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地区生态空间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内涵
王甫园, 王开泳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ecological space in urbanized areas
Fuyuan WANG, Kaiyong WANG
表1 城市化地区生态空间利用的类型
Tab. 1 Typologies of ecological space utilization in urbanized areas
方法 概念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来源
土地
生态
功能法
城市生态
空间体系
用地
城市绿地 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城市绿地 何梅等[26]
生态保育用地 山体水体、湿地、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
生态廊道
景观游憩用地 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生态休闲旅游区
农业用地 耕地、园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
区域生态
用地
自然用地 天然森林、天然草地、天然湿地、沼泽地、天然水域、沙
漠、冰川与永久积雪、盐碱地、苔原
邓红兵等[19]
保护区用地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防护用地、水体缓冲用地
休养与休闲用地 交通绿化用地、疗养地、体育运动设施用地、
观光农业用地、公共绿地及屋顶绿地、殡葬用地
废弃与纳污用地 废弃地、垃圾处理地
城市生态
用地
自然用地 水域、农林用地 刘晟呈[27]
保护区用地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游憩、文化休闲
用地
郊野公园、观光农业用地、文物古迹保护区、公园绿地
生态防护用地 生态廊道用地、防护用地
生态恢复用地 工业迹地恢复用地、未利用地恢复用地
城市生态
空间规划
类型
城市绿地 公共绿地(公园等)、生产防护绿地等 詹运洲等[23]
城市林地 在主城区设置的楔形绿地、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生态敏
感区等。
环城绿带 控制城市蔓延而再城区边缘布置的绿带,通常为林地。
生态廊道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带状廊道
生态保育区 以耕地为主的基本农田集中区
生态禁建区 包括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
城市生态
用地
服务型生态用地 居民区和工厂的绿地、道路两旁的绿带、城市周边的防
沙、防风林带,高速公路和铁路周围防噪声的防护林带,
海岸的防潮林带,城市广场绿地,人工湖等
邓小文等[28]
功能型生态用地 主要包括城市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天然河道、湖泊、湿
地、城市范围内大面积、成规模的林、草地等
土地利用/覆被法 城市生态
空间
农用地 林地、牧草地 陈爽等[22]
建设用地 水库水面
非利用土地 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
其他未利用土地
其他土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冰川及永
久积雪
城市生态
用地
绿色生态空间用地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 关小克等[29]
蓝色生态空间
用地
水库水面、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养殖水面、苇地、滩
涂、坑塘水面
未利用生态空间
用地
未利用土地
城市绿色
空间
水域、林地、果园地、耕地、建设用地、城市绿地 潘影等[25]
城市生态
用地
湿地生态用地 主要指城市中天然的或人工的河道、湖泊、坑塘 王振健等[30]
绿化生态用地 防护绿地、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地
方法 概念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来源
土地利用/覆被法 生态用地 人工生态用地 耕地、园地、设施农用地、人工水面、防护林地 白钰等[31]
自然生态用地 自然林地、草地、水域、滩涂、特殊生态功能用地、稀疏
及无植被地
城市绿色空间 人类主导的景观、人类和自然共同主导的景观、自然植被
主导的景观
Tian等[32]
生态用地 原生生态用地 天然林地、天然草地、水域、滩涂、特殊生态功能用地、
稀疏及无植被地
龙花楼等[24]
半人工生态用地 耕地、园地
人工生态用地 人工林地、人工草地、绿化用地、道路防护绿地、人工水
面、设施农用地
综合法 城市绿色空间 公园、湖泊、自然地、教堂庭院(churchyards)、运动场
(sports fields)、公用地(common areas)、农用地(agriculture fields)、防护绿地(green buffer)
Panduro等[7]
城市绿色空间 私人花园、居住区半私用绿色空间、半私人绿色空间中的
私人区域、公共绿色空间、公共和商业绿色空间、教堂庭
院和墓地、基础设施绿地(infrastructural green)、产业绿
地(industry green)、运动区、农用地、水滨、森林
Neuenschwander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