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6 , 35 (7): 1344-135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7010

研究论文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的17世纪以来东北亚台风信息挖掘

[日]小林雄河1, 潘威12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GIS实验室,西安 710062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Search of Northeast Asia typhoon informa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since the 17th century

KOBAYASHI Yuga1, PAN Wei12

1. GIS-Lab., 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Land Surface Pattern and Simulatio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潘威(1981- ),男,上海宝山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E-mail: panwei@snnu.edu.cn

收稿日期: 2015-12-18

修回日期:  2016-04-11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7-3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223)日本国学术振兴会外国学者长期项目“近300年东亚地区台风变化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小林雄河(1989- ),男,日本新泻人,硕士,主要从事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E-mail: yumata@vmail.plala.or.jp

展开

摘要

西北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台风灾害多发,这些地区的台风的运动轨迹变化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台风活动跨海而行,因此将东北亚几个国家的历史台风信息结合起来,才能看出其全貌。中日两国,最早通过仪器观测描述的台风路径分别为1879年和1878年,历史时期的东北亚地区台风事件只能靠历史文献来推测。以在台风路径的推测上具有问题(台风影响范围评估、详细记录时间的利用、2次相近台风的辨别等)的4次台风事件为例,讨论17世纪以来东北亚台风路径的推测方法。通过对台风个案的讨论,指出将致灾记录和感应记录相结合的可行性;利用仪器观测时期台风记录验证历史文献记载的有效性。相当一部分日记资料在古风暴研究中仍处于未被发掘状态。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公用日记和各名家的家记,拥有较长的写作时间和较为均质的写作内容,可提高跨国界古风暴研究的时空分辨率。

关键词: 历史文献 ; 西北太平洋地区 ; 东北亚地区 ; 台风

Abstract

The Pacific Northwest, especially Northeast Asia, is a typhoon-prone area. Typhoon track changes in these regions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yphoons generally go across the land and sea.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see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historical typhoon combined with the typhoon information of the Northeast Asia. In China and Japan, the first typhoon track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s are 1879 AD and 1878 AD; estimating historical typhoon events in Northeast Asia only rely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4 typhoon events (typhoons that affected Japan on 11-12 September 1650 AD; 15-17 September 1674 AD and typhoons that affected China on 7-8 and 13-16 August 1823 AD), which have typical features (evaluation of the typhoon-affected area, using the recorded detailed time, discrimination of the two typhoons, etc.) as examples, we discuss typhoon track estimation method in Northeast Asia since the 17th century. By discussing typhoon cases, the paper points out feasibility of combining the hazard records and meteorological records and effectiveness of instrumental typhoon records used to verify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study of Paleotem pestology, quite a part of diary has not been utilized yet. The diary of the governing body or a distinguished family has a longer writing time and a homogeneous content writing, we can improv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of cross-border study of Paleotem pestology.

Keywords: historical documents ; Pacific Northwest ; Northeast Asia ; typhoon

0

PDF (120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日]小林雄河, 潘威.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的17世纪以来东北亚台风信息挖掘[J]. , 2016, 35(7): 1344-135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7010

KOBAYASHI Yuga, PAN Wei. Search of Northeast Asia typhoon informa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since the 17th century[J]. 地理研究, 2016, 35(7): 1344-135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7010

1 引言

台风等热带气旋是地球上最强烈的大气扰动现象。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在登陆后明显增大,会导致严重的损失。2004年10月发生的台风“蝎虎”(Tokage)在日本大部分地区引起涝灾,导致了将近100人死亡、失踪;2013年7月发生的台风“苏力”(Soulik)在中国华东、中国台湾及日本冲绳等地引起暴风雨,导致了严重损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21世纪末西北太平洋的强热带气旋活动增加有多半可能,强降水事件在大多数中纬度陆地地区和潮湿的热带地区很可能增加[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东北亚等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运动轨迹是否会出现变化目前尚无定论[2,3],通过对历史上台风路径的推测,可以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中日两国,最早通过仪器观测描述的台风路径分别为:1879年[4]和1878年[5]。地层分析等方法只适用于几十至几百年跨度的超大台风灾害的分析,而且难以阐明台风的逐年动态,只能靠历史文献来推测台风事件的详细状况。

在东北亚几个国家的历史时期台风频率及路径研究中,中日两国最为突出。1960年,日本气象厅官员日下部正雄利用史料记载中的风向变化记录推测了台风经过的位置,展示了1702-1828年的9次台风的可能路径[6]。2009年,美国气候学家Michael Grossman和日本气候学家财城真寿美[7]在南北美大陆飓风的研究基础下,通过日记资料推测了1880-1889年登陆日本的台风序列及部分台风路径,随后还建立了1860-1899年台风序 列[8]。19世纪中期以前的日本台风频率尚不存在。中国的古风暴学研究在20世纪末兴起。2000年,Chan等[9]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建立了1470-1931年登陆广州的台风序列。2001年,Liu等[10]建立了公元975年以来登陆广东省的1000年之间的台风序列。现在已经有华东[11]、华南[12]等中国沿海几个地区的历史台风频率,此外还有明清时期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研究[13]。韩国有金镇冕编纂的1904-1970年影响韩国的台风列表[14],韩国国家台风中心据此编制了1904年以来影响韩国的台风列表及路径图,收录于各期《台风白皮书》。但目前未见器测时期以前朝鲜半岛古风暴研究成果。

对于台风史料的时间跨度研究,Louie等[15]指出,台风最早在5世纪被中国南部地区的居民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气象现象,公元816年影响山东密州的台风是中国最早,甚至可能是世界最早的热带气旋登陆记录。日本从《日本书纪》(1901年经济杂志社)638年9月2日条记载的“大和国大风”以后,史书中出现了近畿、关东、九州北部等政权中心地暴风雨现象的记录。根据朝鲜半岛历史灾害汇编资料《朝鲜の灾害》(1928年朝鲜总督府),朝鲜半岛1世纪就有暴风记录,但大约在14世纪中期以前只记录年月,并没有记录到日,对在这段时间影响朝鲜半岛的台风路径的推测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台风活动跨海而行,而且同一台风会导致几个国家、地区受灾。因此,将东北亚几个国家的历史台风信息结合起来,才能看出其全貌,并可以推测出小冰期及其后东北亚地区台风活动规律的长期变动。推测台风的年频率时,需要把握个别台风的路径概况和地区之间的史料保存情况差异。本文根据各地区的史料特性,讨论17世纪以来东北亚台风路径推测方法。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日本的主要记录来源为江户时期各“藩”向德川幕府上报的灾害报告、《德川实纪》(1907年经济杂志社)等史书,以及日记资料。1603年德川幕府统一日本大部分地区,进入以“藩”实行封建制的江户时期。在此时期,统治阶层以及民间留下的文字记载大大增加。这些史料大多收录于《日本灾异志》(1894年日本矿业会)、《日本气象史料》(1944年中央气象台、海洋气象台)、《日本高潮史料》(1961年气象研究所)、《府县别·年别自然灾害表》(1966年地人书馆),以及20世纪50-60年代日本气象厅下辖的全国地方气象台编写的“灾异志”等气象灾害汇编资料。中国明清两朝的风暴记录主要来源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2004年凤凰出版社)、《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各卷(2003-2013年气象出版社);朝鲜半岛的风暴记录主要来源于朝鲜王室史料《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均为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藏本)以及《朝鲜の灾害》(1928年朝鲜总督府)。根据需要,个别数据查阅了原典。

2.2 台风判断

2.2.1 台风现象本身 历史时期的东北亚地区人虽然还没认识到科学意义上的台风现象,但在史料中保留着风暴感应、灾害记录。例如,日本的史料一般记录为“雨风”“岚”“津浪”“汐”等。前两者是指暴风雨,后两者是指海潮等潮位激变事件。历史时期的“台风”事件因推测其定量评价有一定困难,目前还没有类似于近现代台风的明确定义。本文所说的历史时期台风事件,按其带来的灾害强度来评价,可能还会包括未达台风强度的热带低压等,因此不光是当代“台风”定义的热带气旋。台风直接引起灾害的因素有3个:风、雨、潮。此外,这些因素会在陆地上引起涝灾。涝灾在东北亚各地的史料中,以“水”“大水”等名称记录。由于北太平洋高压的势力和位置变化,台风活动影响东北亚地区的主要时间是公历7-9月和10月上旬。现代的中国江淮地区和日本,每年7月一般会有梅雨末期的集中性强降雨,其后才会有明显的台风活动。17-19世纪也存在这种“霖雨”事件。这种强降雨有时也带有强风,容易与台风现象混淆。因此,需要注意当年的梅雨活动结束时间,再进行判断是否台风。

2.2.2 台风路径及次数 从推测出来的每次台风的路径判断台风次数,以免将同一台风重复计数。台风灾害的主要特征是受灾地区的连续性,除了锋面和龙卷风引起的风雨灾害,台风路径上的地区基本上按时间顺序受灾,而且东北亚地区的台风,运动方向一般为东北—北—西方向,可与温带气旋分辨。通过各地区的受灾时间分析,可推测台风路径以及其行走速度。

在北半球,刮向台风的风一般是逆时针方向。史料中也有降雨强度、风力、风向等要素的逐时变化记录,可利用各地点的这些记录,以较高的精度来确定台风眼经过的地点,推测该台风路径。此外,利用《西北太平洋台风基本资料集》《日本台风资料》等器测时期的台风资料,从中提取台风路径、强度等信息,与现代气象观测记录结合,并与史料中的气象、灾害描述进行比较,以便验证推测出来的历史时期台风路径。

3 台风研究案例

3.1 台风影响范围评估——1650年9月11日台风

日本农历庆安三年八月十六至十七日,即1650年9月11-12日影响日本等国的台风导致了严重的海潮灾害,尤其是有明海北岸的柳川(今福冈县柳川市)和佐贺(今佐贺县佐贺市)。根据这相邻两地的统治机构——柳川藩和佐贺藩的记录,导致351人死亡。在长崎(今长崎县长崎市),海边的房屋进水3尺(约91 cm)。此外,清江苏崇明县及浙江崇德县发生海潮,朝鲜京畿(今韩国首尔市)9月13日大雨[16]。有关这次台风的记载中,离台风路径较远的关东地区江户(今东京)的风雨是未致灾的感应记录,器测时期在日本海上有台风时,东京会观测较强的南风。

在器测时期的台风路径中,明显接近中国华东地区的台风因高空气流流向的关系,一般都有经过朝鲜半岛南部或者日韩两国之间的对马海峡,不登陆日本九州地区。而且华东的两条史料中没有暴风记录,因此有两种可能:一是华东两地的海潮不是由台风单独引起;二是台风本身影响范围大。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位于钱塘江北岸,此地“海水溢塘”有可能钱塘江涌潮导致。江苏崇明县(今属上海市)所在的崇明岛邻近长江口北支,此地现在有时候会发生涌潮,但这个现象是进入20世纪,河道缩小后才出 现[17]。因此可以说,崇明县的海潮可能不是由涌潮事件所致。如果这次台风本身影响范围较大,除了华东两地的海潮外,9月13日朝鲜京畿大雨也有可能受台风刺激的低压导致。导致日本有明海潮灾的1991年台风Mireille曾在日本西南部的9月26-27日,韩国首尔市有降雨。1650年9月11日台风可能是影响范围较大的中大型台风。

这次台风的推测路径(图1a)如下:1650年9月11日晚上登陆九州北部九州北部地区的长崎附近,经过有明海西侧和今山口县,登陆后约3~5小时到达日本海。此路径与1914年8月25日登陆日本的台风以及1991年9月27日登陆日本的台风Mireille相似。在有明海附近导致超过1万人死亡的1828年“西博尔德台风”路径及其引起的海潮事件,也与1991年的台风Mireille相似,这些经过有明海附近的台风在九州北部导致潮灾的可能性很大[18]。潮灾的灾害程度和海湾地带开发程度及堤防强度有关。17世纪以后,日本西半部的各藩为提高管辖地内谷物产量,大力进行海湾地带的排水开垦,在低海拔高度地带增加的同时,这些地带的居住人口也由此增加,江户在前期和后期,海湾地带的台风灾害存在程度差异。

图1   1650年9月11日台风(a)和1674年9月15日台风(b)的可能路径
注:底图数据来源于日本国土地理院的1:2.5万数值地图(2014年)、中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1:400万地图(2014年)、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的1:100万VMap-0(1991年)。

Fig. 1   Possible typhoon track on Sep 11, 1650 AD (a) and Sep 15, 1674 AD (b)

3.2 详细记录时间的利用——1674年9月15日台风

日本农历延宝二年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即1674年9月15-17日影响日本的台风,在日本各地的史料记载中,暴风雨灾害最为突出。《德川实纪》中有关东地区风雨灾害记录:八月十六日水户(今茨城县水户市)大风雨、常州(即常陆国,今茨城县)大风,以及利根川洪水。这些水灾可能是由台风路径前方被台风刺激的锋面引起的。此外,根据《山鹿素行先生日记》,九州日本西部的九州、四国、中国地区还发生了海潮事件;根据《佐土原藩史》,九州东南部地区的佐土原藩内有约2000栋房屋倒塌。1965-1980年,在台风接近日本时,超过60%的龙卷风发生在关东地区和佐土原所在的宫崎平原[19]。1950-1971年在日本,来源于台风的68个龙卷风的发生地点偏向于台风中心前方右侧约30°,距离台风中心200~400 km处[20]。佐土原的这次风灾有可能由龙卷风引起。

这次台风的推测路径(图1b)如下:1674年9月15日登陆九州西南部地区(今鹿儿岛县附近),经过九州东部地区,进入濑户内海,再登陆今广岛县附近,经本州岛中国地区东部,进日本海,影响北陆、奥羽地区,往东北方向走。此路径与1941年10月1日的台风、2004年8月30日的台风Chaba登陆日本的相似。这些台风都沿着日本列岛行走,导致日本大部分地区发生大小灾害。1941年10月1日台风、2004年台风Chaba都在约1天时间内从九州南部地区到达本州岛北部奥羽地区。2004年台风Chaba影响奥羽地区弘前时,最大的10 min平均风速为9 m/s,Chaba最接近时,距离弘前约50 km。根据《弘前藩厅国日记》的风灾描述,1674年9月15日,台风在弘前引起的风相当于9级(20.8~24.4 m/s),这次台风在奥羽地区保持的势力超过Chaba。

这次台风带有时间的记录有4条(表1)。由此可以知道,台风接近这些地点的时间:久留米等九州北部地区是9月16日傍晚;赤穗等关西地区为16日晚上;弘前等奥羽北部地区是17日下午。位于北陆地区的加贺国,按其他3个地点的感应时间,应该在9月16日深夜-17日凌晨刮大风,《田平氏杂记》的“八月十八日夜大风”需要考证。江户时期的日本,学者、高级武士等少量知识阶层以现在的凌晨0点变更日期;民间和一般武士等较多的人以日出变更日期。按知识阶层的时间理解,“八月十八日夜”是指9月17日晚上,也可以理解为17日凌晨0点以后;而民间是指17日夜-18日凌晨。但是江户时期日本的公用、私人日记一般按民间的日期变更法记录,《弘前藩厅国日记》等大部分公用日记以“暁”表达凌晨0点之后、日出之前。《加贺藩史料》引用的《田平氏杂记》中没有其他有关这些时间的描述,目前还不能确定该史料的时间记载方式。如上所述,《田平氏杂记》的“八月十八日夜大风”存在相差一天的错误记载的可能。

表1   1674年9月15日台风记录及其与2004年台风Chaba的对比

Tab. 1   Historical records with time records of the typhoon track on 15 Sept., 1674 AD and comparison with typhoon Chaba, 2004 AD

地点灾害、感应情况及出处2004年台风Chaba风力较大的时间
筑后国久留米(今福冈县久留米市)十七日午刻(16日中午前后)至子刻(凌晨12点前后)大风。(《福冈县灾异志》引自《石原家记》)8月30日上午10-下午4点
播磨国赤穗(今兵库县赤穗市)十七日自哺时(16日下午4点前后)以后终夜大风、高潮,50年来的大风……(《山鹿素行先生日记》)8月30日晚上6-11点(兵库县姫路市)
加贺藩内(今石川县和富山县)延宝二年五月不雨,六七月天凉,八月十八日夜大风吹,农收甚恶。(《加贺藩史料》引自《田平氏杂记》)8月31日凌晨3-上午8点(石川县金泽市)
陆奥国弘前(今青森县弘前市)十八日天气良好。但午时后刻(17日下午1点前后)开始刮大风,申时下刻(下午5点前后)开始变弱。近年罕见的大风,藩厅屋顶大都被吹走。(《弘前藩厅国日记》)8月31日中午12-下午4点

新窗口打开

3.3 2次相近台风的辨别——1823年8月7日、13日台风

清道光三年,春雨和秋雨持续时间比常年明显延长[21]。当年8月7-17日有2次明显的风暴事件,可以分为七月二日、八日,即1823年8月7日、13日出现了2次台风。

8月7日,第1次台风(图2a)。8月7日江苏、浙江有8条风暴记录。8月8日在江苏江北有2条雨涝记录。苏州府8月6-8日降雨(表2),与台风来袭时间吻合。泰州8月8日降大雨(表2)。距离苏州府西北150 km的泰州附近,降雨高峰应在8月8日,与苏州附近有1天的差异,而且没有刮风记录。靖江8月8日长江溢水(表2)。靖江县位于长江北岸,离入海口约有150 km。这次溢水可能是长江流域发生的暴雨和台风引起的海潮的双重作用。

图2   1823年8月7日(a)、8月13日(b)两次台风的可能路径
注:中国底图来源于《CHGIS4.0》(1820年数据)。

Fig. 2   Possible typhoon track on Aug 7 , 1823 AD (a) and Aug 13, 1823 AD (b)

表2   1823年2次台风史料部分记载

Tab. 2   Part of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2 typhoons in 1823 AD

地点灾害、感应情况出处
苏州苏州省城……七月初一、初二、初三、初七、初八、初九、初十等日或微雨广纤,或大雨如注,自一二寸至八九寸不等,其余各属据报,约略相同。……七月二十八日江苏巡抚韩文绮奏,载于《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
史料》
泰州秋七月初三日大雨道光《泰州志》卷1祥异
靖江七月初三江潮泛溢,淹伤田禾光绪《靖江县志》卷8祲祥
嘉定七日时午、未又雨,连绵至九日未初才止,河水又涨,较五月间加二寸。……八日东北风大作,九日西南又起大风,风浃雨益壮……民国《钱门塘乡志》卷12灾祥,引自朱曰佩《水灾续记》
全椒……又全椒县亦报是日(七月初九、初十、十一等日)风雨过猛,城垣、狱墙均遭损坏,堤埂被淹……七月二十七日安徽巡抚陶澍奏,载于《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
霍邱七月初十、十一、十二连日大风抜木,秋禾尽伤道光《霍邱县志》卷12灾异
江苏七月初二、初九两日,狂飙复发,大雨如注,……江苏被灾甚广,共有二十三厅州县道光《分湖小识》卷6灾祥
余姚七月初二大风,海溢坏堤。初八日大雨,水平地高数尺,害禾稼木棉民国《余姚六仓志》卷19灾异

新窗口打开

2000年7月9日接近上海沿岸的“启德”(Kai-tak)等北进台风经过韩国首尔附近时,会有2-3天降雨(根据韩国气象厅观测记录),但是根据《承政院日记》,朝鲜汉城府(今韩国首尔)1823年8月3-14日皆为晴天,没受到明显的台风影响。1978年7月23日登陆的强台风Trix、1988年8月8日的台风“比尔”(Bill)以及2000年8月10日的台风“杰拉华”(Jelawat)等西北进台风在影响华东沿海期间和其后的2-3天,韩国首尔没有降雨。因此,8月7日的台风可能没移往黄海北部,而是在登陆华东沿海后不久消失。对这次台风的推测路径为:8月7日登陆于浙江东北部,不久弱化,消失,势力弱于Trix、比尔等台风。

8月13日,第2次台风(图2b)。推测路径为:8月13日登陆于江苏东南部,渐渐西进,17日消失于安徽境内。器测时期华东沿海的台风一般从宁波以南地区登陆,而这次的台风登陆地点略微偏北,停留时间也长。嘉定县的史料(表2)中有风向变化记录,由此可推测台风眼的位置:8月13日台风在嘉定县东南侧;8月14日台风在嘉定县西北侧。全椒、霍邱两县8月15-17日大风(表2),这次台风可能经过了这些县附近。江苏太湖以西地区的各县方志当中只有当年发生大水的记录,不存在明显指出这2次台风的受灾记录。但是江苏23个厅州县有在8月7、14日遭受风雨灾害的记载(表2)。太湖以东地区的厅州县不超过23个,由此可知太湖以西地区也受到了这次台风的影响。

这次的台风路径大致类似于1943年8月11日登陆的台风、1956年8月2日的台风“温黛”(Wanda)以及2012年8月8日的台风“海葵”(Haikui)等。但是余姚县六仓地区(今慈溪市)8月13日没有刮风记录(表2),这说明8月13日的台风路径以及登陆地点可能相对于这些台风位置偏北。1977年9月11日的台风“贝贝(Babe)”和1989年8月4日的台风Ken-Lola均登陆于上海浦东地区,而且这些台风在日本冲绳附近受到了气流的干扰,导致其轨迹较为复杂,其后的路径及登陆地点也有了偏北的倾向。这次台风也可能受到了这种气流的干扰,导致登陆地点偏北。但因台湾和琉球王国(今日本冲绳县)两地由于近代战争等原因,天气及气象灾害记录的保留和发掘不充分,目前还没得到明确的史料支持,未能确定这一说法。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4次台风路径的推测,围绕台风影响范围评估、详细记录时间的利用、2次相近台风的辨别等个别问题,讨论了17世纪以来台风路径推测的具体方法,指出了将地方志中的致灾记录和日记中的感应记录相结合的可行性;利用器测时期台风记录验证历史文献记载的有效性。日记中的感应记录也与地方志中的致灾记录一样,提供了台风的大致位置信息,将这两种信息相结合,就可以更好地推测历史台风路径及其规模。通过从历史文献资料中提取灾害信息,与器测时期类似情况的观测记录进行对照,对推测历史台风各种现象有很大帮助。

在台风路径的推测过程中,以地方志或者史书的致灾记录为骨干,利用日记中的感应记录等详细记载来提高推测路径的精度。但是现有灾害汇编资料对日记资料的收录并不全,部分日记在古风暴研究中仍处于未发掘状态。郑微微等[22]将清代7部日记资料为核心资料,识别出了1815-1869年间影响浙北地区的60次台风,并表明:利用古代日记中的天气信息能大大提高历史台风研究的准确度与分辨率。一般来说,1部日记资料的时间延续性有限,而利用多部日记时需要制定标准进行处理。加之,日记资料不像地方志资料一样拥有“空间分布的普遍性”[23],研究区域扩大时会出现资料的时空分辨率问题。但在日记资料中,朝鲜王室、日本幕府和各藩等统治机构编写的“公用日记”和各名家的“家记”与私人日记不同,拥有较长的写作时间和较为均质的写作内容。Mikami[24]等气候学者曾利用这些日记资料,对历史时期日本的逐日天气及气候进行过推测。跨国界的古风暴研究中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逐日、逐时天气资料,提高研究的时空分辨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2] Liu Kam-biu, 范代读.

全球变暖是否导致台风增强: 古风暴学研究进展与启示

. 科学通报, 2008, 53(13): 1489-15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近年来台风活动异常, 它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还是处在年代际变化的活跃期, 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争论的焦点和热点. 由于台风器测年限太短, 对台风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复杂过程和机制认识不足, 特别是对破坏力巨大的超强台风活动规律的认识更是有限, 因此亟需延长台风资料的时间序列. &ldquo;古风暴学&rdquo;便是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学科, 始于20世纪90年代, 通过研究地质记录和历史文献, 重建器测时代之前几百年至数千年的古台风活动规律. 在对近十几年来古风暴学主要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代用记录在古风暴学研究中的发展和前景. 古风暴学研究开始由比较单一地依靠典型风暴沉积特征, 逐步发展为综合运用微体化石、有机元素比值和同位素等方法, 进行风暴事件沉积的判识. 近年来又发展了树轮、洞穴石笋和珊瑚礁等年生长微层的氧同位素分析法. 历史文献资料也得到比较系统的整编和分析. 已有的研究表明, 台风登陆频数与全新世气温长周期波动不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 台风活动与ENSO的关系是长期的、稳定的, La Ni&ntilde;a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数和登陆中、北美洲的飓风数明显多于El Ni&ntilde;o年, 这与现代台风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另外, 台风路径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但二者之间的长周期关系仍不清楚. 这些认识对于理解全球变化与台风趋势性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风暴学研究今后需加强: (ⅰ) 代用记录形成和保存机制的研究; (ⅱ) 不同代用记录的对比验证; (ⅲ) 区分风暴沉积与海啸等其他高能事件沉积; (ⅳ) 古风暴强度的重建工作; (ⅴ) 数值模拟; (ⅵ) 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古风暴学对比研究, 增强台风发生机制与周期性的研究.</p>

[Liu Kam-biu, Fan Daidu.

Whether global warming cause to enhance the typhoon: From the advances and inspiration in the study of paleotem pestology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8, 53(13): 1489-15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近年来台风活动异常, 它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还是处在年代际变化的活跃期, 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争论的焦点和热点. 由于台风器测年限太短, 对台风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复杂过程和机制认识不足, 特别是对破坏力巨大的超强台风活动规律的认识更是有限, 因此亟需延长台风资料的时间序列. &ldquo;古风暴学&rdquo;便是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学科, 始于20世纪90年代, 通过研究地质记录和历史文献, 重建器测时代之前几百年至数千年的古台风活动规律. 在对近十几年来古风暴学主要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代用记录在古风暴学研究中的发展和前景. 古风暴学研究开始由比较单一地依靠典型风暴沉积特征, 逐步发展为综合运用微体化石、有机元素比值和同位素等方法, 进行风暴事件沉积的判识. 近年来又发展了树轮、洞穴石笋和珊瑚礁等年生长微层的氧同位素分析法. 历史文献资料也得到比较系统的整编和分析. 已有的研究表明, 台风登陆频数与全新世气温长周期波动不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 台风活动与ENSO的关系是长期的、稳定的, La Ni&ntilde;a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数和登陆中、北美洲的飓风数明显多于El Ni&ntilde;o年, 这与现代台风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另外, 台风路径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但二者之间的长周期关系仍不清楚. 这些认识对于理解全球变化与台风趋势性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风暴学研究今后需加强: (ⅰ) 代用记录形成和保存机制的研究; (ⅱ) 不同代用记录的对比验证; (ⅲ) 区分风暴沉积与海啸等其他高能事件沉积; (ⅳ) 古风暴强度的重建工作; (ⅴ) 数值模拟; (ⅵ) 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古风暴学对比研究, 增强台风发生机制与周期性的研究.</p>
[3] 雷小途, 徐明, 任福民.

全球变暖对台风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 气象学报, 2009, 67(5): 679-688.

https://doi.org/10.11676/qxxb2009.06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球变暖是当前热点问题之一,各大洋区时有发生的“超乎寻常”的台风活动也广为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台风活动特征是否悄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全球变暖是否存在关联?这些问题已成为国际台风界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取得了许多进展。文中从全球台风活动特征变化事实的观测研究、成因分析、数值模拟与预测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概述。综合各方观点,得到主要共识如下:单个台风的异常活动不宜直接归因于气候变化;全球台风频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沿海地区人口增长和基础设施增加是近期台风对社会影响加重的主要原因;自1970年以来,一些海区的超强台风比例明显增大,比目前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要大许多;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台风的最大风速和降水很可能会继续增加;尽管在台风记录中同时有支持和不支持人类活动(全球变暖的影响)信号存在的证据,但在这一点上还不能给出一致的肯定结论。另外,由于台风和相关气候资料存在均一性方面问题,气候数值模式对台风气候特征描述也存在缺陷,这两类问题的存在使得在目前阶段确切阐明全球变暖和台风活动的关系仍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Lei Xiaotu, Xu Ming, Ren Fumin.

A review on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ies

.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9, 67(5): 679-688.]

https://doi.org/10.11676/qxxb2009.06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球变暖是当前热点问题之一,各大洋区时有发生的“超乎寻常”的台风活动也广为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台风活动特征是否悄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全球变暖是否存在关联?这些问题已成为国际台风界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取得了许多进展。文中从全球台风活动特征变化事实的观测研究、成因分析、数值模拟与预测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概述。综合各方观点,得到主要共识如下:单个台风的异常活动不宜直接归因于气候变化;全球台风频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沿海地区人口增长和基础设施增加是近期台风对社会影响加重的主要原因;自1970年以来,一些海区的超强台风比例明显增大,比目前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要大许多;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台风的最大风速和降水很可能会继续增加;尽管在台风记录中同时有支持和不支持人类活动(全球变暖的影响)信号存在的证据,但在这一点上还不能给出一致的肯定结论。另外,由于台风和相关气候资料存在均一性方面问题,气候数值模式对台风气候特征描述也存在缺陷,这两类问题的存在使得在目前阶段确切阐明全球变暖和台风活动的关系仍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4] Dechevrens M.

Le typhon du 31 Juillet 1879

. Shanghai: 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àl' Orphelinat de Tou-sè-wè, 1879.

URL      [本文引用: 1]     

[5] Knipping E.

The September Taifuns 1878

. Mittheilungen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Natur-und V ölkerkunde Ostasiens, 1879, 18.

[本文引用: 1]     

[6] 日下部正雄.

资料からみた西日本の气象灾害第二报台风

. 天气, 1960, 7(1): 16-17.

[本文引用: 1]     

[Kusakabe Masao.

Historical review of meteorological damage in west part of Japan, II.Typhoons

. Tenki, 1960, 7(1): 16-17.]

[本文引用: 1]     

[7] Grossman M, Zaiki M.

Reconstructing typhoons in Japan in the 1880s from documentary records

. Weather, 2009, 64(12): 315-322.

[本文引用: 1]     

[8] Grossman M, Zaiki M.

Documenting 19th century typhoon landfalls in Japan

. Review of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 2013, 38: 95-1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Japan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basin, the most active tropical cyclone region in the world. For the most recent normal period (1981-2010), an annual average of 25.6 typhoons formed in the basin with 5.4 of those storms coming within 300 km of the four main islands of Japan.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Japan, typhoons have been a major hazard bringing strong winds, high waves, and heavy rainfall with flooding and landslides to the country nearly every year. With or without potential changes in typhoon frequencies and intensities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typhoons are a significant problem for Japan. Most studies of typhoons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depend on modern data dating back only to 1951 with the more accurate satellite observations beginning in 1965. As a result, our understanding of typhoon behavior over the long term and under differing global climatic conditions remains incomplete. However, records and data do exist for earlier periods and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yphoon histories. Such records can used for periods that have no instrumental data and to add detail to periods with limited data. In our research, we use data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to reconstruct a list of typhoons affecting Japan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to describe and map these typhoons. We use data from: 1) Japan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including official and private diaries that have been entered into a Historical Weather Database; 2)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compilations; 3) weather observations and compilations from outside Japan; 4) English language newspapers published in Japan; 5) Japan Imperi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Maps and Records. Combining data from these multiple sources makes it possible to reconstruct a meaningful record of typhoons of the past.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data and methods we used, discuss some results to date, and preview potential uses for this research.
[9] Chan J C L, Shi J.

Frequency of typhoon landfall over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470-193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0, 20(2): 183-190.

[本文引用: 1]     

[10] Liu K, Shen C, Louie K.

A 1000-Year history of typhoon landfalls in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reconstructed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records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1, 91(3): 453-464.

[本文引用: 1]     

[11] 张向萍, 叶瑜, 方修琦.

公元1644-1949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台风频次序列重建

. 古地理学报, 2013, 15(2): 283-292.

https://doi.org/10.7605/gdlxb.2013.02.02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使用历史方志资料,根据台风发生时风雨潮洪的特点和文献记录中对它们的文字描述,建立了台风天气灾害现象筛选词语表,提取了台风相关信息,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元1644—1949年历史台风灾害数据库。通过对现代台风过程中天气现象和可能造成灾害特征的分析,从历史台风描述词语、风雨潮现象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台风灾害链、风雨持续时间、台风风向、地形等方面制定了辨识历史台风的4条直接判别准则和6条辅助辨识依据,逐年辨识台风事件。与器测资料相对比,检验了历史台风事件重建的结果,公元1884—1949年间共重建出65次台风事件,相当于器测数的87.8%,两者相差1次以下的年数为55 a,占83.3%,说明利用方志资料重建台风频次序列的可靠性,为重建历史台风频次序列提供了方法支持,对研究长时间台风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科学意义。

[Zhang Xiangping, Ye Yu, Fang Xiuqi.

Reconstructing series of historical typhoon frequency from 1644 AD to 1949 AD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3, 15(2): 283-292.]

https://doi.org/10.7605/gdlxb.2013.02.02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使用历史方志资料,根据台风发生时风雨潮洪的特点和文献记录中对它们的文字描述,建立了台风天气灾害现象筛选词语表,提取了台风相关信息,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元1644—1949年历史台风灾害数据库。通过对现代台风过程中天气现象和可能造成灾害特征的分析,从历史台风描述词语、风雨潮现象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台风灾害链、风雨持续时间、台风风向、地形等方面制定了辨识历史台风的4条直接判别准则和6条辅助辨识依据,逐年辨识台风事件。与器测资料相对比,检验了历史台风事件重建的结果,公元1884—1949年间共重建出65次台风事件,相当于器测数的87.8%,两者相差1次以下的年数为55 a,占83.3%,说明利用方志资料重建台风频次序列的可靠性,为重建历史台风频次序列提供了方法支持,对研究长时间台风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科学意义。
[12] 潘威, 满志敏, 刘大伟, .

1644-1911 年中国华东与华南沿海台风入境频率

. 地理研究, 2014, 33(11): 2195-220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东与华南沿海的多种历史文献,通过对&#x0201c;颶&#x0201d;、&#x0201c;颱&#x0201d;含义的考察与风雨潮现象记录特征的辨析,以及非台风事件的排除,建立了1644-1911年入境华东与华南沿海的逐年台风频率序列。研究时段内共有967次台风入境(年均3.62次),17世纪后半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两个时期是台风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ENSO现象与沿海台风活动的频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全球/半球尺度的冷暖转换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曾经伴随了入境中国沿海台风次数的增加,在过去300年中是增长速率最快的一个时期,但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时出现的快速升温现象却伴随着沿海台风数量的下降。因此,半球/全球尺度的快速升温现象与中国华东&#x02014;华南沿海遭受台风数量之间可能不存在线性关系。</p>

[Pan Wei, Man Zhimin, Liu Dawei, et al.

The changing of Chinese coastal typhoon frequency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1644-1911AD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1): 2195-220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东与华南沿海的多种历史文献,通过对&#x0201c;颶&#x0201d;、&#x0201c;颱&#x0201d;含义的考察与风雨潮现象记录特征的辨析,以及非台风事件的排除,建立了1644-1911年入境华东与华南沿海的逐年台风频率序列。研究时段内共有967次台风入境(年均3.62次),17世纪后半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两个时期是台风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ENSO现象与沿海台风活动的频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全球/半球尺度的冷暖转换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曾经伴随了入境中国沿海台风次数的增加,在过去300年中是增长速率最快的一个时期,但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时出现的快速升温现象却伴随着沿海台风数量的下降。因此,半球/全球尺度的快速升温现象与中国华东&#x02014;华南沿海遭受台风数量之间可能不存在线性关系。</p>
[13] 曹罗丹, 李加林, 叶持跃, .

明清时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

. 地理研究, 2014, 33(9): 1778-179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90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明清小冰期是我国气候的异常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通过系统搜集、整理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沿海地区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造成的损失具有明显的时空地域分异特征,得到如下特征:①明清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灾害发生频次成波动上升的趋势,在明末清初达到一个高峰值;在浙江沿海地区的各种灾害中,水、旱两灾的发生最为频繁,水灾发生频次高于旱灾。②水灾、旱灾、台风和潮灾是该地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台风与水灾、潮灾之间是高度相关的,且台风灾害是浙江沿海地区的主要致灾因子,台风灾害诱发的灾害链具有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旱灾和水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该地区水、旱两灾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相对一致,这种现象可能是副高季节内振荡所导致的。③浙江省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损失程度与地貌形态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以平原、丘陵及低山等地貌类型为主的孕灾环境对浙江沿海地区水灾、旱灾、台风灾害和风暴潮灾等4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损失的空间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浙北地区水旱灾害变化剧烈,浙中、浙南地区相对较弱。杭州湾地区台风灾害的分布具有湾口多于湾顶,南岸多于北岸的特点。④从灾害损失的空间格局来看,特大损失程度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潮灾,且集中分布在浙北平原,浙南山地和浙东南平原丘陵分布较少。

[Cao Luodan, Li Jialin, Ye Chiyue, et al.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in natural disasters of the coastal reg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9): 1778-179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90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明清小冰期是我国气候的异常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通过系统搜集、整理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沿海地区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造成的损失具有明显的时空地域分异特征,得到如下特征:①明清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灾害发生频次成波动上升的趋势,在明末清初达到一个高峰值;在浙江沿海地区的各种灾害中,水、旱两灾的发生最为频繁,水灾发生频次高于旱灾。②水灾、旱灾、台风和潮灾是该地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台风与水灾、潮灾之间是高度相关的,且台风灾害是浙江沿海地区的主要致灾因子,台风灾害诱发的灾害链具有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旱灾和水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该地区水、旱两灾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相对一致,这种现象可能是副高季节内振荡所导致的。③浙江省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损失程度与地貌形态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以平原、丘陵及低山等地貌类型为主的孕灾环境对浙江沿海地区水灾、旱灾、台风灾害和风暴潮灾等4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损失的空间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浙北地区水旱灾害变化剧烈,浙中、浙南地区相对较弱。杭州湾地区台风灾害的分布具有湾口多于湾顶,南岸多于北岸的特点。④从灾害损失的空间格局来看,特大损失程度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潮灾,且集中分布在浙北平原,浙南山地和浙东南平原丘陵分布较少。
[14] 金镇冕.

韩国에 影响을 미친 台风调查(1904-1970)

. 韩国气象学会志, 1972, 8(1): 39-48.

[本文引用: 1]     

[Kim Chinmyun.

On the typhoons influenced in Korea (1904-1970)

. Journal of the Kore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72, 8(1): 39-48.]

[本文引用: 1]     

[15] Louie K, Liu K.

Earliest historical records of typhoons in China

.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003, 29(3): 299-316.

https://doi.org/10.1006/jhge.2002.04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Based on an original survey and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is paper ascertains that by as early as the fifth century AD, the typhoon had been recognized by the people of southern China as a distinct meteorological phenomenon. A specific term, ju or jufeng , was accordingly coined, with rather accurate specifications given to it. A typhoon that struck the coastal city of Mizhou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northern China in AD 816 is the earliest recorded tropical cyclone landfall in China, and perhaps also in the world. The typhoon as a weather phenomenon was frequently mentioned,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in many works, including history books, poems and government documents, in the ninth century AD. Such a societal understanding of typhoons made an accurate report of typhoon landfall in AD 816 possible. Another typhoon that struck Qingyuan County in central Guangdong Province in AD 819 was encountered by a leading scholar who described it in his poem. This is the second earliest typhoon landfall recorded in China.
[16] 小林雄河, 潘威.

17世纪日本2次重大台风事件的路径重建

. 地球环境学报, 2014, 5(6): 363-369.

https://doi.org/10.7515/JEE201406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西北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日两国为台风灾害多发区,这些地区的台风路径变化会带来深刻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基本上不存在定量气象资料,只能靠历史文献重建台风事件。日本17世纪史料有限,利用史料的同时,还利用器测时期的台风记录推测了历史时期台风路径及其规模。本文重建了1650年9月11日和1674年9月15—17日影响日本的台风大致路径。通过台风个案的重建,明确了现有汇编资料收录不全的问题,发现了各藩公用日记等未利用史料。在不存在风向变化等详细记录的条件下,重建台风路径时可以适度关注其“危险半圆”。同一次影响中日两国的台风路径都偏北,基本上不登陆九州。重建华东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事件时,需要考虑涌潮事件的存在。

[Kobayashi Yuga, Pan Wei.

Reconstruction of 2 significant typhoon paths in the 17th century Japan

. Journal of Earth Environment, 2014, 5(6): 363-369.]

https://doi.org/10.7515/JEE201406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西北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日两国为台风灾害多发区,这些地区的台风路径变化会带来深刻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基本上不存在定量气象资料,只能靠历史文献重建台风事件。日本17世纪史料有限,利用史料的同时,还利用器测时期的台风记录推测了历史时期台风路径及其规模。本文重建了1650年9月11日和1674年9月15—17日影响日本的台风大致路径。通过台风个案的重建,明确了现有汇编资料收录不全的问题,发现了各藩公用日记等未利用史料。在不存在风向变化等详细记录的条件下,重建台风路径时可以适度关注其“危险半圆”。同一次影响中日两国的台风路径都偏北,基本上不登陆九州。重建华东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事件时,需要考虑涌潮事件的存在。
[17] 陈沈良, 陈吉余, 谷国传.

长江口北支的涌潮及其对河口的影响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3(2): 7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641.2003.02.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现场踏勘、实测并结合历史资料,阐述了长江口北支涌潮的发育、种类、形态和特点,并利用流体水跃现象的Froude数判别,解释了涌潮成因.进一步研 究表明,河槽束狭加大涨潮流速,河床淤浅则减缓潮波传速.北支在自然和人为的影响下,河槽不断束狭、河床逐渐淤浅是近年来涌潮发生次数增多、潮头增大的原 因.随着涌潮潮头的推进,大量水沙上溯,这对北支和南支上段的滩、槽变化和河口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

[Chen Shenliang, Chen Jiyu, Gu Guochuan.

The tidal bore on the north branch of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stuary

.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3, 3(2): 7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641.2003.02.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现场踏勘、实测并结合历史资料,阐述了长江口北支涌潮的发育、种类、形态和特点,并利用流体水跃现象的Froude数判别,解释了涌潮成因.进一步研 究表明,河槽束狭加大涨潮流速,河床淤浅则减缓潮波传速.北支在自然和人为的影响下,河槽不断束狭、河床逐渐淤浅是近年来涌潮发生次数增多、潮头增大的原 因.随着涌潮潮头的推进,大量水沙上溯,这对北支和南支上段的滩、槽变化和河口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
[18] 小西达男.

1828年シーボルト台风 (子年の大风) と高潮

. 天气, 2010, 57(6): 383-398.

[本文引用: 1]     

[Konishi Tatsuo.

Siebold typhoon in 1828 (Otherwise "Nenotoshi" Typhoon) and induced storm surges

. Tenki, 2010, 57(6): 383-398.]

[本文引用: 1]     

[19] 小元敬男.

台风に伴う龙卷について

. 天气, 1982, 29(9): 91-104.

[本文引用: 1]     

[Omoto Yukio.

On "Tatsumaki"(tornadoes) associated with typhoons

. Tenki, 1982, 29(9): 91-104.]

[本文引用: 1]     

[20] Fujita T, Watanabe K, Tsuchiya K, et al.

Typhoon-associated tornadoes in Japan and new evidence of suction vortices in a tornado near Tokyo

. 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1972, 50(5): 431-453.

URL      [本文引用: 1]     

[21] 潘威, 王美苏, 杨煜达.

1823年(清道光三年)太湖以东地区大涝的环境因素

. 古地理学报, 2010, 12(3): 364-370.

https://doi.org/10.7605/gdlxb.2010.03.01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1823年 ( 清道光三年)中国南岭以北普遍发生水灾,其中太湖以东地区受灾尤其严重。通过清代<br />至民国时期的方志、档案等资料对该年太湖以东地区大涝形成的环境因素进行重建和分析,认为此次大涝是雨<br />带异常和吴淞江淤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1823年 2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有 3个降雨集中期,降雨总量较常年显著<br />增加,春雨、秋雨持续时间较常年明显延长。2月份开始该区受雨带影响,3月中旬至3月上旬雨带长期滞留,<br />与梅雨带重叠造成连续强降雨;8月上旬至中旬台风活动导致 &ldquo; 伏旱&rdquo;缺失;8月下旬至 10月下旬南退雨带长<br />期在本区滞留,该年可能为拉尼娜年。同时,河流系统排涝功能严重萎缩,吴淞江感潮河段的井亭渡&mdash;曹家渡<br />河段容积仅有正常情况的1/5左右。此次大涝是降雨带异常与河流排涝功能萎缩共同作用的结果。</p>

[Pan Wei, Wang Meisu. Yang Yuda.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flood in east area of Taihu Lake in the year of 1823

.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0, 12(3): 364-370.]

https://doi.org/10.7605/gdlxb.2010.03.01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1823年 ( 清道光三年)中国南岭以北普遍发生水灾,其中太湖以东地区受灾尤其严重。通过清代<br />至民国时期的方志、档案等资料对该年太湖以东地区大涝形成的环境因素进行重建和分析,认为此次大涝是雨<br />带异常和吴淞江淤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1823年 2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有 3个降雨集中期,降雨总量较常年显著<br />增加,春雨、秋雨持续时间较常年明显延长。2月份开始该区受雨带影响,3月中旬至3月上旬雨带长期滞留,<br />与梅雨带重叠造成连续强降雨;8月上旬至中旬台风活动导致 &ldquo; 伏旱&rdquo;缺失;8月下旬至 10月下旬南退雨带长<br />期在本区滞留,该年可能为拉尼娜年。同时,河流系统排涝功能严重萎缩,吴淞江感潮河段的井亭渡&mdash;曹家渡<br />河段容积仅有正常情况的1/5左右。此次大涝是降雨带异常与河流排涝功能萎缩共同作用的结果。</p>
[22] 郑微微, 唐晶, 杨煜达.

1815-1869年影响浙北地区台风序列重建与路径分析

. 地球环境学报, 2014, 5(6): 370-378.

https://doi.org/10.7515/JEE201406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清代日记资料中的天气信息,参考现代定义,通过制定影响浙北地区台风的辨识标准,识别出了1815至1869年间影响浙北地区的60次台风。重建了影响浙北地区台风发生频次序列,发现1823-1835年和1848-1861年间频次偏高。根据台风影响下地面风向转变规律,利用日记中的风向记录判断出32次台风相对于浙北地区的行进路径,其中1835至1844年与1850至1861年两个时段内自浙北以东北行的台风明显多于浙北以南登陆西北行的台风,可能与这两个时段台风发生偏晚,副高位置已经东撤有关。使用日记资料,结合方志与档案,重建了1857年的双台风和1861年的干台风事件。研究表明,利用古代日记中的天气信息能大大提高历史台风研究的准确度与分辨率。

[Zheng Weiwei, Tang Jing, Yang Yuda.

Reconstructing of historical typhoon frequency and analysis of typhoon paths influcing northern Zhejiang from 1815 to 1869 AD

. Journal of Earth Environment, 2014, 5(6): 370-378.]

https://doi.org/10.7515/JEE201406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清代日记资料中的天气信息,参考现代定义,通过制定影响浙北地区台风的辨识标准,识别出了1815至1869年间影响浙北地区的60次台风。重建了影响浙北地区台风发生频次序列,发现1823-1835年和1848-1861年间频次偏高。根据台风影响下地面风向转变规律,利用日记中的风向记录判断出32次台风相对于浙北地区的行进路径,其中1835至1844年与1850至1861年两个时段内自浙北以东北行的台风明显多于浙北以南登陆西北行的台风,可能与这两个时段台风发生偏晚,副高位置已经东撤有关。使用日记资料,结合方志与档案,重建了1857年的双台风和1861年的干台风事件。研究表明,利用古代日记中的天气信息能大大提高历史台风研究的准确度与分辨率。
[23] 满志敏.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本文引用: 1]     

[Man Zhimin.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Jinan: Shandong Education Press, 2009.]

[本文引用: 1]     

[24] Mikami T.

Climatic reconstruction in historical times based on weather records

. Geographical Review of Japan: Series B, 1988, 61(1): 14-22.

https://doi.org/10.4157/grj1984b.61.14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