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地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形成机制——以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黄静波, 范香花, 黄卉洁

Formation of tourist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 in ecotourism destinations: A case from Ma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Jingbo HUANG, Xianghua FAN, Huijie HUANG
表1 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Tab. 1 Outcome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潜变量 观测变量 标准化载荷 T 组合信度 Alpha
环境知识 可持续发展知识 0.701 12.912 0.698 0.696
环境保护知识 0.762 13.978
感知价值 这次生态旅游质量还行 0.814 17.948 0.891 0.890
这次生态旅游活动物有所值 0.809 17.752
这次生态旅游活动让我感觉很好 0.832 18.520
这次旅游活动给别人留下了好印象 0.821 18.155
环境态度 对增长极限的看法 0.697 12.871 0.751 0.747
对生态平衡的看法 0.777 14.635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 0.648 12.006
感知消费效力 一个人的行为对环境保护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0.920 22.469 0.939 0.939
若别人都不保护环境,那我的环境保护行为也没用 0.882 20.791
在旅游时,我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及其他游客造成的影响 0.923 22.589
若每个游客都保护环境的话,那我们都能给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 0.833 18.939
环境友好行为 我会遵守莽山景区的游客行为规范 0.795 17.721 0.936 0.936
我会尽力保持莽山的环境质量 0.821 18.627
如果发现有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我会向管理处报告 0.837 19.192
我会在莽山景区内进行消费 0.841 19.347
我帮助其他游客学习生态旅游知识 0.828 18.879
我在景区将垃圾进行分类 0.827 18.816
在旅游过程中,我尽量避免打扰这里的动植物 0.805 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