数量(个)比例(%)
宋朝之前110000001
宋朝266.67133.33003
元朝832.001560.0028.0025
明朝16936.7417137.1712026.09460
清朝71.559521.0634977.38451
中华民国12.1312.134595.7447
总量188-283-516-987

新窗口打开

3.3 农村居民点建村所处的地貌类型

1949年沂水县的1484个农村居民点中,地处平原、半平原半丘陵、丘陵、半丘陵半山地和山地的数量分别为268个、71个、639个、27个、479个(表2),分别占农村居民点总量的18.06%、4.78%、43.06%、1.82%、32.28%。

表2   不同地貌类型的沂水县农村居民点数量(个)

Tab. 2   Topography types of the new rural settlements of Yishui county

朝代平原半平原半丘陵丘陵半丘陵半山地山地总计
宋代之前312006
宋代15160123
元朝691653115154
明朝149453989112713
清朝29816515324541
民国301522747
总量26871639274791484

新窗口打开

分朝代看,宋朝之前沂水县建村仅6个。其中,建村于平原的占50%,半平原半丘陵16.67%,丘陵33.33%。可见宋朝之前,沂水县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平原。从空间看(图3),分散在沂水县中部及南部平原,由沂河和沭河冲积形成,土壤肥沃,便于耕作。

图3   沂水县不同时期农村居民点所处的地貌类型

Fig. 3   Topography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of Yishui county in different periods

宋朝沂水县建村23个,年均新建0.07个(960-1271年)。其中,建村于平原的农村居民点相对变化率值R>1,其他地貌区R<1,山区甚至为0(表3),表明平原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快于县域平均水平。从空间看,新建村分散在县域中部及南部的平原及丘陵间的平地处。

元朝沂水县建村154个,年均新建1.57个(1271-1368年)。其中,建村于半平原半丘陵、丘陵和山地的农村居民点相对变化率值R>1,表明这三种地貌区的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快于县域平均水平(宋朝仅有1个居民点分布在山区,到元朝增加了15个,所以山区R值偏大,但其增量的绝对值仍明显少于丘陵和平原),新建村向丘陵扩展的趋势明显。从空间看,新建村主要集中在县域中南部平原,并向西部和北部丘陵扩散。

表3   沂水县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相对变化率

Tab. 3   The relative change rate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different topography areas of Yishui county

朝代平原半平原半丘陵丘陵半丘陵半山地山地
宋朝1.300.260.780.000.00
元朝0.721.511.250.002.82
明朝0.440.641.672.311.80
清朝0.200.210.602.484.19
民国0.350.000.732.451.83

注:R值指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的新建速率。

新窗口打开

明朝沂水县建村713个,年均新建2.57个(1368-1644年)。其中,建村于丘陵、半丘陵半山地和山地的农村居民点相对变化率值R>1,表明这三种地貌区的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快于县域平均水平,新建村所处的地貌以丘陵为主,向山区扩展的趋势明显。从空间看,新建村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北部丘陵山地。

清朝沂水县建村541个,年均新建2.01个(1644-1912年)。其中,建村于半丘陵半山地和山地的农村居民点相对变化率值R>1,山区更是高达4.19,表明这两种地貌区的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快于县域平均水平,新建村所处的地貌以山地为主。从空间看,新建村主要分布在县域西部及北部山地和丘陵。

中华民国沂水县建村47个,年均新建1.24个(1912-1949年)。其中,建村于半丘陵半山地和山地的农村居民点相对变化率值R>1,与清朝趋势相同。新建村以西部和北部山地丘陵区的农村居民点间的填充为主。

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快于县域整体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的地貌类型依次沿着平原—丘陵—山地的地貌格局演进。

3.4 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变化的驱动力

3.4.1 人地关系状况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时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1949年之前,农业生产是中国农民最重要的生计方式,农户以耕地为依托形成聚居地。总体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历史上人口逐渐增加、人地矛盾逐渐加剧[26]。如图4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某区域内最初由于存在足够的耕地承载人口不断增加;随着人口增长,农户土地开发活动加强,促使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加快。但当人地矛盾超过某个临界值时,随着可供开垦的耕地数量和人均耕地资源减少,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开发活动受阻,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就会降低。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先升后降,呈倒“U”型结构。从沂水县实情看,明朝是这个人地关系矛盾的临界点。据前文分析,明朝及之前,沂水县建村的农户以省外和县外为主,且对农村居民点的选址以平原丘陵为主,说明当时沂水县人地矛盾并不突出,有较多可供开发的土地吸引外来人口开垦建村,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逐渐加快;但是到清朝及中华民国时期,沂水县新建村的农户以县内为主,大部分是处于平原丘陵的农户到耕地贫瘠的山区寻求生计,说明此时沂水县人地矛盾已经较为突出,供开发的耕地减少,导致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逐渐减缓。

图4   沂水县农村居民点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

Fig. 4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rural settlements of Yishui county

战争、政策及气候灾害等,通过影响人地关系矛盾,对短时间尺度内农村居民点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即朝代初期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快,朝代中后期建村速率慢。每个朝代初期,在经历了上个朝代战乱后,人口减少、耕地撂荒,大片土地亟待开垦,此时,人地关系矛盾较为缓和,加上朝代初期朝廷多出台鼓励农户迁移开垦的政策[27],引导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户向人烟稀少地区搬迁开垦,因此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较快。到了朝代中后期,由于人口增加,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加上战乱频繁,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减缓。根据《沂水县志》记载,元朝政府对农民的盘剥异常残酷,中原地区又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使得河南、山东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因此,元朝中期和末期农村居民点年均新增仅为0.19个和2.01个。到了明朝初期,人地矛盾较为缓和,加上朝廷鼓励人口稠密地区(如山西)的移民搬迁,促使农村居民点新建速度加快,明洪武年间沂水县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高达每年10.19个。

3.4.2 耕地资源禀赋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载体,是农户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村居民点周围必须有一定量的耕地维系农户的生计。因此,耕地资源禀赋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点选址的关键。人口的增长与耕地开发及耕地产出增加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居民点周边耕地的产出不足以支撑不断增加的人口时,迫于人地矛盾的压力,农户便会外迁,在新开垦耕地上聚居形成新的居民点。由于流水的冲积,平原耕作层厚,土壤肥沃,耕作便利,是耕地资源禀赋最优的区域。随着地势的上升,由于流水侵蚀等原因导致耕作层变薄,耕作条件变差。因此,当空间内存在平原、丘陵和山地等地貌差异时,农户首先选择平原开垦聚居,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逐步向丘陵和山地转移。

宋朝及之前,沂水县农户多在平原开垦耕地聚居。元朝时,逐步转向开垦丘陵区的耕地,但绝对量仍以平原为多。此时,新建村的农户来源地以省外为主,表明沂水县人地关系矛盾不突出,农户优先选址耕地资源禀赋最优的平原。据《沂水县志》记载,元朝末期中原地区的兵乱与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礁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因此,从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50余年间,朝廷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将山西的人口向其他地区转移。沂水县是山东省承接外来移民的92个县(市)之一,此时期即使是县外迁到沂水的农户,也多是先从山西迁到青州府(山东省境内)等地,再搬迁到沂水。因此明朝沂水县新建村的农户多来自县外和省外。据前文分析,明朝沂水县新建村以丘陵居多。说明到了明朝,沂水县平原区人地矛盾加剧,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开始开垦耕地资源禀赋次优的丘陵。清朝及中华民国,沂水县新建村以山地为主。据《沂水县志》记载,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清朝人口急剧增加,尤其是关内,出现了山东人向东北流动,河南山西人向西部流动的人口迁移潮。可见,此时山东的人口矛盾较为突出,沂水县平原丘陵区耕地产出难以支撑不断增加的人口,于是,大量农户从平原丘陵迁到山区,开垦耕地形成新的居民点。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1949年沂水县的1484个农村居民点中,建村于宋朝之前的仅6个(隋朝1个、唐朝3个、五代2个),从宋朝(960年)到1949年的990年中新建1478个,年均增加1.49个。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农村居民点新建速率先快后慢,呈倒“U”型演变。短时间尺度内,每个朝代初期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较快、末期建村速率较慢。

(2)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农村居民点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沿着省外—县外—县内的地域格局演进,宋朝及之前,新建村的农户来源地以省外为主,元明时期以县外和省外为主,清朝及中华民国以县内为主;农村居民点建村所处的地貌类型依次沿着平原—丘陵—山地的地貌格局演进,宋朝及之前,农户以在平原开垦耕地建村为主,元朝新建村向丘陵扩展的趋势明显,明朝农户以开垦丘陵耕地建村为主,并逐步向山区转移,清朝及中华民国,新建村大部分为农户开垦山区耕地并聚居形成。

(3)驱动力研究表明,人地关系状况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时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战争、政策及气候灾害等,通过影响人地关系矛盾,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短时间尺度的格局;耕地资源禀赋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农户垦地建村首先选择耕地资源禀赋优越的平原,随着人地矛盾增加,逐步向耕地资源禀赋次优的丘陵和山地转移。

4.2 讨论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户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聚居地,其时空格局直接受农户行为的影响,而生计作为农户最重要的行为活动,农户的生计方式及其依赖的资源禀赋深刻的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的演变。历史上,中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度,1949年之前的相当长时期内,农户以耕地为生。农户对土地的开发历史,直接反映了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的历史。因此,耕地资源的多寡、优劣及空间分布,也就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变化及时空格局。

当然,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然环境、战争、气候灾害及国家的移民政策等。但这些因素,均可认为是导致人地关系矛盾变化的原因或人地关系矛盾变化的结果(如历朝历代政府组织人口稠密区农户向人口稀少区的移民),从而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的演变。同时,受限于历史资料的匮乏,特别是像沂水县这样的丘陵山区县,很难从历史事件、自然灾害等视角对农村居民点演变的驱动力进行系统研究。因此,从农户依赖的生计方式和资产视角,选取耕地资源禀赋及其所反映的人地关系状况,不失为研究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时期的农村居民点演变的重要途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姜广辉, 张凤荣, 秦静, .

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11): 85-9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应加强对社会经济转型条件下农村居民点内在演化规律的研究。该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北京山区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山区不同地域层次上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变化与该区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三方面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农用地以及城镇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但其分布变化则更多地与农用地距城镇的距离和交通条件紧密相关。该文还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

[Jiang Guanghui, Zhang Fengrong, Qin Jing,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change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environment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Beijing

.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6, 22(11): 85-9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应加强对社会经济转型条件下农村居民点内在演化规律的研究。该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北京山区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山区不同地域层次上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变化与该区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三方面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农用地以及城镇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但其分布变化则更多地与农用地距城镇的距离和交通条件紧密相关。该文还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
[2] 郑文升, 姜玉培, 罗静, .

平原水乡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与格局优化: 以湖北公安县为例

. 经济地理, 2014, 34(11): 120-127.

URL      [本文引用: 1]     

[Zheng Wensheng, Jiang Yupei, Luo Jing, et a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 optimiz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plain water area: A case of Gong'an, Hubei

.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1): 120-127.]

URL      [本文引用: 1]     

[3] 李君, 李小建.

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巩义市为例

. 资源科学, 2009, 31(7): 1195-120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9.07.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对农村地域景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河南巩义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户居住用地总面积及相应的占地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②现有农村居民点分布扩展表现出规模集中化和局部分散化并存的现象;③外部调控因素对聚居斑块的作用力度不断增强,农户聚居空间形态逐步向规则化的方向发展;④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居住环境条件差的区域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地方集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集中指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空间区位的合理化应是今后农村居民点整合发展的主要趋势。

[Li Jun, Li Xiaojian.

Study on the effect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changes of rural residential under the multiple regional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Gongyi city in Henan province

. Resources Science, 2009, 31(7): 1195-120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9.07.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对农村地域景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河南巩义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户居住用地总面积及相应的占地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②现有农村居民点分布扩展表现出规模集中化和局部分散化并存的现象;③外部调控因素对聚居斑块的作用力度不断增强,农户聚居空间形态逐步向规则化的方向发展;④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居住环境条件差的区域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地方集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集中指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空间区位的合理化应是今后农村居民点整合发展的主要趋势。
[4] 海贝贝, 李小建, 许家伟.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 地理研究, 2013, 32(12): 2257-226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2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综合运用GIS 技术、景观指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巩义市1990-2010 年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形态结构的演变特征,探索地形因素、区位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巩义市农村居民点规模扩张明显,集约用地程度较低;居民点斑块形态趋于规则,规划管理效果已开始有初步体现;聚落斑块空间分布聚集特征明显,呈现大斑块低密度分布与小斑块高密度分布格局;但巩义市农村聚落近20 年来整体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只是局部集中趋势进一步增加,不仅在平原与丘陵地区具有集中趋势,在其之外的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集中趋势亦较为明显。居住空间格局变化与自然条件有关,但在时间与空间的微观层面上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具有更大的影响。本文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调整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Hai Beibei, Li Xiaojian, Xu Jiawei.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Gongyi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12): 2257-226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2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综合运用GIS 技术、景观指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巩义市1990-2010 年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形态结构的演变特征,探索地形因素、区位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巩义市农村居民点规模扩张明显,集约用地程度较低;居民点斑块形态趋于规则,规划管理效果已开始有初步体现;聚落斑块空间分布聚集特征明显,呈现大斑块低密度分布与小斑块高密度分布格局;但巩义市农村聚落近20 年来整体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只是局部集中趋势进一步增加,不仅在平原与丘陵地区具有集中趋势,在其之外的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集中趋势亦较为明显。居住空间格局变化与自然条件有关,但在时间与空间的微观层面上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具有更大的影响。本文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调整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5] 赵冰雪, 夏敏, 符海月.

农村居民点动态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 34(1): 150-15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选取宜兴市为研究区,在GIS和RS技术的支撑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模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对引起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呈下降趋势,变化速度逐年减慢,主要新增来源是农用地,主要转移去向是城镇建设用地;② 在地形平坦、距离水源和农用地较近的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密集;③ 经济发展、人口减少、交通改善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影响农村居民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Zhao Bingxue, Xia Min, Fu Haiyue.

Researches on dynamic evol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A case of Yix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5, 34(1): 150-15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选取宜兴市为研究区,在GIS和RS技术的支撑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模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对引起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呈下降趋势,变化速度逐年减慢,主要新增来源是农用地,主要转移去向是城镇建设用地;② 在地形平坦、距离水源和农用地较近的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密集;③ 经济发展、人口减少、交通改善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影响农村居民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6] 韩茂莉, 张暐伟.

20世纪上半叶西辽河流域巴林左旗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地理科学, 2009, 29(1): 71-7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1918年放垦,巴林左旗经历了近百年的聚落兴建与农业开垦历程,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转折点,此前聚落分布以空间扩展为主,以后转为密度增加,在聚落空间分布形式变化的同时,聚落高程也表现出从400~600m高程区这一自然条件具有优势的区域向其它高程扩展。在人口的推动下,巴林左旗聚落空间演变与环境选择经历了由疏至密、由优至劣的过程,并随着农业发展,农田扩展与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人地关系的矛盾焦点。

[Han Maoli, Zhang Weiwei.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ettlements of Bairin Left Banner in Xiliao River Valley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29(1): 71-7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1918年放垦,巴林左旗经历了近百年的聚落兴建与农业开垦历程,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转折点,此前聚落分布以空间扩展为主,以后转为密度增加,在聚落空间分布形式变化的同时,聚落高程也表现出从400~600m高程区这一自然条件具有优势的区域向其它高程扩展。在人口的推动下,巴林左旗聚落空间演变与环境选择经历了由疏至密、由优至劣的过程,并随着农业发展,农田扩展与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人地关系的矛盾焦点。
[7] 张玉英, 王成, 王利平, .

兴坝村浅丘带坝区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研究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11): 45-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2.11.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从农村居民点集聚文 化景观、土地利用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3方面入手剖析浅丘带坝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旨在引导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消费,为 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重构及其和谐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PRA、3S。研究结果:(1)浅丘带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主要表现为3 种形式,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和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浅丘边缘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块,5种类型农户集聚的公路两侧农村居民点断点集聚带以及非农多样化发展 型、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兼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平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团;(2)农户户均宅基地面积随着农户的非农化程度的加强先扩大后缩小,户均建筑面积 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强而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组合的多样性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由"住房+院坝+圈舍+堆棚+林盘"的全类型组合缩减为"住 房+院坝"的简要组合;(3)农村居民点建筑文化景观的现代化程度随农户的非农户程度的加深而加强。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因农户类型的不同而差异 巨大,但总体上农户的"心理思考"是这一差异的内在动因,经济实力和地理条件是其外部因素。

[Zhang Yuying, Wang Cheng, Wang Liping, et al.

Cultural landscape fea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 in a shallow hilly region: A case study in Xingba village

. China Land Sciences, 2012, 26(11): 45-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2.11.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从农村居民点集聚文 化景观、土地利用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3方面入手剖析浅丘带坝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旨在引导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消费,为 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重构及其和谐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PRA、3S。研究结果:(1)浅丘带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主要表现为3 种形式,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和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浅丘边缘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块,5种类型农户集聚的公路两侧农村居民点断点集聚带以及非农多样化发展 型、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兼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平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团;(2)农户户均宅基地面积随着农户的非农化程度的加强先扩大后缩小,户均建筑面积 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强而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组合的多样性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由"住房+院坝+圈舍+堆棚+林盘"的全类型组合缩减为"住 房+院坝"的简要组合;(3)农村居民点建筑文化景观的现代化程度随农户的非农户程度的加深而加强。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因农户类型的不同而差异 巨大,但总体上农户的"心理思考"是这一差异的内在动因,经济实力和地理条件是其外部因素。
[8] 蔡为民, 唐华俊, 陈佑启, .

近20年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

. 资源科学, 2004, 26(5): 89-9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1985年、1995年土地利用类型专题图和2003年TM影像作为信息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近20年来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农村居民点在规模、数量、占用土地面积上是增加的,在空间分布上则呈现集中、密集的趋势,在形状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形状的不规则发展状态;(2)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农村居民点的规模、数量、分布的密集程度、占用土地的多少,在农业自然条件较好、开发历史悠久的南部山前倾斜平原区均大于农业自然条件较差、开发历史短暂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3)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最初与农业自然条件、开发历史密切相关,在其后的变化过程中,较多的受到经济发展、国家政策、人类活动、城市发展等的影响;(4)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较好的反映区域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可为研究小城镇建设、村镇土地整理、土地集约利用等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

[Cai Weimin, Tang Huajun, Chen Youqi, et al.

Landscape patter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Yellow River Delta in recent 20 years

. Resources Science, 2004, 26(5): 89-9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1985年、1995年土地利用类型专题图和2003年TM影像作为信息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近20年来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农村居民点在规模、数量、占用土地面积上是增加的,在空间分布上则呈现集中、密集的趋势,在形状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形状的不规则发展状态;(2)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农村居民点的规模、数量、分布的密集程度、占用土地的多少,在农业自然条件较好、开发历史悠久的南部山前倾斜平原区均大于农业自然条件较差、开发历史短暂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3)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最初与农业自然条件、开发历史密切相关,在其后的变化过程中,较多的受到经济发展、国家政策、人类活动、城市发展等的影响;(4)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较好的反映区域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可为研究小城镇建设、村镇土地整理、土地集约利用等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
[9] Kiss E.

Rural restructuring in Hungary in the period of socio-economic transition

. GeoJournal, 2000, 51(3): 221-233.

https://doi.org/10.1023/A:10175073283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Rural settlements in Hungary account for 93% of all settlements and 37% of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Since 1989 they are scenes of spectacular changes. Based on some case studies of less developed village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t-socialist rural transformation by examining the local economy and living conditions. The main issues are how local actors (for example, economic corporations, households and individuals)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supralocal and local factors and how they responded to them. Such response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manifestations of survival strategy.
[10] 舒帮荣, 李永乐, 曲艺, .

经济发达地区镇域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空间差异研究: 以太仓市陆渡镇和浏河镇为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6): 759-766.

https://doi.org/10.11870/cjlyzyyhj20140600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陆渡镇及浏河镇为例,从镇域尺度探讨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机理及其空间差异。结果显示:(1)两镇农村居民点减少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居民点面积均具有正向作用,到城镇的距离具有负向作用,3者作用大小具有区域差异,农村工业发展及到公路的距离对不同地区作用方向不同;而粮食产量仅对陆渡镇有负向作用;(2)两镇农村居民点增加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发展均具有正向作用,而到公路的距离、基本农田则具有负向作用,4者作用方向及程度排序一致;而除一般因素及到城镇的距离外的其他因素均为特殊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及其作用程度与方向具有区域差异性;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应把握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机理的空间差异,制定差别化政策措施</p>

[Shu Bangrong, Li Yongle, Qu Yi, et al.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driving force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evolution in township of developed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Ludu and Liuhe in Taicang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Rasin, 2014, 23(6): 759-766.]

https://doi.org/10.11870/cjlyzyyhj20140600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陆渡镇及浏河镇为例,从镇域尺度探讨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机理及其空间差异。结果显示:(1)两镇农村居民点减少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居民点面积均具有正向作用,到城镇的距离具有负向作用,3者作用大小具有区域差异,农村工业发展及到公路的距离对不同地区作用方向不同;而粮食产量仅对陆渡镇有负向作用;(2)两镇农村居民点增加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发展均具有正向作用,而到公路的距离、基本农田则具有负向作用,4者作用方向及程度排序一致;而除一般因素及到城镇的距离外的其他因素均为特殊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及其作用程度与方向具有区域差异性;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应把握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机理的空间差异,制定差别化政策措施</p>
[11] 王介勇, 刘彦随, 陈玉福.

黄淮海平原农区典型村庄用地扩展及其动力机制

. 地理研究, 2010, 29(10): 1833-184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地处黄淮海平原农区的禹城市伦镇赵庄村为典型案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结合村庄逐户调查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分类与制图,定量研究典型村庄用地格局特征、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赵庄村土地利用呈&quot;耕地&mdash;作业空间&mdash;居住空间&quot;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008年村庄用地规模比1967年增加了1.26倍,主要表现为宅基地的扩展和打谷场用地增长,1985~1990年村庄用地扩展速度最快,村庄用地在空间上向西和向南方向扩展显著。村庄用地扩展主要表现为渐进式蔓延扩展、突变式非地扩展和填充式补充扩展三个阶段。农户居住需求增长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是村庄用地扩展的内生动力,村庄内部条件与外围环境的巨大反差是村庄用地向外扩展的外部环境动力,农户收入增长为村庄用地扩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而村庄土地规划缺失与管理缺位使村庄用地扩展失去约束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扩展。最后,针对村庄用地扩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村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p>

[Wang Jieyong, Liu Yansui, Chen Yufu.

Spatial expansion pattern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of typical rural settlements in Huang Huai Hai Plai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10): 1833-184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地处黄淮海平原农区的禹城市伦镇赵庄村为典型案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结合村庄逐户调查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分类与制图,定量研究典型村庄用地格局特征、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赵庄村土地利用呈&quot;耕地&mdash;作业空间&mdash;居住空间&quot;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008年村庄用地规模比1967年增加了1.26倍,主要表现为宅基地的扩展和打谷场用地增长,1985~1990年村庄用地扩展速度最快,村庄用地在空间上向西和向南方向扩展显著。村庄用地扩展主要表现为渐进式蔓延扩展、突变式非地扩展和填充式补充扩展三个阶段。农户居住需求增长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是村庄用地扩展的内生动力,村庄内部条件与外围环境的巨大反差是村庄用地向外扩展的外部环境动力,农户收入增长为村庄用地扩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而村庄土地规划缺失与管理缺位使村庄用地扩展失去约束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扩展。最后,针对村庄用地扩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村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p>
[12] 吴文恒, 牛叔文, 郭晓东, .

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演变的实证分析

. 地理研究, 2008, 27(5): 1017-102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5.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研究村庄格局演变,对于制定新时期农村土地利用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以江苏邳州市的吴楼村为典型实例,采用当面问询式访谈和GPS量测的方法分析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1)该村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绝对缓慢发展、改革开放前相对缓慢发展以及20世纪80年代快速扩张、90年代稳定前进、新世纪逐步衰退的系列演化格局,并伴随道路和池塘的相应变化。2) 经济原因、社会结构演变、城镇化、村民传统观念变革及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影响是村庄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而村内人口数量变化是根本。3) 改革开放以前村庄规模变化较小,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是村庄规模扩大最明显的时期,2000年左右村庄内部空弃房屋开始增多。4)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大量增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核心家庭地位提升以及保护耕地意识淡薄等是村庄规模大面积扩张的主要原因。5) 近期村庄空废房屋大量出现主要缘于城镇化和市场经济影响、户籍管理制度不断放松、种粮比较效益低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p>

[Wu Wenheng, Niu Shuwen, Guo Xiaodong, et al.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village pattern evolutio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Huang-Huai-Hai Plai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5): 1017-102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5.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研究村庄格局演变,对于制定新时期农村土地利用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以江苏邳州市的吴楼村为典型实例,采用当面问询式访谈和GPS量测的方法分析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1)该村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绝对缓慢发展、改革开放前相对缓慢发展以及20世纪80年代快速扩张、90年代稳定前进、新世纪逐步衰退的系列演化格局,并伴随道路和池塘的相应变化。2) 经济原因、社会结构演变、城镇化、村民传统观念变革及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影响是村庄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而村内人口数量变化是根本。3) 改革开放以前村庄规模变化较小,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是村庄规模扩大最明显的时期,2000年左右村庄内部空弃房屋开始增多。4)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大量增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核心家庭地位提升以及保护耕地意识淡薄等是村庄规模大面积扩张的主要原因。5) 近期村庄空废房屋大量出现主要缘于城镇化和市场经济影响、户籍管理制度不断放松、种粮比较效益低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p>
[13] 房艳刚, 刘继生.

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

. 地理研究, 2009, 28(4): 968-97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型村落的建设将会成为今后的要点和难点。而集聚型农业村落乡村文化景观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使其文化景观演化研究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入户访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聚落空间演变经历了机械型外向扩展、蔓延型外向扩展与空心化、内部重填与再集聚三个阶段;民居景观演变经历了传统四合院、平顶化和立体发展三个阶段;土地利用经历了圈层化、细碎化与集约利用、集中化与粗放利用三个阶段。其演化是城乡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计划生育与农地制度、国家政策等驱动因子影响下产生的乡村人口、社会、经济和文化变化所导致的。未来,聚落空间的再集聚,民居景观的现代化、生态化和特色化并重,土地利用景观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集聚型农业村落的发展趋势。</p>

[Fang Yangang, Liu Jisheng.

Cultural landscape evolution of cluster agricultural village: The case of Yukou village in Shandong provinc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 28(4): 968-97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型村落的建设将会成为今后的要点和难点。而集聚型农业村落乡村文化景观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使其文化景观演化研究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入户访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聚落空间演变经历了机械型外向扩展、蔓延型外向扩展与空心化、内部重填与再集聚三个阶段;民居景观演变经历了传统四合院、平顶化和立体发展三个阶段;土地利用经历了圈层化、细碎化与集约利用、集中化与粗放利用三个阶段。其演化是城乡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计划生育与农地制度、国家政策等驱动因子影响下产生的乡村人口、社会、经济和文化变化所导致的。未来,聚落空间的再集聚,民居景观的现代化、生态化和特色化并重,土地利用景观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集聚型农业村落的发展趋势。</p>
[14] 邢谷锐, 徐逸伦, 郑颖.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与特征

. 经济地理, 2007, 27(6): 93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7.06.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给城市空间 带来了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 的影响;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Xing Gurui, Xu Yilun, Zheng Ying.

Rural settlement spatial evolution types and featur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6): 93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7.06.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给城市空间 带来了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 的影响;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15] 韩非, 蔡建明.

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

. 地理研究, 2011, 30(7): 1271-128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70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快速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正面临或经历空前的形态演变和现代转型。如何继承、保护与发展乡村文明,做好转型期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规划设计与重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论述了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特征、形态演变和发展类型,探讨其发展机理和重建路径,并对北京市门头沟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经历了传统均质化形态、转型初期异质异构的混杂形态、转型后期功能区块布局形态三个阶段,面临着分化与重组,可以通过城镇化整理、迁建和保留发展三种重建路径来实现,分为农民集中安置导向下的农民新村、农业专门化生产导向下的农业专业村镇和生态旅游导向下的民俗旅游村等三类发展模式。

[Han Fei, Cai Jianming.

The 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periurban rural habitat in Chin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7): 1271-128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70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快速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正面临或经历空前的形态演变和现代转型。如何继承、保护与发展乡村文明,做好转型期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规划设计与重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论述了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特征、形态演变和发展类型,探讨其发展机理和重建路径,并对北京市门头沟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经历了传统均质化形态、转型初期异质异构的混杂形态、转型后期功能区块布局形态三个阶段,面临着分化与重组,可以通过城镇化整理、迁建和保留发展三种重建路径来实现,分为农民集中安置导向下的农民新村、农业专门化生产导向下的农业专业村镇和生态旅游导向下的民俗旅游村等三类发展模式。
[16] 龙花楼, 李秀彬.

长江沿线样带农村宅基地转型

. 地理学报, 2005, 60(2): 179-18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样带这一综合与集成研究的工具,选取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还是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梯度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采用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基于一定的理论假设,研究了区内的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表明:1987~2001年研究区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聚集度指数划分的各区段农村宅基地在建设用地增加中所占比例总体上看,从上游至下游,从甘孜&mdash;玉树区到泸州&mdash;迪庆区、恩施&mdash;重庆区、铜陵&mdash;宜昌区直至上海&mdash;巢湖区,这一比例逐渐降低;长江沿线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与样带内各区段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基本上验证了此前的理论假设。据此,目前由各省 (区、市) 自行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不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国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分区、分类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针对研究区目前农村宅基地的发展现状,根据区域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p>

[Long Hualou, Li Xiubin.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transect of the Yangtse River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60(2): 179-18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样带这一综合与集成研究的工具,选取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还是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梯度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采用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基于一定的理论假设,研究了区内的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表明:1987~2001年研究区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聚集度指数划分的各区段农村宅基地在建设用地增加中所占比例总体上看,从上游至下游,从甘孜&mdash;玉树区到泸州&mdash;迪庆区、恩施&mdash;重庆区、铜陵&mdash;宜昌区直至上海&mdash;巢湖区,这一比例逐渐降低;长江沿线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与样带内各区段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基本上验证了此前的理论假设。据此,目前由各省 (区、市) 自行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不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国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分区、分类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针对研究区目前农村宅基地的发展现状,根据区域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p>
[17] 龙花楼.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实证

. 地理学报, 2006, 61(10): 1093-110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6.10.009      URL      Magsci      摘要

<p>土地利用转型是土地利用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由IGBP和IHDP联合发起的全球土地研究计划 (GLP) 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LUCC) 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理论化,在学科综合与集成基础上提出的假设对土地变化科学显得尤为重要。土地利用转型研究需要寻求一种综合的方法,来对社会和环境变化的时间尺度和历史背景进行整合。通过分析特定时期内中国农村建房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管理政策,在了解中国农村建房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趋势的理论假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宅基地在增加的建设用地总量中所占比例将由高逐渐降低,直到这一比例趋向于一个固定值。最后运用长江沿线样带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结果验证了该理论假设。</p>

[Long Hualou.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China: Theory and verifica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10): 1093-110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6.10.009      URL      Magsci      摘要

<p>土地利用转型是土地利用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由IGBP和IHDP联合发起的全球土地研究计划 (GLP) 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LUCC) 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理论化,在学科综合与集成基础上提出的假设对土地变化科学显得尤为重要。土地利用转型研究需要寻求一种综合的方法,来对社会和环境变化的时间尺度和历史背景进行整合。通过分析特定时期内中国农村建房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管理政策,在了解中国农村建房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趋势的理论假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宅基地在增加的建设用地总量中所占比例将由高逐渐降低,直到这一比例趋向于一个固定值。最后运用长江沿线样带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结果验证了该理论假设。</p>
[18] Long H L, Liu Y S, Li X B, et al.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 Land Use Policy, 2010, 27(2): 457-470.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09.06.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recently mapped out an important strategy on &ldquo;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rdquo; to overall coordinat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gear up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t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uilding of a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and provides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the problems and implications concerning carrying out this campaign, from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To some extent, regional discrepancies, rural poverty, rural land-use issues and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re four major potential factors. Our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land consolidation, praised highly by the governments, is not a panacea for China's rural land-use issues concerning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and the key problem is how to reemploy the surplus rural labors and resettle the land-loss farmer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caring for farmers&rsquo; future livelihood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The regional measures and policies concerning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need to take the obvious regional discrepancies both in 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into account. In a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membership environment, efficient land use for non-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ome extent, needs to be a priority in the eastern region instead of blindly conserving land to maintain food security, part task of which can be shifted to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More preferential policies should be formulated to reverse the rural brain&ndash;drain phenomenon. Based on the analyses and the complexity of China's rural problems, the authors argue that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will be an arduous task and a long road, the target of which is hard to achieve successfully in this century.</p>
[19] 程连生, 冯文勇, 蒋立宏.

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

. 地理学报, 2001, 56(4): 437-44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4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和界定空心化聚落的基础上,用雷达模型揭示了空心化聚落的 激发因素和潜育环境;依据相对空化率和绝对空化率区位商构成2×2阶矩阵,将该区聚落划分为4个空心化等级;并利用家庭预算曲线和地价理论,探讨了空心化 聚落的成因机制;在研究聚落空间消长和应力状况的前提下,提出了反映聚落空心化的5种过程模型,最后探讨了制止聚落空心化的若干措施.

[Cheng Liansheng, Feng Wenyong, Jiang Lihong.

The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hollowizing system of the southeast of Taiyuan basin

. Acta C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4): 437-44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4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和界定空心化聚落的基础上,用雷达模型揭示了空心化聚落的 激发因素和潜育环境;依据相对空化率和绝对空化率区位商构成2×2阶矩阵,将该区聚落划分为4个空心化等级;并利用家庭预算曲线和地价理论,探讨了空心化 聚落的成因机制;在研究聚落空间消长和应力状况的前提下,提出了反映聚落空心化的5种过程模型,最后探讨了制止聚落空心化的若干措施.
[20] 王成新, 姚士谋, 陈彩虹.

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

. 地理科学, 2005, 25(3): 257-2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3.001      URL      摘要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CAS IR GRID))以发展机构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快速实现对本机构知识资产的收集、长期保存、合理传播利用,积极建设对知识内容进行捕获、转化、传播、利用和审计的能力,逐步建设包括知识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和能力审计在内的知识服务能力,开展综合知识管理。

[Wang Chengxin, Yao Shimou, Chen Caihong.

Empirical study on "village-hollowing" in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25(3): 257-2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3.001      URL      摘要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CAS IR GRID))以发展机构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快速实现对本机构知识资产的收集、长期保存、合理传播利用,积极建设对知识内容进行捕获、转化、传播、利用和审计的能力,逐步建设包括知识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和能力审计在内的知识服务能力,开展综合知识管理。
[21] 龙花楼, 李裕瑞, 刘彦随.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 地理学报, 2009, 64(10): 1203-1213.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影响空心村形成演化的因素主要涉及经济、自然、社会文化及制度与管理四个方面。基于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差异化的空心村类型这一原理,划分了空心村演化类型及类型区域。重点揭示了城乡结合部和平原农区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的阶段特征。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会在原址上完整演绎着实心化、亚空心化、空心化和再实心化等四个阶段;平原农区的空心村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型集中高度空心化、外出务工型分散高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低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高度空心化等四种类型。一般状态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大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段特点相对应。最后,结合高分辨率航片(0.25m)和入户调查数据,基于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化的案例研究,剖析了农村空心化演化的动力机制。</p>

[Long Hualou, Li Yurui, Liu Yansui.

Analysis of evalu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riving mechanism of hollowing villages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10): 1203-1213.]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影响空心村形成演化的因素主要涉及经济、自然、社会文化及制度与管理四个方面。基于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差异化的空心村类型这一原理,划分了空心村演化类型及类型区域。重点揭示了城乡结合部和平原农区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的阶段特征。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会在原址上完整演绎着实心化、亚空心化、空心化和再实心化等四个阶段;平原农区的空心村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型集中高度空心化、外出务工型分散高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低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高度空心化等四种类型。一般状态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大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段特点相对应。最后,结合高分辨率航片(0.25m)和入户调查数据,基于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化的案例研究,剖析了农村空心化演化的动力机制。</p>
[22] 侯光良, 刘峰贵, 萧凌波, .

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 地理学报, 2008, 63(1): 34-4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高庙盆地内史前文化遗址密集, 史前文化聚落的分布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受河流地貌影响尤其显著, 绝大部分连续性文化遗址都分布在T3 阶地上。5~4 ka BP 本区气候暖湿, 对应马家窑到马厂时期, 盆地内聚落分布由T3 阶地向T2 转移, 聚落分布模式由均匀到凝 聚, 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 到马厂时期, 聚落发展到鼎盛, 并出现了中型遗址, 成为聚落的中心, 聚落等级上升为两级; 4 ka BP 时气候突变, 急剧的降温, 使得从齐家文化到卡约&mdash;辛 店文化, 盆地内的聚落形态倒退。因此, 气候变化对盆地内聚落演变影响显著, 聚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p>

[Hou Guangliang, Liu Fenggui, Xiao Lingbo, et al.

The transmutation of settlements of prehistoric cultures in eastern Qinghai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63(1): 34-4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高庙盆地内史前文化遗址密集, 史前文化聚落的分布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受河流地貌影响尤其显著, 绝大部分连续性文化遗址都分布在T3 阶地上。5~4 ka BP 本区气候暖湿, 对应马家窑到马厂时期, 盆地内聚落分布由T3 阶地向T2 转移, 聚落分布模式由均匀到凝 聚, 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 到马厂时期, 聚落发展到鼎盛, 并出现了中型遗址, 成为聚落的中心, 聚落等级上升为两级; 4 ka BP 时气候突变, 急剧的降温, 使得从齐家文化到卡约&mdash;辛 店文化, 盆地内的聚落形态倒退。因此, 气候变化对盆地内聚落演变影响显著, 聚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p>
[23] 韩茂莉, 刘霄泉, 方晨, .

全新世中期西辽河流域聚落选址与环境解读

. 地理学报, 2007, 62(12): 1287-129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x2 检验等方式提出,全新世中期西辽河流域聚落对海拔400~500 m 高程区域选择倾向十分明显,在这一高程内又偏重于距河床10~40 m 的坡地,兴隆洼、赵宝沟以及红山文化期这一特征最突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期聚落位置表现出以400~500 m 高程区为核心向高、低两个方位发展。针对上述聚落环境选择特征指出:① 根据人类生存方式可将西辽河流域划 出林地与草地两大地带,两者的交界处即400~500 m 高程区域内以坡地为主的林缘地带,兴隆洼、赵宝沟文化期人类的采集、渔猎活动主要集中在这里,随着红山、夏家店下层文化期 原始农业的发展,聚落选址从原来的林缘地带向草地甚至林地扩展,前后不同考古文化期的 聚落位置界定了自然环境的空间属性与地域差异。② 西辽河流域受地带性环境因素制约,即使在全新世大暖期林缘地带的动植物资源也并不丰富,仅能满足人口密度极低的兴隆洼、赵宝沟文化期人类获取食物的需求,红山文化以后随着人口增殖原始农业逐渐发展起来。③ 全新世中期西辽河流域聚落密度很低,人口规模在这一地区的环境容量之下,农业开发尚未对西辽河流域带来明显的环境扰动。</p>

[Han Maoli, Liu Xiaoquan, Fang Chen, et al.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settlement and environment in the Western Liaohe River Valley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Epoch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62(12): 1287-129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x2 检验等方式提出,全新世中期西辽河流域聚落对海拔400~500 m 高程区域选择倾向十分明显,在这一高程内又偏重于距河床10~40 m 的坡地,兴隆洼、赵宝沟以及红山文化期这一特征最突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期聚落位置表现出以400~500 m 高程区为核心向高、低两个方位发展。针对上述聚落环境选择特征指出:① 根据人类生存方式可将西辽河流域划 出林地与草地两大地带,两者的交界处即400~500 m 高程区域内以坡地为主的林缘地带,兴隆洼、赵宝沟文化期人类的采集、渔猎活动主要集中在这里,随着红山、夏家店下层文化期 原始农业的发展,聚落选址从原来的林缘地带向草地甚至林地扩展,前后不同考古文化期的 聚落位置界定了自然环境的空间属性与地域差异。② 西辽河流域受地带性环境因素制约,即使在全新世大暖期林缘地带的动植物资源也并不丰富,仅能满足人口密度极低的兴隆洼、赵宝沟文化期人类获取食物的需求,红山文化以后随着人口增殖原始农业逐渐发展起来。③ 全新世中期西辽河流域聚落密度很低,人口规模在这一地区的环境容量之下,农业开发尚未对西辽河流域带来明显的环境扰动。</p>
[24] 沂水县地名委员会.

沂水县地名志

. 临沂: 沂水县地名委员会, 1988.

[本文引用: 1]     

[Geographic Name Commission of Yishui County.

Geographic Name Annals of Yishui County

. Linyi: Geographic Name Commission of Yishui County, 1988.]

[本文引用: 1]     

[25] 张凤荣, 张小京, 周建.

都市区设施农业用地空间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 资源科学, 2015, 37(4): 637-64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目视解译的方法从SPOT-5遥感影像上提取了顺义区2003年和2012年的设施农业用地,并对设施农业用地的数量、转化方向和不同用途管制区内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顺义区设施农业用地净增354.89hm<sup>2</sup>,流入的设施农业用地以耕地为主,流出的设施农业用地以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林地为主,且2012年仍有44.45 %的设施农业用地位于《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从退出的设施农业用地占各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比例看,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是退出设施农业用地的主要分布区域,且退出的主要去向是建设用地;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也是新增设施农业用地的主要分布区域。研究认为,无论是原有的设施农业用地被建设占用,还是在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新增设施农业用地,都导致对设施农业的政府补贴投资和农民个人投资的&#x0201c;过程性&#x0201d;浪费,还会增加未来的政府征地成本;为此,农业管理部门在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参考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划,不在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新建设施农业;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应尽可能地保护设施农业用地。本研究可为类似北京的都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设施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对促进都市区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Zhang Fengrong, Zhang Xiaojing, Zhou Jian.

Spatial changes of greenhouse land and policy enlightenment in metropolitan areas

. Resources Science, 2015, 37(4): 637-64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目视解译的方法从SPOT-5遥感影像上提取了顺义区2003年和2012年的设施农业用地,并对设施农业用地的数量、转化方向和不同用途管制区内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顺义区设施农业用地净增354.89hm<sup>2</sup>,流入的设施农业用地以耕地为主,流出的设施农业用地以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林地为主,且2012年仍有44.45 %的设施农业用地位于《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从退出的设施农业用地占各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比例看,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是退出设施农业用地的主要分布区域,且退出的主要去向是建设用地;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也是新增设施农业用地的主要分布区域。研究认为,无论是原有的设施农业用地被建设占用,还是在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新增设施农业用地,都导致对设施农业的政府补贴投资和农民个人投资的&#x0201c;过程性&#x0201d;浪费,还会增加未来的政府征地成本;为此,农业管理部门在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参考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划,不在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新建设施农业;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应尽可能地保护设施农业用地。本研究可为类似北京的都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设施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对促进都市区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26] 郭媛媛, 莫多闻, 毛龙江, .

山东北部地区聚落遗址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 地理学报, 2013, 68(4): 559-5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375-5444.2013.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GIS软件对山东北部地区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双王城剖面沉积环境分析和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聚落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距今8000-5000 年间,在气候温暖湿润和海面相对较高的环境背景下,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相对较高(20~200 m),地形较为平坦(坡度&lt; 2&deg;)的洪积台地和冲积平原上;西部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发生水患,因而很少有遗址分布。距今5000 年之后,气候暖湿程度降低,海平面持续下降,人类活动范围明显向海扩展;西部低洼地区在气候变干和海面降低的双重影响下,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也开始被古人广泛开发利用。这一时期区域文化繁荣发展,逐渐形成社会结构复杂、城邦林立的初期文明。然而距今4000 年左右,由于气候变化和洪患灾害加剧,史前文化开始明显衰落。商周时期气候环境趋于稳定,文化发展再次兴盛。北部滨海平原地区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适应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在早期农业人群难以定居的滩涂地上形成以盐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聚落群。

[Guo Yuanyuan, Muo Duowen, Mao Longjiang,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ttlements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from the Neolithic to Shang-Zhou periods in north Shandong province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4): 559-5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375-5444.2013.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GIS软件对山东北部地区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双王城剖面沉积环境分析和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聚落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距今8000-5000 年间,在气候温暖湿润和海面相对较高的环境背景下,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相对较高(20~200 m),地形较为平坦(坡度&lt; 2&deg;)的洪积台地和冲积平原上;西部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发生水患,因而很少有遗址分布。距今5000 年之后,气候暖湿程度降低,海平面持续下降,人类活动范围明显向海扩展;西部低洼地区在气候变干和海面降低的双重影响下,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也开始被古人广泛开发利用。这一时期区域文化繁荣发展,逐渐形成社会结构复杂、城邦林立的初期文明。然而距今4000 年左右,由于气候变化和洪患灾害加剧,史前文化开始明显衰落。商周时期气候环境趋于稳定,文化发展再次兴盛。北部滨海平原地区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适应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在早期农业人群难以定居的滩涂地上形成以盐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聚落群。
[27] 曾早早, 方修琦, 叶瑜.

吉林省近300年来聚落格局演变

. 地理科学, 2011, 31(1): 87-9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聚落格局演变过程研究对探讨过 去土地利用变化中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地名志资料建立吉林省聚落地名数据库,复原了吉林省近300 a来聚落格局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近300 a以来吉林省的聚落增长在时间上可识别出4个阶段,分别为缓慢增长(1644~1735年)、增长加速(1736~1820年)、高速增长 (1821~1949年)和增长放缓(1950~1990年)阶段,在空间上中部平原和丘陵台地地区在各时期都为聚落密度最大的区域,并且呈现出从中部的 平原和丘陵台地向西部的平原和东部的山地扩散的过程。影响聚落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可能与吉林省的自然地理条件、移民、驻防、以及政府所施行的政策等等相 关。

[Zeng Zaozao, Fang Xiuqi, Ye Yu.

The pattern evolution of settlements in Jilin province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1): 87-9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聚落格局演变过程研究对探讨过 去土地利用变化中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地名志资料建立吉林省聚落地名数据库,复原了吉林省近300 a来聚落格局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近300 a以来吉林省的聚落增长在时间上可识别出4个阶段,分别为缓慢增长(1644~1735年)、增长加速(1736~1820年)、高速增长 (1821~1949年)和增长放缓(1950~1990年)阶段,在空间上中部平原和丘陵台地地区在各时期都为聚落密度最大的区域,并且呈现出从中部的 平原和丘陵台地向西部的平原和东部的山地扩散的过程。影响聚落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可能与吉林省的自然地理条件、移民、驻防、以及政府所施行的政策等等相 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