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N产学研合作 | X-XW产学研合作 | 合作内容 | 木塑复合材料研发 | 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 | 地理邻近 | X与XN是长期的合作关系,双方人员交流很多,项目后期要稍微少一些。在XN共建了高分材料研发中心,但没有人员驻点 (高) | 平时主要通过电话、电邮联系,但在XW共建有工程中心,并依托中心搞了一个碳纤维的小试线,公司有一个团队在那里驻点 (低) | 认知邻近 | X专注于木塑复合材料和生态木型材的研发、生产;XN通过对废旧塑料和生物质纤维的选择和改性,研究出了多种环保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高) | X看好碳纤维行业未来发展空间,积极进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技术积累和研发;XW材料学院在先进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方面研究实力强,成果丰富 (高) | 社会邻近 | 都在一个行业,一个地方,双方都很熟;X技术人员中有XN的毕业生,与过去的老师一直保持联系。有近二十年的合作关系,双方一直相处得很好 (高) | X负责人是XW毕业的,在北京人脉很广,不仅有母校的资源,还有十几个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X与XW有近二十年愉快的合作经历 (高) | 互动学习 | 有双方技术骨干之间的交流,XN到公司举办技术研讨会,组织技术培训,专家到公司就技术问题交流,等等。X学到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接触到了新的技术;XN了解了市场需要,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高) | 在共建的工程中心,双方人员有机会经常沟通交流;双方不定期组织技术研究讨会,后期XW在公司组织技术培训。X人员对碳纤维复合技术与方法有了一定了解,XW也了解到碳纤维生产技术与工艺 (高) | 合作程度 | 平时,XN会找企业检验有关技术的应用性,X也找XN解决有关技术问题。在本项目合作中,X较多地参与了XN木塑材料表面处理研究;后一阶段,XN也会过来进行技术指导,但总的来说参与得不多 (较高) | 技术攻关主要是XW做,由于X在共建的中心有条小试线,参与了小试的工作;后期的技术应用、开发主要是企业自己做,XW很少参与 (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