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
周春山, 童新梅, 王珏晗, 赖舒琳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opulation aging in Guangzhou in 2000- 2010
Chunshan ZHOU, Xinmei TONG, Juehan WANG, Shulin LAI
表6 2000年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类型区
Tab. 6 Types of the spatial districts of population aging in Guangzhou in 2000
序号 类型区 主要特征 空间区位
1 Ⅰ老年型后期老城区 老龄化程度严重,普通退休城市户籍老年人口高度集聚,商服人员聚居,住房以年代久远且设施老旧的老房为主 主要位于老城区
2 Ⅱa老年型初期企业单位街区 老龄化程度较严重,国企单位职工集中居住,20世纪80-90年代企业单位房居多 主要位于荔湾区和海珠区西 南部
3 Ⅱb老年型初期机关事业单位街区 老龄化程度较严重,主要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科技人员和国家公职人员等,住房多为年代较新及条件较好的公有住房 主要分布于越秀和海珠、天河区的农林、赤岗、沙河等14个街道
4 Ⅲa成年型教育科研单位街区 老龄化程度为成年型,主要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大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住房多为年代较新的公有住房 天河和海珠区的新港、石牌、五山、林和、天河南5个街道
5 Ⅲb成年型近郊行政街区 老龄化程度为成年型,国家公职人员比例较高同时也集聚较多农业人口,农村自建住房、单位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并存 番禺区市桥街和花都区新华街
6 Ⅲc成年型传统农村镇区 老龄化程度为成年型,农业人口集聚,有老年人家庭户数多且规模较大,居住以自建住房为主 主要分布于城市近远郊的镇区
7 Ⅳ年轻型城市新开发区 老龄化程度为年轻型,老年人口少,以从事生产性行业和商业服务的外来务工劳动人口为主,住房多为新建商品房 位于中心城区外缘和近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