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S理论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
|
李伯华, 曾荣倩, 刘沛林, 刘一曼, 窦银娣
|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based on theory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A case study of Zhangguying village
|
Bohua LI, Rongqian ZENG, Peilin LIU, Yiman LIU, Yindi DOU
|
|
表1 一般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和复杂适应系统比较分析 |
Tab. 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eral system theory,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nd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
|
理论名称 | 核心观点 | 主要特点 | 不足之处 | 一般系统论 | 系统的组合特征不能用孤立的部分特征来解释,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① 强调系统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关系;② 坚持系统有机关联的非静态性;③ 肯定系统的有序性和目的性规律; | 对系统的有序性和目的性没有深入分析;过于强调整体,忽视了部分的核心作用; | 耗散结构论 |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涨落机制,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 | ① 强调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② 坚持系统的非平衡性;③ 认为系统存在非线性作用;④ 系统的有序状态通过涨落机制实现; | 理论仅描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图景,忽略了系统演化的复杂性; | 复杂适应系统 | 主体与环境及其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准则,以适应环境和其他主体 | ① 肯定行为主体的能动性和适应性;② 认为适应性造就了复杂性;③ 突出主体与环境的交换学习过程;④ 从宏观和微观描述了系统演化过程; | 尽管认识到了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和主体的适应性,但难以描述和预测主体的行为细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