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7 , 36 (10): 1834-184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10002

观点与争鸣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概念和框架

汪芳12, 蒋春燕1, 卫然3

1.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中德城镇化与地方性研究实验室,北京 100871
2.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Cultural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Concept and structure

WANG Fang12, JIANG Chunyan1, WEI Ran3

1.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Sino-German Joint Laboratory on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Researc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Key Laboratory for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3.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收稿日期: 2017-04-22

修回日期:  2017-07-21

网络出版日期:  2017-10-20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中德双边合作研究项目(GZ1201,NSFC和DFG共同设立的中德科学中心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汪芳(1973- ),女,湖南衡山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城乡建成环境文化景观及其地方性。E-mail: wfphd@pku.edu.cn

展开

摘要

由于受到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城乡文化景观面临破碎、变异甚至消亡的危险。一个民族的强大,除了经济繁荣,还应保有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景观保护在传统的单体、街区和城镇尺度的基础上,寻求区域、跨区域思路的突破,将进一步完善整体性、区域性保护理念。针对广泛概念上地理学意义的文化景观,总结出适应性、层级性、关联性等属性,对应其要素连续性、环境广阔性和网络复杂性等特征,构建“节点—背景—联系”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模型,以保护文化关联,传承精神内涵。

关键词: 文化景观 ; 安全格局 ; “节点—背景—联系”模型 ; 整体保护 ; 城镇化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hug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ultural landscap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hina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being fragmenting, transforming, or even disappearing. To be a strong nation, China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o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preservation of individual, block and town scales, we try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erms of regional and transregional preservation, so that the integral and regional preservation ideas can be improved. Aiming at the generalized concept of cultural landscape,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its adaptability, predictability and connectivity attributes, constructs the "node-setting-connection" model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and brings forward the elemental continuity, environmental broadness and network complexity features of the security pattern. The goal is to use the integral and regional ideas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connec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as well as to inherit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Keywords: cultural landscape ; security pattern ; "node-setting-connection" model ; integrated preservation ; urbanization

0

PDF (176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汪芳, 蒋春燕, 卫然.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概念和框架[J]. 地理研究, 2017, 36(10): 1834-184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10002

WANG Fang, JIANG Chunyan, WEI Ran. Cultural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Concept and structur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10): 1834-184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10002

主旨聚焦:局限于单体、街区和城镇尺度,忽视区域内或跨区域之间的关联性与异质性,导致无法以全局视角整体考量文化景观。由此,构建“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势在必行。

1 引言

文化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结晶[1],在景观系统中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美国地理学大家Sauer在1920年代创立了著名的文化景观学派——伯克莱学派,认为文化景观是自然和人文因素复合作用于某地而产生的,随人类的行为而不断变化[2]。de Blij等对广义的文化景观定义为人类对自然景观所有可辨认出的改变,包括对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种种改变[3]。王恩涌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为满足某种需求,利用自然素材将人类活动叠加在自然景观上的结果[4]。因此,可将文化景观视作以自然景观为基底经过人类活动改造的景观。

遗产与文化景观密切相关,是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具有特殊价值的部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将遗产分为泾渭分明的自然和文化两个类别,自然遗产的范畴包括动植物生境区、天然名胜等自然区域,文化遗产的范畴包括建筑、文物、考古遗址等[5],体现了西方哲学中自然和人文相对的思想[6]。1979年《世界遗产名录》中首次出现“混合遗产”[7],后被明确定义为“同时满足部分或全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标准”的遗产类型[8]。1992年在第1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决定将文化景观中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部分认定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即“文化景观遗产”[9]。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是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自然和文化相交融的情况的回应[6]

本文关注的“文化景观”,是广泛概念上地理学意义的“文化景观”,是一个宏观和综合的概念,反映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0]。世界遗产中的“文化景观遗产”包含其中,同时,和其他几种类型的遗产一道,是景观中最具价值、并得到广泛公认的精华所在。因此,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相互交叉,二者又均包含在景观的概念中。文化景观和遗产的差别在于文化景观中既有价值突出的部分,也有一般性的文化景观,遗产则是景观中具有突出价值的部分(图1)。

图1   景观、文化景观和遗产的概念辨析

Fig. 1   Concepts differentiation of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heritage

传统遗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已逐渐表现出综合化、动态化、巨型化、非物质化等趋势[1]。从《雅典宪章》中将遗产保护对象认定为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或建筑群[11],到《威尼斯宪章》将有历史意义的城乡环境纳入保护范围[12],国际上遗产保护完成了保护对象由纪念建筑到普通建筑和乡土建筑、由单体或群体建筑到历史性片区、由单一类型建筑到多类型遗产、由静态遗产到活态遗产等的转变。中国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和国际上类似,较早如营造学社对中国古建筑的全面考察、测绘与保护[13],1982年颁布《文物保护法》,随后陆续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形成了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14]

不可否认,目前单体、街区、城镇层次的遗产研究和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对遗产价值的识别、保护模式的探索、再利用和保护之间矛盾的处理都是有益尝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然而,尽管已提出“历史性城市景观”[15]“历史风致”[16]等概念来加强对遗产周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保护,局限于某一遗产或环境,仍导致了对区域内或者跨区域多个遗产之间关联性与异质性的忽视,对空间上不直接相邻的文化景观之间关联的忽视。其结果是无法以宏观和全局视角将文化景观纳入统一体系,无法辨明保护的主次、识别价值和意义突出的核心要素,从而无法在整体尺度上,解决快速全球化和城镇化引发的文化景观废弃、破碎化、孤岛化、同质化危机。

近年来,学者在保护理念、实践和技术方面都进行了广泛探索,以期建立起整体性、区域性保护的理论体系。在保护理念方面,张兵提出“城乡历史文化聚落”的概念,旨在以系统性和关联性为基础,研究聚落的区域性与单元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等内在特征,完善对历史文化的价值评估与认知[17];汪芳从“地理建筑景观”的视角,探讨在不同地域空间中有相似文化属性的景观之间的关联,例如以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作为线索,理解沿途建筑景观的内在联系[18]。在保护实践方面,陈薇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和建筑置于区域背景中,以关联性视角探讨历史发展脉络[19,20];常青对比江南建筑的赣、徽、吴三个谱系,提出以方言和语族—语支为纽带的谱系研究思路,并探讨了整体再生的原则和策略[21]。在保护技术方面,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出现,为研究较大空间尺度提供了可能[22]。唐剑波等关注了多种空间信息技术在成分复杂、数量庞大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中的运用,尝试以技术为基础建立遗产评估模型、展示遗产评估等级[23];毛锋等分别以京杭大运河和茶马古道为例,认为空间信息技术可通过采集文化资源数据、辅助规划编制、建立综合性数据管理平台,为文化资源调查、保护规划编制和文化价值展示服务[24,25]

可以看出,整体性、区域性保护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现阶段研究的基础上,亟待探索相应的理论框架,来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现有保护思路,指导更为行之有效的保护实践。

2 文化景观及其安全格局

为进一步完善整体性、区域性保护理论,本研究构建“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增加区域、跨区域尺度,与已有的单体、地段和城镇尺度的文化景观一起,形成系列层级的空间和文化体系,从而借助单个文化景观之间的文化关联,实现对文化景观更为系统、完整、全面的保护,扩大文化景观的价值影响范围,推动文化景观所包含的价值传承与丰富。吴良镛认为:“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取得,不能只着眼于它部分的建设,而且要实现整体的完满,既要面向‘生物的人’,达到‘生态环境的满足’,还要面向‘社会的人’,达到‘人文环境的满足’”。可以说,生态安全格局是为了达到“生态环境的满足”,而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正是与此同时,达到“人文环境的满足”[26]

2.1 文化景观属性

通过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可知,它具有三方面的属性:适应性、层级性、关联性。

(1)适应性

文化景观具有适应性。任何复杂系统的存在都是因为它的适应,适应性造就了复杂性[27]。文化景观中各类组分具有的适应性有所差别,一些组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基本可以持续存在而不发生变化;一些组分很容易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甚至消失;介于之间的组分可应对一定程度的外界环境影响,通过自我调节而适应环境,虽然形式或结构发生变化,但是不会完全消失。文化景观中旧组分的消失与新组分的添加是必然趋势,不必刻意扭转而将其维持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形态上,但是其中具有重大价值、对人类文化具有重大意义的组分需要长久保存,以实现继承和发扬。

(2)层级性

文化景观具有纵向的层级性。依据空间尺度,可将文化景观划分为单体、街区、城镇、区域、跨区域等层级。由下而上,不同层级的文化景观之间互为包含关系。层级性首先反映了文化景观的空间构成和等级结构,即较小尺度的文化景观是较大尺度的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相应的,大尺度文化景观具有更高的等级。其次,层级性暗含了文化景观的差异,即较大尺度的文化景观由于包含多个小尺度文化景观,而在形态和文化内涵方面更加异质。

(3)关联性

文化景观还具有横向的关联性。文化景观的关联性表现在历史(时间)、区域(空间)、文化(精神)、功能(要素和结构)等方面[28]。每个文化景观都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与其他文化景观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系统。文化景观的关联性是动态可变的,当某个文化景观发展演变的时间序列、覆盖的空间范围、蕴含的精神文化、具有的功能结构等发生变化时,该文化景观也会改变。关联性意味着具有特定关联的文化景观可依据相应标准进行串联,从而形成网络体系,扩大“整体性”保护的内涵。

2.2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提出

目前,文化景观面临着重大外在和自身压力。一方面,过快的现代化开发超过了很多文化景观的适应性阈值,打破了文化景观自我更新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现有保护实践多局限在较小的空间和时间尺度内,无法运用文化景观的层级性和关联性构建大尺度保护体系。为应对现实压力并利用文化景观属性,“文化景观安全格局”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在生态学领域,“生态安全格局”强调在区域景观中对特定生态过程有决定性作用的点、局部以及它们的空间关系构成安全格局,并起到保护生态过程的作用[29,30]。借鉴生态安全格局,可以将“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定义为:一定区域范围内,承载文化、历史、科学、审美等价值的关键性节点及其环境和联系通道构成的网络系统,对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决定性作用。一定区域范围强调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尺度,在空间上并不局限于某一地段,在时间上并不局限于某一历史时期;格局中的要素应具有一定的等级结构,价值更重要、保护意义更关键的要素等级更高。

3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框架

3.1 格局要素与结构

文化景观因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形成[31],意味着空间性的文化景观与社会性的人之间有丰富的交互作用。文化景观中蕴含的文化需要通过人的社会行为来扩散和传播[4]。这一社会过程类似于在生态安全格局中,生物物种在空间性的景观之间的运动和迁徙。基于此,可确定文化景观格局的要素(图2):

图2   文化景观格局要素模式图

Fig. 2   Diagram of elements of cultural landscape pattern

(1)节点:借鉴网络系统和图论中的“节点”一词,指区域中文化景观中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战略点,例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起关键保护作用的文化遗产、混合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节点相当于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源(source)”,即现存乡土物种栖息地,物种以此为源点进行扩散[32]

(2)背景:借鉴日本《历史风致法》中对历史文物所处环境的表述[16],指对节点有缓冲和保护作用的周边环境。文化景观的原真性不仅体现在特色建筑、遗址遗迹、街巷、古树名木、村落格局等物质层面,还体现在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人文氛围、民族精神等非物质层面[33];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不仅体现在具有独特性的空间层面,还体现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34,35]。因此,“背景”同时包含节点所处的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空间和社会环境均有随时间不断演变的成分,也有相对稳定的成分,说明背景具有静态性和动态性。背景相当于生态安全格局中的“缓冲区(buffer zone)”,即源的周边地区,物种在此范围内扩散时阻力较低,相当于以源为中心的物种现存适宜运动范围[29]

(3)联系: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中的两个区域之间只要有任何方式的连续通道存在,就是具有联系[36]。借鉴这一观点,用“联系”一词描述节点之间任何形式的关联。与背景类似,联系应同时包含空间和社会联系。此外,道路、水系等空间联系处在不断变化中;人类迁移、文化传播等社会联系同样具有很强的流动性[37],同时包括物理位置的改变和社会与文化属性的流动[38],所以,联系也具有静态性和动态性。联系类似于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源间联接(inter-source linkage)”,即连接相邻两源之间的低阻力通道,相当于现存适宜运动廊道[29]

3.2 安全格局特征与作用

安全是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其中既包括外在威胁的消解,也包括内在无序的消 解[39]。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识别特定范围内的节点,确定相应的背景和联系,将三要素进行叠加组合,构成空间和社会性网络,对网络内的要素和网络的整体环境进行系统性保护,类似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过程,即依据所需的安全水平确定相应的门槛值,依据门槛值对景观组分进行识别和叠加[29]。对应文化景观的适应性、层级性、关联性属性,构建具有要素连续性、环境广阔性、网络复杂性的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旨在消解文化景观面临的威胁,促进动态平衡的发展演变。

(1)要素连续性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节点、背景、联系三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连续性。从空间视角来看,节点位于背景之中,通过联系形成网络,因而三要素在空间上相互连通,共同反映文化景观的样貌。从时间视角来看,强调要素具有时序性的渐变过程,共同反映文化景观的渐进式演变。要素连续性以文化景观本身的关联性属性为基础,保障了文化景观能够以相对稳定的规模和速度发展,避免突变带来的形态和文化内涵的颠覆性破坏。然而在现实中,城镇开发带来的现代化景观穿插于原有的文化景观之间,在空间序列上破坏了景观相互之间的自然过渡,在时间序列上造成了形态突变,威胁到文化景观的安全状态。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可以通过识别相应要素、搭建网络体系来修补和强化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要素连续性,保留并传承有价值的空间形态和精神文化。

(2)环境广阔性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具有环境广阔性。环境是指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所处的区域性空间和社会环境。环境广阔性的意义可以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岛屿物种丰富度和面积之间的关系相类比。这是指岛屿物种平衡与土地面积和到生物资源的距离相关,岛屿物种丰富度取决于新物种的迁入速率和原有物种的灭绝速率[40,41]。从生物保护的角度来看,要保证一定的物种丰富度,适宜生存的环境面积需维持在相应水平,过小的面积将导致物种数量的下降甚至灭绝[40,41]。与之类似,文化景观安全格局需要有广阔的空间和社会环境作为支撑,一方面提供充足的地理和社会文化资源,保证节点可以具有适宜的背景和联系而得以存在;另一方面促进节点、背景、联系所具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辐射到更广泛的地域,对一般性文化景观产生更有力的影响。从这两方面来看,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环境广阔性有助于维护文化景观本身的关联性。

(3)网络复杂性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网络体系具有复杂性。从网络的空间尺度和嵌套关系来看,节点、背景和联系形成的网络体系可根据网络中包含的节点个数和所属空间范围将其分成以单体文化景观为核心的个体网络、城乡范围内的局域网络、区域范围内的整体网络,中小尺度的局域网络和个体网络是嵌套在大尺度区域层面的整体网络之中的,与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的层次类似。社会网络包括个体网、局域网和整体网三个层次,个体网是单个个体和与之直接相连的个体构成的网络,局域网由个体网加上和个体网络成员相关的其他点构成,整体网包括群体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个体网嵌套于局域网中、局域网嵌套于整体网中[42]。从网络的连接方式来看,可以依据文化景观在空间、时间、文化、功能等方面的关联性特征构建类别多样的联系。从网络中的节点来看,不同类别、尺度的节点可依据关联性同时存在于多个网络中。因此,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网络是相互交错、相互包含的复杂体系。网络复杂性的形成与文化景观的层级性和关联性有密切关系,可以通过复杂网络提升文化景观的适应性。

3.3 “节点—背景—联系”模型构建过程

针对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要素,构建“节点—背景—联系”模型,可分为区域划定、要素识别、等级分类、网络形成等四个步骤(图3)。① 区域划定,指确定文化景观安全格局覆盖的范围,需突破城乡边界形成区域、跨区域的保护尺度。② 要素识别,包括节点识别、背景识别和联系识别。节点识别的关键在于认清遗产价值、明确遗产的空间范围,以便于之后的等级分类和网络形成。背景识别和联系识别的关键在于把握二者的空间性和社会性,以及静态性和动态性。③ 等级分类,是指不同节点的价值和重要性显著不同,每个节点的背景对节点的保护作用显著不同,联系也有强弱之分,等级划分就是据此对节点、背景、联系划分等级,在保护时有所侧重。④ 网络形成,是依据一定标准将要素进行网络连接,增强保护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形成网络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时间关联性,在时间尺度上具有较强关联的文化景观,如清代先后建设的皇家园林;空间关联性,在空间尺度上具有较强关联的文化景观,如京杭大运河线性空间沿线的重要文化景观;文化关联性,表现相同文化内涵的文化景观,如代表儒家文化及其主流地位的全国各地的孔庙;功能关联性,具有相同功能的文化景观,如全国各地的民居遗存。模型中的每个要素可以同时包含在多个网络中,每个网络共同构成尺度最大的整体网络。

图3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构建逻辑范式

Fig. 3   Logical paradigm for constructing cultural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4 结论与讨论

中国在取得经济和社会领域长足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建设。然而,由此带来的城乡文化景观割裂式改变,衍生出一系列空间保护、价值传承和文化发扬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传统单体、街区和城镇体系的文化景观保护理念为应对这些挑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转型期激发出整体性、区域性保护思路的社会需求。2015年起,“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跨区域连通与合作理念为文化景观保护更新提供了借鉴,即拓展保护范围、丰富保护对象、串联保护体系。由此,进行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思考,其创新点和实践意义在于,将保护视野扩展至区域和跨区域尺度,通过寻找和连通文化景观在时、空间更迭中稳定存在并对保护传承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形成“节点—联系—背景”模型,并最终得到具有要素连续性、环境广阔性、网络层级性的文化景观安全格局。

一个民族的强大,除了经济繁荣,还应保有文化传承和创新。非物质的文化是以物质空间为载体、以社会性的人为媒介进行传播和更迭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修正和补充作用,需要加强对文化载体的保护和传播媒介的维系。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正是对此进行有益的尝试,其网络与要素间的关联方式、空间和社会结构、时空间演变过程及相应的人文关怀等领域,均可留待日后进行深入探讨并解决。同时,这个思考并不局限于保护特定文化景观、推动优秀地方文化的继承发展,对区域层面的空间布局完善、土地利用优化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 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本文引用: 2]     

[Shan Jixiang.Entering the World of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2010.]

[本文引用: 2]     

[2] 汤茂林.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

.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19(1): 70-7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0.01.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大研究主题 ,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 ,从文化景观起源和变迁、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文化景观组成、文化景观类型、景观生态、景观保护和规划等六个方面 ,深入探讨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近今进展。

[Tang Maolin.

The inventory and progress of cultural landscape study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0, 19(1): 70-7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0.01.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大研究主题 ,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 ,从文化景观起源和变迁、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文化景观组成、文化景观类型、景观生态、景观保护和规划等六个方面 ,深入探讨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近今进展。
[3] de Blji H J, Nash C J.

Human Geography: Culture, Society, and Space: 7th edition

.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2002.

[本文引用: 1]     

[4] 王恩涌. 文化地理学导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本文引用: 2]     

[Wang Enyong.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1.]

[本文引用: 2]     

[5] UNESCO.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1972

. , 2016-11-16.

URL      [本文引用: 1]     

[6] 韩锋.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

. 中国园林, 2007, 23(11): 1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664.2007.11.00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化景观是当前国际风景园林界和遗产界的热点.以文化景观的实践 领域--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切入点,来梳理文化景观的理论和实践脉络,剖析文化景观议题的意义,分析国际发展动向,从而为建立中国国家景观保护体系提供参 考框架,使中国的景观保护为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文化多样性作出应有的贡献.

[Han Feng.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new international trends

.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7, 23(11): 1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664.2007.11.00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化景观是当前国际风景园林界和遗产界的热点.以文化景观的实践 领域--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切入点,来梳理文化景观的理论和实践脉络,剖析文化景观议题的意义,分析国际发展动向,从而为建立中国国家景观保护体系提供参 考框架,使中国的景观保护为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文化多样性作出应有的贡献.
[7]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statistics. , 2017-04-27.

URL      [本文引用: 1]     

[8] UNESCO.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 2017-02-02.

URL      [本文引用: 1]     

[9] 单霁翔.

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 下

. 东南文化, 2010, 16(3): 7-12.

[本文引用: 1]     

[Shan Jixiang.

From the cultural landscape to the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Part Two

. Southeast Culture, 2010, 16(3): 7-12.]

[本文引用: 1]     

[10] 李和平, 肖竞.

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 中国园林, 2009, 25(2): 90-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664.2009.02.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阐述了文化景观这一新的遗产类型的起源和概念;借鉴西方国家的类 型划分标准,结合历史遗产的地域文化特性,将我国文化景观划分为设计景观、遗址景观、场所景观、聚落景观和区域景观5种类型;按照其物质载体和所反映的文 化内涵将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划分为物质和价值两大系统,物质系统分为行为、建筑、空间、结构、环境5个要素,价值系统分为人居文化、产业文化、历史文化、 精神文化4个要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化景观类型与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Li Heping, Xiao Jing.

Analysis on the types and composing of cultural landscapes of China

.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9, 25(2): 90-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664.2009.02.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阐述了文化景观这一新的遗产类型的起源和概念;借鉴西方国家的类 型划分标准,结合历史遗产的地域文化特性,将我国文化景观划分为设计景观、遗址景观、场所景观、聚落景观和区域景观5种类型;按照其物质载体和所反映的文 化内涵将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划分为物质和价值两大系统,物质系统分为行为、建筑、空间、结构、环境5个要素,价值系统分为人居文化、产业文化、历史文化、 精神文化4个要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化景观类型与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1] CIAM.

Charter of Athens

. , 2017-04-27.

URL      [本文引用: 1]     

[12] ICOM.

International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

. , 2017-04-27.

URL      [本文引用: 1]     

[13] 陈薇.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学术轨迹与图景

. 建筑学报, 2010, (1): 7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0.01.0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探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所体现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轨迹与图景,以期洞悉中国建筑研究的关键所在、明晰中国营造学社的重要贡献和精神,激励后学研究中国建筑的致力攻坚。

[Chen Wei.

The academic course and prospect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 (1): 7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0.01.0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探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所体现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轨迹与图景,以期洞悉中国建筑研究的关键所在、明晰中国营造学社的重要贡献和精神,激励后学研究中国建筑的致力攻坚。
[14] 王景慧.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

. 城市规划, 2004, (10): 68-7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4.10.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介绍了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提出,按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可以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即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种分层次的保护方法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的有效途径.

[Wang Jinghui.

Conservation policies and planning of city historic sites

.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4, (10): 68-7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4.10.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介绍了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提出,按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可以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即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种分层次的保护方法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的有效途径.
[15] 张松, 镇雪锋.

历史性城市景观: 一条通向城市保护的新路径

.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22(3): 29-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3060.2011.03.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保护正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回顾历史性城市景观理念提出的过程和相关国际会议批判性探讨的要点,分析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理念及其内涵。在解读UNESCO《HUL建议草案》的基础上,讨论HUL保护理念及整体性方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划的借鉴意义。

[Zhang Song, Zhen Xuefeng.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A new approach to urban conservation

. Tongj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 2011, 22(3): 29-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3060.2011.03.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保护正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回顾历史性城市景观理念提出的过程和相关国际会议批判性探讨的要点,分析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理念及其内涵。在解读UNESCO《HUL建议草案》的基础上,讨论HUL保护理念及整体性方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划的借鉴意义。
[16] 张松, 薛里莹.

日本的历史风致保护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6): 102-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0.06.01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回顾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相关立 法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法律所涉及的保护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全面介绍《历史城镇规划法》的立法背景、法律框架及主要内容,对历史风致等相关重要概念进行 了系统梳理和剖析,结合法律颁发后市町村等地方政府的主要动向,探讨日本历史风致保护立法的特点和经验、以及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管理的借鉴意义。

[Zhang Song, Xue Liying.

On Japan's "Law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Historic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Setting in the Historic City" and its reference to China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0, (6): 102-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0.06.01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回顾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相关立 法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法律所涉及的保护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全面介绍《历史城镇规划法》的立法背景、法律框架及主要内容,对历史风致等相关重要概念进行 了系统梳理和剖析,结合法律颁发后市町村等地方政府的主要动向,探讨日本历史风致保护立法的特点和经验、以及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管理的借鉴意义。
[17] 张兵.

城乡历史文化聚落: 文化遗产区域整体保护的新类型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6): 5-11.

[本文引用: 1]     

[Zhang Bing.

Historic urban and rural settlements: A new category towards regional and integral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5, (6): 5-11.]

[本文引用: 1]     

[18] Wang F.

Geo-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in China's Geographic and Historic Context: Volume 1, 2, 3, 4

. Singapore: Springer Nature, 2016.

[本文引用: 1]     

[19] 陈薇. 走在运河线上: 大运河沿线历史城市与建筑研究: 上.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本文引用: 1]     

[Chen Wei.A Study of the Historic Cities and Architectures along the Great Canal: I.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20] 陈薇. 走在运河线上: 大运河沿线历史城市与建筑研究: 下.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本文引用: 1]     

[Chen Wei.A Study of the Historic Cities and Architectures along the Great Canal: II.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21] 常青.

我国风土建筑的谱系构成及传承前景概观: 基于体系化的标本保存与整体再生目标

. 建筑学报, 2016, (10): 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6.10.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面临众多风土建筑生存危机和去留抉择的现状,笔者认为直面挑战的第一步,是找到风土建筑认知和分类的有效途径。因而提出了以民族、民系的语族-语支(方言)为背景的风土建筑谱系划分方法,并尝试从"聚落形态""宅院类型""构架特征""装饰技艺"和"营造禁忌"等5个方面,探究各谱系分类的基质特征和分布规律等。文中对江南建筑的赣、徽、吴等3个谱系作了基质对比,追溯了"样式雷"家族的赣系匠作渊源。并在结语部分讨论了风土建筑谱系在传承中的标本保存和整体再生原则和策略问题。

[Chang Qing.

Structure and prospective of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pedigrees: An objective based on a systematic study of sample preservation and holistic regeneration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6, (10): 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6.10.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面临众多风土建筑生存危机和去留抉择的现状,笔者认为直面挑战的第一步,是找到风土建筑认知和分类的有效途径。因而提出了以民族、民系的语族-语支(方言)为背景的风土建筑谱系划分方法,并尝试从"聚落形态""宅院类型""构架特征""装饰技艺"和"营造禁忌"等5个方面,探究各谱系分类的基质特征和分布规律等。文中对江南建筑的赣、徽、吴等3个谱系作了基质对比,追溯了"样式雷"家族的赣系匠作渊源。并在结语部分讨论了风土建筑谱系在传承中的标本保存和整体再生原则和策略问题。
[22] 吴志峰.

珠江三角洲典型区景观生态研究: 以珠海为例

.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景观生态类型与结构复杂多样的区域,陆地表层过 程与海陆交互作用活跃,人类干扰活动频繁,异质性和多样性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为开展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该文选择珠江口西侧的 珠海作为研究区,在GIS支持下开展珠江三角洲典型区景观生态研究.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1)分析了研究区现代景观生态格 局形成自然历史过程.2)在GIS(ArcView3.2,Arc/info8.02)支持下,应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Patch Analyst2.0开展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基本特征分析,结合统计资料进行了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景...

[Wu Zhifeng.

GIS-based study on landscape ecology of typical area in Zhujiang Delta: With a case of Zhuhai

. Beij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景观生态类型与结构复杂多样的区域,陆地表层过 程与海陆交互作用活跃,人类干扰活动频繁,异质性和多样性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为开展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该文选择珠江口西侧的 珠海作为研究区,在GIS支持下开展珠江三角洲典型区景观生态研究.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1)分析了研究区现代景观生态格 局形成自然历史过程.2)在GIS(ArcView3.2,Arc/info8.02)支持下,应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Patch Analyst2.0开展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基本特征分析,结合统计资料进行了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景...
[23] 唐剑波, 赵云.

空间信息技术在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北京规划建设, 2013, (1): 79-8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中常采用定性评估的办法。大型线性文化遗产构成复杂,遗产数量庞大,这样的评估方法对于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很难以开展。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评估方法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一边查看了解遗产信息,一边对遗产进行评估,最后以直观方式显示遗产评估等级。

[Tang Jianbo, Zhao Yun.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eservation planning of large scale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s

. Beijing City Planning & Construction Review, 2013, (1): 79-8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中常采用定性评估的办法。大型线性文化遗产构成复杂,遗产数量庞大,这样的评估方法对于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很难以开展。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评估方法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一边查看了解遗产信息,一边对遗产进行评估,最后以直观方式显示遗产评估等级。
[24] 毛锋.

空间信息技术在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

. 中国名城, 2009, (5): 20-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4144.2009.05.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京杭大运河是独特的线形文化遗产,其保护和申遗工作都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支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上有着强大的优势。本文分析了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在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实践阐述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Mao Feng.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 China Ancient City, 2009, (5): 20-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4144.2009.05.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京杭大运河是独特的线形文化遗产,其保护和申遗工作都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支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上有着强大的优势。本文分析了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在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实践阐述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25] 黄玉琴, 许凡.

空间信息技术在茶马古道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4, (4): 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9677.2014.04.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信息技术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大遗址、运河遗产、长城资源等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茶马古道作为特殊的线性文化遗产,所经之处受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对其保护和调查都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空间信息技术由于其全天时、全天候、覆盖范围广、信息化程度高、不需要人亲临现场的特点,在文化资源调查和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适应这一特殊要求。本文通过对茶马古道在保护和规划中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空间信息技术在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保护、规划及管理中的应用。

[Huang Yuqin, Xu Fan.

The applica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ea-horse Road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Scientific Research, 2014, (4): 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9677.2014.04.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信息技术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大遗址、运河遗产、长城资源等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茶马古道作为特殊的线性文化遗产,所经之处受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对其保护和调查都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空间信息技术由于其全天时、全天候、覆盖范围广、信息化程度高、不需要人亲临现场的特点,在文化资源调查和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适应这一特殊要求。本文通过对茶马古道在保护和规划中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空间信息技术在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保护、规划及管理中的应用。
[26]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本文引用: 1]     

[Wu Liangyong.Introduction to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27] 霍兰. 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周晓牧, 韩晖译.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1.

[本文引用: 1]     

[Holland J H.Hidde Order: 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 Translated by Zhou Xiaomu, Han Hui.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Press, 2011

[本文引用: 1]     

[28] 张兵.

历史城镇整体保护中的“关联性”与“系统方法”: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的观察和思考

. 城市规划, 2014, 38(s2): 42-48, 113.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41408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结合“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践,总结近年我国历史城镇“整体保护”在认知方法、价值评估、规划方法等方面的进展,提出“关联性”这个概念.所谓“关联性”体现为历史(时间)的关系、区域(空间)的关系、文化(精神)的关系、功能(要素和结构)的关系.基于关联性的研究可以重新定义保护规划的“系统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推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所提倡的观念和方法与我国的保护实践殊途同归.关联性的研究途径,有助于我们从中国的实践角度和理论语境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含义建立基本的认识.

[Zhang Bing.

Correlativity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in integral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city: Understanding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in China's context

.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4, 38(s2): 42-48, 113.]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41408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结合“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践,总结近年我国历史城镇“整体保护”在认知方法、价值评估、规划方法等方面的进展,提出“关联性”这个概念.所谓“关联性”体现为历史(时间)的关系、区域(空间)的关系、文化(精神)的关系、功能(要素和结构)的关系.基于关联性的研究可以重新定义保护规划的“系统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推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所提倡的观念和方法与我国的保护实践殊途同归.关联性的研究途径,有助于我们从中国的实践角度和理论语境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含义建立基本的认识.
[29] Yu K J.

Security patterns and surface model in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6, 36(1): 1-17.

https://doi.org/10.1016/S0169-2046(96)00331-3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Potential surfaces (accessibility surfaces) are developed using landscape resistance to represent the dynamics of horizontal ecological processes (species movement). Four strategic landscape portions and positions are identified on the potential surfaces: buffer zones, inter-source linkages, radiating routes and strategic points. These components, specified by certai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arameters, together with the identified sources (native habitats), compose the ecological SPs at various security levels. SPs may vary with the target species. Individual SPs for various target species or groups can be combined in cases when overall ecological SPs are needed. These SPs could be used by defenders of ecological processes as defensive frontiers and strategies of spatial bartering in landscape changes.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following the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The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is intensively applied in the case study.
[30] 彭建, 赵会娟, 刘焱序, ..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 地理研究, 2017, 36(3): 407-41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甚至诱发生态灾难,而另一方面人类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福祉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安全格局作为沟通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桥梁,目前被视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和人类福祉提升的关键环节.在系统梳理生态安全格局与城市增长边界、生态网络、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控制线等概念内涵异同的基础上,从热点区域、生态源地指标筛选、生态阻力面设置与修正、相关研究成果应用等方面阐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近今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同时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点方向,即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阈值设定、有效性评价、多尺度关联和生态过程耦合等四个方面.

[Peng Jian, Zhao Huijuan, Liu Yanxu,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construc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3): 407-41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甚至诱发生态灾难,而另一方面人类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福祉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安全格局作为沟通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桥梁,目前被视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和人类福祉提升的关键环节.在系统梳理生态安全格局与城市增长边界、生态网络、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控制线等概念内涵异同的基础上,从热点区域、生态源地指标筛选、生态阻力面设置与修正、相关研究成果应用等方面阐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近今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同时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点方向,即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阈值设定、有效性评价、多尺度关联和生态过程耦合等四个方面.
[31] 贝格尔. 景观概念和景观学的一般问题. 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4.

[本文引用: 1]     

[Богданов.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and Common Issues in Landscape Science. Translated by School of Geology and Geography, Sun Yat-sen Universit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64.]

[本文引用: 1]     

[32] 俞孔坚.

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

. 生态学报, 1999, 19(1): 8-1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933.1999.01.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景观中有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paterns,简称SP),他们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所构成。SP对维护或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SP的组分对过程来说具有主动、空间联系和高效的优势,因而对生物保护和景观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的空间运动和栖息地的维护需要克服景观阻力来完成。所以,阻力面(流动表面)反映了生物扩散和维持的动态。SP可以根据流动表面的空间特性来判别。一个典型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由源,缓冲区,源间联结,辐射道和战略点所组成,这些潜在的景观结构与过程动态曲线上的某些门槛相对应。揭示了一般流动表面模型的点和线的特征与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中的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证实了生态过程动态与趋势中某些门槛值的存在以及应用这些门槛值定义SP的可能性。SP可作为捍卫生物安全、维护生态过程的相对高效的空间战略。

[Yu Kongjian.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Acta Ecologica Sinica, 1999, 19(1): 8-1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933.1999.01.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景观中有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paterns,简称SP),他们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所构成。SP对维护或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SP的组分对过程来说具有主动、空间联系和高效的优势,因而对生物保护和景观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的空间运动和栖息地的维护需要克服景观阻力来完成。所以,阻力面(流动表面)反映了生物扩散和维持的动态。SP可以根据流动表面的空间特性来判别。一个典型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由源,缓冲区,源间联结,辐射道和战略点所组成,这些潜在的景观结构与过程动态曲线上的某些门槛相对应。揭示了一般流动表面模型的点和线的特征与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中的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证实了生态过程动态与趋势中某些门槛值的存在以及应用这些门槛值定义SP的可能性。SP可作为捍卫生物安全、维护生态过程的相对高效的空间战略。
[33] 徐红罡, 万小娟, 范晓君.

从“原真性”实践反思中国遗产保护: 以宏村为例

. 人文地理, 2012, 27(1): 107-112.

[本文引用: 1]     

[Xu Honggang, Wan Xiaojuan, Fan Xiaojuan.

Rethin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uthenticity in China's heritage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of Hongcun village

. Human Geography, 2012, 27(1): 107-112.]

[本文引用: 1]     

[34] Wang F, Prominski M.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Strengthening Identity and Sustainability by Site-Specific Planning and Design

. Heidelber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Based on a discussion of conflicts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is book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localities.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ve case studies, it reveals the similarities and unique aspects of urbanization in Germany and China. The process of urban growth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locality and urbanization are also examined. The book gathers contributions from architects, landscape designers, environmental engineers, urban planners and geographers, who analyze urban issues from their individual perspectives and provide methods for preserving and developing urban localities. As such, it expresses responses to urban development trend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sustainability in the 21st century.
[35] 汪芳, 吕舟, 张兵, ..

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 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

. 地理研究, 2017, 36(1): 3-2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Wang Fang, Lv Zhou, Zhang Bing, et al.

Memory and homesickness in trasition: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 logic of urban and rural memor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1): 3-2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36] Green D G, Klomp N, Rimmington G, et al.

Complexity in Landscape Ecology

.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6.

[本文引用: 1]     

[37] Urry J.Mobili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7.

[本文引用: 1]     

[38] 孙九霞, 周尚意, 王宁, ..

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 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

. 地理研究, 2016, 35(10): 1801-181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10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全球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下,流动获得了内涵和外延的立体化与多面性,各种类型的流动正表征并重塑地方、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如何认识流动、分析流动对理解当前世界多重空间尺度的各类社会文化现象、理解空间及附加其上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流动性是流动实践空前增强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发生在全球与区域的尺度上,也发生在城市内部日常生活与通勤的尺度上。另一方面,流动性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基本概念的阐释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例如地方,认同这些话题都需要从流动性的视角进行重新思考。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刻画流动性的基础尺标,在新流动性范式下,从地方、城市、移民、旅游、身份认同、政策与管制等方面探讨流动性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意义,期于在流动性这一场域进行跨学科的对话,并促使国内学界对流动现象的关注上升为对流动性理论本身的解读。

[Sun Jiuxia, Zhou Shangyi, Wang Ning, et al.

Mobility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Time, space and societ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10): 1801-181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10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全球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下,流动获得了内涵和外延的立体化与多面性,各种类型的流动正表征并重塑地方、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如何认识流动、分析流动对理解当前世界多重空间尺度的各类社会文化现象、理解空间及附加其上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流动性是流动实践空前增强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发生在全球与区域的尺度上,也发生在城市内部日常生活与通勤的尺度上。另一方面,流动性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基本概念的阐释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例如地方,认同这些话题都需要从流动性的视角进行重新思考。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刻画流动性的基础尺标,在新流动性范式下,从地方、城市、移民、旅游、身份认同、政策与管制等方面探讨流动性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意义,期于在流动性这一场域进行跨学科的对话,并促使国内学界对流动现象的关注上升为对流动性理论本身的解读。
[39] 刘跃进.

当代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 文化艺术研究, 2011, 4(2): 14-21.

[本文引用: 1]     

[Liu Yuejin.

On issue of cultural security in current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 Studies in Culture & Art, 2011, 4(2): 14-21.]

[本文引用: 1]     

[40] Losos J B, Ricklefs R E.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Revisit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本文引用: 2]     

[41] 邬建国.

自然保护区学说与麦克阿瑟—威尔逊理论

. 生态学报, 1990, 10(2): 187-19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全球正两临着一场物种灭绝的大危机,自然保护己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减缓物种灭绝速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岛屿生物地理学为自然保护区理论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研究表明,该学科尚未成熟,尤其在自然保护区方面的应用颇为有限,无疑,现代自然保护区理论应是多学科研究的综合产物。本文概述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自然保护方面的影响,并对种群脆性分析和景观生态学途径在自然保护区理论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Wu Jianguo.

Nature conservation theory and MacArthur-Wilson Model

. Acta Ecologica Sinica, 1990, 10(2): 187-19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全球正两临着一场物种灭绝的大危机,自然保护己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减缓物种灭绝速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岛屿生物地理学为自然保护区理论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研究表明,该学科尚未成熟,尤其在自然保护区方面的应用颇为有限,无疑,现代自然保护区理论应是多学科研究的综合产物。本文概述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自然保护方面的影响,并对种群脆性分析和景观生态学途径在自然保护区理论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42] 刘军.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本文引用: 1]     

[Liu Jun.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4.]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