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9 , 38 (1): 102-118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454

Orginal Article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陆林1, 任以胜1, 朱道才12, 程久苗1, 杨兴柱1, 杨钊1, 姚国荣3

1.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0
2.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蚌埠 233030
3.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芜湖 241000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prospec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LU Lin1, REN Yisheng1, ZHU Daocai12, CHENG Jiumiao1, YANG Xingzhu1, YANG Zhao1, YAO Guorong3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收稿日期: 2018-06-6

修回日期:  2018-10-26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1-20

版权声明:  2019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陆林(1962- ),男,安徽芜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E-mail: llin@263.net

展开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契合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稳定,加快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内容深度相对薄弱、功能拓展比较泛化、时代特征不够显著等问题,把握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新使命、新要求,充分考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构建了融合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新时代中国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归纳了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即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学理和逻辑机理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研究。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保障层面,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汲取科学方法论的智慧和营养,构建多方法综合集成的方法体系,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是新时代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 乡村振兴 ; “三农”问题 ; 城乡融合 ; 新时代

Abstrac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the new era. Problems such as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re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ever-growing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China's rural tourism has entered the era of big tourism instead of small and medium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can effectively pursu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ountry in the new era, promote agricultur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make the countryside prosperous and stable, and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has reviewed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In addition, it has grasped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new missions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Consider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ina as a developing economic power, and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his paper has constructed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which integrates theories of geography, tourism, economics, sociology, management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t has summarized the five key research cont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which contains study on theory and logic mechanis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study on the path of rural economy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study on the path of rural ecological livability led by rural tourism, study on the path of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system led by rural tourism and study on the policy syste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The five key research contents cover the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safeguard aspect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rough interconnection, mutual influence and interaction, and ultimately realize the scientific,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the new era, the ke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is to master and apply scientific methodology, to learn the wisdom and nutrition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 to construct a method system for multi-method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and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of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scientificalness of data processing.

Keywords: rural tourism ; rural revitalization ; three issues in rural areas ; urban-rural integration ; the new era

0

PDF (366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陆林, 任以胜, 朱道才, 程久苗, 杨兴柱, 杨钊, 姚国荣.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 地理研究, 2019, 38(1): 102-118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454

LU Lin, REN Yisheng, ZHU Daocai, CHENG Jiumiao, YANG Xingzhu, YANG Zhao, YAO Guorong.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prospec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1): 102-118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454

1 引言

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升级,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契合了新时代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新趋势,弥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短板[1],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指明方向、明确重点、提供框架。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陆地表层最重要的综合地理过程之一[2]。新型城镇化承载着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3],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4]。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城镇化正处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型期[2],新型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国土空间面积广大,自然本底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地带性存在明显差异[5],各地新型城镇化进程、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模式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2,6]。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1],具有经济发展的相依性、资源的互补性、生态的共生性等特点,城乡关系是区域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关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7]

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人次达25亿,已经从过去的小旅游、中旅游进入到大旅游时代,成为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4]。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向乡村地域空间流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城乡体系和空间布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是对中国长期以来以工业化、城镇化单向驱动乡村线性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是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科学论证与理论建构,对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2 研究进展

2.1 乡村旅游对“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

2.1.1 乡村旅游对“三农”问题的理论意义研究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8],乡村旅游是新常态下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4,9],是解决“三农”问题、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切入点[10],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突破口,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11]

2.1.2 乡村旅游对“三农”问题的实践意义研究 乡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的新型业态,支撑着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家庭环境、提高农村居民自豪感和素质[13]、改变农村居民传统观念[14]、增加农村居民收入[15]、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有利于转变农村土地利用模式[17]、提升农村精神文明[18]、带动乡村城镇化发展[19];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15]、推广农业科技与促进农产品就地销售[20]、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1],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2.2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与驱动机制研究

2.2.1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研究 乡村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纯朴的民俗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乡村旅游新的使命和机遇。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完善乡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发展[4],开发新型旅游小城镇[22],优化农村空间结构[23],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24],是拉动乡村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25]以及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4,26]

2.2.2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研究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27]、推进农村产业联动发展[28]、加快乡村反贫困进程和旅游城镇化进程[29],实现乡村地区的包容性增长[30]。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之魂[31],赋予乡村旅游独特的底蕴;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重要方式[32],推动传统村落复兴[33],促成“和而不同”的城乡文化一体化。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通过开展居民培训,提升居民文化知识与技能[34],施展女性村官[35]和女性角色[36]才能,发挥精英领导作用[33],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互动发展之路,促进乡村社会振兴。

2.3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研究

2.3.1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利益相关者作用研究 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启动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分别扮演开拓者、规范者和协调者角色[37],发挥政府在规划控制、资源整合、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38]。企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嵌入企业家精神[39]、树立乡村旅游品牌[40]、创新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41],激发乡村旅游领军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视乡村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游客忠诚度[42],拓宽乡村旅游发展。居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27],增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33,43],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33],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3.2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发展模式研究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初级模式,是农业社会发展条件下的一种旅游现象。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延伸,有效衔接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开辟了城乡融合发展新途径[43,44],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民宿、精品酒店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能够改善农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就业、增加政府税收[45,46],实现乡村社会空间重构。田园综合体作为现代乡村旅游新业态,能实现乡村三产深度融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47]

2.4 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研究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制约着乡村城镇化进程,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乡村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48]。乡村旅游是促进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4],秉持以青山绿水为基、乡土景观为韵、文化和谐为魂、美丽宜居为本的发展理念[49],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提高乡村居住环境舒适度[50]、活化乡村优质生态资源[5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52]、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健全乡村生态文明制度[52,53],推进乡村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经济建设[54],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美、社会环境美、人文环境美、科学规划美和体制美。

2.5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的路径研究

2.5.1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的理论问题研究 两千多年来,中国乡村地域系统由区位条件、自然禀赋、文化习俗、人力资源、经济基础等各要素交互作用构成,决定乡村治理是以地缘与亲缘关系为主要特征、以村民为主体的地方自治[55]。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加速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向乡村地域集聚,打破乡村地域的封闭格局[56],改善乡村社会关系结构[57],实现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重构[58]。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治理重构的重要驱动力,能够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59],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2.5.2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的实践问题研究 农村空心化问题是现阶段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融入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开发利用荒废土地、奠定农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受益主体地位[60]等是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依赖合理制度安排[61]、多元治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治理机制[61],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公地悲剧问题。增强乡村旅游与社区互动[62],深化对乡村旅游“乡村性”的认识[63],提高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意识[64]。通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合作、再分配与市场整合的形式[65],以治理主体现代化为基础、治理环境现代化为条件、治理技术现代化为支撑[58],加快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现代化进程。重视保护和修复农村生态环境[66],塑造中国传统乡村新的乡村意象[67],培养和支持新乡村经济精英[68],强化不同利益主体的职能分工与相互协作,构建稳定的多中心治理结构体系[69],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

2.6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研究

政府通过财政刺激、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支持长效管理机制和财政政策运行机制[70,71],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运转资金保障,缓解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困境,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72]。通过制定涉及行业管理、市场监督、市场规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乡村旅游政策[73],优化乡村旅游资源经营权的估价机制,建立乡村旅游资源经营权交易市场,构建乡村旅游资源经营权确权登记与核查制度[74],促进乡村旅游发展[75]。规范和调整乡村地区土地流转政策[76],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77],加快乡村旅游转型升级[78],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3 研究述评

3.1 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研究有待更加系统

国外学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供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影响、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等方面;国内学者则对乡村旅游活动、乡村产业、乡村企业经营管理、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等研究较多。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理论概括上缺乏可比较性、可归纳性,对采用“乡村+”“旅游+”、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新方式发展智慧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研究不够深入,对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研究存在着动态研究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系统性缺失等问题。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具有新兴产业多层次、多方位、网络状的总特征。以“旅游+”为引领,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现代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探索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路径,释放乡村旅游发展新潜能,为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重要支撑。

3.2 乡村旅游功能拓展研究有待更加全面

乡村旅游作为关联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是推动乡村经济现代化的新型产业手段,乡村旅游发展给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功能的研究主要涉及乡村旅游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中的就业效应和增收效应、生态功能的空间塑造、低碳乡村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但对乡村旅游经济功能中的产业效应、社会功能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和乡风乡俗乡音记忆、生态功能中的美丽乡村人居建设、低碳功能中的节能减排与对环境影响的正负效应等研究甚少,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并未得到深刻的总结与传播,乡村旅游综合价值难以凸显。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有机融合路径,拓展旅游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新的动力。

3.3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研究的时代特征有待更加显著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接旅游消费的大众化需求,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好、潜力大,正从旅游发展的边缘走向核心。旅游业具有平台性、综合性和带动性,乡村旅游是一个综合产业链,已经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新时代,促进乡村振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发展要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旅游富民惠民的重要内容。契合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从新时代视角看待中国乡村发展问题研究,研究新时代中国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路径,彰显乡村旅游独特优势和综合价值,揭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中国模式。

4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

乡村作为中国传统的人居聚落,是农业生产、文化传承和生态保育的重要空间载体。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乡村旅游呈现出精品化、特色化、全域化等特点。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契合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乡村新型城镇化道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4.1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主要科学问题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路径,新时代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需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① 强化乡村旅游功能的科学基础研究。乡村旅游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方面,分析乡村地区“三产融合”发展的内生条件及实现路径,研究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等不同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问题,探究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性、安全性和均衡性,揭示乡村旅游多功能发展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② 探明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及互动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发展乡村旅游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重要路径,分析乡村旅游的地域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识别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涵与外延关系,揭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过程、特征、模式、动力要素及其动力机制,探索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乡村城镇化道路。③ 揭示乡村旅游对乡村人地关系系统的作用过程和机制。乡村是在长期的人地互动关系中不断生长、发展而来的,分析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乡村地区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和发展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人地关系系统演变的时空耦合过程和规律,探究旅游引导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的路径、模式和动力机制,探索乡村地区空间结构演进规律及优化路径。

4.2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重点研究内容

乡村旅游是一种地域经济社会活动,对乡村地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与践行要落实到具体的乡村地域空间中,立足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主要科学问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人地关系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一个全新的融合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理论分析工具系统;综合运用质性研究、数理统计分析、数学建模分析、大数据分析、“3S”技术和空间分析、情景模拟分析、预测与优化调控分析等技术方法,开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乡村生态宜居环境、重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政策体系等研究(图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实践。

图1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

Fig. 1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4.2.1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学理和逻辑机理研究 近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肯定,形成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的共识。中国乡村旅游是最具活力的旅游新业态,已经从过去的小旅游、中旅游进入到大旅游时代,呈现出精品化、特色化、全域化的特点。

中国旅游业市场需求旺盛、传统旅游目的地供给不足,旅游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使得乡村成为旅游流转移的重要空间载体,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良好机遇。新时代下,乡村旅游作为新要素、新动能系统性注入乡村地域空间,推动外来的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管理与乡村本土的生态、土地、文化有机整合,加快城市优质要素向乡村地区溢出,实现乡村产业、人居环境、治理体系的优化重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乡村旅游新的使命和意义。系统性深化和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学理和逻辑机理应该考虑以下问题:①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典型发展模式。中国乡村地域辽阔,乡村类型复杂多样,不同乡村地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不同乡村地域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服务等方面的地域分异特征及其规律,识别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区、大都市边缘区等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地,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典型发展模式。② 乡村旅游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动力机制研究。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乡村地域系统拥有城市地域无法替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功能,发挥乡村地域优势,建设城乡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乡村资源要素的特殊禀赋,明晰乡村旅游地域系统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功能,分析乡村旅游地域联动开发模式,研究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究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要素和内生增长机制。③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图谱构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乡村发展的不充分状态加速城乡间旅游要素流动,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不断发生重组。研究乡村旅游要素重组对乡村经济重构、空间重构、社会重构的作用和效应,揭示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构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图谱,探究城乡关系调整与重塑的动力机制。④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嬗变阶段和特征。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引导作用是一个以点带面的动态释放过程。从生产方式转变过程、生活方式转变过程和乡村治理能力转变过程等视角出发,分析乡村旅游从引导乡村经济振兴向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振兴的嬗变过程,研究大数据时代下的乡村旅游电商模式新路径,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发生嬗变的动力因素和动力机制。⑤ 乡村旅游引导城乡旅游关系重构与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迫切要求,加快城乡旅游融合发展,重塑新型城乡旅游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构建“五位一体”的城乡旅游融合发展综合指标体系,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引导城乡旅游关系重构的路径及动力机制,探索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引导城乡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揭示乡村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模式。

4.2.2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研究 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良好结合,是改变乡村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方式,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在乡村经济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是乡村旅游要素融合效应、空间集聚效应和产业辐射效应共同聚合的结果。要素融合效应是指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加快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农民的“就地城镇化”,实现农村金融、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等深度融合。空间集聚效应是指发展乡村旅游能够集聚多种创新要素,完善相关产业与服务配套设施,激活乡村经济造血功能创新发展,创造美好的乡村生活空间。产业辐射效应是指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推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复合型生态产业链条,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新时期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抓手,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研究应该重点考虑以下问题:①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产业体系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是乡村旅游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是乡村旅游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挖掘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研究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构建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②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生产体系构建。乡村旅游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研究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探索乡村旅游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乡村旅游产品生产规模的作用和效应,构建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乡村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体系。③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经营体系构建。乡村旅游经营体系是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服务模式以及组织方式的有机联合。研究传统乡村旅游向现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探究乡村旅游规模化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培育模式,探索“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集约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经营体系。④ 城乡旅游融合发展引导乡村振兴的经济效应。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构建联网式乡村旅游电商平台,发挥乡村旅游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辐射带动效应,开拓乡村发展新格局。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电商推进模式,研究城乡旅游融合发展引导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探究城乡旅游融合发展引导乡村振兴的产业关联效应和经济乘数效应。

4.2.3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研究 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发展乡村旅游能够盘活乡村发展要素,优化乡村空间结构,提升乡村发展功能,是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引擎,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力量。旅游作为一种新兴动能、新兴要素注入到乡村地域空间中,带来了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涌入,打破了乡村原有的聚居格局,改变了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和聚居环境,有利于形成旅游发展、乡村宜居、生态保护等多种矛盾交织的局面。为了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的生态功能,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必须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

乡村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生态途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应该考虑以下问题:① 乡村旅游地生态宜居性的动态评估。乡村旅游地生态宜居性水平是乡村生态文明与人居环境积极响应的重要体现。研究新时代乡村旅游地系统内部多种构成要素的功能和特点,构建乡村旅游地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生态宜居性。② 乡村旅游引导下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乡村地域系统功能分异的空间表现,乡村旅游改变了乡村“三生”空间格局,乡村生态宜居需要优化整合乡村“三生空间”。研究乡村旅游地“三生”空间的内涵及其作用机理,探索乡村旅游引导的乡村“三生”空间重构的演化机制。③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生态环境是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旅游发展影响乡村地域系统的生态格局。分析乡村旅游、乡村经济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的耦合互动关系,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效应,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响应机制。④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长效机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实现路径,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协调机制。

4.2.4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的路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步伐加快,乡村社会日益开放化、流动化、多元化和复杂化,乡村边界日益模糊,村民身份的异质性越来越强,传统乡村治理体系弊端愈显明显,迫切需要构建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治理重构的重要驱动力,打破了乡村的地缘关系与亲缘关系,推动了乡村由封闭型空间向开放型空间转化,瓦解了以村民身份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实现了乡村治理的重构。新的乡村治理又推动着乡村旅游发展,逐渐形成一种乡村旅游与乡村治理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促进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研究应该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① 乡村旅游发展引导乡村治理的反思。乡村治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问题,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科学界定乡村治理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概念,梳理乡村旅游与乡村治理之间的逻辑脉络,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② 乡村旅游引导下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重构。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内涵特征及内在逻辑关系,研究乡村由“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的升级路径,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社会治理的新模式。③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的机制构建。研究乡村旅游引导新型乡村治理主体的特征和作用效益,探索乡村文化对重塑乡村治理结构、功能和效率的作用机制,构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的新型体制机制。④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机制。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之一,发挥乡村实用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人员培训,形成多元共治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布局乡村人才链,研究农村居民、村民委员会、新乡贤、游客、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链接,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下的“三农”工作队伍的建设路径,构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的人才支撑体系。⑤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国路径。乡村地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乡村本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传承、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阐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价值意义、演化进程和本质特征,探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创新的路径,研究文化、旅游、乡村融合发展的特征、路径和规律,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国路径和模式。

4.2.5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研究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契机。但现有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诉求、粗放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复杂且突出的用地矛盾以及城乡分治的制度等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加速向农村流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存在政策盲区或冲突,配套政策措施与相关行业管理规范衔接度不高,部分地方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等问题,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落实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措施,以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研究需要着重考虑以下问题:①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政策研究。农村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破解“三农”问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分析农村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特征,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土地制度改革实现路径,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下的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和土地综合整治模式。②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农村集体产权政策研究。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财产,是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构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体系,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下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③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研究。研究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方式、新型农业融资模式以及农业补贴手段,探索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对提高乡村地区资源要素流动的作用和效应。④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溢出效应。研究不同区域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实验方式的选择路径,探究农村土地政策、农村集体产权政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等参与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和政策溢出效应。

总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业,其发展能够起到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多元经营、农村美丽繁荣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五个重点研究内容的研究目标、研究方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层、实践层和保障层三个层面(图2),理论层面为实践层面和保障层面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撑;实践层面为理论层面提供新的课题、为政策层面提供实践依据;保障层面为实践层面提供政策指导、为理论层面提供新的视角。

图2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五个重要研究内容的内在联系

Fig. 2   The internal relation of five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4.3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论是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综合性与系统分析方法、区域性与区域分析方法[79]是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过程、格局、机制的核心方法。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旅游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日益趋向多元化,需要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以更好地深化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重点研究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汲取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按照“问题提出—调查设计—数据获取—数据分析—结论提炼”的思路,提供一套较为完善和实用的研究方法体系。

4.3.1 空间系统识别 新时代下,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区和大都市边缘区等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在乡村地域空间建构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可以选择以环祁连山为代表的生态脆弱区、大别山区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浙江湖州等为代表的大都市边缘区作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地。剖析典型案例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方向,比较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利用遥感与GIS等技术建立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数据库,探索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模式和地域重构规律。

4.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新时代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社会经济数据,重点加强对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区、大都市边缘区等典型案例地的长期追踪调查研究,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动态采集并储存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数据资源,建立智慧乡村旅游大数据平台,掌握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

4.3.3 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体系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旅游已经成为建构乡村地域空间的新兴要素、新兴动能,迫切需求推动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等核心内容的研究方法创新(表1)。

表1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方法体系

Tab. 1   The research method syste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tourism

研究内容主要方法类型内容评述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学理和逻辑机理研究典型发展模式质性研究利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查法、基本演绎法等分析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特征,识别、定位典型案例地,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典型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动力机制数理统计分析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乡村振兴的动力因素,探索乡村振兴的内生增长机制
逻辑关系图谱构建数学建模分析利用DYNAMO、DYNASTAT等系统动力学模型刻画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两者的逻辑关系图谱
嬗变特征大数据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等方法揭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嬗变的规范体系,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不同嬗变阶段和特征
城乡融合发展数学建模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评价城乡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城乡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
研究
产业体系构建数学建模分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EA、SFA、TOPSIS等方法测算乡村旅游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析“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生产体系构建地理空间分析利用拓扑分析、变差函数、空间差值模型等研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特征,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机制
经营体系构建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乡村旅游适度经营规模测算模型,探究不同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适度规模和最优规模
经济效应数理统计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投入产出、时间序列分析等测算城乡旅游融合发展引导乡村振兴的产业关联效应和经济乘数效应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
研究
生态宜居性评估质性研究利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乡村旅游地的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进行诠释
“三生”空间重构地理空间分析利用核密度分析、复杂网络统计量、缓冲区分析等研究乡村旅游地的“三生”空间,探索“三生”空间重构的演化机制
双重效应数理统计分析利用联立方程模型、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分析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双重效应
长效机制大数据分析依托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体系,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构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长效机制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的路径研究传统乡村治理反思质性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归纳分析法等梳理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反思乡村治理模式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治合一”乡村
治理体系重构
大数据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海量数据存储、交互式数据可视化等技术重构“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大数据+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治理机制构建数学建模分析利用Lasso、PLS、Ordered Probit、Logisitic回归等分析乡村治理的机制要素构成与运行,研究单核心治理机制向多核心治理机制的转换
人才支撑体系优化调控分析利用博弈论、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等研究乡村治理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探索一种全新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路径
文旅融合数学建模分析利用DEA、投入产出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对文旅产业融合度进行分析,探索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研究
农村土地政策数学建模分析利用市场供求模型、DEA-Malquist模型等估算农村土地流转效率和经济效益,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土地流转模式
农村集体产权政策数学建模分析利用一般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多目标决策等方法测算农村土地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效率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大数据分析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储存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执行效应和政策效果
政策溢出效应情景模拟分析利用云胞自动机、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方法模拟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效应

新窗口打开

4.3.4 研究结果支持系统建设 在乡村旅游发展及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指导开发乡村旅游政策模拟仿真实验系统,对现有乡村旅游政策进行监测与预警、新政策进行仿真模拟与预测、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对典型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诊断,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改变着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乡村生态面貌、乡村文化复苏进程,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稳定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途径。

(2)为解决城乡关系、“三农”问题的现实困境和服务于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的新需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乡村地域系统和城乡融合系统,深入开展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学理和逻辑机理、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的路径、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等方面研究,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3)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乡村地域系统拥有城市地域无法替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功能。中国乡村地域辽阔,乡村类型复杂多样,不同乡村地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亟需采用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开展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的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研究,揭示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一般特征和一般规律,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典型发展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5.2 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经由量的积累进入质的提升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最为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战略任务,需要重视不同乡村地域发展的差异性,明确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的功能与定位,合理引导和把握乡村振兴发展趋势;树立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强化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发挥乡村振兴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补齐乡村发展短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大乡村义务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投入和优质资源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等,最终实现“乡村,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 地理学报, 2018, 73(4): 637-65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04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2)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3)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4)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Liu Yansui.

Research o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4): 637-65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04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2)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3)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4)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2] 陈明星.

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

. 地理研究, 2015, 34(4): 614-63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4002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2014年国家印发了"新型城镇化规划",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入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型期,并将新型城市化作为国家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城市化领域研究提供了重大机遇。国际上,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和内容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丰富,研究阶段持续深化,领域持续扩展,研究方法手段持续改善和进步。国内城市化研究起步晚、进展快,在中国特色城市化合理进程的科学认知与思辨等诸多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展望未来,提出了城市化领域的5个科学问题及其子问题:城市化的跨学科特性与成立城市化学科,城市化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城市化的区域特性以及与城乡统筹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格局研究,大数据支持下城市化和智慧城市的系统集成与模拟平台研究。

[Chen Mingxing.

Research progress and scientific issues in the field of urbaniz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4): 614-63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4002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2014年国家印发了"新型城镇化规划",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入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型期,并将新型城市化作为国家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城市化领域研究提供了重大机遇。国际上,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和内容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丰富,研究阶段持续深化,领域持续扩展,研究方法手段持续改善和进步。国内城市化研究起步晚、进展快,在中国特色城市化合理进程的科学认知与思辨等诸多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展望未来,提出了城市化领域的5个科学问题及其子问题:城市化的跨学科特性与成立城市化学科,城市化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城市化的区域特性以及与城乡统筹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格局研究,大数据支持下城市化和智慧城市的系统集成与模拟平台研究。
[3] 姚士谋, 张平宇, 余成, .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 地理科学, 2014, 34(6): 641-6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在过去一阶段,虽然城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在某个时期或一些地区,城镇化过速发展阶段,出现了无序的发展状态,大中城市边缘盲目扩展,水土资源日渐退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有些政府决策人对城镇化的许多制约因素认识不足,甚至决策失误,导致了城市环境出现许多不安全、不舒适的问题。着重从地理空间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3 个理论与实践问题① 如何认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新的路径;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③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如何认识中国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p>

[Yao Shimou, Zhang Pingyu, Yu Cheng, et a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6): 641-6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在过去一阶段,虽然城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在某个时期或一些地区,城镇化过速发展阶段,出现了无序的发展状态,大中城市边缘盲目扩展,水土资源日渐退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有些政府决策人对城镇化的许多制约因素认识不足,甚至决策失误,导致了城市环境出现许多不安全、不舒适的问题。着重从地理空间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3 个理论与实践问题① 如何认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新的路径;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③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如何认识中国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p>
[4] 黄震方, 陆林, 苏勤,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 地理研究, 2015, 34(8): 1409-141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1      URL      [本文引用: 6]      摘要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

[Huang Zhenfang, Lu Lin, Su Qin,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heoretical reflec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predicament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8): 1409-141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1      URL      [本文引用: 6]      摘要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
[5] 关兴良, 魏后凯, 鲁莎莎, .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机理及其科学问题

. 地理研究, 2016, 35(2): 227-24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统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深刻揭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及其造成的突出矛盾,从理论视角综合考察了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形成机理,并简要探讨了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十分明显,人口、资源、要素和产业大规模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并在空间上形成了若干个城市和人口密集区。造成这种空间集聚态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然本底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地带性差异起到基础性作用,国家发展战略的东部偏向及资源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是外部条件,而更深层次的基本动力源于区域之间日益拉大的发展差距。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二者的空间集聚未能协同一致,由此导致两个"不协调",即人口分布与产业及就业岗位分布的不协调及人口、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协调。这两个"不协调"造成了数以亿计的"两栖"农民工跨区域迁移、能源与大宗商品的跨区域流动、局部地区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等突出问题。要构建高效、均衡、安全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其本质就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即不单纯要强调人的繁荣,还要强调地域的繁荣。"产业西进"和"人口东移"是优化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形态的战略重点。

[Guan Xingliang, Wei Houkai, Lu Shasha, et al.

Pattern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2): 227-24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统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深刻揭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及其造成的突出矛盾,从理论视角综合考察了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形成机理,并简要探讨了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十分明显,人口、资源、要素和产业大规模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并在空间上形成了若干个城市和人口密集区。造成这种空间集聚态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然本底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地带性差异起到基础性作用,国家发展战略的东部偏向及资源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是外部条件,而更深层次的基本动力源于区域之间日益拉大的发展差距。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二者的空间集聚未能协同一致,由此导致两个"不协调",即人口分布与产业及就业岗位分布的不协调及人口、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协调。这两个"不协调"造成了数以亿计的"两栖"农民工跨区域迁移、能源与大宗商品的跨区域流动、局部地区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等突出问题。要构建高效、均衡、安全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其本质就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即不单纯要强调人的繁荣,还要强调地域的繁荣。"产业西进"和"人口东移"是优化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形态的战略重点。
[6] 陆大道.

地理学关于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框架

. 地理科学, 2013, 33(8): 897-9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长时期的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p>

[Lu Dadao.

The research content framework of urbanization field in geography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8): 897-9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长时期的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p>
[7] 陈肖飞, 姚士谋, 张落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地理科学, 2016, 36(2): 188-19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2.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乡统筹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许多省市的城乡关系都面临复杂的困境,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关系实践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扩大内需及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具有内在的共同点,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两者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存在的生态环境、人口流动、产业布局、城市空间利用以及土地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树立资源节约型的城乡统筹理念、确立健康城市化的城乡统筹方向、从区域空间角度认识城乡统筹问题、着力解决城乡统筹的土地问题等观点,并指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主要优化方向:优化重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形态、优化集群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美好环境、优化市场导向机制.</p>

[Chen Xiaofei, Yao Shimou, Zhang Luoche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2): 188-19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2.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乡统筹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许多省市的城乡关系都面临复杂的困境,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关系实践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扩大内需及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具有内在的共同点,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两者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存在的生态环境、人口流动、产业布局、城市空间利用以及土地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树立资源节约型的城乡统筹理念、确立健康城市化的城乡统筹方向、从区域空间角度认识城乡统筹问题、着力解决城乡统筹的土地问题等观点,并指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主要优化方向:优化重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形态、优化集群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美好环境、优化市场导向机制.</p>
[8] 郭焕成, 韩非.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597-1605.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0.12.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可以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实现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乡村旅游在中国先后经历了早期兴起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规范经营阶段,从最初的资源特色主导、农业产业主导和政府扶持主导过渡到了现今的市场主导。本文基于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和概念特征,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论述,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能用以指导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p>

[Guo Huancheng, Han Fei.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12): 1597-1605.]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0.12.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可以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实现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乡村旅游在中国先后经历了早期兴起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规范经营阶段,从最初的资源特色主导、农业产业主导和政府扶持主导过渡到了现今的市场主导。本文基于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和概念特征,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论述,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能用以指导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p>
[9] 房艳刚, 刘继生.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 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 地理学报, 2015, 70(2): 257-27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首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Fang Yangang, Liu Jisheng.

Diversified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multifunction theory: Beyond modernization paradigm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2): 257-27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首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10] 王新越, 候娟娟.

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地理科学, 2016, 36(11): 1706-1714.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选取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104处乡村休闲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等方法研究乡村休闲旅游地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i>①</i> 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丰富,可以划分为休闲观光类、农事体验类、农业科技类、乡村文化类、特色村镇类5个一级类型,农业观光示范园、自然风景区等17个二级类型;<i>② </i> 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整体空间分布趋于集聚,空间结构属于凝聚型;<i>③</i> 五大类型中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集聚程度高,休闲观光类和农业科技类数量多、布局分散;<i>④ </i>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口密度、交通区位是影响乡村休闲旅游地分布的主要因素。</p>

[Wang Xinyue, Hou Juanjuan.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Shandong province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11): 1706-1714.]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选取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104处乡村休闲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等方法研究乡村休闲旅游地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i>①</i> 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丰富,可以划分为休闲观光类、农事体验类、农业科技类、乡村文化类、特色村镇类5个一级类型,农业观光示范园、自然风景区等17个二级类型;<i>② </i> 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整体空间分布趋于集聚,空间结构属于凝聚型;<i>③</i> 五大类型中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集聚程度高,休闲观光类和农业科技类数量多、布局分散;<i>④ </i>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口密度、交通区位是影响乡村休闲旅游地分布的主要因素。</p>
[11] 马勇, 赵蕾, 宋鸿, .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 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

. 经济地理, 2007, 27(2): 336-3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7.02.03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中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时期,成功的发展模式对于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文章首先从经济需求、社会问题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特殊贡献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理顺并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对以往学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述,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乡村旅游考察调研体会,总结出四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Ma Yong, Zhao Lei, Song Hong, et al.

Study on the Chines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attern: A case of Chengdu

.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2): 336-3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7.02.03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中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时期,成功的发展模式对于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文章首先从经济需求、社会问题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特殊贡献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理顺并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对以往学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述,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乡村旅游考察调研体会,总结出四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2] 张树民, 钟林生, 王灵恩.

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 地理研究, 2012, 31(11): 2094-2103.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110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旅游系统理论分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能更全面的识别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在概述旅游系统理论、乡村旅游系统及其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类型与特点,即需求拉动型模式、供给推动型模式、中介影响型模式、支持作用型模式以及混合驱动型模式,并且选取北京昌平康陵村、山西皇城村、安徽黟县西递村、西藏林芝扎西岗村等典型案例,对乡村旅游系统及驱动机制、利益主体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乡村旅游政策制定提供支持与借鉴。

[Zhang Shumin, Zhong Linsheng, Wang Lingen.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model of China's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ourism system theor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2, 31(11): 2094-2103.]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110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旅游系统理论分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能更全面的识别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在概述旅游系统理论、乡村旅游系统及其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类型与特点,即需求拉动型模式、供给推动型模式、中介影响型模式、支持作用型模式以及混合驱动型模式,并且选取北京昌平康陵村、山西皇城村、安徽黟县西递村、西藏林芝扎西岗村等典型案例,对乡村旅游系统及驱动机制、利益主体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乡村旅游政策制定提供支持与借鉴。
[13] Nilsson P Å.

Staying on farms: An ideological background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1): 7-24.

https://doi.org/10.1016/S0160-7383(00)00081-5      URL      [本文引用: 1]     

[14] Chen X.

A phenomenological explication of guanxi, in rural tourism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a village in China

.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63(3): 383-394.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17.07.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Drawing on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in tourism studies as well as Heidegger's concept of being-in-the-world , this paper reveals how tourism can and should be done in a Chinese rural village.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a con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guanxi in Chines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rough an empirical study of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village in China that has been transformed through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paper argues that for the Chinese indigenous residents who are the primary actors engaged in tourism, guanxi is, neither a Confucian political ideal nor an instrumental tool, but the specific manner in which they dwell in their place. It demonstrates how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landscape and managerial regulation have been modified and adapted in a guanxi way.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an emic understanding of guanxi and the roles it plays in tourism participants' daily life is warranted and can provide a more holistic pictur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15] Long H, Tu S, Ge D, et al.

The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ritical resources in rural China under restructur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6, 47(47): 392-412.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16.03.01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61Rapid development transition has triggered corresponding restructuring in rural China.61Analyzes rur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 affected by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ritical resources.61Emphasizes role of regional resources in formulating development policy and restructuring rural areas.61Restructures rural development space, rural industry, and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ainbody.61Fully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s of globalization on rur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
[16] 贺爱琳, 杨新军, 陈佳, .

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

. 经济地理, 2014, 34(12): 174-181.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4.12.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选取秦岭北麓四个不同旅游发展阶段景区,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方法对景区周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设计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农户分类,对乡村旅游影响下六种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家庭特征、生计策略和生计资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乡村旅游深刻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计组合模式,农户生计方式发生变迁和重构,传统单一的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2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当地农业生产功能衰退,大量传统生计农户向新型生计(旅游经营和务工结合)农户转化,形成六种不同理性偏好共存的生计模式;3乡村旅游发展改变了农户的生计资本储量和组合形式,改善了农户原有的生计环境。总体而言,当地农户生计资本规模有限,且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显著,传统生计型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活动多样性均明显低于旅游参与型农户。

[He Ailin, Yang Xinjun, Chen Jia, et al.

Impac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n farmer's livelihoods: A case study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northern slop of Qinling Mountains

.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2): 174-181.]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4.12.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选取秦岭北麓四个不同旅游发展阶段景区,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方法对景区周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设计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农户分类,对乡村旅游影响下六种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家庭特征、生计策略和生计资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乡村旅游深刻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计组合模式,农户生计方式发生变迁和重构,传统单一的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2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当地农业生产功能衰退,大量传统生计农户向新型生计(旅游经营和务工结合)农户转化,形成六种不同理性偏好共存的生计模式;3乡村旅游发展改变了农户的生计资本储量和组合形式,改善了农户原有的生计环境。总体而言,当地农户生计资本规模有限,且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显著,传统生计型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活动多样性均明显低于旅游参与型农户。
[17] 席建超, 王新歌, 孔钦钦, .

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与土地利用模式: 野三坡旅游区三个旅游村落案例研究

. 地理学报, 2014, 69(4): 531-540.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5-1182-y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村落在旅游地系统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逐步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乡村发展类型。研究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Google earth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野三坡旅游区3个旅游乡村聚落为例,从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变迁两个维度,分析了旅游业诱导下旅游地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因区位条件的差异,乡村聚落土地利用模式演变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差异,距离核心景区越近的村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旅游功能愈加完善,村落风貌格局变化愈大。其中,苟各庄村用地容积率由0.17提高到0.44,但村落原真性破坏最严重,原真性指数为仅为0.048,是3个村子最低的,其旅游功能也最完善;刘家河村落土地扩张规模最大,建设用地由173564 m2扩展到341128 m2,增幅达到96.54%,村落的原真性相对保持稳定,为0.566,旅游功能相对完整;上庄村是原真性保持最好的村落,原真性指数则高达0.942,但是其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强度则最低,但其旅游功能也最单一。显然,在具体空间形态上,3个村落也表现为"现代城镇"—"半城镇化"—"传统村落"的过渡特征,并对应形成"就地重建型"、"飞地开发型"、"原地利用型"3种空间重构模式。乡村聚落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基本空间单元,这3个乡村聚落发展模式隐含着旅游地传统乡村聚落"旅游化"空间演变的阶段形态,这种空间模式在国内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Xi Jianchao, Wang Xinge, Kong Xinxin, et al.

Spat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duced by tour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villages in Yesanpo tourism area,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4): 531-540.]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5-1182-y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村落在旅游地系统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逐步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乡村发展类型。研究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Google earth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野三坡旅游区3个旅游乡村聚落为例,从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变迁两个维度,分析了旅游业诱导下旅游地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因区位条件的差异,乡村聚落土地利用模式演变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差异,距离核心景区越近的村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旅游功能愈加完善,村落风貌格局变化愈大。其中,苟各庄村用地容积率由0.17提高到0.44,但村落原真性破坏最严重,原真性指数为仅为0.048,是3个村子最低的,其旅游功能也最完善;刘家河村落土地扩张规模最大,建设用地由173564 m2扩展到341128 m2,增幅达到96.54%,村落的原真性相对保持稳定,为0.566,旅游功能相对完整;上庄村是原真性保持最好的村落,原真性指数则高达0.942,但是其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强度则最低,但其旅游功能也最单一。显然,在具体空间形态上,3个村落也表现为"现代城镇"—"半城镇化"—"传统村落"的过渡特征,并对应形成"就地重建型"、"飞地开发型"、"原地利用型"3种空间重构模式。乡村聚落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基本空间单元,这3个乡村聚落发展模式隐含着旅游地传统乡村聚落"旅游化"空间演变的阶段形态,这种空间模式在国内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8] 陶玉霞.

乡村旅游根性意涵的社会调试与价值重建研究

. 人文地理, 2015, 30(5): 117-12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文从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角度阐释了现代异化背景下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根性诉求,构建了乡村旅游中乡村意涵与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解析框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乡村旅游根性诉求异化机理。结论认为,深刻的人地关系意识和哲学认同养成的亲土心理结构与田园精神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动力源,基于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人性异化与身份认同危机的后现代反叛是乡村旅游的现代引擎,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土—人性结构的回归与重建。而多媒体"伪乡村"的旅游形象建构又导致了乡村从生产性到消费性的转换、乡村旅游需求的异化与"伪乡村旅游"意识形态的形成。乡村旅游急需深刻的反思与革命,扭转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并在乡村与旅游传统的回归中逐步实现乡村与人性的文化救赎。

[Tao Yuxia.

Study on the social adjust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original implications in rural tourism

. Human Geography, 2015, 30(5): 117-12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文从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角度阐释了现代异化背景下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根性诉求,构建了乡村旅游中乡村意涵与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解析框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乡村旅游根性诉求异化机理。结论认为,深刻的人地关系意识和哲学认同养成的亲土心理结构与田园精神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动力源,基于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人性异化与身份认同危机的后现代反叛是乡村旅游的现代引擎,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土—人性结构的回归与重建。而多媒体"伪乡村"的旅游形象建构又导致了乡村从生产性到消费性的转换、乡村旅游需求的异化与"伪乡村旅游"意识形态的形成。乡村旅游急需深刻的反思与革命,扭转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并在乡村与旅游传统的回归中逐步实现乡村与人性的文化救赎。
[19] 保继刚, 孟凯, 章倩滢.

旅游引导的乡村城市化: 以阳朔历村为例

. 地理研究, 2015, 34(8): 1422-143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raditional rural urbanization led by industry brings about many problems such as farmland reduction,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hollow village. Can tourism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former urbanization and become a path of new form urbanization? First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stages in Licun village, and points out that Licun village have achieved the transition of occupational structure, pattern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ideology. Next, through theoretic explanation, it proves under the driving force of resource and leisure demand, tourism can take the lead in rural urbanization through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host-guest interaction, demand-supply relationship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And this kind of urbanization is a "green" path of urbanization which can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in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ummarizes problems such as infrastructure stortage, construction disorder and discordant landscape in current stag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ormer "tolerant" policy from government indee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However, without powerful involvement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this from-bottom-to-top form of rural urbanization is difficult to avoid "tragedy of commons".

[Bao Jigang, Meng Kai, Zhang Qianying.

Rural urbanization led by tourism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8): 1422-143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raditional rural urbanization led by industry brings about many problems such as farmland reduction,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hollow village. Can tourism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former urbanization and become a path of new form urbanization? First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stages in Licun village, and points out that Licun village have achieved the transition of occupational structure, pattern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ideology. Next, through theoretic explanation, it proves under the driving force of resource and leisure demand, tourism can take the lead in rural urbanization through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host-guest interaction, demand-supply relationship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And this kind of urbanization is a "green" path of urbanization which can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in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ummarizes problems such as infrastructure stortage, construction disorder and discordant landscape in current stag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ormer "tolerant" policy from government indee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However, without powerful involvement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this from-bottom-to-top form of rural urbanization is difficult to avoid "tragedy of commons".
[20] 孟广文, Hans Gebhardt.

二战以来联邦德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演变

. 地理学报, 2011, 66(12): 1644-16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has become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ranks fourth worldwide, but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ill exists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specially between West and East Germany. Based on a dynamic region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ural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rmany since the 1950s, concerning an increase of the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landscape change followed by a decrease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farm scale. After then,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rural development paths and the features both in East and West Germany. After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villages in East Germany were transformed to socialist agriculture and collective farms featured by large-scale farms,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urbanization. Since this system did not meet EU standards, the system was abandoned after the German reunification, which led to massive emigration to urban areas, especially to West Germany. Followed by a short re-urbanization, West Germany experienced a de-urban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A lot of enterprises and young people moved to the rural areas, in which formed many attractive settlements. However, the urbanized buildings, and wide and straight streets destroyed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natural scene of the villages, although their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were greatly improved. Since the 1970s, West Germany has formulated the rural development plan, rural renewal plan, and carried out an action plan called "Our villages should be more beautiful", which aim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variet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develop rural real estate, and rural service industry. The four development trends for German rural areas in the future are high-tech agriculture, renewable energy (bio-energy), rural service industry, eco- and natural parks.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of Germany and recent r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 as follows: formulating and improving the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integrative planning framework and action plan;encouraging participa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rural planning;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cluding rural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 of several villages near to the city, and moderniza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preserving the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traditional scenes of others wit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value;improving quality and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ing rural real estate and rural service industry;carrying out an ecological immigrants policy in fragile regions, and establishing eco-parks and natural parks.

[Meng Guangwen, Hans Gebhardt.

R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since the 1950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12): 1644-16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has become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ranks fourth worldwide, but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ill exists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specially between West and East Germany. Based on a dynamic region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ural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rmany since the 1950s, concerning an increase of the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landscape change followed by a decrease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farm scale. After then,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rural development paths and the features both in East and West Germany. After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villages in East Germany were transformed to socialist agriculture and collective farms featured by large-scale farms,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urbanization. Since this system did not meet EU standards, the system was abandoned after the German reunification, which led to massive emigration to urban areas, especially to West Germany. Followed by a short re-urbanization, West Germany experienced a de-urban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A lot of enterprises and young people moved to the rural areas, in which formed many attractive settlements. However, the urbanized buildings, and wide and straight streets destroyed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natural scene of the villages, although their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were greatly improved. Since the 1970s, West Germany has formulated the rural development plan, rural renewal plan, and carried out an action plan called "Our villages should be more beautiful", which aim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variet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develop rural real estate, and rural service industry. The four development trends for German rural areas in the future are high-tech agriculture, renewable energy (bio-energy), rural service industry, eco- and natural parks.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of Germany and recent r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 as follows: formulating and improving the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integrative planning framework and action plan;encouraging participa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rural planning;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cluding rural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 of several villages near to the city, and moderniza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preserving the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traditional scenes of others wit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value;improving quality and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ing rural real estate and rural service industry;carrying out an ecological immigrants policy in fragile regions, and establishing eco-parks and natural parks.
[21] 王铁, 邰鹏飞.

山东省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 经济地理, 2016, 36(11): 161-16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11.0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山东省307个乡村旅游示范单元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空间插值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乡村旅游示范单元的空间分布类型、均衡程度、分布密度等进行定量表征,并总结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单元整体呈现正空间自相关,呈现空间集聚性特征;2密度分布表现为鲁东半岛,鲁中山区,鲁西、鲁北平原三大空间分布热点区域;3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和客源因素、政策驱动、交通区位及高级别景区的辐射效应等人文因素。基于此,结合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供给侧;构建产业化发展模式,丰富营销策略,依托产业链带动客源市场;强化乡村旅游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可进入性与舒适度;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实现乡村旅游扶贫与开发精准化。

[Wang Tie, Tai Pengfei.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36(11): 161-16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11.0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山东省307个乡村旅游示范单元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空间插值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乡村旅游示范单元的空间分布类型、均衡程度、分布密度等进行定量表征,并总结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单元整体呈现正空间自相关,呈现空间集聚性特征;2密度分布表现为鲁东半岛,鲁中山区,鲁西、鲁北平原三大空间分布热点区域;3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和客源因素、政策驱动、交通区位及高级别景区的辐射效应等人文因素。基于此,结合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供给侧;构建产业化发展模式,丰富营销策略,依托产业链带动客源市场;强化乡村旅游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可进入性与舒适度;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实现乡村旅游扶贫与开发精准化。
[22] 刘沛林.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地理研究, 2015, 34(7): 1205-121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7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内心深处一种对家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怀念与向往,是内心深处一份最柔软的情感,是一种精神需求。新型城镇化要记住的"乡愁",一方面是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要保留好这些地方文化基因,传承乡土文明。"留住乡愁"的前提是加强文化保护。乡愁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切实保护传统村镇文化遗产和风貌,保留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打造文化品牌与特色景观等方式,达到满足城镇化居民家乡情感、生活情感、历史情感、文化情感等精神需求的目的。"留住乡愁"的关键是大力开展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以就地城镇化为依托,"满天星斗式"的小城镇分布格局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湖湘风情旅游小镇"建设是"留住乡愁"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能为充满人性关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一个真正充满诗意的美丽家园。

[Liu Peil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remembering nostalgi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7): 1205-121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7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内心深处一种对家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怀念与向往,是内心深处一份最柔软的情感,是一种精神需求。新型城镇化要记住的"乡愁",一方面是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要保留好这些地方文化基因,传承乡土文明。"留住乡愁"的前提是加强文化保护。乡愁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切实保护传统村镇文化遗产和风貌,保留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打造文化品牌与特色景观等方式,达到满足城镇化居民家乡情感、生活情感、历史情感、文化情感等精神需求的目的。"留住乡愁"的关键是大力开展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以就地城镇化为依托,"满天星斗式"的小城镇分布格局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湖湘风情旅游小镇"建设是"留住乡愁"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能为充满人性关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一个真正充满诗意的美丽家园。
[23] 徐清.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研究: 以浙江江山市为例

. 经济地理, 2013, 33(4): 174-17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浙江江山市为例,通过"点—轴系统"和空间集聚理论对乡村旅游空间集聚和重构进行研究。在阐述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象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江山市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状和问题。基于该理论提出了江山市乡村旅游集聚的重构方案,即形成以重点旅游发展轴为纽带、以块状聚集为特色、以旅游增长点为载体、以大旅游品牌为中心、以旅游空间网络化为目标的发展格局。还提出"一核一轴三组团多点"的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结构,有利于高效实施旅游节点和轴线的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对该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Xu Qing.

Research on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point axis system" theory: A case study of Jiangshan in Zhejiang provinc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4): 174-17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浙江江山市为例,通过"点—轴系统"和空间集聚理论对乡村旅游空间集聚和重构进行研究。在阐述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象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江山市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状和问题。基于该理论提出了江山市乡村旅游集聚的重构方案,即形成以重点旅游发展轴为纽带、以块状聚集为特色、以旅游增长点为载体、以大旅游品牌为中心、以旅游空间网络化为目标的发展格局。还提出"一核一轴三组团多点"的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结构,有利于高效实施旅游节点和轴线的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对该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24] 陶慧, 刘家明, 虞虎, .

旅游城镇化地区的空间重构模式: 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

. 地理研究, 2017, 36(6): 1123-113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6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产业升级刺激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空间的拓展,旅游导向的新型城镇化空间蓬勃生长,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由于缺少科学发展模式指导,旅游城镇化凸显出旅游地产投资过热、空间布局无序、整体乡村风貌受损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亟需展开对旅游城镇化空间的综合整治,重构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旅游城镇化地区可以解构为旅游吸引物、小镇与乡村环境三类空间,呈现多元交互关系。根据ATR空间效益权衡组合的五种不同类型,总结出旅游城镇化空间的共同特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ATR视角的旅游城镇化空间重构模型,即ATR单核联动式空间布局。该模型强调空间效用适度集中,旅游小镇作为配套产业的集聚中心,可防止分散延展式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景区与乡村聚落实行分类调整,以保护区域整体生境质量。以福建马洋溪为例,在分析破碎化空间现状基础上,进行ATR空间优化重构,结果显示:旅游景区所占空间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组团式格局,沿马洋溪河流分为三大组团;南部十里小镇作为旅游区唯一的商业配套核,也是本地居民的生活空间;乡村居民点分为保留修复型与迁并镇区型两类,以促进整体视觉环境得以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红线区严格控制。ATR单核联动式空间布局模型,不仅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搭建了空间管理平台,更是为未来新型旅游城镇的空间合理布局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

[Tao Hui, Liu Jiaming, Yu Hu, et al.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the region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Mayangxi ecotourism are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6): 1123-113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6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产业升级刺激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空间的拓展,旅游导向的新型城镇化空间蓬勃生长,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由于缺少科学发展模式指导,旅游城镇化凸显出旅游地产投资过热、空间布局无序、整体乡村风貌受损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亟需展开对旅游城镇化空间的综合整治,重构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旅游城镇化地区可以解构为旅游吸引物、小镇与乡村环境三类空间,呈现多元交互关系。根据ATR空间效益权衡组合的五种不同类型,总结出旅游城镇化空间的共同特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ATR视角的旅游城镇化空间重构模型,即ATR单核联动式空间布局。该模型强调空间效用适度集中,旅游小镇作为配套产业的集聚中心,可防止分散延展式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景区与乡村聚落实行分类调整,以保护区域整体生境质量。以福建马洋溪为例,在分析破碎化空间现状基础上,进行ATR空间优化重构,结果显示:旅游景区所占空间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组团式格局,沿马洋溪河流分为三大组团;南部十里小镇作为旅游区唯一的商业配套核,也是本地居民的生活空间;乡村居民点分为保留修复型与迁并镇区型两类,以促进整体视觉环境得以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红线区严格控制。ATR单核联动式空间布局模型,不仅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搭建了空间管理平台,更是为未来新型旅游城镇的空间合理布局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
[25] 林巧, 戴维奇.

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

. 经济地理, 2006, 26(2): 31-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自从199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以来,被认为是拉动乡村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影响的两面性以及乡村旅游自发展以来所产生的众多问题又值得人们注意。文章以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将其抽象为一个较完整的模型,并着重指出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

[Lin Qiao, Dai Weiqi.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ural tourism and rural area development

. Economic Geography, 2006, 26(2): 31-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自从199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以来,被认为是拉动乡村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影响的两面性以及乡村旅游自发展以来所产生的众多问题又值得人们注意。文章以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将其抽象为一个较完整的模型,并着重指出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
[26] 陆林, 韩娅, 黄剑锋, .

基于扎根理论的杭州市梅家坞旅游城市化特征与机制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905-191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6097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文选取杭州市梅家坞村为案例地,通过5次实地调研和访谈获取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城市近郊地区旅游城市化特征和发生机制模型。研究表明:梅家坞村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和发生机制可抽象成土地利用变化等11个范畴及31个概念;在旅游发展驱动下,多重要素实现了综合动态变化,在不改变乡村风貌、城乡和谐的条件下,推动了新型城市化进程。论文提出并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和发生机制理论模型,认为"梅家坞现象"是旅游城市化的积极例证,是管窥中国"田园城市"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Lu Lin, Han Ya, Huang Jianfe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tourism-driven urbanization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A case study of Hangzhou Meijiawu village

.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7, 32(11): 1905-191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6097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文选取杭州市梅家坞村为案例地,通过5次实地调研和访谈获取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城市近郊地区旅游城市化特征和发生机制模型。研究表明:梅家坞村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和发生机制可抽象成土地利用变化等11个范畴及31个概念;在旅游发展驱动下,多重要素实现了综合动态变化,在不改变乡村风貌、城乡和谐的条件下,推动了新型城市化进程。论文提出并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和发生机制理论模型,认为"梅家坞现象"是旅游城市化的积极例证,是管窥中国"田园城市"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27] 王鹏飞, 王瑞璠.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农村空间商品化: 以北京市麻峪房村乡村旅游为例

. 地理学报, 2017, 72(8): 1408-141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800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空间商品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增加农民收入、阻止农村衰退、振兴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麻峪房村的乡村旅游为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与演变,并讨论农户在此过程中的参与。麻峪房村在从农民生活空间转变为城市居民消费空间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区旅游局、乡旅游公司为关键行动者,并吸纳了多个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所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在网络形成的过程中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逐渐提高,由此推动了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发展。麻峪房村演变为城市居民消费空间后,由于行动者网络发生变化使农村空间商品化发生变化,导致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程度降低。同时新的行动者网络中的各行动者的不对等性明显,各行动者之间存在很多异议,使该网络趋于僵化、丧失活力,不足以支撑麻峪房村乡村旅游继续发展。在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过程中,农户的院落区位、年龄与原有工作等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农村地区行动者网络中的关键行动者与行动者利益共通且紧密联系时,其空间商品化就得到强化,反之亦然。

[Wang Pengfei, Wang Ruifan.

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commodification in rural space: A case study of Mayufang village in Beijing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72(8): 1408-141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800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空间商品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增加农民收入、阻止农村衰退、振兴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麻峪房村的乡村旅游为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与演变,并讨论农户在此过程中的参与。麻峪房村在从农民生活空间转变为城市居民消费空间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区旅游局、乡旅游公司为关键行动者,并吸纳了多个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所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在网络形成的过程中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逐渐提高,由此推动了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发展。麻峪房村演变为城市居民消费空间后,由于行动者网络发生变化使农村空间商品化发生变化,导致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程度降低。同时新的行动者网络中的各行动者的不对等性明显,各行动者之间存在很多异议,使该网络趋于僵化、丧失活力,不足以支撑麻峪房村乡村旅游继续发展。在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过程中,农户的院落区位、年龄与原有工作等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农村地区行动者网络中的关键行动者与行动者利益共通且紧密联系时,其空间商品化就得到强化,反之亦然。
[28] 李娟文, 倪外, 隋文平.

中部崛起中的六省旅游联动发展

. 经济地理, 2007, 27(2): 323-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7.02.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部崛起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借鉴长三角 地区成功发展的启示,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在发挥六省各自优势的同时,充分进行区域协作,实行区域联动.在目前六省竞争有余、协作不足的情况下,有必要 利用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区域协作性强的产业特质,以旅游业为联动的首选行业,进 行协作,实现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域内各级政府与旅游企业间的联动.并以此为范例,带动其他产业的协作与联动,开创六省上下一条心、紧抓机遇共谋崛起 的良好局面.

[Li Juanwen, Ni Wai, Sui Wenping.

Study on the cooperation in tourism among six provinces in middle China in the rising

.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2): 323-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7.02.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部崛起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借鉴长三角 地区成功发展的启示,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在发挥六省各自优势的同时,充分进行区域协作,实行区域联动.在目前六省竞争有余、协作不足的情况下,有必要 利用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区域协作性强的产业特质,以旅游业为联动的首选行业,进 行协作,实现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域内各级政府与旅游企业间的联动.并以此为范例,带动其他产业的协作与联动,开创六省上下一条心、紧抓机遇共谋崛起 的良好局面.
[29] 陆林, 於冉, 朱付彪, .

基于社会学视野的黄山市汤口镇旅游城市化特征和机制研究

. 人文地理, 2010, 25(6): 19-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城市化成为汤口镇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基于社会学视野考察黄山市汤口镇旅游城市化发展特征并探讨其机制。发现伴随旅游业发展,汤口镇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以旅游业占主导的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居民收入主要来自于旅游业,居民就业主要向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集中;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邻里关系呈现城市社区特点,居民的经营理念、教育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思想观念发生很大转变,显现出城市居民的特点;居民的社会角色向现代企业家转变;汤口镇城镇性质和职能也由农业社区向旅游社区演变。而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资源禀赋、政府的推动以及居民的积极参与等是汤口镇旅游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Lu Lin, Yu Ran, Zhu Fubiao, et al.

A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nd mechanism of Huangshan Tangkou t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 Human Geography, 2010, 25(6): 19-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城市化成为汤口镇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基于社会学视野考察黄山市汤口镇旅游城市化发展特征并探讨其机制。发现伴随旅游业发展,汤口镇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以旅游业占主导的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居民收入主要来自于旅游业,居民就业主要向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集中;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邻里关系呈现城市社区特点,居民的经营理念、教育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思想观念发生很大转变,显现出城市居民的特点;居民的社会角色向现代企业家转变;汤口镇城镇性质和职能也由农业社区向旅游社区演变。而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资源禀赋、政府的推动以及居民的积极参与等是汤口镇旅游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0] 章牧, 姚丹.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战略选择: 基于DP矩阵的视角

. 经济地理, 2014, 34(1): 188-1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14.01.0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广东省21个地市作为空间样本区域,设计与建立区域旅游业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与政策指导矩阵(DPM)方法,构建了面向广东省的旅游政策指导矩阵,总结和归纳广东省内各地市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①广深两地处于强势领先地位,采取稳定发展城市旅游战略;②珠海、东莞、佛山、中山四市采取密切关注发展战略,争取获得行业领先的优势;③肇庆、汕头等地市努力协调地方旅游产业要素,选择合理配置产业链的战略;④清远、云浮、梅州等地市宜因地制宜,采取以乡村旅游为核心产品的发展战略.

[Zhang Mu, Yao Dan.

Study of the spatial layout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A perspective of the DP matrix

.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 188-1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14.01.0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广东省21个地市作为空间样本区域,设计与建立区域旅游业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与政策指导矩阵(DPM)方法,构建了面向广东省的旅游政策指导矩阵,总结和归纳广东省内各地市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①广深两地处于强势领先地位,采取稳定发展城市旅游战略;②珠海、东莞、佛山、中山四市采取密切关注发展战略,争取获得行业领先的优势;③肇庆、汕头等地市努力协调地方旅游产业要素,选择合理配置产业链的战略;④清远、云浮、梅州等地市宜因地制宜,采取以乡村旅游为核心产品的发展战略.
[31] 黄震方, 黄睿.

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 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

. 地理研究, 2018, 37(2): 233-24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0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学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Huang Zhenfang, Huang Rui.

Research progress on rural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cademic debate and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2): 233-24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0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学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32] Fatimah T.

The impacts of rural tourism initiatives on cultural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in Borobudur area

.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 28: 567-577.

https://doi.org/10.1016/j.proenv.2015.07.0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study focuses on community-based rural tourism initiatives conducted by village communities in Borobudur Sub-district. There are 7 out of 20villages taken as case study. Itaims to evaluate the rural tourism activities, especially itsimpacts on the landscape elements in relation with the cultural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Using interviews and field survey, a mapping on landscape elements changes had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n analyzed to know the transformation. It is clarified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changes on landscape elements in each villages. Five types of changes are found: addition, continue, customize, transform, and repair. The changes that are improving or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landscape are considered as part of an evolutive conservation.Meanwhile, we should aware about the uncontrolled tourism development that will lead to the character changes.
[33] Gao J, Wu B H.

Revitalizing traditional villages through rural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Yuanjia village, Shaanxi province, China

.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63(12): 223-233.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17.04.003      URL      [本文引用: 4]     

[34] 路幸福, 陆林.

乡村旅游发展的居民社区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27(11): 1054-10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1.11.02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多种因素对社区充分参与产生了影响.通过对宏村等四个乡村旅游地的实证研究表明,文化归属、利益分配、效益认同、组织需求、政策支持、参与能力等六个因素是居民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归属感是居民社区参与的首要影响因素;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应从制度上肃清障碍、提供合理的参与渠道、开展必要的居民培训,居民要加强自身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升参与能力.

[Lu Xingfu, Lu Lin.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rural tourism

.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1, 27(11): 1054-10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1.11.02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多种因素对社区充分参与产生了影响.通过对宏村等四个乡村旅游地的实证研究表明,文化归属、利益分配、效益认同、组织需求、政策支持、参与能力等六个因素是居民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归属感是居民社区参与的首要影响因素;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应从制度上肃清障碍、提供合理的参与渠道、开展必要的居民培训,居民要加强自身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升参与能力.
[35] 罗文斌, 钟诚, Dallen J, .

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影响机理研究: 以湖南省女性村官为例

. 旅游学刊, 2017, 32(1): 54-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7.01.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开发的组织机制问题越发引人关注,女性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女性村官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决策作用日渐显著。因此,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影响机理研究对于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开发组织机制问题,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改进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开发女性村官参与行为意向影响框架,以282位湖南女性村官的调查问卷为数据来源,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女性村官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女性村官对于借助旅游开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行为意向较高;(2)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以及参政特征3个变量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406、0.258和0.250,其中,主观规范影响最大;(3)女性村官参与旅游开发的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参政特征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变得更为复杂,这与已有计划行为研究不同。</p>

[Luo Wenbin, Zhong Cheng, Dallen J, et al.

Participatory behavior of women village officials in rural tourism: A case study in Hunan province

. Tourism Tribune, 2017, 32(1): 54-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7.01.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开发的组织机制问题越发引人关注,女性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女性村官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决策作用日渐显著。因此,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影响机理研究对于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开发组织机制问题,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改进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开发女性村官参与行为意向影响框架,以282位湖南女性村官的调查问卷为数据来源,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女性村官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女性村官对于借助旅游开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行为意向较高;(2)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以及参政特征3个变量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406、0.258和0.250,其中,主观规范影响最大;(3)女性村官参与旅游开发的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参政特征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变得更为复杂,这与已有计划行为研究不同。</p>
[36] Gemma Cánoves, Montserrat Villarino, Gerda K Priestley, et al.

Rural tourism in Spain: An analysis of recent evolution

. Geoforum, 2004, 35(6): 755-769.

https://doi.org/10.1016/j.geoforum.2004.03.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se the evolution of Rural Tourism 1 The term Rural Tourism is applied in a wide sense, to cover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that are being developed in rural are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pply of services and experiences in tourist and leisure activities. 1 (RT) in Spain within a European context. The first step is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models” of RT and trace some experienc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uropean policy. In order to set the scene and understand this evolution, the collective imagery on which RT is based is also analysed. This is followed by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rural Spain since the 1980s, as diversif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un/sand/sea (3S) tourist economy is sought. The analysis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women,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activity for the economy of rural areas. The purpose is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the pattern of evolution with more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understand their causes and formulat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37] 张洪.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 经济管理, 2008, 30(17): 14-17.

[本文引用: 1]     

[Zhang Hong.

Analysis o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of China

. 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30(17): 14-17.]

[本文引用: 1]     

[38] Gao S, Huang S, Huang Y.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9, 11(5): 439-450.

https://doi.org/10.1002/jtr.7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and brief evaluation of China's rural tourism. Beginning with the for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ourism , China's rural tourism has undergone ov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exhibited some unique features in its development pattern, scale and business operational models in accordance with China's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s. Governm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China. However, rural tourism has been valued mainly as an economic means for rur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untry's modernisation process. Overlooking rurality as an essential issue in rural tourism may lead development to a wrong direction, which could jeopardis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industry. Copyright 漏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39] Komppula R.

The role of individual entrepreneu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ness for a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Case study

. 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0(1): 361-371.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13.07.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61The role entrepreneurs is underestimated in models of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61DMO's roles in the models are overemphasized.61Especially in rural regions, even destinations without any kind of DMO do exist.61Municipalities have a crucial role as facilitators of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61Without innovative, committed and risk-taking entrepreneurs no destination is to flourish.
[40] Ohe Y, Kurihara S.

Evaluating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brand farm products and 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Japan

. Tourism Management, 2013, 35(2): 278-283.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12.07.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rect effects of local brand farm products, such as through increases in income and employment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indirect effects, such a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y examining data collected by a survey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Japan. Estimation of a determinant model of direct and indirect economic effects that assumed an endogenous relationship revealed that those cooperatives producing brand products that have a relatively long history of branding of products, systems for quality control, preservation of the local heritage, and a local partner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and accommodation/restaurant sectors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achieve the two primary economic goals of income and employment gener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a wider and longstanding perspective of 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ain of local brand farm product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41] 张丽华, 张琼霓.

“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经济地理, 2010, 30(10): 1757-17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设立的最根本目的、立足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建设目标,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构建农业旅游产品模式,构建工业旅游产品模式,构建湘江水景旅游产品模式,构建红色旅游产品模式。

[Zhang Lihua, Zhang Qiongni.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model for Chang-Zhu-Ta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el-Model Society”

.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10): 1757-17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设立的最根本目的、立足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建设目标,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构建农业旅游产品模式,构建工业旅游产品模式,构建湘江水景旅游产品模式,构建红色旅游产品模式。
[42] 白凯.

乡村旅游地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关联研究: 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

. 人文地理, 2010, 25(4): 120-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10.04.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是有效解释旅游地发展和游客未来行为意图关系的有效理论工具。本文根据国外已有研究成果,从环境心理和游客认知角度,通过结构方程对乡村旅游地"农家乐"游客的"场所依赖"和"忠诚度"进行了关联研究,研究显示:游客对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的"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存在强正相关关系;场所依赖构成维度中的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与游客忠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9和0.70;"游客忠诚度"构成维度中游客对"农家乐"自我评价忠诚度为高度相关(0.75)、将该地作为优先选择为高度相关(0.76)、再次到访意愿上为高度相关(0.67);仅在唯一性选择上处于中度相关(0.58)。该研究结果从实证层面上说明了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目前所呈现给游客的各种休闲游憩项目基本符合了游客的需求,满足了游客寻求短暂逃逸现实并追求乡村宁静生活体验的要求。文后就研究不足提出了"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本土化研究发展的趋向。

[Bai Kai.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 attachment and tourists' loyalty in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A case study of agritainment of Chang' an district in Xi'an

. Human Geography, 2010, 25(4): 120-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10.04.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是有效解释旅游地发展和游客未来行为意图关系的有效理论工具。本文根据国外已有研究成果,从环境心理和游客认知角度,通过结构方程对乡村旅游地"农家乐"游客的"场所依赖"和"忠诚度"进行了关联研究,研究显示:游客对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的"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存在强正相关关系;场所依赖构成维度中的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与游客忠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9和0.70;"游客忠诚度"构成维度中游客对"农家乐"自我评价忠诚度为高度相关(0.75)、将该地作为优先选择为高度相关(0.76)、再次到访意愿上为高度相关(0.67);仅在唯一性选择上处于中度相关(0.58)。该研究结果从实证层面上说明了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目前所呈现给游客的各种休闲游憩项目基本符合了游客的需求,满足了游客寻求短暂逃逸现实并追求乡村宁静生活体验的要求。文后就研究不足提出了"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本土化研究发展的趋向。
[43] 陈佳, 张丽琼, 杨新军, .

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户生计和社区旅游效应的影响: 旅游开发模式视角的案例实证

. 地理研究, 2017, 36(9): 1709-172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900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乡村旅游开发不可避免会重构人地关系,对农户、乡村社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旅游开发模式直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绩效。以三类乡村旅游地为例,在总结资源、管理和发展主体差异的基础上,发现其呈现三类模式,各自特征分别表现为社区集体发展的民俗体验、社区主导的农家乐休闲和政府主导的遗址景区休闲。进而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和旅游效应理论,系统分析旅游开发模式对农户生计变化和社区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模式下农户生计策略都由传统农业生计方式向新型旅游经营主导生计转型,农户金融、物质、社会资本提升明显;其资源开发模式决定农户生计多样性与务工选择,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影响生计资本变化方向和社区旅游效应差异。其次,通过逻辑回归模型深入解释了三种类型旅游开发模式的影响作用,并给出其影响机理的理论解释。研究指出三种模式旅游影响途径都以农户金融、物质资本提升、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主导,相比而言,社区集体运营、农户主导的袁家村模式以“人”为核心,促进了乡村旅游全面发展。总体来说,资源差异与社区基础是农户生计变化、社区影响的原动力,政府角色、社区(企业)作用与农户利益是旅游开发管理的核心,旅游开发模式中政府有效管理、农户主体地位与外界力量正确介入才能保障乡村旅游有序进行,促进乡村社区发展与转型。

[Chen Jia, Zhang Liqiong, Yang Xinjun, et al.

Th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changes of households' livelihood and community tourism effect: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9): 1709-172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900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乡村旅游开发不可避免会重构人地关系,对农户、乡村社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旅游开发模式直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绩效。以三类乡村旅游地为例,在总结资源、管理和发展主体差异的基础上,发现其呈现三类模式,各自特征分别表现为社区集体发展的民俗体验、社区主导的农家乐休闲和政府主导的遗址景区休闲。进而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和旅游效应理论,系统分析旅游开发模式对农户生计变化和社区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模式下农户生计策略都由传统农业生计方式向新型旅游经营主导生计转型,农户金融、物质、社会资本提升明显;其资源开发模式决定农户生计多样性与务工选择,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影响生计资本变化方向和社区旅游效应差异。其次,通过逻辑回归模型深入解释了三种类型旅游开发模式的影响作用,并给出其影响机理的理论解释。研究指出三种模式旅游影响途径都以农户金融、物质资本提升、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主导,相比而言,社区集体运营、农户主导的袁家村模式以“人”为核心,促进了乡村旅游全面发展。总体来说,资源差异与社区基础是农户生计变化、社区影响的原动力,政府角色、社区(企业)作用与农户利益是旅游开发管理的核心,旅游开发模式中政府有效管理、农户主体地位与外界力量正确介入才能保障乡村旅游有序进行,促进乡村社区发展与转型。
[44] 刘晓霞, 王兴中, 翟洲燕, .

基于城市日常体系理念的农家乐旅游空间功能结构提升研究: 以蓝田县为例

. 人文地理, 2011, 26(5): 138-14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增长,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文章从城市日常体 系原理出发,提出城乡结合部"城市—乡村旅游空间"的建构成为乡村旅游结构的核心。在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空间布局规律的基础上,以乡村旅游的主要形 式—农家乐旅游为对象,提出了基于"城市日常体系"理念的农家乐旅游空间功能结构及相应的六种农家乐旅游业态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蓝田县农家乐旅游提升发展 的具体规划中,为我国城市郊区农家乐旅游规划及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Liu Xiaoxia, Wang Xingzhong, Zhai Zhouyan, et al.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gritainment tourism and the promotion of its for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rban daily system: Taking Lantian county as an example

. Human Geography, 2011, 26(5): 138-14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增长,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文章从城市日常体 系原理出发,提出城乡结合部"城市—乡村旅游空间"的建构成为乡村旅游结构的核心。在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空间布局规律的基础上,以乡村旅游的主要形 式—农家乐旅游为对象,提出了基于"城市日常体系"理念的农家乐旅游空间功能结构及相应的六种农家乐旅游业态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蓝田县农家乐旅游提升发展 的具体规划中,为我国城市郊区农家乐旅游规划及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45] 刘传喜, 唐代剑.

乡村旅游新业态的族裔经济现象及其形成机理: 以浙江德清地区为例

. 经济地理, 2015, 35(11): 190-197.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11.02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浙江德清外籍人士投资经营的洋家乐旅游新业态为例,分析了洋家乐族裔经济的经济业态、规模和空间分布、社会网络、运作模式以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德清洋家乐族裔经济的经济业态包括乡村民宿、度假村、庄园、俱乐部等多种类型,主要分布在环莫干山地区,表现出复制性比较强和根植性比较强两种不同的社会网络特征,在运作上则形成了具有族裔特色的"生态循环"商业运行模式。在洋家乐族裔经济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环境问题是推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市场结构中的机会是拉力,而族裔社会资本、区位交通、当地政策与社会文化是条件因素。研究可为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国际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Liu Chuanxi, Tang Daijian.

Ethnic economic phenomenon of rural tourism new format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Taking Zhejiang Deqing area as a cas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11): 190-197.]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11.02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浙江德清外籍人士投资经营的洋家乐旅游新业态为例,分析了洋家乐族裔经济的经济业态、规模和空间分布、社会网络、运作模式以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德清洋家乐族裔经济的经济业态包括乡村民宿、度假村、庄园、俱乐部等多种类型,主要分布在环莫干山地区,表现出复制性比较强和根植性比较强两种不同的社会网络特征,在运作上则形成了具有族裔特色的"生态循环"商业运行模式。在洋家乐族裔经济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环境问题是推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市场结构中的机会是拉力,而族裔社会资本、区位交通、当地政策与社会文化是条件因素。研究可为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国际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46] 侯兵, 陶然, 毛卫东.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精品酒店主题文化定位与价值取向

. 旅游学刊, 2016, 31(11): 42-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别于其他类别住宿产品,精品酒店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主题文化的定位与价值取向不仅仅是企业行为,其对旅游地的影响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文章以文化生态理论为基础,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采取实地调研、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等做法,对长三角地区26家精品酒店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精品酒店在主题文化定位上,呈现出以利用与依托旅游资源为主、以创设文化与休闲氛围为主两大主题,两大主题给旅游地带来不同影响。(2)精品酒店、住店客人、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及专家学者等不同群体在利益诉求上,形成对主题文化认识的分异与调和的内在逻辑。(3)主题文化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传统文化空间生产、酒店文化消费以及酒店服务文化等三个方面,其价值困境表现在投资行为并不为文化负责、公共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和特定语境下的奢华消费。文章从政府和酒店两个层面提出优化精品酒店主题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的对策建议。

[Hou Bing, Tao Ran, Mao Weido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topic culture of boutique hot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heory

. Tourism Tribune, 2016, 31(11): 42-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别于其他类别住宿产品,精品酒店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主题文化的定位与价值取向不仅仅是企业行为,其对旅游地的影响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文章以文化生态理论为基础,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采取实地调研、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等做法,对长三角地区26家精品酒店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精品酒店在主题文化定位上,呈现出以利用与依托旅游资源为主、以创设文化与休闲氛围为主两大主题,两大主题给旅游地带来不同影响。(2)精品酒店、住店客人、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及专家学者等不同群体在利益诉求上,形成对主题文化认识的分异与调和的内在逻辑。(3)主题文化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传统文化空间生产、酒店文化消费以及酒店服务文化等三个方面,其价值困境表现在投资行为并不为文化负责、公共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和特定语境下的奢华消费。文章从政府和酒店两个层面提出优化精品酒店主题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的对策建议。
[47] 翁一峰.

苏南乡村人地空间组织与模式探究: 以产权关系为视角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6): 30-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4.06.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首先分析产权关系对乡村空间的影响,指出产权界定清晰程度、产权流转程度、产权单元规模对乡村空间的效率、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根据产权特征对乡村居民进行分类,指出16类人群的成因、特征及诉求和发展趋势.接着按照农业村、旅游村和工业村的分类方法,在对无锡乡村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梁鸿村、七房桥村、阳山村、鸿桥村和港东村五个典型村庄,对其现状人地空间关系与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苏南乡村人地空间的六种组织模式,分别为专业公司之现代农业园、原村种田大户之规模经营、外地租种大户之规模经营、家庭农场之休闲农业园、原乡家庭之特色农家乐、整体运作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渐进更新的产业配套村,并分析了每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产权组织模式、特点及问题.

[Weng Yifeng.

An analysis of rural human-land org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perty rights: A case study o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4, (6): 30-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4.06.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首先分析产权关系对乡村空间的影响,指出产权界定清晰程度、产权流转程度、产权单元规模对乡村空间的效率、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根据产权特征对乡村居民进行分类,指出16类人群的成因、特征及诉求和发展趋势.接着按照农业村、旅游村和工业村的分类方法,在对无锡乡村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梁鸿村、七房桥村、阳山村、鸿桥村和港东村五个典型村庄,对其现状人地空间关系与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苏南乡村人地空间的六种组织模式,分别为专业公司之现代农业园、原村种田大户之规模经营、外地租种大户之规模经营、家庭农场之休闲农业园、原乡家庭之特色农家乐、整体运作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渐进更新的产业配套村,并分析了每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产权组织模式、特点及问题.
[48] 李莺莉, 王灿.

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6): 29-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途径、环保技术为支撑,满足乡村发展的生态经济需求,深化绿色乡村发展。

[Li Yingli, Wang Can.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tourism economy under new urbanization

.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5, (6): 29-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途径、环保技术为支撑,满足乡村发展的生态经济需求,深化绿色乡村发展。
[49] 高悦尔, 涂哲智, 邬晓锋, .

区域融入视角下美丽乡村的重构与实践: 以厦门市翔安区溪美村为例

.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6): 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起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的需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区域融入为视角,阐述乡村旅游单点发展的利弊与区域联动差异化发展的优势,通过研究厦门市翔安区溪美村现状环境优势条件,结合区域旅游规划发展建设生态旅游产业,打造望山而作、栖水而居的诗意溪美。

[Gao Yueer, Tu Zhezhi, Wu Xiaofeng, et al.

Re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beautiful vill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aking Ximei village in Xiangan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as an example

.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7, 24(6): 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起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的需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区域融入为视角,阐述乡村旅游单点发展的利弊与区域联动差异化发展的优势,通过研究厦门市翔安区溪美村现状环境优势条件,结合区域旅游规划发展建设生态旅游产业,打造望山而作、栖水而居的诗意溪美。
[50] 李伯华, 曾灿, 窦银娣, .

基于“三生”空间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 以湖南江永县兰溪村为例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5): 677-68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5.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快速城市化与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从“三生”空间视角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和发展机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基于参与性农村调查与评估(PRA)、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三生”空间演变的过程、格局与机制,结果如下:①从“三生”空间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与“三生”空间的系统耦合特征。认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在空间上要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产功能协调和生态空间优美,这与“三生”空间系统目标和特征非常契合;②从“三生”空间演变特征来看,兰溪村生活空间由血缘集聚向外围扩散转换,生产空间由农业功能向旅游功能转型,生态空间由外部整体收缩向内部斑块化发展。“三生”空间演变过程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过程,“三生”空间逐渐由传统的人居空间向新型复合空间转变;③传统村落“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是在旅游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引导、空间行为转变和自组织反应力的内外双重驱动作用下的结果,内力驱动主要集中在农户生活空间结构特征上的延续与转化,外力驱动主要体现在生产和生态空间结构的转型与更替。

[Li Bohua, Zeng Can, Dou Yindi, et al.

Change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nd driving mechanism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living-production-ecological space: A case study of Lanxi village, Jiangyo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8, 37(5): 677-68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5.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快速城市化与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从“三生”空间视角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和发展机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基于参与性农村调查与评估(PRA)、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三生”空间演变的过程、格局与机制,结果如下:①从“三生”空间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与“三生”空间的系统耦合特征。认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在空间上要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产功能协调和生态空间优美,这与“三生”空间系统目标和特征非常契合;②从“三生”空间演变特征来看,兰溪村生活空间由血缘集聚向外围扩散转换,生产空间由农业功能向旅游功能转型,生态空间由外部整体收缩向内部斑块化发展。“三生”空间演变过程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过程,“三生”空间逐渐由传统的人居空间向新型复合空间转变;③传统村落“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是在旅游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引导、空间行为转变和自组织反应力的内外双重驱动作用下的结果,内力驱动主要集中在农户生活空间结构特征上的延续与转化,外力驱动主要体现在生产和生态空间结构的转型与更替。
[51] 龙花楼, 刘彦随, 张小林, .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新近进展

. 地理学报, 2014, 69(8): 1145-115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涉及研究的领域、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随后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主要成果和项目影响及决策服务应用等方面。其中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2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3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4城镇化、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5中心村与专业村建设;6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等值化;7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8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最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展望了未来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

[Long Hualou, Liu Yansui, Zhang Xiaolin.

Recent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8): 1145-115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涉及研究的领域、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随后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主要成果和项目影响及决策服务应用等方面。其中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2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3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4城镇化、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5中心村与专业村建设;6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等值化;7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8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最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展望了未来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
[52] 李静, 闵庆文, 吴华武.

安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5): 151-15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安吉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安吉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竹林产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安吉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得出:如果想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就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其是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价值切实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实现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Li Jing, Min Qingwen, Wu Huawu.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in Anji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4(5): 151-15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安吉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安吉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竹林产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安吉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得出:如果想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就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其是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价值切实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实现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53] 李玉恒, 刘彦随.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

. 经济地理, 2013, 33(1): 61-6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日益突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也将损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梳理了相关理论,探究了转型期我国城乡资源环境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城乡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城乡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的多重影响。当前城乡转型时期要通过市场及政策力量引导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聚集,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并缓解大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将城市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Li Yuheng, Liu Yansui.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ource &environment issues in the urban-rural transition in China

.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1): 61-6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日益突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也将损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梳理了相关理论,探究了转型期我国城乡资源环境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城乡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城乡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的多重影响。当前城乡转型时期要通过市场及政策力量引导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聚集,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并缓解大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将城市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54] 姚亦锋.

江苏省地理景观与美丽乡村建构研究

. 人文地理, 2015, 30(4): 108-1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审美空间蕴含着内在和深刻的人地关系理念内容,比经济效应有更深的自然情怀,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感情基础,也是现代景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脉络破坏对于乡村景观是致命的。探讨以多尺度层面的地理景观建构乡村审美空间:在区域大尺度范围内设计地理视域观赏空间;在镇域中尺度范围内将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中;在乡村小尺度范围内造就素雅含蓄的村落景观。江苏省乡村具有四千年的历史,留下珍贵的人地关系文化遗产和审美烙印。从地理景观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响应对照乡村审美空间景观,建构和谐安宁的画面境界;最终造就广阔地域的"美丽乡村"。

[Yao Yifeng.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aesthetic spaces in Jiangsu province

. Human Geography, 2015, 30(4): 108-1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审美空间蕴含着内在和深刻的人地关系理念内容,比经济效应有更深的自然情怀,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感情基础,也是现代景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脉络破坏对于乡村景观是致命的。探讨以多尺度层面的地理景观建构乡村审美空间:在区域大尺度范围内设计地理视域观赏空间;在镇域中尺度范围内将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中;在乡村小尺度范围内造就素雅含蓄的村落景观。江苏省乡村具有四千年的历史,留下珍贵的人地关系文化遗产和审美烙印。从地理景观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响应对照乡村审美空间景观,建构和谐安宁的画面境界;最终造就广阔地域的"美丽乡村"。
[55] 龙花楼, 屠爽爽.

论乡村重构

. 地理学报, 2017, 72(4): 563-576.

[本文引用: 1]     

[Long Hualou, Tu Shuangshuang.

Rural restructuring: Theory, approach and research prospect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72(4): 563-576.]

[本文引用: 1]     

[56] 郭凌.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 农村经济, 2008, (6): 21-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推动其走向开放,把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外部的广阔地界联系在一起,村民超越乡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民主参与要求,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国乡村从传统的村民治理向现代公民治理发展,乡村治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开始了重构,并且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反作用于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Guo Ling.

Rural govern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 Rural Economy, 2008, (6): 21-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推动其走向开放,把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外部的广阔地界联系在一起,村民超越乡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民主参与要求,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国乡村从传统的村民治理向现代公民治理发展,乡村治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开始了重构,并且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反作用于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57] 席建超, 王新歌, 孔钦钦, .

过去25年旅游村落社会空间的微尺度重构: 河北野三坡苟各庄村案例实证

. 地理研究, 2014, 33(10): 1928-194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会空间重构是乡村转型发展研 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苟各庄村为例,研究旅游乡村聚落的社会空间重构过 程。研究发现:经过25年的发展,苟各庄村在旅游驱动下发生了剧烈的社会重构和"空间极化",逐渐从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乡土社会"聚落演变成为 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旅游服务型社区。具体表现为:村落社会物质空间中,家庭私人空间逐渐减少,服务与旅游业的半私人和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增加;在居 住模式上,传统封闭式山地四合院逐步消失,演变为开敞式多层楼房;在人口结构上,大量外来者,包括旅游者、外来务工者和投资者的涌入改变了乡村社会关系结 构,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极化"特征;人均收入差距加大,促进了村落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分化。其中,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是其主要外部动力, 而村落"微区位因素影响",如住宅与内部道路交通、景观环境(河流与噪声)等,则通过累积被不断"强化"和"固化",成为加速村落社会"空间极化"的核心 动力。与社会空间重构相适应,建设新型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模式,规范产业发展组织方式,重塑社区文化,对于保持旅游村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Xi Jianchao, Wang Xinge, Kong Qinqin, et al.

Micro-scale soci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t village in the past 25 years: A case study of Gouge village in Yesanpo, Hebei provinc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0): 1928-194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会空间重构是乡村转型发展研 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苟各庄村为例,研究旅游乡村聚落的社会空间重构过 程。研究发现:经过25年的发展,苟各庄村在旅游驱动下发生了剧烈的社会重构和"空间极化",逐渐从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乡土社会"聚落演变成为 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旅游服务型社区。具体表现为:村落社会物质空间中,家庭私人空间逐渐减少,服务与旅游业的半私人和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增加;在居 住模式上,传统封闭式山地四合院逐步消失,演变为开敞式多层楼房;在人口结构上,大量外来者,包括旅游者、外来务工者和投资者的涌入改变了乡村社会关系结 构,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极化"特征;人均收入差距加大,促进了村落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分化。其中,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是其主要外部动力, 而村落"微区位因素影响",如住宅与内部道路交通、景观环境(河流与噪声)等,则通过累积被不断"强化"和"固化",成为加速村落社会"空间极化"的核心 动力。与社会空间重构相适应,建设新型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模式,规范产业发展组织方式,重塑社区文化,对于保持旅游村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58] 龙花楼.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 地理学报, 2013, 63(8): 1019-102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了乡村空间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和外源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乡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的过程,及其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和资源利用集约3个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探讨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类型及助推机制;结合农用地整治、"空心村"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提出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构的模式与途径,以及依托土地整治的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乡村空间重构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根基的乡村空间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乡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有赖于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Long Hualou.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3(8): 1019-102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了乡村空间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和外源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乡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的过程,及其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和资源利用集约3个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探讨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类型及助推机制;结合农用地整治、"空心村"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提出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构的模式与途径,以及依托土地整治的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乡村空间重构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根基的乡村空间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乡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有赖于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59] 叶强, 钟炽兴. 乡建,

我们准备好了吗: 乡村建设系统理论框架研究

. 地理研究, 2017, 36(10): 1843-1858.

[本文引用: 1]     

[Ye Qiang, Zhong Chixing.

Have we been ready for rural construction: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ural construction system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10): 1843-1858.]

[本文引用: 1]     

[60] 刘彦随, 刘玉.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 地理研究, 2010, 29(1): 35-4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1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同时,加快了农村空心化发展,致使空心村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农村空心化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针对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问题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空心化村庄用地结构与潜力、类型及演进规律,深入研究农村空心化情景模拟与调控、空心村整治规划示范与配套政策,以及空心化村庄整治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既是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技决策服务的需要。

[Liu Yansui, Liu Yu.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the study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1): 35-4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1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同时,加快了农村空心化发展,致使空心村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农村空心化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针对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问题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空心化村庄用地结构与潜力、类型及演进规律,深入研究农村空心化情景模拟与调控、空心村整治规划示范与配套政策,以及空心化村庄整治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既是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技决策服务的需要。
[61] 余意峰.

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博弈论: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

. 经济地理, 2008, 28(3): 519-52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我国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却已经显现出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和公共资源过度利用及破坏等公地悲剧问题。文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认为这些问题是村民与村民之间以及村民与游客之间基于个人理性的相互博弈的结果。从长期来看,集体理性更符合村民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需求,社区村民的博弈具有从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的机制和驱动力。为了避免和缓解公地悲剧的发生,缩短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转变的时间距离,必须依赖于外部力量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文章提出了相应制度保障措施。

[Yu Yifeng.

An analysis on the community-oriente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game theory: From individual rationality to collective rationality

. Economic Geography, 2008, 28(3): 519-52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我国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却已经显现出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和公共资源过度利用及破坏等公地悲剧问题。文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认为这些问题是村民与村民之间以及村民与游客之间基于个人理性的相互博弈的结果。从长期来看,集体理性更符合村民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需求,社区村民的博弈具有从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的机制和驱动力。为了避免和缓解公地悲剧的发生,缩短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转变的时间距离,必须依赖于外部力量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文章提出了相应制度保障措施。
[62] 杜宗斌, 苏勤.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 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

. 旅游学刊, 2011, 26(11): 65-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1.11.01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构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浙江安吉为例,采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参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在0173~0606之间,t值介于2042~9954,显著性概率P小于0001或005,模型所建立的因果关系与研究假设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同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有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Du Zongbin, Su Qin.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rural tourism, residents' perceived tourism impact and sense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A case study of Anji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Zhejiang province

.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1): 65-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1.11.01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构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浙江安吉为例,采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参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在0173~0606之间,t值介于2042~9954,显著性概率P小于0001或005,模型所建立的因果关系与研究假设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同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有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63] 冯淑华, 沙润.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 以江西婺源为例

. 地理研究, 2007, 26(3): 194-20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7.03.0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性,对乡村性进行测评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是指导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选取了5个潜在因素和17个观测因子构建了乡村性测评的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原理,建立了乡村性CFA测评模型,并以江西婺源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婺源乡村旅游典型地区的抽样调查,获取了相关数据,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模型的路径系数和随机误差,并对每个回归方程进行了F检验和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模型中的路径系数进行了t检验,t值在2.319~86.895之间,其显著性概率P小于0.01或0.05,模型中的因果关系显著,与研究的假设条件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

[Feng Shuhua, Sha Run.

Evaluation model of countryside tourism's rural feature: A case study of Wuyuan in Jiangxi provinc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7, 26(3): 194-20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7.03.0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性,对乡村性进行测评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是指导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选取了5个潜在因素和17个观测因子构建了乡村性测评的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原理,建立了乡村性CFA测评模型,并以江西婺源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婺源乡村旅游典型地区的抽样调查,获取了相关数据,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模型的路径系数和随机误差,并对每个回归方程进行了F检验和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模型中的路径系数进行了t检验,t值在2.319~86.895之间,其显著性概率P小于0.01或0.05,模型中的因果关系显著,与研究的假设条件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
[64] Daniloska N, Mihajlovska K H N.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 Economic Development, 2015, (3): 305-318.

[本文引用: 1]     

[65] Sharpley R.

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Cyprus

.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3): 233-244.

https://doi.org/10.1016/S0261-5177(01)00078-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Rural tourism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 means of achiev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generation. More specifically, it has been widely promoted as an effective source of income and employment, particularly in peripheral rural areas where traditional agrarian industries have declined. More recently, however, a number of established tourism destinations have also turned to rural tourism in order to diversify their tourism products and markets and to spread the benefits of tourism away from the coastal resorts into the hinterlan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latter role for rural tourism represents a reali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policy. Based upon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grotourism in Cyprus, it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rural tourism entrepreneurs, identifying a number of issues which militate against the succes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it identifies high development costs but low returns, low demand, a lack of essential skills and the dominance of mass tourism operators as major challenges. It concludes, therefore, long-term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is essential if tourism is to play an effective rural development role.
[66] 林若琪, 蔡运龙.

转型期乡村多功能性及景观重塑

. 人文地理, 2012, 27(2): 45-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阐述了基于乡村发展多功能性和景观功能的概念。乡村多功能概念的兴起,为重新审视乡村地域自力发展带来一种机会,而乡村景观多功能可能是塑造乡村地域多功能的潜在动力和机制。构建乡村景观多功能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以维持生物多样性之生态功能和作为旅游和特色文化场所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传承历史之文化功能。对于现阶段转型中的乡村,应该妥善规划和运用并积极重塑景观的多重功能。通过乡村多功能和景观重塑之讨论,可以为乡村地域景观重塑规划实践策略提供一种新视角。

[Lin Ruoqi, Cai Yunlong.

Study on rural multifunction and landscape reformulation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 Human Geography, 2012, 27(2): 45-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阐述了基于乡村发展多功能性和景观功能的概念。乡村多功能概念的兴起,为重新审视乡村地域自力发展带来一种机会,而乡村景观多功能可能是塑造乡村地域多功能的潜在动力和机制。构建乡村景观多功能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以维持生物多样性之生态功能和作为旅游和特色文化场所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传承历史之文化功能。对于现阶段转型中的乡村,应该妥善规划和运用并积极重塑景观的多重功能。通过乡村多功能和景观重塑之讨论,可以为乡村地域景观重塑规划实践策略提供一种新视角。
[67] 尤海涛, 马波, 陈磊.

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 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9): 158-1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2.09.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旗游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文献分析,从理论认 知与游客感知两个层面认为乡村性与其所决定的乡村意象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而乡村性在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受损,过度强化经济功能 的乡村旅游则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基于对“农家乐“及“景区化”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评价,认为不同并发模式中都存在着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 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保护,导致乡村性退化的共同特征,使得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在不断侵蚀着自我发展的根基,并逐渐背离了自身发展的宗旨,呈现出 不可持续性.因而提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乡村性的保护,明确城乡规划中资源特色型乡村旅游地的功能地位及其未来用地发展方向,保护乡村居民参与 旅游与分享旅游的权益,转变政府角色,注重乡村现代化发展中新的乡村意象的塑造、以使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得以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You Haitao, Ma Bo, Chen Lei.

Essence exploration of rural tourism: Rurality cognizance and protection.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 22(9): 158-1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2.09.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旗游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文献分析,从理论认 知与游客感知两个层面认为乡村性与其所决定的乡村意象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而乡村性在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受损,过度强化经济功能 的乡村旅游则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基于对“农家乐“及“景区化”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评价,认为不同并发模式中都存在着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 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保护,导致乡村性退化的共同特征,使得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在不断侵蚀着自我发展的根基,并逐渐背离了自身发展的宗旨,呈现出 不可持续性.因而提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乡村性的保护,明确城乡规划中资源特色型乡村旅游地的功能地位及其未来用地发展方向,保护乡村居民参与 旅游与分享旅游的权益,转变政府角色,注重乡村现代化发展中新的乡村意象的塑造、以使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得以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68] 朱璇.

新乡村经济精英在乡村旅游中的形成和作用机制研究: 以虎跳峡徒步路线为例

. 旅游学刊, 2012, 27(6): 73-7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文章从乡村精英的性质、特点等方面对这一特殊阶层做出初步分析,以虎跳峡徒步路线地区为例,分析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脱胎草根而非传统权力社会的新乡村经济精英的形成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探索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整个社区带来更大的福利。结论指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乡村需要培育和支持新乡村经济精英,虎跳峡徒步路线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值得其他欠发达地区借鉴。该案例研究对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分层理论和人类学领域的旅游涵化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p>

[Zhu Xuan.

A research on the forming and acting mechanism of new rural economic elites in rural tourism: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iger Leaping George hiking route in Yunnan, China

. Tourism Tribune, 2012, 27(6): 73-7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文章从乡村精英的性质、特点等方面对这一特殊阶层做出初步分析,以虎跳峡徒步路线地区为例,分析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脱胎草根而非传统权力社会的新乡村经济精英的形成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探索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整个社区带来更大的福利。结论指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乡村需要培育和支持新乡村经济精英,虎跳峡徒步路线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值得其他欠发达地区借鉴。该案例研究对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分层理论和人类学领域的旅游涵化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p>
[69] 许峰, 秦晓楠, 李秋成.

资源系统支撑下的乡村旅游地多中心治理研究

. 旅游科学, 2010, 24(2): 18-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75X.2010.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地开发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政策选择。本文立足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探索根据公 共型、公用型和私人型三类不同乡村旅游地形态,分别构建稳健的多中心治理结构,通过“官、产、民、学、媒”等利益主体不同模式下的职能划分与协作互促实现 利益均衡和价值最大化,促进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开发目标的实现。

[Xu Feng, Qin Xiaonan, Li Qiucheng.

Research on polycentric governance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supported by resources system

. Tourism Science, 2010, 24(2): 18-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75X.2010.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地开发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政策选择。本文立足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探索根据公 共型、公用型和私人型三类不同乡村旅游地形态,分别构建稳健的多中心治理结构,通过“官、产、民、学、媒”等利益主体不同模式下的职能划分与协作互促实现 利益均衡和价值最大化,促进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开发目标的实现。
[70] 王莹, 杨晋.

旅游消费的政策影响因素研究及启示: 基于在杭消费者的调查

. 经济地理, 2012, 32(1): 163-1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来杭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频率频次、因子、信度、单因素方差等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影响旅游消费的五大政策性因素,即“优惠政策”、“保障政策”、“管理政策”、“假日政策”、“财政政策”。并进一步分析五种政策性因素对不同游客的差异化影响程度,为政府出台针对性的高效的旅游消费促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Wang Ying, Yang Jin.

A study on the policy-influenced factor to tourism consump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Based on the survey of consumer s in Hangzhou

.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1): 163-1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来杭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频率频次、因子、信度、单因素方差等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影响旅游消费的五大政策性因素,即“优惠政策”、“保障政策”、“管理政策”、“假日政策”、“财政政策”。并进一步分析五种政策性因素对不同游客的差异化影响程度,为政府出台针对性的高效的旅游消费促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71] 梁明珠, 王伟.

公共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政府规制研究

. 人文地理, 2010, 25(6): 150-1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共性旅游资源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其既要注重资源配置效率,又要兼顾社会福利。目前公共性旅游资源在市场调节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发挥资源保护职能的政府规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政府规制理论,通过剖析政府在公共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性提出价格、进入、环境、税费和信息补偿方面的规制内容体系和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监督约束机制方面的规制执行体系,以期有效实现公共性旅游资源的保护性目标和可持续利用。

[Liang Mingzhu, Wang Wei.

A study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public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ing and protecting

. Human Geography, 2010, 25(6): 150-1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共性旅游资源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其既要注重资源配置效率,又要兼顾社会福利。目前公共性旅游资源在市场调节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发挥资源保护职能的政府规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政府规制理论,通过剖析政府在公共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性提出价格、进入、环境、税费和信息补偿方面的规制内容体系和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监督约束机制方面的规制执行体系,以期有效实现公共性旅游资源的保护性目标和可持续利用。
[72] 罗鲜荣, 王玉强, 保继刚.

旅游减贫与旅游再贫困: 旅游发展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贫困人口的影响

. 人文地理, 2017, 32(4): 121-1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发展能否真正减贫以及如何实现减贫应是当前旅游减贫大背景下备受讨论的焦点,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关注。然纵观现有研究,对旅游减贫效果的实证探讨及细致剖析尚十分缺乏。本文选取旅游发展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作为研究视角,探讨这一过程对贫困人口生存状态的影响。研究以三亚亚龙湾度假区发展对周边两个村庄的土地使用(征用、租用)为例,采用多维贫困概念,探讨旅游发展给两村村民在收入、居住条件、就业及生产方式以及话语权等带来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旅游再贫困的概念,意在说明旅游发展在使贫困人口短暂富裕后再次陷入贫困状态的发展现象,是旅游发展之于贫困人口负面影响的一种表征。

[Luo Xianrong, Wang Yuqiang, Bao Jigang.

Tourism reducing poverty and tourism re-impoverishment: Examining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land uses in tourism on the poor

. Human Geography, 2017, 32(4): 121-1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发展能否真正减贫以及如何实现减贫应是当前旅游减贫大背景下备受讨论的焦点,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关注。然纵观现有研究,对旅游减贫效果的实证探讨及细致剖析尚十分缺乏。本文选取旅游发展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作为研究视角,探讨这一过程对贫困人口生存状态的影响。研究以三亚亚龙湾度假区发展对周边两个村庄的土地使用(征用、租用)为例,采用多维贫困概念,探讨旅游发展给两村村民在收入、居住条件、就业及生产方式以及话语权等带来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旅游再贫困的概念,意在说明旅游发展在使贫困人口短暂富裕后再次陷入贫困状态的发展现象,是旅游发展之于贫困人口负面影响的一种表征。
[73] Mosquera L N, Sánchez M.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values in the economic-use valuation of peri-urban green spaces: An application of the means-end chain theory

.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2(4): 875-889.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10.08.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implication of land-use managers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in matters relating to peri-urban green spaces has been modified by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values attached to such areas. This paper uses means-end chain techniques to examine whether green space users reflect their own personal values through the benefits and attributes they perceive in this type of good. The results show key factors to be opportunities for sport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and enjoyment of landscape beauty. Other values, both individual (personal enjoy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respect for others and a clearer conscience) also emerge. Further analysis to determine whether values differ according to whether or not the visitor assigns a monetary value to the green space showed higher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wareness to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willingness to pay for peri-urban green space. Thus, the greater the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values and the higher their subsequent monetary valuation, the more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policies are likely to be. These results may be worth consideration by land-use managers engaged in environmental cost benefit analysis
[74] 保继刚, 左冰.

旅游招商引资中的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解析: 西部A地旅游招商引资个案研究

. 人文地理, 2008, 23(3):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资源资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发达地区的资本,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就成为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发展政策。本文通过对西部A地旅游招商引资的案例分析,指出在我国旅游业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地区与投资者的权力关系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官员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演变为一种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不但使地方政府引进外部资本发展旅游的努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将为此支付高额的社会成本,加剧不发达地区的资源和财富向发达地区回流和集中。文章对于招商引资中投资者与地方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有必要变更当前旅游景区开发中普遍存在的租赁经营制度为股份制制度,或对投资者征收财产税,以遏制这种投资机会主义的蔓延。

[Bao Jigang, Zuo Bing.

Institutional opportunistic behavior in tourism investment promotion: A case from western China

. Human Geography. 2008, 23(3):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资源资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发达地区的资本,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就成为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发展政策。本文通过对西部A地旅游招商引资的案例分析,指出在我国旅游业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地区与投资者的权力关系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官员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演变为一种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不但使地方政府引进外部资本发展旅游的努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将为此支付高额的社会成本,加剧不发达地区的资源和财富向发达地区回流和集中。文章对于招商引资中投资者与地方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有必要变更当前旅游景区开发中普遍存在的租赁经营制度为股份制制度,或对投资者征收财产税,以遏制这种投资机会主义的蔓延。
[75] Thomas R, Ormerod N.

The (almost) imperceptible impact of tourism research on policy and practice

.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62(10): 379-389.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17.02.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need to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research to non-academic audiences is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research policy landscape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Yet, little is understood about the factors that differentiate academic researchers in terms of their relative influence on non-academic actors. Follow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is study uses novel digital methods to undertake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non-academic impact of UK based tourism academic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non-academic impact is strikingly lower in tourism tha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more generally.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used reveal that researchers who score highly using a range of academic metrics are also cited more by policy-makers and other practitioners. On the basis of the findings, research impact in tourism is theorized.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tourism research strategies beyond the geographical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76] 吴冠岑, 牛星, 许恒周.

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风险评价研究

. 经济地理, 2013, 33(3): 187-19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流转是乡村旅游开发中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一个有效途径,但乡村土地的旅游化流转也会对乡村土地生态系统的粮食安全、收益分配、土地利用结构、乡村生态和乡村特色产生一些威胁。运用风险矩阵对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较好地区分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方面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可以为政府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Wu Guancen, Niu Xing, Xu Hengzhou.

Study on land transfer risk evalu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3): 187-19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流转是乡村旅游开发中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一个有效途径,但乡村土地的旅游化流转也会对乡村土地生态系统的粮食安全、收益分配、土地利用结构、乡村生态和乡村特色产生一些威胁。运用风险矩阵对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较好地区分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方面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可以为政府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77] 陈天富.

美丽乡村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

. 经济地理, 2017, 37(11): 236-240.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7.11.0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弊端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经济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数量而非质量,产品同质化,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非长期资源环境效益,重视资源开发,不重视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其原因是发展理念滞后、各相关主体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通过更新开发理念,优化乡村旅游产品;加强各相关主体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完善乡村旅游景点的各项配套设施等可以促进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的优化发展。

[Chen Tianfu.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on beautiful village background

.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37(11): 236-240.]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7.11.0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弊端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经济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数量而非质量,产品同质化,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非长期资源环境效益,重视资源开发,不重视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其原因是发展理念滞后、各相关主体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通过更新开发理念,优化乡村旅游产品;加强各相关主体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完善乡村旅游景点的各项配套设施等可以促进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的优化发展。
[78] 覃建雄.

基于系统理论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进展与趋势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5): 301-3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技术方法进展和研究动态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外主要从不同视角进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案例进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以及基于一般旅游研究文献中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动态和趋势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空间结构特征分析;2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与发展规律研究;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框架与时空格局研究;4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模式研究;5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研究;6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空间管控模型研究。

[Qin Jianxiong.

Research status, progress and trend of rural tourism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26(5): 301-3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技术方法进展和研究动态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外主要从不同视角进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案例进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以及基于一般旅游研究文献中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动态和趋势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空间结构特征分析;2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与发展规律研究;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框架与时空格局研究;4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模式研究;5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研究;6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空间管控模型研究。
[79] 黄震方, 黄睿.

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

. 地理研究, 2015, 34(1): 15-2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1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和研究内容相对泛化的现状,提出将旅游人地关系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阐述了旅游人地关系的理论内涵,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域系统"。基于人地关系的理论视角,按照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要求,充分考虑旅游地理学旅游性、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属性,初步构建了以旅游活动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为基础,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融合相关学科理论的旅游地理学理论框架。论文还梳理了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主要科学问题和重要研究方法,强调应大力倡导地理学科学精神,改变低水平应用导向和过于偏重技术导向的研究现状,切实运用旅游地理学研究和解决国家与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理论导向的思想型研究,将深刻揭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功能结构、时空演化、基本规律、动力机制和调控途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学科特色创新、研究范式创新、理论成果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应用价值创新,推动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科体系的完善,促进现代旅游地理学的本土化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国际化。

[Huang Zhenfang, Huang Rui.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academic innovat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based on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1): 15-2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1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和研究内容相对泛化的现状,提出将旅游人地关系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阐述了旅游人地关系的理论内涵,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域系统"。基于人地关系的理论视角,按照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要求,充分考虑旅游地理学旅游性、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属性,初步构建了以旅游活动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为基础,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融合相关学科理论的旅游地理学理论框架。论文还梳理了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主要科学问题和重要研究方法,强调应大力倡导地理学科学精神,改变低水平应用导向和过于偏重技术导向的研究现状,切实运用旅游地理学研究和解决国家与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理论导向的思想型研究,将深刻揭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功能结构、时空演化、基本规律、动力机制和调控途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学科特色创新、研究范式创新、理论成果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应用价值创新,推动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科体系的完善,促进现代旅游地理学的本土化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