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7 , 36 (5): 803-82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5001

观点与争鸣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在他乡与故乡之间

保继刚12, 张捷3, 徐红罡12, 章锦河3, 陈田4, 张国友5, 陆林6, 黄震方7, 翁时秀28, 孙九霞12, 罗秋菊12, 钟林生4, 马晓龙9, 张宏磊3, 白凯10, 李山11, 韩国圣12, 张朝枝12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州 510275
2.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
3.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南京 210093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5. 中国地理学会,北京 100101
6.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2
7.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
8.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
9.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 300350
10.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19
1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1
12. 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威海 264209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Between hometown and alien land

BAO Jigang12, ZHANG Jie3, XU Honggang12, Zhang Jinhe3, CHEN Tian4, ZHANG Guoyou5, LU Lin6, HUANG Zhenfang7, WENG Shixiu28, SUN Jiuxia12, LUO Qiuju12, ZHONG Linsheng4, MA Xiaolong9, ZHANG Honglei3, BAI Kai10, LI Shan11, HAN Guosheng12, ZHANG Chaozhi12

1.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2. Center for Tourism Planning and Research,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3. 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 and Tourism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4.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5. 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Beijing 100101, China
6.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Anhui, China
7.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8.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9. College of Tourism and Service Manage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
10.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11.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12. School of Business,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Weihai 264209, Shandong, China

收稿日期: 2017-03-24

修回日期:  2017-04-25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5-20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37,4147112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保继刚(1964- ),男,云南个旧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E-mail:eesbjg@mail.sysu.edu.cn; 其他作者为共同第二作者。

展开

摘要

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地理学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也是地理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随着旅游地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人文地理研究“文化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大背景下,旅游地理研究的“地理味”似乎越来越少,甚至被批评为“去地理化”“在奔往他乡的路上忘了故乡”。在此背景下,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12月在广州中山大学进行研讨,反思与总结旅游地理过去30年的研究问题与学术贡献、学科特征以及如何实现代际转向。结论认为:① 旅游地理学并未真正远离故乡,只是地理学本身在发展与变化,旅游地理学要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地理学的发展;② 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特征是包容与综合,不仅要有逻辑实证主义,还要有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等范式,其核心研究问题应该是流动性、空间尺度转换与人地关系;③ 旅游地理学者的代际转向已经不可避免,在学者们师承传递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出现了研究问题、学科认知和理论认知的转型,旅游地理学应该建立引领性问题体系,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来壮大学术共同体。

关键词: 中国旅游地理学 ; 研究问题 ; 知识溢出 ; 学科特征 ; 代际转向

Abstract

Tourism geography is increasingly to be one of geography branch disciplines. However, with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e turn" and "social turn" in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tourism geography is criticized for losing "the flavor of geography", or "de-geographization tendency", "forgetting the hometown on the way rushing to alien land". With these concerns, The Tourism Geographies Commission of China Geography Association organizes a seminar to reflect the tourism geographies research in the past decades, to discuss the academic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enerational transit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The conclusions include: (1) Tourism geographies is not far away from home, but the hometown: geography itself is changing. Tourism geography must adapt to the geograph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2)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geography are comprehensive and inclusive. We should persist in not only logical positivism, but also constructionism and humanism paradigm. The key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e mobility, spatial scale transfer and human-place relation; (3) Generation transition in tourism geographers is inevitable, not only in the way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transition, but also research question, disciplinary identification and theoretical shift. Tourism geography should have their own series of research questions, and generations of geographers work together to facilitate the academic community.

Keywords: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 research questions ; knowledge spillover ;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 generation transition

0

PDF (264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保继刚, 张捷, 徐红罡, 章锦河, 陈田, 张国友, 陆林, 黄震方, 翁时秀, 孙九霞, 罗秋菊, 钟林生, 马晓龙, 张宏磊, 白凯, 李山, 韩国圣, 张朝枝.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在他乡与故乡之间[J]. , 2017, 36(5): 803-82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5001

BAO Jigang, ZHANG Jie, XU Honggang, Zhang Jinhe, CHEN Tian, ZHANG Guoyou, LU Lin, HUANG Zhenfang, WENG Shixiu, SUN Jiuxia, LUO Qiuju, ZHONG Linsheng, MA Xiaolong, ZHANG Honglei, BAI Kai, LI Shan, HAN Guosheng, ZHANG Chaozhi.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Between hometown and alien land[J]. 地理研究, 2017, 36(5): 803-82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5001

旅游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经过30多年的孕育发展,旅游地理学在中国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1],是地理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2]。尽管中国旅游地理学在研究队伍、学术成果和学科声望等方面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2],但学界也从来不乏批评与反思[3]:早在20世纪80年代,旅游地理学的先驱陈传康先生、郭来喜先生等人就开始探索学科研究对象、内容、任务等问题[4-7],进入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反思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8],到90年代中后期,旅游地理学界开始集体反思[9-12],探讨旅游地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13]、理论问题[14]、研究体系[15]等。进入21世纪之后,少数学者开始思考中国旅游地理与国际旅游地理研究的差异和差距[16,17],挖掘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本土理论[18,19],开拓新的研究领域[20,21]。以保继刚教授为首的学者开始进行批判自省[22],并将反思范围扩展到学术规范[23]、学术问题[24]等层面,同时指出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经历“理想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之后,进入了“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25]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现象的多元化,学术研究的本体论逐渐发生变化,表演性范式、流动性范式、批判性范式凸显[26-34]。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趋势使近年来部分旅游地理研究越来越“社会学化”或“管理学化”。在旅游地理学的学术会议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学部的项目申报上,学者们探讨的一些话题似乎已经逐渐远离地理学的传统,有学者批评旅游地理学“地理味”逐渐消失,旅游地理学似乎正远离故乡,走向他乡,由地理学变成了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或旅游学,但旅游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大部分仍在地理学部,相关研究项目仍试图回到地理学的“故乡”,找到有“地理味”的研究选题。即便如此,从事旅游方面研究的学者仍在挣扎于“什么才是地理味?”“怎样才算是地理学的知识贡献?”等问题,大有不知何处是故乡,何处是他乡的身份迷失感。

鉴于此,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12月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学术沙龙,就上述问题进行头脑风暴,试图通过对旅游地理学的重点研究问题、主要知识贡献与国家政策响应进行总结,同时对旅游地理学到底研究什么,如何实现代际转向进行思考与探索。

学者们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感到身份迷失的困惑。一方面,随着社会现象的日益多元化与学科交叉日益加强,学术研究越来越走向细分领域,从母学科的“故乡”逐渐走向交叉学科的“他乡”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但另一方面,国家“双一流”建设更加强调以传统一级学科建设为主导,学科分类体系的行政管理职能日益增强,那些与“故乡”渐行渐远的学者们身份焦虑不断浮现,他们徘徊在“故乡”与“他乡”之间,在这个乡愁泛滥的时代,他们开始“低头思故乡”,追问“乡关何处”?

与许多新兴学科一样,中国旅游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母学科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哺育下不断茁壮成长,学科理论框架、概念体系与方法论日益成熟,随着全球热点问题变化、政治思想变革以及技术与方法进步,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也日益多元化。与全球旅游发展变化相对应,旅游研究关注的焦点也不再是经济效应,而更多地是可持续发展、社会与文化影响、社会的流动性等问题,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也相应地更加“社会学”“人文化”,其研究方法也日益定性化。旅游地理学的这一转向与整个地理科学的发展似乎背道而驰,如傅伯杰院士[35]所言,“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更加强调综合性和定量化”;冷疏影等[36]也强调“现代地理科学在继承传统地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强化地理过程研究,不断向综合性和定量化方向发展”。

学科是整个科学世界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学术界对于学科的本质、确定标准、分类、起源、价值、制度等存在不同理解,但基本认同学科的两种基本内涵:① 某个类别的知识,或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② 一种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当旅游地理学似乎与现代地理科学渐行渐远时,学者不仅开始反思,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是否还属于地理学,如果是,它的核心特征是什么?或者说,旅游地理学研究如果要有“地理味”,应该研究些什么问题,用些什么方法?在旅游地理学者实现代际转换之际,这一问题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过去三十年的旅游地理学发展是否存在所谓的“去地理化”问题,即旅游地理学是否真走向了他乡?

(2)过去三十年的旅游地理学发展中,是否对地理学有知识溢出或学术贡献?

(3)从全球范围来看,旅游地理研究与地理学科的关系怎样?

(4)旅游地理学究竟应该如何响应国家战略,为国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5)旅游地理学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学科的边界在哪儿?即旅游地理学的故乡到底在哪儿?

(6)旅游地理学科如何实现代际转向,年轻一代旅游地理学者应该如何引领学科发展?

(1)旅游地理学的边界。旅游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表面自然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异,旅游的本体现象是人及相关要素的流动,旅游体验也是人地关系,旅游产生结果有各种区域影响,因此旅游从产生、本体、结果来看都是地理的,是彻头彻尾的地理现象,研究旅游就是研究地理学。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理学,旅游很多研究领域的开拓者都是地理学家,很多优秀的旅游成果也是地理学家的作品。但旅游地理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一些著名人文地理教材,没有旅游地理这一章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中将旅游地理调整掉了,这是一种缺失。在国外著名人文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旅游地理的概念界定,其外延大过社会文化地理。

(2)旅游研究的地理元素。从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旅游研究成果来看,2005-2009年的高频关键词为“旅游开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影响因子”“资源”“社区参与”等,2010-2014年的是“入境旅游”“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空间结构”“结构方程”等。此外,“place”“space”“landscape”“globalization”“景观文化地方”“全球变化的关系”“社会发展”等也是高频关键词。从这些高频词来看,旅游研究中地理元素占很大比例。

(3)旅游研究对地理学科的知识溢出。从旅游研究被引用情况来看,地理刊物对旅游成果的引用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mobility”“identity”“place”等方面。这说明旅游与地理在相互影响。如果因为旅游地理研究中的“管理问题”增多就说旅游地理在“管理化”的话,那是不是要说自然地理见物不见人是一种地理学的空心化呢?因为地理学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对地理现象的研究,多届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会议交流报告在数量上都以关注文化和人文环境为主,而具有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的中国却要忽略地理中的文化现象,这难道不是地理学的空心化?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关注以旅游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现象应该成为中国地理学研究的特色。

在IGU的学术年会中,城市、性别、政治、旅游四个专业委员会是最活跃的,其中旅游组是近年来参加人数、讨论议题最多的小组之一。IGU中的旅游地理议题大多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如全球变化情况下的旅游发展形势?什么样的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是否是在一个无边界的地域里面?哪些时候是不能够流动的?哪些时候是流动的?探讨时空压缩、流动性背景下旅游表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特征,关注旅游、自然、乡村的发展等。

在全球12个顶级地理学期刊中,发表在《Applied Geography》上的旅游文章相对较多,但总体比较分散。一些话题如大型事件的影响、与身体性有一定关系的表征、话语分析等在主流地理期刊上有一定出现频率。在这些地理类的期刊中,旅游研究的知识溢出主要在环境、生态、社会学、城市研究以及自然地理的一些研究中,涉及旅游引起的生态、地理、环境变化等相关主题。此外,在三个地理学家担任主编的与旅游相关的SSCI刊物《Tourism Geographies》《Mobilities》《Current Issue of Tourism》中,其经典的研究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以及通过GIS研究旅游规划、环境变化、旅游发展带来的一些社会影响,这些都是非常传统的地理学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知名的旅游学者中,旅游地理学家的表现非常突出,如国际旅游科学研究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的72位成员中,约22人来自地理学背景。在72位学者中,成果引用率最高的也是地理学家Richard Bulter的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在地理学的国际组织中,旅游地理学者表现不俗,如Gill Alison 是加拿大地理学会的主席;Jarkko Saarinen 是IGU前副主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旅游地理学者开始担任国际旅游研究顶级刊物的编委,旅游地理学的影响力仍然强大。

旅游地理学研究是否远离故乡?既要回应,更应反思。

学科不同于科学,科学没有边界,而学科则是某一领域相对独立的科学知识体系。旅游地理学之所以成为独立学科,一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即旅游人地关系;二有成熟的概念体系与研究内容;三有系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其中,“独特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旅游地理学的学科边界,只要是围绕解决“旅游人地关系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的研究,都是旅游地理学研究,而不应囿于是否运用了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鉴于“旅游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层次性、动态性、尺度性等特点,旅游地理学研究需要“他乡遇故知”,注重多学科交叉、借鉴与国际化推进,也要“低头思故乡”,交叉不能模糊本体、借鉴不能忘了初心、国际化不能菲薄自我。当前旅游地理学研究存在“七重七轻”倾向,在研究思维上,重学术特点轻学科特色,重文献研究轻问题凝练,重西方引进轻本土创新;在研究方法上,重模型计量轻质性分析,重方法嫁接轻适宜甄别,重案例实证轻尺度比较;在研究表达上,重数据结果轻归纳结论。克服不良倾向,旅游地理学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对国家战略的响应和对社会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旅游地理学与旅游业的兴起基本同步,并有力地助推了旅游产业在中国的壮大。一个学科与一个产业相互助推、并同步得到显著发展,旅游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旅游产业成为新兴产业体系中的一个战略性产业,这在地理学其他分支领域是没有的。

旅游产业发展从起步到壮大的全流程中,旅游地理学在旅游资源评价、区域旅游规划设计、旅游人才培养和旅游行业管理评估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使得旅游产业的发展自始至今能够依据地理学思想脉络,形成完整的不同尺度空间和不同类型部门的规划体系与评价体系,这在中国的产业发展中是不多见的。

在旅游地理学的引领下,在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拉动下,一大批以旅游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迅猛发展,推动了旅游科学体系的逐步形成。随着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旅游地理学又适时扩展研究空间,围绕可持续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开展重点研究,成为旅游行业与旅游研究中较具影响的学科方向。一个分支学科(旅游地理学)能够在一个科学领域(旅游学科)的形成发展中起到重要的骨干作用,这在中国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中也是难得的。

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地理研究项目,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地理界认可的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问题。自1989年我获得第一个旅游地理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来,截至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学部资助旅游研究项目数累积265项,占地理学资助项目总数的5%。

从地理学部获资助的265项旅游研究项目主持人的学科背景来看,主要涉及地理学、旅游管理、经济学、生态学、大地海洋科学等8个学科,其中地理学专业背景学者占57%,旅游管理专业背景学者占25%。同时,地理学出身的学者中,有66%来自人文地理,16%的来自自然地理,其次是资源环境(9%)、经济地理(6%)、地理信息系统(3%)。从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来看,早期进入旅游研究的学者主要是自然地理学背景,如陈传康先生。随着旅游发展需求的变化,旅游研究的人文与社会研究问题不断增多,学者们的学科背景结构开始不断转变,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其实仍然在以自然科学的思维做偏人文的研究,这一点从最新统计的一些高被引的文章中可以看出。

从获得资助的研究项目所关注的问题来看,“机制”“影响”“旅游地”“发展”“机理”“模式”“演化”等词是历年来所有项目标题的高频词,近几年的项目标题中“生态”“调控”“乡村”“扶贫”逐渐位居高频词前列,2016年开始出现“建构”一词。从这些选题可以看出,国家基金所资助的主要研究问题仍是传统地理学关注的“机制”“机理”“影响”“演化”等问题,近年来更强调对国家战略的响应,重视对“生态”与“乡村”“扶贫”等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支持。

所以,无论是从国家基金所资助项目负责人的学科背景,还是从其研究的问题来看,旅游地理研究仍然是以传统地理学为主体,但随着国家与社会需求的转向,旅游地理学者做出了积极响应,旅游地理研究的话题更加多元化。

从旅游地理到旅游,我觉得这是地理学的一个传统。从地理出身的旅游地理学家把旅游地理发扬光大,通过多学科融合发展形成旅游学,这是一个学科的发展趋势。

旅游地理支撑旅游一级学科建立后,旅游地理在旅游学中如何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是旅游地理学者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切不可把旅游学混同为地理学。在旅游学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地理学家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在旅游学科成长后不能往后拉,不能束缚旅游学发展。

在地理学科框架内,如何构建旅游地理学方法体系也值得学者深入思考。旅游地理研究,年轻人对数据着迷,喜欢数学模型,但在用数据、方法的时候要小心谨慎,研究方法的选择要回归到问题的本质。

旅游地理学的特征是包容与综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最近5年基金委地学部的胸怀促进了旅游研究,把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经济学背景的一部分学者吸引过来申请地理学部的基金,也增强了旅游地理学的综合性特征。

旅游地理学不仅要有逻辑实证主义,还要有人本主义等科学哲学思想。旅游地理学者较早开始指导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生,促进了旅游地理学科交叉融合和知识溢出,同时跨学科的旅游研究也使旅游地理学者接触到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解释学等传统地理学者不重视的领域,使旅游地理学者认识到逻辑实证主义的局限性,将人本思想引进地理学研究,比其他人文地理学科多了一个视角,这是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进步。

地理学者研究旅游,独特的领域在哪里?地理学研究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流动以及在目的地停留过程中和地理环境产生的关系,因为其他学科都无法解释人在非惯常环境下的行为、消费与影响,这才是旅游地理研究最独特的地方。

地理学存在地域传统、空间传统、人地关系传统、地球科学传统等四大传统。在这些传统中严格属于自然科学的传统是空间传统和地球科学传统,它们遵从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范式。自然地理的多种研究更多的是实证主义下的技术范式。但在国际主流地理研究中人地关系传统里面,“place”“sense of place”“geopiety”“geographicity”等新的概念比较多,这恰恰不是科学实证主义的东西,涉及了与实证主义所不同的地理学更多的学术范式(包括马克思主义范式)。这方面的忽略,与国际主流趋势相悖。西方很重要的研究转向是空间的社会化、空间的精神化,很多研究都涉及范式,而范式完全取决于哲学基础。这种哲学基础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人文主义等多种类型,并形成地理学中多种探索、阐释、理解地理现象的范式。国际上也有将这些多元化范式的人文社科研究以社会科学来统称概括的。Johnston说过,很多人文地理的学术研究,与采用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一样,具有严格的原始材料的选取原则、严格的资料分析规则、严密的逻辑分析和严谨的结论阐述,但却不是实证主义的方法;而国际地理学界的实践表明,结构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等范式的研究,比实证主义研究更有说服力。

中国当前由自然地理学家以自然地理实证主义思维为主导的很多地理学管理系统,还是局限在实证主义范式中。在衔接西方学术研究、实现中国的话语权提升并进一步影响国际学术界这个方面,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不太可能出现基于中国哲学的中国式的理论来彻底颠覆西方的学术范式,但继续局限于科学实证主义的范式而忽略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等多种范式,很难进入西方人文地理学术的主流,很难让中国地理学家在国际地理学界获得话语权。范围更拓展些,中国地理学对西方话语的忽略,也使得我们在一些地缘政治分析、对话乃至国家实践中处于被动。

旅游现象从其产生、过程、结果都是地理的,研究旅游就是研究地理。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异产生旅游流动,流动产生区域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这些是旅游地理的核心特征,只要是旅游地理学者自然而然就是旅游学者,反之亦然。

旅游地理学不排斥其他学科的方法进入本学科体系,但要辩证地看待保守与变化或坚持与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坚持就没有核心,不变化就封闭。可以学习相关学科以便不断丰富旅游地理学的内容,但要围绕地理学的核心内容、逻辑原点来思考,借鉴要有根本。

(1)空间差异是地理学介入旅游研究最重要属性,分析旅游要素,把旅游作为一种空间的要素来分析地理学的差异,可能是旅游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对旅游新问题的解释,要赋予空间新内涵。新的旅游地理空间在不断形成,这些新的空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旅游地理学可以关注旅游新趋势下的地域空间过程。

(2)尺度问题是旅游地理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特性。尺度是一个背景,一些现象或理论在某些尺度是成立的,在另外一个尺度就变了,在更大的尺度截然相反,也可能在尺度间转换。关注不同尺度下旅游地理学的重要问题,如国际旅游机制的问题、国际地缘政治特定尺度下旅游地的转化与重组现象,有助于把握地方—全球联结的问题。应更加关注人地关系的互动与影响,深度关注旅游与环境互动机理。旅游破坏环境其实是一个尺度的问题。要把旅游业看成一个产业,目前更多的只看到旅游的消费性。旅游不仅仅是经济性还是投资性,相关的学科研究也在不断开展。

(3)旅游地理学还有一个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问题。旅游作为一种发展要素,拉入到一个区域、空间去考虑,它是影响人地关系的一个要素。那么,能否从空间的差异、尺度的转化、人地关系的互动这个体系范围里构建成一个“过程—结构—机制”的中国旅游地理学的解释体系?能不能以这样的逻辑来构成这样的解释体系?

此外,旅游服务贸易问题,社会文化的影响,关注国土空间开发新模式的探索等问题也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特点是人的流动,人从一个大尺度的流动到一个小尺度的地方与当地人接触、交流,同时流动中有较多的休闲特点,这是所有其他研究对象都没有的。在流动过程中,不仅有大尺度、小尺度间的转换,更有各种尺度的镶嵌。流动性将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有机结合,很好地阐释现代性的特点、时代的特点。这方面的研究将对理论推进有重要意义,也使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发生重要的变化。

旅游现象是个复杂现象,牵涉到人的流动、消费性和生产性,我们要综合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式才能明白旅游是什么。旅游地理学家为了解释这个复杂现象,学习了其他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和旅游地理理论的本身复杂性,可能会使得其他学科不一定能借鉴。因此,与其他领域的对话需要旅游地理学家重点关注。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特点。

未来的旅游地理学研究,应该以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化和科学化发展为导向,以旅游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以解决引领性科学问题为重点。运用地理学的思维方式,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融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并运用综合性与定量化方法,重点关注典型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耦合机理,旅游要素的时空间分异与形成机制,不同尺度旅游现象及其过程与转换机制,地理环境变化的旅游影响与区域旅游响应,旅游城镇化的过程、机制与模式,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与预警,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旅游生态安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与旅游文化保护、恢复和重构,大数据时代的旅游地理学分析以及可视化方法,全球化时代的旅游地理与地缘政治经济等研究课题,以深刻揭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功能结构、时空演化、基本规律、动力机制和调控途径;推动旅游地理学学科转型、理论研究深化、学术水平提高和学科体系完善。

旅游地理中小尺度的转化,要加入新的元素(如大数据),不能一直停留于传统尺度引导下的东西,同时要强调跨学科融合、多元化发展,创新的同时要突出旅游地理学科的特色和重点。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旅游地理学以旅游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旅游人地关系的研究则成为旅游地理学的本质特征。旅游人地关系是由人类旅游活动所引起的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于城市、乡村、经济、政治、文化、企业、交通、人口地理学等所研究的“人地关系”,旅游人地关系具有复杂性、层次性、动态性与尺度性等特征,研究旅游人地关系的格局与过程,揭示旅游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机理,谋求旅游人地关系的和谐是旅游地理学的核心命题,也是体现旅游地理学科特色之所在。

从旅游学研究的角度而言,旅游研究涵盖旅游主体研究、客体研究、媒体研究、主体与客体、主体与媒体、客体与媒体以及主体、客体与媒体三者交互研究等7个方面。旅游地理学不同于旅游学,旅游人地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人地的交互关系”研究,即研究不同类型的“人”(旅游者、居民、经营者、管理者、投资者等)的不同行为方式与行为强度作用于不同属性的“地”(不同尺度区域,山岳、草原、湿地、森林等不同类型旅游地)所产生的“压力、状态与响应”。脱离特定的“地”来研究旅游主体、媒体或者主体与媒体的交互,当然是旅游研究,但不能被认为是纯正的旅游地理学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人地关系中的“地”不仅具有类型属性,同样具有尺度属性,不同尺度的“地”(全球、国家、省、市、县区、乡镇、景区点等)其所对应的旅游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有差异的,根据不同尺度来选择不同的旅游人地关系研究议题是旅游地理研究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地理学研究”的问题不应在研究对象上界定,而应以学科思维来判断。符合以下三个方面之一的研究都可称为旅游地理学研究。

第一,所研究的是旅游的地理现象。例如,旅游地发展的空间分异研究。第二,所研究的并非地理学问题,但却用地理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解释。例如,旅游地社会矛盾研究,表面上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或政治学问题,但如果在分析和解释社会矛盾产生机制时,使用的是尺度政治、领地等地理学理论,那么,这也是地理学研究。第三,所研究的学术问题和研究这些问题的理论和概念表面上都不是地理学的,但研究者却以地理思维在思考这些问题,这样的研究也是地理学研究。例如,地理学家所做的旅游社区增权研究有时候就是社会学研究,但地理学家往往以人地系统的综合思维把握全局,将社区增权视为调和社会子系统进而调和整个人地系统的重要措施,并在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将这些成果整合进更大背景的人地系统研究中。地理学家知道何时将单个要素突显出来深入研究而淡化这一要素所在的整个地理系统,何时又将这个要素放回整个地理系统中进行思考。这是地理学综合思维在地理学家的研究中的自然而然的显现。因此,地理思维是核心,是使“Geography is what geographers do”得以成立的关键。

把握国际化视野,破解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困境。首先,国际视野有助于提升旅游地理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我们国家的研究跟西方的研究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的研究主题着眼于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满意度、低碳旅游等结构性内容,而西方多就问题导向的流动性、地方、景观、情感等学术话语展开讨论,而非简单、笼统的冠以“旅游”。其次,用国际地理的视角来解答中国的发展问题。新的全球化背景下,需用国际地理的视野解答国家治理和国际关系的难题。如在回应“一带一路”战略方面,学界不但要做经济学或政治学方面的探讨,我们更要发挥地理学家的特长,从文化、融入、资本、要素等一系列的地理流动和旅游流动中予以深入探讨,将有望取得学术和实践方面的双重突破。

可将目前学科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学科,哲学;第二类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第三类学科,应用科学;第四类学科(领域),则是新兴领域。旅游属于第四类学科(新兴学科),而非第三类学科(应用学科)。其理由是:一则旅游并没有依托单一的母学科为支撑发展而生,而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二则学科高度分化延伸,因而不断派生出许多新领域和边缘领域,为知识结构带来深刻变化;三则打破了原来比较单纯学科的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对立关系,逐步走向相互交叉、相互兼容、相互渗透。其最大的特点是:边界宽且模糊、未成形、与实践的需求相克相生,变化快速、超出经典学科范围。第一,旅游融合了不同学科的范式,推动了以往被专业学科所忽视的领域研究,打破了专业化的垄断现象。第二,旅游需要增加各学科之间的交流。第三,它创造了以“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推动了许多重要实践问题的解决。

从地理的角度阐释旅游现象并构建旅游学的理论实则回应了旅游的流动性特征,是重要的支撑学科。但同时由于旅游的融合和交叉性,运用单一的学科还不足以解决一些复杂的学术问题,难以构建旅游自成体系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因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需要“混搭”。

旅游地理的特色在于与产业结合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旅游地理学融合了地理学与旅游学的学科特点,在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能有效地服务国家与区域尺度的产业发展需求。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旅游业相伴生的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其在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设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以及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使得旅游产业发展自始至今能够依据融入地理学思想的科学规划和科学评价,形成完整的不同尺度空间和不同类型部门的规划体系与评价体系,这在中国的产业发展中不多见,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中难得。

在当前小康社会建设、经济转型升级、文化产业繁荣、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人地关系矛盾的加剧,中国旅游地理学面临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大量需求,应在加强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同时,重视应用研究,积极主动地发现和寻找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有效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并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问题,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热点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向传统地理命题的集聚,如围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对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特定时间、空间旅游发展规律的总结;二是向新兴外围学科的扩散,如在其他学科理论支撑下,对政治、制度、权利、社区、参与、文化、建构、精神、认同的研究,多学科向旅游研究的渗透当然反映了旅游地理学知识溢出的社会影响。

学术界应该尊重并鼓励个人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偏好,但从机构和学科发展来看,我们至少应该界定一个即使不怎么清晰,但也应该有的一个属于旅游地理学家母体的学科边界,从而形成旅游地理研究的命题范围,帮助课题申请者理解其所研究的命题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位置,充实旅游地理学术体系的结构和内涵,从而不断收敛和丰富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命题,慢慢地形成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客观评价体系,形成一个大致共识性的标准。

旅游地理学者往往反复强调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经济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现象,而这种地理现象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访目的地然后再回到居住地的空间位移。对国内旅游地理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旅游地理经典著作(史密斯的《游憩地理学》以及佩尔斯的《今日旅游:地理学视角》)正是基于这种空间传统视角而著述的。这也使得以往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无法对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产生重要的理论影响,这表现在旅游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相互关系上:一方面在相互引用上,近30%的旅游研究引用了人文地理相关的文章,但是反过来的比例却微乎其微;另外一方面,诸多的人文地理著作并未将旅游地理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加以展示。

事实上,旅游地理学者也认识到这样一个理论薄弱问题,并积极地进行了研究的转向。在巴特勒划分的旅游地理研究发展三阶段中的第三个阶段(多样化阶段),旅游地理学者们就开展了关于旅游与社区,旅游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旅游、生产、消费与新经济地理,文化变迁与旅游的新文化解读,旅游与城市更新与场所提升,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现代性和移动性,全球化,生产与消费的新地理学,消费与认同,可持续性(恢复性)等议题已经成为了旅游地理研究的“时尚”议题。旅游地理学在汲取人文地理理论的同时也积极地反哺相关理论,对当代的社会理论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相对应地,保继刚教授在总结国内旅游地理学发展时,也提出了国内旅游地理研究进入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从单一的空间分析转向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工具。

一门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观点与研究内容转向体现的是在特定时空下其学术共同体在其知识及社会背景下对外部环境和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基于此,旅游地理学的未来发展也需要应对纷繁复杂的旅游活动变化和社会变化,既需要理性主义(发展旅游地理学理论),也需要现实主义(增强旅游地理学影响)。

2015年以来,中国旅游研究的代际转向越来越明朗化,旅游研究群体中的“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新一代的旅游研究学者在学科发展及研究范式建构上拥有相对一致且逐步清晰的利益诉求,由不同学科培养构成的新一代旅游研究者的代际关系开始呈现为一种“显性”的学术网络关系。

学术研究代际转向的核心是保证学术研究脉络与资源的延续与传承,旅游研究领域的代际转向可大致划分为三种不同的传承层次:一种是表层传承,即“师承”关系的建立与呈现,中国30多年旅游产业与教育的兴旺发展,使这种关系广泛地建立起来;二是深层传承,即学术话语权、学术地位的传递与延续,当前国内若干旅游研究学术重镇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层面上佐证了这种代际转向的成功;三是核心传承,即学术精神与事业的延续与发展,这是学科延续与发展的精髓与关键。

从社会学理论角度来看,学科发展的代际转向实质上是一种知识关系与契约的延续,这种延续过程不仅是知识体系传递给有学术血缘关系的“自己人”,更强调一种“精神”与“价值观”的丰富与发展。旅游研究的代际转向现象,让新一代的旅游研究人更清楚地认识到,旅游学科不管是从规模、发展阶段还是学科地位上都处于起步阶段,传承核心学术精神与事业,聚焦学术关切,不断变革与创新,才能真正成功实现旅游研究的代际传承,才能真正做到旅游研究的基业长青。

代际转向既是学术共同体年龄结构的新老交替,更意味着知识结构的代际演化,其标志是“T-generation”已经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力量。在这个代际转向过程中,由于旅游研究在官方认定的学科归属上被划入管理学门类,导致其在诸多地理学传统优势单位中往往处于“非主流”地位,旅游地理学的传承在新老交替上遭遇到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在“旅游管理”之名下培养的一代年轻学者(T-generation)开始崭露头角,其群体规模甚众而远超“旅游地理”,其研究视野开阔而不囿门户之见,这使得旅游地理学在代际演化中面临着从旅游研究的“主流阵营”萎缩到“退居二线”的巨大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旅游地理研究代际转向的成功实现,需要战略层面的“问题意识”和战术层面的“合纵连横”。战略上,在问题意识引导下,提出若干旅游地理的科学前沿问题并对国家重大旅游实践问题做出回答,将远胜于画地为牢的人为学科限定。这种“问题带学科”的做法早已为中国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所证实,也应是旅游地理研究在代际转向过程中应该保持的定力所在。战术上,一方面需要旅游地理研究“老将新人”之间的“合纵”,正如保继刚老师关于学术共同体的“榕树说”一样(我将之概况为“南国有榕树,一木一片林;巍巍然者何?芸芸气生根。主干立基础,侧根拓空间;老树伴新芽,共撑一片天”),形成若干枝繁叶茂的研究团队,达成代际转向过程中的梯队建设。战术上的另一方面,则需要旅游地理学者主动与地理学和旅游学的其他国内外学者之间建立紧密的“连横”,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合作、共建学术组织,在经常性沟通中实现学者间的取长补短和学科间的渗透促进,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滋养来提升旅游地理研究的代际转向过程。

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研究群体、研究焦点、研究范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快速转向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以陈传康、郭来喜、孙文昌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旅游地理学家响应发展旅游的国家战略,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分支学科介入旅游研究,他们积极构建旅游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创办专业、培养研究生、编写教材,研究并且从事国家及地方旅游发展战略及规划的制定,是在国家需求与学者使命的带动下促进旅游地理学科的成型,具有理想色彩。第二代旅游地理学者是明确以旅游地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地理学科博士,他们通过留学、翻译教材、参与以及主办国际会议,快速吸收国外行为地理、空间科学、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范式,研究旅游游憩行为、旅游空间分布与旅游流、旅游地方感、主题公园等议题,拓展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但是他们又面临繁多的规划咨询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放缓了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探索步伐。第三代旅游地理学人不仅有在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新一代的旅游学人,也有在国外留学回国的洋博士,不仅在主流国际旅游期刊发表文章,还开始在国际上担任主编、编委,极大地提升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国际形象与可见度。但是,在主流国际地理期刊发表文章的仍市凤毛麟角,有待新一代旅游地理学者不仅在西方理论脉络下讲好中国故事,更要发展基于中国现实的理论,对国际旅游、地理学界做出理论贡献。

以代际关系分析中国旅游地理学正在经历的转型,有助于厘清转型背后的代际动力和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从代际来看,以陈传康先生、郭来喜先生为代表的开创代学者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经验主义研究在中国创立了旅游地理学,此后,保继刚教授等一代学者则以自觉或不自觉的(逻辑)实证主义为指导建立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中国框架,这个框架为此后30年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根本参照,直到最近10年“社会科学化”研究取向的兴起,才使情况有所转变。

在近10年的社会科学化中,新生代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成长于日益倡导研究规范、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和理论意识的学术环境,新生代在学术研究上与其前辈有一定差别。世代之间基于代际差异的学术互动和相互影响使当前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出现了研究问题转型、学科认知转型和理论认知转型。然而,转型前景尚不明朗,转型中出现了引领性问题体系的缺失、学科范畴的迷惘和理论观念的分歧等问题。各代学者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和基于这些认知所开展的互动将影响未来学科发展。因此,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群体应通力合作建立引领性问题体系,持续加强学科吸引力和应对理论与实践需求的能力;厘清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特点,以地理学思维的形成来破除学科迷惘;建立具有包容性的理论观,倡导扎实的经验研究和基于经验研究而得出的实证理论,以此推动学科发展。

旅游地理学是否远离故乡,与作为故乡的地理学是否仍然坚守故乡密不可分。有趣的是,地理学家正日益认为地理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地理学,而是更加强调格局与过程关系、格局变化及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也从模仿模型走向定量模型,从地理学走向地理科学[35]。与此同时,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最新的地理学发展报告《Understanding the Changing Planet: 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 中主题鲜明地提出未来10 年地理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跨学科的(interdisciplinary) 地理科学(Geographical Sciences)的集成研究[37]。这说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地理科学对技术与工具,对定量化的追求前所未有。而另一方面,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却越来人文化,艺术地理学、文学地理学等“人文”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这表明,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地理学本身在出现“科学化”与“人文化”的两极分化。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在“人文化”的道路上并不比文化地理学走得更远。从这个角度讲,旅游地理学并没有远离故乡,只是故乡一直在改变,旅游地理学已经无法在原地寻找乡愁,旅游地理学自身也必须不断发展,去“他乡”寻找“故知”。

与地理学一样,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基本遵循了“任务带动学科”的发展规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了旅游地理学的成长,所以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区划、旅游规划等“地理建设”或“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了旅游地理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同时也推动了旅游地理与其他学科的不断交叉与融合,成为旅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地理学者不仅需要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还需要科学哲学思维,把人本主义、结构主义等思想带进地理学,推动旅游地理学新发展。如前文所述,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特征是旅游流动中的人地关系、空间尺度转换以及流动后果的研究,特别强调旅游流动的本质特征,将旅游流动与流动背后的意义进行关联研究,将空间移动与人本主义进行关联,与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

与学科特征变化相比,旅游学者的代际转向更是不可扭转的客观规律,但又与学科发展紧密相关,每一代学者都在特定的“任务”带动下形成的研究重心与方法体系,随着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由数量式增长转向内涵提升,旅游发展的诉求从以往的外汇收入、经济增长转向国民生活质量提升,旅游研究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也从开发建设思潮转向人文关怀视角。不同年龄段的学者所成长的学科背景与产业发展阶段不同,其使命也不尽相同,旅游地理学的代际转向也不可避免。在学者们师承传递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出现了研究问题、学科认知和理论转型,但无论如何变化,旅游地理学应该建立引领性问题体系,老将新人间的“合纵连横”终究可以建立起旅游地理研究的问题体系,推动旅游地理学科发展壮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黄震方, 黄睿.

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

. 地理研究, 2015, 34(1): 15-2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1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和研究内容相对泛化的现状,提出将旅游人地关系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阐述了旅游人地关系的理论内涵,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域系统”。基于人地关系的理论视角,按照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要求,充分考虑旅游地理学旅游性、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属性,初步构建了以旅游活动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为基础,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融合相关学科理论的旅游地理学理论框架。论文还梳理了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主要科学问题和重要研究方法,强调应大力倡导地理学科学精神,改变低水平应用导向和过于偏重技术导向的研究现状,切实运用旅游地理学研究和解决国家与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理论导向的思想型研究,将深刻揭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功能结构、时空演化、基本规律、动力机制和调控途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学科特色创新、研究范式创新、理论成果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应用价值创新,推动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科体系的完善,促进现代旅游地理学的本土化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国际化。

[Huang Zhenfang, Huang Rui.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academic innovat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based on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1): 15-2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1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和研究内容相对泛化的现状,提出将旅游人地关系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阐述了旅游人地关系的理论内涵,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域系统”。基于人地关系的理论视角,按照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要求,充分考虑旅游地理学旅游性、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属性,初步构建了以旅游活动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为基础,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融合相关学科理论的旅游地理学理论框架。论文还梳理了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主要科学问题和重要研究方法,强调应大力倡导地理学科学精神,改变低水平应用导向和过于偏重技术导向的研究现状,切实运用旅游地理学研究和解决国家与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理论导向的思想型研究,将深刻揭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功能结构、时空演化、基本规律、动力机制和调控途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学科特色创新、研究范式创新、理论成果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应用价值创新,推动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科体系的完善,促进现代旅游地理学的本土化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国际化。
[2] 保继刚, 尹寿兵, 梁增贤, .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2): 1506-1512.

URL      [本文引用: 2]     

[Bao Jigang, Yin Shoubing, Liang Zengxian, et al.

Development report on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2005-2011).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30(12): 1506-1512.]

URL      [本文引用: 2]     

[3] 李秋云, 韩国圣, 张爱平, .

1979-2012年中国旅游地理学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

. 旅游学刊, 2014, 29(9): 110-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4.09.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选取1979~2012年发表在国内11种地理类和3种旅游类期刊上的6785篇旅游地 理类文献的题录信息,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的外部形式特征进行统计,在对文献产出时间分布分析时对学科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文章采用共词分析法并结合社会网 络分析软件绘制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知识网络图,结合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学科知识网络的六大研究主题结构: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分析总结了我国旅游地理 学研究案例地选择规律,并对研究方法进行概括性总结。通过研究各阶段知识网络、高频关键词揭示了中国旅游地理学阶段性演进特征即在传承与深化中不断地创 新。研究既弥补了2004年以来我国旅游地理学文献分析的空白,又揭示了我国旅游地理学自系统研究以来知识网络结构及演变特征。

[Li Qiuyun, Han Guosheng, Zhang Aiping, et al.

Bibliometric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China's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from 1979 to 2012.

Tourism Tribune, 2014, 29(9): 110-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4.09.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选取1979~2012年发表在国内11种地理类和3种旅游类期刊上的6785篇旅游地 理类文献的题录信息,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的外部形式特征进行统计,在对文献产出时间分布分析时对学科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文章采用共词分析法并结合社会网 络分析软件绘制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知识网络图,结合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学科知识网络的六大研究主题结构: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分析总结了我国旅游地理 学研究案例地选择规律,并对研究方法进行概括性总结。通过研究各阶段知识网络、高频关键词揭示了中国旅游地理学阶段性演进特征即在传承与深化中不断地创 新。研究既弥补了2004年以来我国旅游地理学文献分析的空白,又揭示了我国旅游地理学自系统研究以来知识网络结构及演变特征。
[4] 郭来喜. 一门新兴的学科: 旅游地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2.

[本文引用: 1]     

[Guo Laixi.An Emerging Subject: Tourism Geography.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2.]

[本文引用: 1]     

[5] 郭来喜, 李旭旦. 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 旅游地理学. 见: 李旭旦. 人文地理学论丛.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272-286.

[Guo Laixi, Li Xudan.An emerging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Tourism geography. In: Li Xudan. Human Geography Symposium. Beijing: People' s Education Press, 1985: 272-286.]

[6] 陈传康.

旅游地理学与旅游业

. 旅游学刊, 1988, 13(3): 71, 77-79.

URL      摘要

正 一、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杨吾扬曾经用一个示意图(见下图)来说明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 旅游地理学基本上偏向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但与自然、经济地理都有关。从活动行为性质上讲,旅游活动具有社会文化性,因此它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但讨论风景旅游资源时离不开自然地理学。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是一项经济产业,因此,经济地理也要研究它。就是说,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是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它的风景资源的自然部分要由自然地理学来研究,而作为旅游业则是属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或者可以这样说,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地理学。

[Chen Chuankang.

Tourism geography and tourism industry

. Tourism Tribune, 1988, 13(3): 71, 77-79.]

URL      摘要

正 一、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杨吾扬曾经用一个示意图(见下图)来说明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 旅游地理学基本上偏向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但与自然、经济地理都有关。从活动行为性质上讲,旅游活动具有社会文化性,因此它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但讨论风景旅游资源时离不开自然地理学。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是一项经济产业,因此,经济地理也要研究它。就是说,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是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它的风景资源的自然部分要由自然地理学来研究,而作为旅游业则是属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或者可以这样说,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地理学。
[7] 杨冠雄.

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 人文地理, 1988, 3(1): 43-4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旅游地理研究的过程,把我国旅游地理的创立期分为两个阶段,摸索阶段和实践阶段;总结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和教学所取得的成就,并对今后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及研究内容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

[Yang Guanxio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1988, 3(1): 43-4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旅游地理研究的过程,把我国旅游地理的创立期分为两个阶段,摸索阶段和实践阶段;总结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和教学所取得的成就,并对今后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及研究内容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
[8] 郭来喜, 保继刚.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 地理研究, 1990, 9(1): 78-87.

URL      [本文引用: 1]     

[Guo Laixi, Bao Jigang.

Review on Chinese tourist geography and its prospect.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0, 9(1): 78-87.]

URL      [本文引用: 1]     

[9] 王兴中.

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 人文地理, 1996, 11(S1): 72-7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综述了70年代末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以来研究旅游地理学的进展与趋势,并提出它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Wang Xingzho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China's modern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Human Geography, 1996, 11(S1): 72-7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综述了70年代末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以来研究旅游地理学的进展与趋势,并提出它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0] 刘锋.

旅游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回顾

. 地理研究, 1999, 18(4): 434-443.

URL     

[Liu Feng.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geography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9, 18(4): 434-443.]

URL     

[11] 吴必虎, 冯若梅, 张丽.

90年代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展研究

. 经济地理, 2000, 20(3): 91-95, 128.

URL      摘要

中国的旅游地理研究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部分学者曾就前10年的发展状况做过综述,但90年代的发展状况还少有人研究。中国旅游地理不的学科发展现状如何?旅游地理学者的构成和背影如何?他们的研究工作特点是什么?他们怎样增减下一代的旅游地理学者?本文将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

[Wu Bihu, Feng Ruomei, Zhang Li.

A study on 1990's tourism geography of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00, 20(3): 91-95, 128.]

URL      摘要

中国的旅游地理研究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部分学者曾就前10年的发展状况做过综述,但90年代的发展状况还少有人研究。中国旅游地理不的学科发展现状如何?旅游地理学者的构成和背影如何?他们的研究工作特点是什么?他们怎样增减下一代的旅游地理学者?本文将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
[12] 汪德根, 陆林, 刘昌雪.

近20年中国旅游地理学文献分析: 《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和《自然资源学报》发表的旅游地理类论文研究

. 旅游学刊, 2003, 18(1): 68-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3.01.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和《自然资源学报》是我国地理学研究 4大权威性核心期刊。本文全面回顾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4种期刊关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从综述、旅游地、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景观、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以及理论与方法研究等7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对 4种期刊进行了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载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论文作者单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 ,并总结了 4种期刊关于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成功经验。

[Wang Degen, Lu Lin, Liu Changxue.

An analysis of China' s tourism geography papers and documents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Research on tourism geography papers published in Geography Journal, Geography Research, Geography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

Tourism Tribune, 2003, 18(1): 68-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3.01.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和《自然资源学报》是我国地理学研究 4大权威性核心期刊。本文全面回顾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4种期刊关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从综述、旅游地、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景观、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以及理论与方法研究等7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对 4种期刊进行了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载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论文作者单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 ,并总结了 4种期刊关于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成功经验。
[13] 楚义芳.

论旅游地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2, 8(1): 45-49.

URL      [本文引用: 1]     

[Chu Yifang.

On basic direction of tourist geography development.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1992, 8(1): 45-49.]

URL      [本文引用: 1]     

[14] 管文, 熊绍华.

从学科学的角度谈旅游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 旅游学刊, 1993, 18(5): 44-47.

URL      [本文引用: 1]     

[Guan Wen, Xiong Shaohua.

Several theoretical problems about the tourism geogra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Tourism Tribune, 1993, 18(5): 44-47.]

URL      [本文引用: 1]     

[15] 王家骏.

适用于旅游地理学的一种概念模型

. 地理学报, 1994, 49(6): 561-566.

URL      [本文引用: 1]     

[Wang Jiajun.

Assessment of the conceptual matrix model: A systematic model for 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4, 49(6): 561-566.]

URL      [本文引用: 1]     

[16] 金波, 蔡运龙.

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进展

. 人文地理, 2002, 17(3): 34-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2.03.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内旅游地理学研究比西方国家 晚了整整 6 0年 ,全面了解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对于国内相关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全面回顾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阐述了其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对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研究进行了总结 :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学科地位 ,开始朝着成熟阶段发展 ;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研究是随着现代旅游现象的出现而出现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而发展 ;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者脱离地理系的事实 ,严重影响了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学科内的发展 ,这种趋势一定要引起国内学界人士的警惕。

[Jin Bo, Cai Yunlong.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geography in the West.

Human Geography, 2002, 17(3): 34-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2.03.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内旅游地理学研究比西方国家 晚了整整 6 0年 ,全面了解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对于国内相关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全面回顾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阐述了其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对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研究进行了总结 :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学科地位 ,开始朝着成熟阶段发展 ;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研究是随着现代旅游现象的出现而出现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而发展 ;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者脱离地理系的事实 ,严重影响了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学科内的发展 ,这种趋势一定要引起国内学界人士的警惕。
[17] 陈德广.

差异和差距: 中国和北美旅游地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比较研究

. 人文地理, 2006, 21(2): 1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6.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对56篇中国旅游地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和76篇北美论文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滞后于北美,但中国博士论文增长速度快于北美;北美论文选题视野宽泛而中国论文选题视角比较狭窄;北美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学科本位特征比较明显,而中国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驱动比较突出;由于中国和北美旅游业发展背景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或研究者对旅游地理问题认识的差异使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倾向有明显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研究热点。在北美,旅游影响研究和旅游景观/形象/感知研究是两个长盛不衰的课题且涉及的论文数量最多;在中国,涉及最多的研究领域是区域旅游开发/发展和生态旅游。

[Chen Deguang.

Differences and gap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h.D. dissertations in tourism geography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America.

Human Geography, 2006, 21(2): 1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6.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对56篇中国旅游地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和76篇北美论文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滞后于北美,但中国博士论文增长速度快于北美;北美论文选题视野宽泛而中国论文选题视角比较狭窄;北美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学科本位特征比较明显,而中国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驱动比较突出;由于中国和北美旅游业发展背景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或研究者对旅游地理问题认识的差异使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倾向有明显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研究热点。在北美,旅游影响研究和旅游景观/形象/感知研究是两个长盛不衰的课题且涉及的论文数量最多;在中国,涉及最多的研究领域是区域旅游开发/发展和生态旅游。
[18] 范今朝.

试论中国旅游地域类型的演进模式

. 地理研究, 2000, 19(1): 22-2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0.01.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旅游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旅游这一宏观社会历史现象.以旅游活动中人地关系的演变为中心,首先按照影响旅游活动的主导因素及其价值取向的不同,对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期;相应地,提出了中国旅游地域类型的演进模式,即:经商求知阶段--都市旅行型;崇拜事功阶段--朝圣巡礼型;审美抒情阶段--风景观光型;艺术把玩阶段--园林游赏型;外部植入阶段--消闲娱乐型;政府主导阶段--疗养休憩型;市场推进阶段--度假运动型;自主选择阶段--生态探险型.

[Fan Jinzhao,

On evolutionary pattern of types of the tourist area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0, 19(1): 22-2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0.01.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旅游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旅游这一宏观社会历史现象.以旅游活动中人地关系的演变为中心,首先按照影响旅游活动的主导因素及其价值取向的不同,对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期;相应地,提出了中国旅游地域类型的演进模式,即:经商求知阶段--都市旅行型;崇拜事功阶段--朝圣巡礼型;审美抒情阶段--风景观光型;艺术把玩阶段--园林游赏型;外部植入阶段--消闲娱乐型;政府主导阶段--疗养休憩型;市场推进阶段--度假运动型;自主选择阶段--生态探险型.
[19] 李东和, 张捷.

国内旅游现象空间分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人文地理, 2009, 24(5): 95-10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综述国内关于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国内旅游地理学关于旅游现象空间分异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和旅游地、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流、旅游地本身等旅游产业发展投入要素方面入手的,对于旅游发展的区域效果方面的研究显得有些不足。在与国外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和研究的趋势,作者提倡国内旅游地理学应加强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阐述了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的意义以及基本内容,希望藉此促进我国旅游地理学乃至旅游学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Li Donghe, Zhang Jie.

Progress and prospect about domestic research 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ourism phenomena.

Human Geography, 2009, 24(5): 95-10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综述国内关于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国内旅游地理学关于旅游现象空间分异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和旅游地、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流、旅游地本身等旅游产业发展投入要素方面入手的,对于旅游发展的区域效果方面的研究显得有些不足。在与国外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和研究的趋势,作者提倡国内旅游地理学应加强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阐述了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的意义以及基本内容,希望藉此促进我国旅游地理学乃至旅游学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20] 许春晓.

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

. 旅游学刊, 2000, 15(1): 59-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0.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1 世纪世界旅游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新特点,为旅游地理学提出了新任务,但现有研究领域存在局限性,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呼唤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国内外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近期亟待研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以完善理论体系,指导旅游开发实践。

[Xu Chunxiao.

A study of non-optimal tourism district: A new field of tourism geography science of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Tourism Tribune, 2000, 15(1): 59-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0.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1 世纪世界旅游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新特点,为旅游地理学提出了新任务,但现有研究领域存在局限性,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呼唤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国内外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近期亟待研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以完善理论体系,指导旅游开发实践。
[21] 冯卫红, 苗长虹.

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

. 人文地理, 2008, 23(3): 97-101.

URL      [本文引用: 1]     

[Feng Weihong, Miao Changhong.

Tourism cluster: The micro-research field of tourism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2008, 23(3): 97-101.]

URL      [本文引用: 1]     

[22] 保继刚, 张骁鸣.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

. 地理学报, 2004, 59(10): 132-13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存在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薄弱、研究内容范围较为狭窄、重复工作较多且整体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从以下角度反思中国旅游地理学25年的发展和问题,对这一学科将来的进步不无裨益.(1)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之间的关系.20多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界始终以服务于国民经济为主攻方向,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被无限夸大,反过来制约了其他方面的研究拓展和深入.实际上,旅游地理学研究,绝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也需要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伦理.(2)研究的观念与目标.中国旅游地理学有必要树立新的研究观念,认清自身的研究状态.没有反省、没有自我的怀疑、没有批判和创新的研究,其研究贡献是非常有限的.(3)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实证研究在过去25年的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中是一种常见方法,然而,不能把利用数学和量化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看作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况且低水平的实证研究有时会成为无价值的案例堆积,浪费研究资源和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对研究成果应该有新的认识:该成果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国内外类似成果的差异(而不仅仅是差距)在哪里?如何确认和尊重该成果的知识产权?(4)应对危机与挑战.将旅游地理学者的学术贡献与应用性工作例如规划混淆起来评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类评价将使旅游地理学者的"社会价值"掩盖或超越其"学术价值",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在研究与应用上的精力分配,这就可能使学科本身面临严重危机.

[Bao Jigang, Zhang Xiaoming.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1978-2003): A review and retrospect.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10): 132-13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存在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薄弱、研究内容范围较为狭窄、重复工作较多且整体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从以下角度反思中国旅游地理学25年的发展和问题,对这一学科将来的进步不无裨益.(1)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之间的关系.20多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界始终以服务于国民经济为主攻方向,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被无限夸大,反过来制约了其他方面的研究拓展和深入.实际上,旅游地理学研究,绝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也需要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伦理.(2)研究的观念与目标.中国旅游地理学有必要树立新的研究观念,认清自身的研究状态.没有反省、没有自我的怀疑、没有批判和创新的研究,其研究贡献是非常有限的.(3)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实证研究在过去25年的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中是一种常见方法,然而,不能把利用数学和量化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看作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况且低水平的实证研究有时会成为无价值的案例堆积,浪费研究资源和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对研究成果应该有新的认识:该成果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国内外类似成果的差异(而不仅仅是差距)在哪里?如何确认和尊重该成果的知识产权?(4)应对危机与挑战.将旅游地理学者的学术贡献与应用性工作例如规划混淆起来评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类评价将使旅游地理学者的"社会价值"掩盖或超越其"学术价值",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在研究与应用上的精力分配,这就可能使学科本身面临严重危机.
[23] 保继刚.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 旅游学刊, 2010, 25(10): 13-17.

URL      [本文引用: 1]     

[Bao Jigang.

On the lack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s concerning China's tourism geography science and our rethinking.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0): 13-17.]

URL      [本文引用: 1]     

[24] 保继刚.

研究规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

. 旅游学刊, 2005, 20(3): 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5.03.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92年夏天,在首都机场巧遇在英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调研的朋友,谈到学术研究,他感慨万分地说:"出国之前发表了30多篇论文,感觉良好,谁知到了英国学习之后发现原来发表的东西多称不上学术研究,大部分是垃圾."

[Bao Jigang.

Research norms: The basic premise of China tourism academic research.

Tourism Tribune, 2005, 20(3): 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5.03.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92年夏天,在首都机场巧遇在英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调研的朋友,谈到学术研究,他感慨万分地说:"出国之前发表了30多篇论文,感觉良好,谁知到了英国学习之后发现原来发表的东西多称不上学术研究,大部分是垃圾."
[25] 保继刚.

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理性回归: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 30 年回顾

. 地理学报, 2009, 64(10):1184-119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旅游地理学从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发展历程中,诸多研究者在不同时期对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但是现有总结和评价仍多是基于学科内部视角,缺乏站在中国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学术发展整体背景以及旅游业实践背景下的外部视角。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外部视角来回顾、评价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研究价值取向的差别,将中国旅游地理学30年来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理想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并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各阶段的时间跨度均大致为10年。通过总结各阶段旅游地理学的主要进展反映不同价值取向对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由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具备旅游地理学彻底地理性回归的现实条件,当前的理性回归是基于知识分子内省的个体选择,因此这种理性回归究竟能否持续仍存疑问。

[Bao Jigang.

From idealism to realism to rational idealism: Reflection on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in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10): 1184-119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旅游地理学从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发展历程中,诸多研究者在不同时期对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但是现有总结和评价仍多是基于学科内部视角,缺乏站在中国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学术发展整体背景以及旅游业实践背景下的外部视角。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外部视角来回顾、评价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研究价值取向的差别,将中国旅游地理学30年来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理想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并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各阶段的时间跨度均大致为10年。通过总结各阶段旅游地理学的主要进展反映不同价值取向对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由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具备旅游地理学彻底地理性回归的现实条件,当前的理性回归是基于知识分子内省的个体选择,因此这种理性回归究竟能否持续仍存疑问。
[26] 张朝枝.

国际旅游研究的转向与中国青年旅游学者的使命和责任

. 旅游学刊, 2014, 29(1): 13-15.

URL      [本文引用: 1]     

[Zhang Chaozhi.

Paradigm shift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research academia and the mission for Chinese young scholars.

Tourism Tribune, 2014, 29(1): 13-15.]

URL      [本文引用: 1]     

[27] 明庆忠, 陈英.

旅游产业地理: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2): 5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110.2009.02.007      URL      摘要

旅游地理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迅猛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但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纷繁复杂,研究主题分散,核心内容未能突凸,过分重视实践性应用等导致了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未得到迅速提升,学科地位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在今后的研究与发展中,旅游地理学应基于地理学的传统——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聚焦于旅游业地域景观业系统——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研究,重点研究旅游产业地理,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形成基础、空间分布、空间格局的形成演化、机制、产业集群、产业地域整合与提升等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从而在众多的关于旅游现象研究的学科之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的优势,树立其主体地位,推进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的全方位发展。

[Ming Qingzhong, Chen Ying.

Geography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core in the research of 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 41(2): 5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110.2009.02.007      URL      摘要

旅游地理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迅猛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但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纷繁复杂,研究主题分散,核心内容未能突凸,过分重视实践性应用等导致了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未得到迅速提升,学科地位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在今后的研究与发展中,旅游地理学应基于地理学的传统——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聚焦于旅游业地域景观业系统——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研究,重点研究旅游产业地理,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形成基础、空间分布、空间格局的形成演化、机制、产业集群、产业地域整合与提升等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从而在众多的关于旅游现象研究的学科之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的优势,树立其主体地位,推进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的全方位发展。
[28] 钟士恩, 张捷.

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 问题分析及其展望

. 人文地理, 2010, 25(2): 31-36.

URL     

[Zhong Shi'en, Zhang Jie.

Spatial patterns of tourist flow: Problems and prospect.

Human Geography, 2010, 25(2): 31-36.]

URL     

[29] 陈晓磬.

基于时空视角的旅游地理学内容研究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27(1): 81-84, 100.

URL      摘要

国内现行的旅游地理学教材没有 明确展示学科视角,拥有旅游者、旅游资源等与旅游学几乎完全相同的内容。该文以时空坐标系下研究旅游现象为总出发点,通过对既有若干教材的研究,提出了一 个以区分为目的、以区位、时间轴、距离等为基本概念的旅游地理学研讨思路,认为旅游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发现更多的关于旅游现象的时空表达才是旅游地理学 的核心所在。

[Chen Xiaoqing.

Contents and structure of tourism geograph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ith space-time view.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27(1): 81-84, 100.]

URL      摘要

国内现行的旅游地理学教材没有 明确展示学科视角,拥有旅游者、旅游资源等与旅游学几乎完全相同的内容。该文以时空坐标系下研究旅游现象为总出发点,通过对既有若干教材的研究,提出了一 个以区分为目的、以区位、时间轴、距离等为基本概念的旅游地理学研讨思路,认为旅游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发现更多的关于旅游现象的时空表达才是旅游地理学 的核心所在。
[30] 李山, 王铮, 钟章奇.

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 地理学报, 2012, 67(4): 526-54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09      URL      摘要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是必然而持久地,这深刻地影响着旅游者行为和旅游业进步,需要发展适宜的引力模型对其进行刻画和量度。长期以来,旅游引力模型在对空间阻尼的处理上类比牛顿型的幂函数衰减模式,难以克服一些固有缺陷,因此重新回到威尔逊型的指数函数衰减模式就成为一种可能选择。本文即是基于威尔逊形式,将目的地"吸引力"、客源地"出游力"和两地间的"空间阻尼"作为3个基本解释变量类型,构建了一个基础的旅游引力模型,并重点在参数估计和模型应用上进行了初步探索。由于难以从整体上对模型的两个核心参数进行回归估计,本文首先从局部对收入弹性系数α进行回归估计,然后通过"口粒子模式法"和"出游量积分法"的引入和交互验证来确定空间阻尼系数β的合理取值。研究表明,就全国平均而言,在21世纪初收入弹性系数可取0.64,而空间阻尼系数可取0.00322,且在空间阻尼影响下,中国大陆居民国内旅游的理论出游半径均值约为300km。最后,本文从目的地供给视角计算了中国大陆分省区的旅游吸引力,从客源地需求视角计算了成都市到访游客的分省预期市场份额,这两个案例研究在取得一些有益发现的同时也表明威尔逊型旅游引力模型具有积极的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

[Li Shan, Wang Zheng, Zhong Zhangqi.

Gravity model for tourism spatial interaction: Basic form,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application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4): 526-54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09      URL      摘要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是必然而持久地,这深刻地影响着旅游者行为和旅游业进步,需要发展适宜的引力模型对其进行刻画和量度。长期以来,旅游引力模型在对空间阻尼的处理上类比牛顿型的幂函数衰减模式,难以克服一些固有缺陷,因此重新回到威尔逊型的指数函数衰减模式就成为一种可能选择。本文即是基于威尔逊形式,将目的地"吸引力"、客源地"出游力"和两地间的"空间阻尼"作为3个基本解释变量类型,构建了一个基础的旅游引力模型,并重点在参数估计和模型应用上进行了初步探索。由于难以从整体上对模型的两个核心参数进行回归估计,本文首先从局部对收入弹性系数α进行回归估计,然后通过"口粒子模式法"和"出游量积分法"的引入和交互验证来确定空间阻尼系数β的合理取值。研究表明,就全国平均而言,在21世纪初收入弹性系数可取0.64,而空间阻尼系数可取0.00322,且在空间阻尼影响下,中国大陆居民国内旅游的理论出游半径均值约为300km。最后,本文从目的地供给视角计算了中国大陆分省区的旅游吸引力,从客源地需求视角计算了成都市到访游客的分省预期市场份额,这两个案例研究在取得一些有益发现的同时也表明威尔逊型旅游引力模型具有积极的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
[31] 林清清, 朱竑, 陶伟.

1987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的旅游地理学

. 地理学报, 2014, 69(8): 1159-117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1      URL      摘要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经过30多年的积累,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87年至2013年近30年的旅游研究相关的资助项目为资料来源,通过历时态的方法分析了历年资助项目的数量、额度及类别的变化,从总体上了解旅游地理学研究在国家自科基金委资助下的发展情况;通过对资助项目研究内容的分析,梳理了21个研究主题的动态变化及过程.分析表明①近3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旅游研究项目资助的力度大为加强,且向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倾斜明显.基金委的资助对旅游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②在旅游影响、旅游地演化规律、重要典型性旅游地研究、旅游理论与方法、城市旅游研究等方面获得的资助项目较多.资助项目从初期应用性研究正在走向多元、细化的深度研究阶段;③需反思的是,中国的旅游研究是否已形成了中国特点?在丰富的旅游现象背后,如何做出更有价值的理论构建?如何更有效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实用性强的旅游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Lin Qingqing, Zhu Hong, Tao Wei.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funded by NSFC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8): 1159-117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1      URL      摘要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经过30多年的积累,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87年至2013年近30年的旅游研究相关的资助项目为资料来源,通过历时态的方法分析了历年资助项目的数量、额度及类别的变化,从总体上了解旅游地理学研究在国家自科基金委资助下的发展情况;通过对资助项目研究内容的分析,梳理了21个研究主题的动态变化及过程.分析表明①近3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旅游研究项目资助的力度大为加强,且向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倾斜明显.基金委的资助对旅游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②在旅游影响、旅游地演化规律、重要典型性旅游地研究、旅游理论与方法、城市旅游研究等方面获得的资助项目较多.资助项目从初期应用性研究正在走向多元、细化的深度研究阶段;③需反思的是,中国的旅游研究是否已形成了中国特点?在丰富的旅游现象背后,如何做出更有价值的理论构建?如何更有效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实用性强的旅游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2] Lu Lin, Bao Jie, Huang Jianfeng, et al.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in tourism geography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8): 1197-1222.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6-1322-8      URL      摘要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s with related research abroad, academic standards and issues awareness have been intensified in domestic tourism geography, disciplinary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enhancement. Hence, some valu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areas of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regional system,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m, tourism flow, eco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planning and tourism impacts, which strengthened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s of research, expanded new areas of research and made research trends diverse. Meanwhile, with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ly-oriented and reflect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trends of China’s tourism geography are prospected: 1) Catering to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persisting problem-oriented, strengthening the meta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building Chinese “localization” of theory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method system. 2) Introducing and assimilating foreign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while focusing on explaining new tourism phenomena and problems in the domestic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3) Concerning about the new regional spatial processes of demographic process, social process, and spatial process in new tourism trend. 4) Exploring interactiv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new models to develop territorial space under the tourism impacts. 5) Exploring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s of tourism geography in global,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scal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scale transformation, interaction of man and nature, creating tourism geography interpretation system based on “process-structure-mechanism” of China. 6) Building theoretical system actively, while strengthe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research, and focusing on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ourism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national parks’ construction and other hot issues. Faced with econometrics research boom, we should return to rational thinking, using big data scientifically,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n future research.
[33] 黄剑锋, 陆林.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 基于空间涌现性的空间研究新范式

. 地理科学, 2015, 35(1): 47-55.

URL     

[Huang Jianfeng, Lu Lin.

The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of space: A new paradigm of space based on emergence of spa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 47-55.]

URL     

[34] 汪德根.

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新命题审视

. 地理研究, 2016, 35(3): 403-418.

URL      [本文引用: 1]     

[Wang Degen.

Thinking on the new topics of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in high-speed rail network er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3): 403-418.]

URL      [本文引用: 1]     

[35] 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格局与过程耦合

. 地理学报, 2014, 69(8): 1052-1059.

URL      [本文引用: 2]     

[Fu Bojie.

The integrated studies of geography: Coupling of patterns and process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8): 1052-1059.]

URL      [本文引用: 2]     

[36] 傅伯杰, 冷疏影, 宋长青.

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 地理科学, 2015, 35(8): 939-945.

https://doi.org/10.1016/S0168-9002(97)0031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Fu Bojie, Leng Shuying, Song Changq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asks of Geography in the new er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8):939-945.]

https://doi.org/10.1016/S0168-9002(97)0031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37] 孙俊, 潘玉君, 汤茂林, .

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探讨

. 地理学报, 2013, 68(2): 126-141.

URL      [本文引用: 1]     

[Sun Jun, Pan Yujun, Tang Maolin, et al.

The 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geograph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2): 126-141.]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