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
周春山, 童新梅, 王珏晗, 赖舒琳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opulation aging in Guangzhou in 2000- 2010
Chunshan ZHOU, Xinmei TONG, Juehan WANG, Shulin LAI
表2 2010年广州市老年人口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
Tab. 2 Principal factors of the social area analysis of the aged in Guangzhou in 2010
序号 特征值 贡献率(%) 因子名称 因子得分高的街镇反映的社会空间特征 得分分布
1 20.887 31.647 城市户籍家庭 主要以城市户籍的二代三代有离退休老人家庭户居多,人群以受中高等教育和国家公职人员及从事商服业人员为主,居住较新条件较好的商品房或公有住房 花都区新华街、番禺区市桥街及海珠区和天河区的赤岗、昌岗、棠下等街道得分较高,城市近远郊镇街得分低
2 12.810 19.409 农业户籍家庭 主要以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业人员为主,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为劳动收入和家庭供养,居住以自建住房为主 城市近远郊的镇区得分较高,中心城区得分低
3 11.747 17.798 外来人员家庭 老年人口指标不显著,多为受中等教育水平的外来务工普通收入的青年单身人口,主要租住小面积的商品房 中心城区外围的街镇得分较高,远郊镇区得分较低
4 5.296 8.025 旧城老年家庭 老年人口数特征显著,主要以有一个或二个以上离退休老人家庭户居多,住房老旧、面积狭小、租金低廉 老城区的海珠区、越秀区和荔湾区大部分街区得分高,老城区外新区得分较低
5 2.745 4.159 文化教育水平 主要以受大学本科以上教育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多为购买公有住房 天河区的五山、石牌、棠下和番禺区的小谷围和海珠区的新港街道得分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