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密度 (network density) | Network→ Cohesion→ Density→ (new)Density Overall | 表征O-D高铁网络整体有效特征与高铁联系总体分布状况、紧密程度 | 在节点数量相同情况下,节点间高铁流量越多,网络密度越大,高铁联系越紧密,高铁对外开放程度、服务功能、获得资源要素的能力也越完善 |
点度中心度 (degree centrality) | Network→ Centrality→ Mutiple Measures | 衡量高铁城市与其它节点的交往能力,反映其处在该网络的相对中心位置程度 | 如果网络中一个节点与其它节点发生的高铁联系数量越多、流量值越大,点度中心度越高 |
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 | 控制力指标,反映其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其它节点发生高铁联系的中介,及在发生桥接过程中对高铁要素的掌控程度 | 如果网络中一个节点位于和其它节点发生高铁联系的最短路径上,其中间中心度较高 |
接近中心度 (closeness centrality) | 基于时间距离的层面刻画节点的中心性,表征节点在城际间高铁要素流动的可达性 | 如果网络中一个节点与其它节点的可达能力越强,其接近中心度较高 |
特征向量中心度(eigenvector centrality) | 从整体视角出发判别O-D高铁网络中心度的标准化程度 | 依据高铁联系的概念对所有节点分配一个相对分值,在相同高铁流量的前提下,高分节点比低分节点贡献率大,其特征向量中心度越高 |
核心—边缘结构(core/periphery structure) | Network→ Core/Periphery→ Categorical/Continuous | O-D高铁网络中各节点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种中心紧密连接、外围逐渐稀疏的拓扑意义上的特质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边缘结构区,寻找核心、边缘结构区内部的核心、边缘城市 |
凝聚子群 (cohesive subgroups) | Network→ Roles & Positions→ Structural→ CONCOR | O-D高铁网络中联系较强、直接、密切,具有一定内聚性与凝聚力的城市集合称为凝聚子群;从整体性的视角判别高铁网络内部是否存在凝聚子群,挖掘高铁凝聚子群及内部潜在的空间组织、结构状态、联系方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