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城市水源地生态补偿额度核算及机制研究——以昆明松花坝水源地为例
张文翔, 明庆忠, 牛洁, 史正涛, 雷国良

Calculation and mechanisms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redits in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region of plateau cities: A case studyfrom the Songhuaba Reservoir region of Kunming
Wenxiang ZHANG, Qingzhong MING, Jie NIU, Zhengtao SHI, Guoliang LEI
表1 松花坝水源地生态补偿问卷调查
Tab. 1 Questionnaire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Songhuaba drinking water source
受访对象 问卷调查项目
全部受访居民 1. 所在区域;2. 年龄;3. 文化程度;4. 家庭人均年收入;5. 职业;6. 保护水源区生态意愿;7. 水源区生态补偿意愿;8. 为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捐钱、出劳动力等;9. 对现行水源区生态补偿政策的了解程度
水源地保护区居民 10. 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11. 生态补偿弥补损失所占比例;12. 对当前水源区生态补偿额度的满意程度;13. 生态补偿采用的方式;14. 生态补偿采取的途径;15. 现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度;16. 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满意度
非水源地居民 17. 水源区保护费用来源;18. 水源区生态补偿对象;19. 筹资方式;20. 支付水费反哺的意愿;21. 不支持生态补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