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协同测度及交互响应——以中国27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陈晓红, 周宏浩

Dynamic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urban smart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A case study of 276 cities at prefecture level and above in China
CHEN Xiaohong, ZHOU Honghao
Tab. 1 Indicators system for measurements of urban smart development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指标含义(单位) 指标来源及参考文献
空间
集约
紧凑
空间
集约
单位面积投入 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市区面积
(万元/km2
韩刚等[30],彭冲等[31]
单位面积产出 市区生产总值/市区面积(万元/km2 许恒周等[21],韩刚等[30]
单位面积消费 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面积
(万元/km2
Ingram等[13],赵丹丹等[32]
结构
紧凑
人口密度 市区总人口/市区面积(人/km2 Ingram等[13],许恒周等[21]
居住密度 居住用地面积/建成区面积(%) Ingram等[13],黄永斌等[29]
就业密度 (单位+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市区面积
(人/km2
Ingram等[13],谭婧等[18]
道路密度 市区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市区面积
(m2/km2
谭婧等[18],潘竟虎等[34]
规模
强度
城市空间紧缩系数 上一年/当年城市建成区面积 谭婧等[18],刁星等[35]
城市开发利用强度 建成区面积/市区面积(%) 谭婧等[18],潘竟虎等[34]
城市建设集约强度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建成区面积(%) 谭婧等[18],潘竟虎等[34]
城市土地利用均衡度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熵 Ingram等[13],潘竟虎等[34]
要素
组织
高效
经济
要素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市区GDP/市区人口(元/人) 潘竟虎等[34],王新越等[36]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市区人口(元/人) 谭婧等[18],刁星等[35]
投入产出比 市区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韩刚等[30]
二、三产业占GDP比重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GDP(%) 谭婧等[18],王新越等[36]
资源
供给
人均用电量 市区全社会用电量/市区人口(kWh/人) 谭婧等[18],魏璐瑶等[37]
水资源供给 建成区用水人口/建成区人口(%) 黄永斌等[29]
燃气资源供给 建成区用气人口/建成区人口(%) 黄永斌等[29]
劳动力资源供给 (单位+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市区人口(%) Ingram等[13],刁星等[35]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市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市区人口(m2/人) Ingram等[13],谭婧等[18]
区际
联系
公共交通供给 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 Ingram等[13],谭婧等[18]
公交系统效率 公共汽电车客运数/公共汽电车数量(万人次/辆) Ingram等[13],韩刚等[30]
人均道路面积 建成区道路面积/建成区人口(m2/人) 谭婧等[18],彭冲等[31]
功能
服务
完善
基础
设施
基础设施投入 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建成区人口(元/人) 黄永斌等[29]
排水管道密度 建成区排水管道长度/建成区面积(km/km2 黄永斌等[29]
建成区路网密度 建成区道路长度/建成区面积(km/km2 黄永斌等[29]
公共
服务
教育功能服务 市区中小学师生比 黄永斌等[29]
医疗功能服务 市区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张) 刁星等[35],王新越等[36]
文化功能服务 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册) 谭婧等[18],刁星等[35]
社会保障与福利 社会保障与福利业从业人员占比(%) 黄永斌等[29],韩刚等[30]
景观
环境
人均绿地面积 市区绿地面积/市区人口(m2/人) 赵丹丹等[3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面积(%) 彭冲等[31],赵丹丹等[32]
人均道路清扫保洁面积 道路清扫保洁面积/建成区人口(m2/人) 魏璐瑶等[37]
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 生活垃圾清运量/建成区人口(t/人) 王新越等[36]
污水处理率 污水处理总量/污水排放总量(%) 刁星等[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