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9 , 38 (3): 684-698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909

乡村振兴模式与对策

基于城乡转型功能分区的京津冀乡村振兴模式探析

杨园园12, 臧玉珠123, 李进涛4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4. 山东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青岛 266237

Rural revitalization mod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functional zoning

YANG Yuanyuan12, ZANG Yuzhu123, LI Jintao4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Center for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4. Institute of Governance,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266237, China

收稿日期: 2018-09-2

修回日期:  2019-01-31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3-20

版权声明:  2019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73;414711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731286)全球乡村计划-中国乡村振兴研究(GRP-CRV)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园园(1988-),女,河南洛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乡村发展研究。E-mail:yangyy@igsnrr.ac.cn

展开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核心在于破解乡村地域系统的“五化”问题。乡村振兴的模式及路径探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内容。我国乡村地域辽阔、类型差异万千,因此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到区域的差异化特征,并在乡村分区、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乡村振兴模式的探索。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范围,从“人口-土地-产业”视角构建城乡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城乡转型的发展轨迹进行功能分区,并基于分区进行乡村振兴典型模式的梳理,以期形成区域发展样板,为京津冀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模式的梳理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 模式 ; 城乡转型 ; 功能分区 ; 京津冀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 major innovation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rural development which aims to solve China’s rural “five trends” (i.e., five major problems). These are: the rapid non-agricultural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ctors, the excessively fast aging and weakening of agricultural social subjects, the increasing empty-disuse of village construction land, the severe pollution and damage of rural water-soil environment, and the deep impoverishment of poverty-stricken rural areas. Rural revitalization mode and path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Due to the variety of China’s rural type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ummarize the mod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zoning and classif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this context, this research firstly measures the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rom the population-land-industry perspective based on space analytic geometry, and then develops different functional zones by using trajectory analysis method. Then mod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re summarized for each functional zon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is study area is divided into four functional zon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i.e., dominant transition area, key transition area, potential transition area and restricted transition area. (2)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modes in the dominant transition area mainly include pulling mode of rural tourism in suburban areas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in suburbs; the ones in the key transition area mainly include rural e-commerce driving mode, land consolidation driving mode and pastoral complex development mode; the ones in the potential transition area mainly includ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driving mod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driving mode and eco-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the ones in the restricted transition area mainly include development model of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Relocation+” mode. (3) It i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o explore the pat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It is important to form an evaluation scale of rural development by constructing a series of indicator systems and then to calcula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degree to clarify the status and potential of the villages. We hope these findings could provide 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explor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modes in China’s other region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 mode ;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 functional partition ;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0

PDF (1053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杨园园, 臧玉珠, 李进涛. 基于城乡转型功能分区的京津冀乡村振兴模式探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3): 684-698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909

YANG Yuanyuan, ZANG Yuzhu, LI Jintao. Rural revitalization mod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functional zoning[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3): 684-698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909

1 前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破解特定时期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为重点,其核心在于解决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村庄土地严重空废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农村水土环境污损化等乡村地域系统的“五化”乡村病问题[1,2,3,4]。以激活乡村地区人口、土地、产业等要素活力为抓手,以提升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乡村振兴旨在通过把握乡村差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构建乡村“人-地-业”耦合系统与创新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因而总体战略设计需要分门别类、分类施策、分区推进,深化对乡村转型过程、时空格局与地域模式解析[1]。乡村振兴的模式和实现路径探析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研究内容。不同的乡村振兴模式,代表了不同类型乡村在其特有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趋势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推进乡村振兴的可借鉴路径。受地理位置、地形因素、社会经济水平等差异,我国乡村类型千差万别,乡村振兴必须根据区域的差异化分区、分类制定发展策略[5],因而乡村振兴模式的提取需要在乡村的分类、分区基础上进行。

京津冀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大,近年来城乡转型迅速,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融合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6]。依托“分区、分类”的研究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定量城乡协调转型度进行城乡转型功能分区,在分区的基础上梳理京津冀乡村振兴模式,形成区域发展样板,为京津冀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我国其他地区梳理乡村振兴模式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2 研究区范围、数据及方法

2.1 研究区范围

京津冀地区(36°05′N—42°37′N, 113°11′E—119°45′E)位于华北平原,是我国环渤海地区的核心,也是华北地区的发达经济区。考虑到我国县级行政边界的变动性,本文采用2015年的县(区)行政边界作为研究范围,确保跨时段的可比性(图1)。2017年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3万亿元,其中京、津、冀三地的GDP分别为2.8万亿元、1.85万亿元和3.6万亿元,北京和天津是该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率为64.9%,但内部发展不平衡,其中北京和天津城镇化率分别为86.5%和82.9%,已进入高度城镇化阶段,而河北的城镇化率为55%,目前仍处于城镇化中期。作为京津冀地区“双核心”的北京和天津,人口增速显著超过地区其他城市,京津两大核心城市人口极化显著[7]。在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常呈现无序向外扩张,土地利用变化显著,以北京市为例,大约80%的新增城镇用地来源于农村居民点用地和耕地的转化[8],深刻地影响着城乡发展转型。

图1   京津冀行政区划

Fig. 1   Administrative map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2.2 数据来源

考虑到城乡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相对完整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县(区)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单元,采用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等四期数据来监测千禧年以来京津冀地区人-地-业非农化转型。人口和产业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下载,包含6个一级地类和25个二级地类。

2.3 研究方法

2.3.1 城乡转型指标体系 根据空间解析几何的内涵,如果人口(S1)、土地(S2)、产业(S3)三个子系统对应一个三维空间,则该空间中的任意一点(P)可代表区域系统所处的任一状态(图2)。假若“人-地-业”三个子系统的状态起始点相同(原点O),则对角线OP0(此时S1=S2=S3)表示三个子系统“完全同步发展”,即区域系统处于“完全协调状态”。然而,代表区域系统状态的点P并非恰巧总落在直线OP0上,则点P到直线OP0的距离大小(d1)代表了区域系统偏离完全协调状态的程度,即为“区域系统协调性”;点P到原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大小(d2)代表区域综合水平[9,10,11]。两个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d1=(S1-S2)2+(S1-S3)2+(S2-S3)23(1)

d2=S12+S22+S32(2)

式中:d1=0代表区域系统处于完全协调状态;d1值越大,说明区域系统越不协调;d2代表区域综合水平,其值越大,说明区域综合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越低。

图2   由区域子系统的状态构建的三维空间

Fig. 2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built by three states of regional subsystems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易量化性,本研究采用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率和产业非农化率三个指标来分析人-地-业的非农转型(表1[12]。人口城镇化,指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过程,因而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加大;土地城镇化,指城镇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不断增大的过程;产业非农化,指生产要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从乡村流向城镇的过程,从而其产业结构发生转型和变化。

表1   城乡系统的子系统构成

Tab. 1   Three subsystems of urban-rural system

子系统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人口人口城镇化率(Pi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常住总人口的比重UPiTPi
土地土地城镇化率(Li城镇用地和工矿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重LUi+LIiLUi+LIi+LRi
产业产业非农化率(Ii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总GDP比重SGDPi+TGDPiGDPi

注:表1公式中,i指评价单元(县/区);Pi指区域i的人口城镇化率;UPi指区域i的城镇常住人口;TPi指区域i的常住总人口;Li指区域i的土地城镇化率;LUi指区域i的城镇用地面积;LRi指区域i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LIi指区域i的工矿、仓储等其他建设用地面积;Ii指区域i的产业非农化率;SGDPi指区域i的第二产业增加值;TGDPi指区域i的第三产业增加值;GDPi指区域i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新窗口打开

“人-地-业”三个系统评估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将这三个指标应用到图2可知,原点O代表一个完全的农业社会,人类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相关活动,此时PiLiIi的值均为0。相反,P0代表一个完全的城市社会,人类在城镇从事非农活动。该假设表示:城市社会是一个完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虽然这种城镇化是虚拟的,但它将来会成为现实[13, 14]。在该点,PiLiIi值均是1,所有人口都已完全市民化,且土地转为城镇用地。将PiLiIi看做空间中三个彼此正交的方向,则以三个指标值所构成的空间向量的长度(OP)作为城乡转型的综合累计值,即转型耦合度(TCD)是人-地-业非农化的综合反映。完全协调状态下,该向量与正方体对角线(即完全协调线OP0)重合,以其向量距离完全协调线的距离(d1)作为偏离度,考察各维度的匹配状况。综合考虑累计值和偏离度,在累计值的基础上扣除偏离量得到区域城乡转型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综合度,称之为协调转型度(CTD[15]。为了使各指标易于可比,以距离最长的对角线OP0为准进行正规化处理(所有对应变量除以 3),使之取值范围处于0~1之间,从而基于公式(1)、公式(2)的各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具体见表2

表2   评价指标体系表

Tab. 2   Proxy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评价指标指标含义计算公式
转型耦合度(TCD累计值Pi2+Li2+Ii23
协调偏离度(CDD偏离度13(Pi-Ii)2+(Li-Ii)2+(Pi-Li)2
协调转型度(CTD综合度TCD2-CDD2

2.3.2 轨迹分析法 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轨迹可用数字或字母的轨迹代码表示[16]。一般而言,数字代码在ArcGIS软件中便于操作与计算,本文采用数字代码表示城乡转型的轨迹路线。本文根据协调转型度(CTD)的大小,将城乡转型划分为4类,分别为低水平类型、中等水平类型、较高水平类型和高水平类型。则数字1~4分别代表轨迹分析中每个时间点城乡转型类型Ⅰ~Ⅳ。各空间单元的城乡转型变化轨迹代码计算公式为:

新窗口打开

Yi=(G1)i×10n-1+(G2)i×10n-2+(Gn)i×10n-n(3)

式中:Yi代表区域i在研究时期内的城乡转型变化轨迹代码;n是时间断点数;(G1)i (G2)i 、和 (Gn)i分别是给定区域在每个时间断点上相应的城乡转型类型代码。

通过公式可在ArcGIS中自动计算出研究区内各个评价单元的城乡转、型变化轨迹代码(如2222、3344),它记录了各个空间单元在不同时点的城乡转型状态变化。这样,上述所示的城乡转型变化轨迹代码如“2222”表示2000—2015年间城乡转型一直保持在中等水平类型,“3344”表示城乡协调转型度在2000年、2005年为较高水平类型,随后转变为高水平类型。根据系统由低级向高级、无序向有序的发展规律,城乡系统也逐渐向高水平发展。但在不可控驱动因素的影响下,城乡协调转型度可能会波动到较低的水平。然而,应特别注意城乡转型常在其相邻类型及其后续类型间变化。例如,代表城乡转型较高水平的类型Ⅲ能转变成类型Ⅱ、但却很难转变为类型Ⅰ。

3 京津冀城乡转型时空特征与功能分区

3.1 城乡转型时空变化特征

采用等间距法,将转型耦合度(TCD)和协调转型度(CTD)划分为5类来解释京津冀地区千禧年以来的发展差异与空间分异:低水平[0, 0.2)、较低水平[0.2, 0.4)、中等水平[0.4, 0.6)、较高水平[0.6, 0.8)、高水平[0.8, 1];将协调偏离度(CDD)划分为5类:低水平偏离[0,0.05),较低水平偏离[0.05,0.10),中等水平偏离[0.10,0.15),较高水平偏离[0.15,0.20)和高水平偏离(≥0.20)。

2000—2015年间,TCDCTD没有低水平[0, 0.2)范围的值,TCD均值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0.57→0.57→0.62→0.65),而CDD均值整体减小(0.14→0.14→0.12→0.12),因而CTD均值相应增大(0.55→0.55→0.61→0.63)。TCDCTD的变化趋势反应了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系统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化;在研究时期内CDD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说明城乡系统由无序转向有序发展。结果表明,PiLiIi经历了同步增长,城乡体系逐步协调发展。研究区内具有高水平和较高水平TCD的县(区)数量占比增加,而较低水平和中等水平TCD的占比呈现降低趋势,其中超过一半的县(区)为中等水平耦合。CDD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较高水平偏离的县(区)数量在研究区内占比变动趋势为51.49%→49.50%→32.67%→27.23%,而低水平、较低水平和中等水平偏离的占比则增加,反映了人-地-业系统逐渐协调的演变历程。根据TCDCDD变量的变化特征,CTD的变化趋势与TCD相似,一半的县(区)保持在中等水平转型,而高水平和较高水平的转型其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由于不同地区人-地-业的发展状况各异,研究时段内202个县(区)的CTD变化差异明显。千禧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经历了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研究区的CTD产生了深远影响。图3反映了京津冀地区城乡转型的显著时空格局变化,TCDCTD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和发展趋势。京津城市地区作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核心,其TCDCTD一直保持高水平状态,京津城市周边则分布着较高水平的县(区)。2000—2015年间京津城市核不断外扩,逐渐融合到京津地区较高水平和高水平协调转型带中,揭示了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时空次序。只有当一个地区经历了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等结构转变时,才会发生高水平的CTD。具有高水平CTD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中部和天津,这是由于其区位、社会、经济等优势为城乡发展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石家庄、保定、邢台、张家口、承德、唐山和秦皇岛等城市地区也具有高水平或较高水平的CTDCDD的空间分布上,京津冀北部地区呈现中等程度的偏离、南部则呈现高水平的偏离,表明北部县(区)城乡发展在人-地-业子系统中更加协调。京津冀地区北部占据着上风上水的有利位置,生态保护先行但产业发展受到制约,这导致低水平的CTD

图3   京津冀地区城乡转型时空分布

Fig. 3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3.2 城乡转型功能分区

采用轨迹分析法可获得19种城乡转型类型,根据研究时期内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将研究区域划分为4个功能区:主导转型区包括3334、3444、4344、4434和4444轨迹变化;核心转型区包括2223、2232、2233、2333、3333和3433;潜在转型区包含1112,1122,1222、2112,2122和2222;限制转型区包含1111和2111(图4)。

图4   京津冀地区城乡转型功能分区

Fig. 4   Function partition of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主导转型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及其辐射地带,包含45个具有较高水平和高水平CTD的县(区)。该地区城乡转型最早,并逐渐形成核心区域。本地区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相对最为密集,二、三产业规模壮大,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区范围内水平最高。

核心转型区包括44个县(区),主要分布在主导转型区周围,这是因为靠近城市地区的农村居民在非农活动中的比例要比远离城市的地区高。该区域的县(区)具有中等水平和较高水平的CTD。受主导转型区土地资源的限制,核心转型区接纳外溢流动人口,同时该区域土地发展需要承载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和非农产业发展。

潜在转型区包括111个县(区),占研究区空间单元数量的一半左右。该区域的CTD逐渐从较低水平发展为中等水平,且该区域具有重要的人口和产业驱动力。根据政府的区域规划,京津地区许多重工业工厂已迁至河北,这些行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到工厂工作。同时,仍有许多农村居民为获得更高收入而迁移到城镇就业,定居在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等大城市周围,且这一现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日益普遍。人口转移和产业转型是城乡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由于该地区缺乏协调的人-地-业系统,农业主体老弱化、村庄空心化、环境污染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区域可持续发展。

限制转型区包含CTD处于低水平的3个县。该区域农村发展进程显著滞后,由于当地产业基础差,发展弱,本地人口易被吸引到北京和天津打工。随着生态旅游资源的日趋丰富和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增强,产业转型将考虑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促进乡村发展,实现区域旅游和休闲服务。

4 京津冀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的首要在于实现产业兴旺,本文围绕乡村产业发展进行乡村振兴模式的梳理。区域经济学理论表明,地区自身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它适合发展怎样的产业[17]。京津冀地区乡村发展依托强大的工业化、城市化等外部驱动力,培育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地打造不同产业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区域乡村发展模式,既要体现区域性,又要反映功能性。不同区域、不同功能导向下乡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同样存在差异。据此,立足于布局区域性、功能主导型和问题制约性的综合视角梳理乡村振兴模式,不仅丰富了乡村振兴模式梳理的方法论,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4.1 主导转型区的乡村振兴模式

主导转型区是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程度和城乡协调转型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城市人口最稠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该区域具有临近(特)大城市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乡村在保障城市居民生活、供给优质环境容量、传承特色乡村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区域容易受到大城市职能扩散的影响,聚集大批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但同时,该区域人多地少,空间资源紧缺,城市边缘区的土地不断转化为城市用地,受到城市扩张的蚕食,农民转型和非农化更为普遍。因此,该区域的乡村振兴借助于大都市区的有利区位条件,并依赖于城市的外力拉动如城市的农产品需求、休闲旅游需求。

(1)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具有多种功能,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18,19]。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充分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大中城市郊区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等多功能农业,以适应为城市居民享受高质量休闲新体验的需求。该类型是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相融合的一种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形式,依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主要有:① 距离城市中心近,区位优势明显,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较为完善;② 巨大的城市消费市场;③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④ 农业资源丰富且具有地域特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规模高,土地产出率和农民收入也相对较高。该模式旨在利用其区位优势条件,在城市需求的动力下,培育优质特色产业,提供乡村采摘、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等,在其过程中乡村实现兴人、兴地、兴业、兴权(图5)。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服务型转变,表现为观光休闲农业的迅速发展。典型案例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孟悟村依托京白梨种植历史和自然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京白梨为主导的生态产业和农业经济,并探索出一条特色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14];天津依托设施农业优势,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津郊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得当地农特产品直销京冀地区。

图5   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

Fig. 5   Development mode of suburban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2)都市近郊乡村旅游拉动模式。都市近郊是城市和乡村的交融地带,同时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地区,具有显著的边缘特性[20],产业发展模式为农业、工业、旅游业混合[21, 22],因此,自然环境条件是决定都市近郊区乡村是否可具备旅游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受都市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城市居民对于都市近郊区的乡村旅游有着巨大的需求,这为近郊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契机和游客来源[23]。都市近郊乡村旅游拉动模式指都市近郊区乡村利用其区位优势和较好的经济环境条件、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消费和乡村景观服务。该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在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乡村文化价值挖掘与传承,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乡村振兴(图6)。典型案例如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山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地形地貌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多样,因此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图6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拉动模式

Fig. 6   Rural tourism pulling mode in suburban area

4.2 核心转型区的乡村振兴模式

核心转型区主要分布在主导转型区外围,承载着主导转型区人口分流和产业转移的功能。受大都市城市中心的辐射和拉动,该区域城乡协调转型度处于中等及较高水平。

(1)农村电商助力模式。农村电商具有草根创业、作坊式生产、同业集聚、协同性等特征[24],以县域电子商务和淘宝村带动形成的农村电商集群,已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25]。农村电商助力模式是指以电子商务为载体和动力,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发展乡村适宜产业,通过人岗匹配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即农业的转型、农村的发展、农民的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图7)。该模式适用于具有产业特色优势和地区品牌、且配套服务相对完善的乡村地区。这种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如下:① 培养乡村建设主体,增创就业机会。农村电商日益成为返乡民工、高校毕业生等返乡创业的首选项目[24];② 减小收支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③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电商会带动其配套加工、生产、储藏、物流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全面发展原则的新型产业,实现“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实体+网络”带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模式。“淘宝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典型案例如遵化市东新庄镇西杨庄村是淘宝宠物笼具第一村,2017年底拥有56家宠物笼具销售网店,在淘宝网宠物笼具排名前100名的网店中,80%为本村人经营或外地人经销本村的产品。

图7   农村电商助力模式

Fig. 7   Assistant mode of rural e-commerce

(2)土地整治带动模式。土地整治带动模式指通过不同土地整治方式巩固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基础,解决“三农”发展短板,同时在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三生融合等方面为重振乡村夯实基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26,27,28]。实行土地整治,形成产业发展硬件设施,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或发展特色产品(图8)。土地整治带动模式适用于农村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山地区、生态脆弱区。典型案例如保定市阜平县近年来大力推进“让荒山变金山”的现代农业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户自主经营的荒山荒坡集中起来,通过规模化开发和集约化经营,并结合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阜平县王林口乡马沙沟村位于太行山腹地,该山村耕地少,且山坡上砂石多,不适宜耕种,该村通过引进种植企业进行低丘缓坡地整治,然后由企业统一经营种植核桃,带动农民增收。

图8   土地整治带动模式

Fig. 8   Driving Mode of land consolidation

(3)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是将现代农业、田园社区、休闲旅游集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29]。在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建设田园综合体是顺应农村产业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我国“三农”发展提供了一套可持续的、可复制的生产生活方式[29,30]。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是以田园综合体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集聚农业科技、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打造区域增长极,以“科技+产业+旅游+N”的形式,促进区域圈层式发展,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推进构建新模式(图9)。田园综合体是以乡 村地域空间为承载的乡村综合模式,相对于城郊多功能农业开发模式而言,其范围更大、综合性更强,规模化经营程度也更高,体现为综合开发的特征。该模式适用于农民合作社经营实力强,区域交通、通讯、物流、人流、信息流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已形成产业群雏形、具备投资价值的地区,并需要后期田园综合体的合理定位、规划、投资与运营服务。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花乡果巷的田园综合体就是该模式在乡村地区落地的成功案例,花乡果巷以特色水杂果生产和销售为产业基础,打造“一镇四区十园”,形成特色文旅景观,解决农民致富就业。

图9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

Fig. 9   Rural complex development mode

4.3 潜在转型区的乡村振兴模式

京津冀乡村地区大多数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难以全面实现向规模化、高效化转变。潜在转型区的乡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尤其是位于北部环京津贫困带的河北山区,其区位条件较差,资源、信息、技术流动不发达,乡村发展滞后。该区域面积较大,其乡村振兴模式应根据不同类型进行梳理:在传统农区通过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外向型规模经济;在生态保育区需凸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探索生态旅游等绿色新型的发展方式。

(1)工业企业驱动模式。工业企业驱动模式,指通过整合乡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借助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带动乡村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前,京津冀地区大中型企业众多,技术装备先进,生产规模较大,逐步向乡村地区延伸产业链,构筑集聚经济优势产业平台。该模式适宜发展的区域:① 具有自身优势资源,如丰富农产品、充足劳动力等;② 具有一定土地、信息、技术、资金条件;③ 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河北省阳原县的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地区的特色皮毛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以碎料拼接为特色的加工基地,具有水貂养殖、加工、皮毛生产、皮草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全县有超过5万人参与到皮毛加工的生产活动中,其中常年从事者超过3万人;全县共有皮毛企业和个体加工户1500多家,年加工量占全国毛皮碎料加工总量的80%。企业通过资金入股、配套加工等多种形式,直接带动县域农户发家致富。

(2)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可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是指通过农业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克服“小生产”弊端,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从而延长农业产业链,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到经营管理中,带动乡村发展的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的重要形式,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以投入到企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中。典型案例如被誉为我国“山药之乡”的河北省蠡县大曲堤镇,是我国最大的无公害麻山药种植基地。作为麻山药产业的龙头企业,蠡县麻山药发展有限公司依托种植基地,集良种推广、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该地区依托麻山药资源及其产业优势,开发了集度假体验、旅游休闲、产业经济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

(3)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文化旅游模式依托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的乡土文化旅游资源,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该发展模式适宜发展的区域:①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或人文社会资源。生态旅游适宜生态环境优势明显的地区,能够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其特点是是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如水、草地、森林等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传承型旅游适合在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开展,例如有着特殊人文景观(如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和文化遗迹的地区[31]。② 具备完善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生态文化旅游模式通过对观光体验、康体养生、民俗风情、乡村传统节日庆典等项目的开发,助推乡村经济效益大提升。该模式应凸显生态为先、惠及民生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与现代服务业。典型案例如丰宁坝上草原地区依托特色的草原风光,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作为“皇家驿栈、千年汉城”,河北承德市滦平县小城子村利用其特有的皇家御道文化、满族民族风情和汉城的历史文化,以及典型的乡村田园景观,以及别具特色的乡村田园风貌,打造成为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4.4 限制转型区的乡村振兴模式

限制转型区位于坝上高原区,属于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涵养区,同时沽源县、康保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三个县都属于深度贫困县,其乡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该区域的乡村振兴主要依托其特色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发展绿色、无污染产业,促进地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1)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依托,利用其资源禀赋,走特色化、生态化道路,以规模种植或特色养殖为基础,采用订单式农业生产,创新发展“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多种乡镇振兴发展模式(图10)。该模式适合于生态环境良好、污染少、具有特色农业发展基础的地区。典型案例如沽源架豆因土地富硒、无污染、品质高,为当地乡村振兴探寻了一条成功之路。当地以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助力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培育,通过推广“公司+协会+农户”,探索出一条发展订单式农业生产的新模式;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姜家店乡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培育高原有机黑木耳,并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推出“山间24度”有机黑木耳品牌;康保县将好生态变特色,具有绿色养殖优势条件,“康保鸡”大力推动着当地乡村发展。

图10   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Fig. 10   Development mod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2)“易地搬迁+”发展模式。易地搬迁工程可破解贫困地区发展难题,通过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生活村镇化,从而破解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难题。“易地搬迁+”发展模式指通过“易地搬迁+基础配套”、“易地搬迁+乡村旅游”、“易地搬迁+农村改革”等“易地搬迁+”模式,实现农民安居乐业,促进乡村振兴(图11)。该模式适用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或人口流失严重的村庄。典型案例如2017年沽源县高家地村在新址修建136套新民居,室内上下水、燃气灶、有线电视等一应俱全,并配有休闲广场、医疗站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图11   易地搬迁社区集中化发展模式

Fig. 11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 mode with relocation

乡村振兴战略下,不同类型乡村地域可结合自身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区位条件,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通过不同乡村地区优势发挥和潜力挖掘,不断提高乡村自身发展能力与竞争实力,进而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同时应注意,各类模式是各功能区的典型模式,但并非仅局限于本区域,在其内外部条件适宜时也可发展。

4.5 京津冀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乡村振兴是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三农”发展问题,涉及地理学、工程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研究与交叉应用。上述内容基于城乡转型功能分区对适宜各区的模式做了梳理,同时应注意各模式并非适宜于各区的所有村庄,因此针对村域角度则需要进行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本文基于乡村发展的相关理论思路,尝试构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主要思路如下:针对特色村如产业村、兴旺村、贫困村、空心村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特色村的产业结构、收入水平、资源禀赋、公共服务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剖析特色村的发展路径与轨迹,进而采用系列指标构建“乡村发展量表”,作为乡村振兴的参考量表。随后,剖析待研究村庄的基本情况,进行优劣势诊断,分析不同地区的资源要素,以目标为导向,通过与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对比,进行抓短板、强弱项,通过计算其自身的“乡村振兴度”,明晰村庄所处的状态和振兴潜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基础和定量参考(图12)。并非所有村庄都需要振兴,实施过程中应依靠有活力、有潜力、有资源的村庄,采取小集中、大均衡的模式因地制宜地推动推进乡村振兴[5]。该部分定量研究将会是今后乡村振兴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图12   乡村振兴路径

Fig. 12   Road map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5 结语

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地域特色,本文依托地理学综合性特征,基于“分区、分类”研究思想进行乡村振兴模式的梳理,主要结论如下: (1)京津冀地区城乡转型可划分为主导转型区、核心转型区、潜力转型区、限制转型区等4个功能分区; (2)主导转型区的乡村振兴模式主要有都市近郊乡村旅游拉动模式和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核心转型区主要有农村电商助力模式、土地整治带动模式和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潜力转型区主要有工业企业驱动模式、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和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限制转型区主要有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易地搬迁+”发展模式。各类模式为各功能区的典型模式代表,但并非仅局限于本区域乡村振兴,在其内外部条件适宜时也可发展; (3)京津冀乡村振兴路径探索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应考虑通过构建乡村发展的系列指标体系形成“乡村发展量表”,进而计算其“乡村振兴度”,明晰村庄所处的状态和振兴潜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 地理学报, 2018, 73(4): 1-1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04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2)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3)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4)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Liu Yansui.

Research o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4): 1-1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04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2)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3)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4)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2] 郑小玉, 刘彦随.

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

人文地理, 2018, 33(2): 100-106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病”是指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乡村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乡村发展系统与周围环境互动失衡导致乡村发展系统失去了自适应、自调节能力而导致乡村发展受阻甚至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现象。“乡村病”的成因包括乡村资源禀赋及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制度与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等。“乡村病”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由其扰动形成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其产生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以及“重城轻乡”政策等所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约束。最后,从制度与政策创新、城镇化与乡村化协调均衡发展、村镇建设新格局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乡村病”的调控策略,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认识和理论研究基础。

[Zheng Xiaoyu, Liu Yansui.

Connota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strategies of rural disease in the new epoch in China

. Human geography, 2018, 33(2): 100-106.]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病”是指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乡村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乡村发展系统与周围环境互动失衡导致乡村发展系统失去了自适应、自调节能力而导致乡村发展受阻甚至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现象。“乡村病”的成因包括乡村资源禀赋及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制度与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等。“乡村病”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由其扰动形成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其产生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以及“重城轻乡”政策等所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约束。最后,从制度与政策创新、城镇化与乡村化协调均衡发展、村镇建设新格局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乡村病”的调控策略,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认识和理论研究基础。
[3] 刘彦随.

新型城镇化应治“乡村病”

. 人民日报, 2013-0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419.2013.18.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日前,李克强总理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大家座谈、座谈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

[Liu Yansui.

New urbanization cures "rural disease"

. People's Daily, 2013-0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419.2013.18.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日前,李克强总理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大家座谈、座谈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
[4] 刘彦随, 周扬.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32(2): 97-105

https://doi.org/10.13254/j.jare.2015.009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在人口、就业、土地、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现实困境及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的对策与出路,以期为探究失衡人地关系走向再平衡的地域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新时期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Liu Yansui, Zhou Yang.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China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 32(2): 97-105.]

https://doi.org/10.13254/j.jare.2015.009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在人口、就业、土地、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现实困境及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的对策与出路,以期为探究失衡人地关系走向再平衡的地域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新时期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5] 党国英.

乡村振兴长策思考

. 农村工作通讯, 2017, (2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乡村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强国富民战略安排之一。深入研究这一宏伟构想十分必要。振兴乡村战略各项目标之间的基本关系振兴乡村的各项目标中,核心是让乡村居民的生活富裕起来,特别是让乡村的农业居民富裕起来。欠发达国家普遍特征,是由收入指

[Dang Guoying.

Thoughts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 Newsletter About Work in Rural Areas, 2017, (2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乡村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强国富民战略安排之一。深入研究这一宏伟构想十分必要。振兴乡村战略各项目标之间的基本关系振兴乡村的各项目标中,核心是让乡村居民的生活富裕起来,特别是让乡村的农业居民富裕起来。欠发达国家普遍特征,是由收入指
[6] 文魁.

京津冀大棋: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 经济与管理, 2014, 28(6): 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3890.2014.06.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京津冀概念内含深刻矛盾,对其内涵的解析可以更加清晰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现实矛盾。京津冀一盘棋的战略构思,发现了京津冀的新关系。在河北大地棋盘上,各个城市犹如棋子一样,组成了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会表现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棋子功能的借喻,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关联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启示。

[Wen Kui.

The grand chessboard of Beijing-Tianjin-Hebei: Strategic thinking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 Economy and Management, 2014, 28(6): 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3890.2014.06.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京津冀概念内含深刻矛盾,对其内涵的解析可以更加清晰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现实矛盾。京津冀一盘棋的战略构思,发现了京津冀的新关系。在河北大地棋盘上,各个城市犹如棋子一样,组成了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会表现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棋子功能的借喻,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关联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启示。
[7] 吴良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本文引用: 1]     

[Wu Liangyong.The Third Report on the Rural and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Study for the Capital Regio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2.

[本文引用: 1]     

[8] Liu Yansui, Yang Yuanyuan, Li Yurui, et al.

Conversion from rural settlements and arable land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in Beijing during 1985-2010

.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7, 51: 141-150.]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17.02.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61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loss and arable land depletion during urbanization was explored.61Different degrees of rural non-agriculturalization were zoned.61Spatial modes of rural non-agriculturalization along the urban-rural gradient and the motorways were proposed.
[9] 张洪, 顾朝林, 张燕.

南京市旅游业协调发展评价: 同步协调判别法

. 经济地理, 2008, 28(4): 682-68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的“同步协调判别法”:首先为系统的各子系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可用一定指 标度量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将要素分作三个等级,统计加总各类要素的数量,以之作为度量用的综合指标,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各子系统的“状态数”;其次将子系统 与一定的“状态空间”对应,在此空间中利用“状态数”确定子系统的“状态点”及“完全协调线”;最后分别计算状态点与协调线的距离(偏离度d1)、状态点 与原点的距离(优化度d2),借助它们便可评价各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及相应系统的协调性。以此方法对南京市由旅游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组成的 系统进行的协调性评价表明,“同步协调判别法”具有含义明确、简单、较客观、易操作、可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评价复杂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Zhang Hong, Gu Chaolin, Zhang Yan.

Evaluation of coordinate development in Nanjing tourism: Method of synchronous coordinate judgment

. Economic Geography, 2008, 28(4): 682-68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的“同步协调判别法”:首先为系统的各子系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可用一定指 标度量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将要素分作三个等级,统计加总各类要素的数量,以之作为度量用的综合指标,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各子系统的“状态数”;其次将子系统 与一定的“状态空间”对应,在此空间中利用“状态数”确定子系统的“状态点”及“完全协调线”;最后分别计算状态点与协调线的距离(偏离度d1)、状态点 与原点的距离(优化度d2),借助它们便可评价各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及相应系统的协调性。以此方法对南京市由旅游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组成的 系统进行的协调性评价表明,“同步协调判别法”具有含义明确、简单、较客观、易操作、可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评价复杂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10] 曹广忠, 边雪, 刘涛.

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的城镇化水平评估与解释: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地理研究, 2011, 30(12): 2139-2149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20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urbanization level is a basic issue in the field of urban studies,which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and disputed for a long time.Studies in China have long been restricted by biased single indicators and too complex multi-indicator systems.This paper,considering the diversity of urbanization modes and suitability of multi-scales,proposes an index framework including three major aspects(population,economic structure and land use) and emphasizes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as prov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index framework.Empirical results manifest a typical "Center-Periphery" spatial pattern in this region,which exists under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and evolves to be more distinct from 2000 to 2005.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is spatial pattern is a prominent feature of this region and can also be attributed to economic level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Due to rapid development,it is difficult for this region to keep the three major aspects synchronous.A further examination finds that the coordination level among population,economic structure and land use tends to decline rather than asc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grated urbanization level.Besides,this desynchrony phenomenon i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county-scale analysis than i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y analysis,so the appropriate evaluating scale is important.Finally,the authors put emphasis on superiority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promoting the healthy urbanization,especially in this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for contemporary China.

[Cao Guangzhong, Bian Xue, Liu Ta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 index framework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economic structure and land us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12): 2139-2149.]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20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urbanization level is a basic issue in the field of urban studies,which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and disputed for a long time.Studies in China have long been restricted by biased single indicators and too complex multi-indicator systems.This paper,considering the diversity of urbanization modes and suitability of multi-scales,proposes an index framework including three major aspects(population,economic structure and land use) and emphasizes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as prov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index framework.Empirical results manifest a typical "Center-Periphery" spatial pattern in this region,which exists under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and evolves to be more distinct from 2000 to 2005.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is spatial pattern is a prominent feature of this region and can also be attributed to economic level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Due to rapid development,it is difficult for this region to keep the three major aspects synchronous.A further examination finds that the coordination level among population,economic structure and land use tends to decline rather than asc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grated urbanization level.Besides,this desynchrony phenomenon i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county-scale analysis than i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y analysis,so the appropriate evaluating scale is important.Finally,the authors put emphasis on superiority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promoting the healthy urbanization,especially in this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for contemporary China.
[11] 段七零.

江苏省县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评价

. 经济地理, 2010, 30(5): 829-834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选择区域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确定各要素的评判标准;其次,根据集 对分析方法的思路,得到各子系统所处的状态;第三,按照空间解析几何的内涵,由三个子系统的状态构建一个三维空间,空间中的任一点到"系统完全协调状态" 线的垂直距离和到原点的直线距离可分别表示区域系统协调性和区域综合水平;最后,将区域系统协调性和区域综合水平分别进行分等并矩阵列联,得到两者的组合 类型.运用该方法定量评价了江苏省52个县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性.结果表明:①江苏县域系统协调性的好差与县域经济水平(即人均GDP)的高低之 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并不显著;而江苏县域综合水平的高低与县域经济水平的高低之间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苏南多数县域属于高水平上的协调,但昆 山、江阴、常熟、太仓、扬中却属于高水平上的不协调,而苏北大多县域则分属于低水平上的协调和低水平上的不协调.研究结论可为江苏省不同县域采取相应策略 促进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Duan Qiling.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the coordination of county-level economy-society-environment 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5): 829-834.]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选择区域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确定各要素的评判标准;其次,根据集 对分析方法的思路,得到各子系统所处的状态;第三,按照空间解析几何的内涵,由三个子系统的状态构建一个三维空间,空间中的任一点到"系统完全协调状态" 线的垂直距离和到原点的直线距离可分别表示区域系统协调性和区域综合水平;最后,将区域系统协调性和区域综合水平分别进行分等并矩阵列联,得到两者的组合 类型.运用该方法定量评价了江苏省52个县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性.结果表明:①江苏县域系统协调性的好差与县域经济水平(即人均GDP)的高低之 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并不显著;而江苏县域综合水平的高低与县域经济水平的高低之间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苏南多数县域属于高水平上的协调,但昆 山、江阴、常熟、太仓、扬中却属于高水平上的不协调,而苏北大多县域则分属于低水平上的协调和低水平上的不协调.研究结论可为江苏省不同县域采取相应策略 促进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2]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 地理研究, 2015, 34(3): 475-4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2"人口—土地"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3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4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Yang Ren, Liu Yansui, Long Hualou.

The study on non-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co-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land-industry”: Case study of the Bohai Rim in Chin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3): 475-4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2"人口—土地"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3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4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13] Haas T, Westlund H, 2017.

In the post-urban world: Emergent transformation of cities and regions in the inovative global economy

. In: Urban-rural Relations in the Post-urban World. Routledge, 70-81.

URL      [本文引用: 1]     

[14] Lefebvre H. ,2003.

The urban revolu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本文引用: 2]     

[15] Yang Yuanyuan, Liu Yansui, Li Yurui, et al.

Measure of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the new millennium: Population-land-industry perspective

. Land Use Policy, 2018, 79: 595-608.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8.08.005      URL      [本文引用: 1]     

[16] Yang Yuanyuan, Zhang Shuwen, Wang Dongyan, et al.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in northern China, 1954-2005: A case study in Zhenlai County, Jilin Province

. Sustainability, 2015, 7(1): 1-22.

https://doi.org/10.3390/su7010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nalyzing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ould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appropriate decision-making and thereb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especially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regions. In this paper, a case study was taken in Zhenlai County, which is a part of the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This study integrated methods of bitemporal change detection and temporal trajectory analysis to trace the paths of land cover change for every location in the study area from 1954 to 2005, using published land cover data based on top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maps and also remotely sensed images including Landsat MSS (Multispectral Scanner) and TM (Thematic Mapper). Meanwhile, the Lorenz curve and Gini coefficient derived from economic models were also used to study the land use structure change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impact on this fragile ecosystem. Results of bitemporal change detection showed that the most common land cover transition in the study area was an expansion of arable land at the expense of grassland and wetland. Plenty of grassland was converted to other unused land, indicating seriou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Zhenlai County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Trajectory analysi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demonstrated that settlement, arable land, and water bodie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in terms of cove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while grassland, wetland, and forest land had weak stability. Natural forces were still dominat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of the study area, while human-induced change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addition,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displaye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trends and had large chang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rable land was the most decentralized, whereas forest land was the most concentrated. The above results not only revealed notable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time series, but also confirm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ology in our research, which combined bitemporal change detection, temporal trajectory analysis, and a Lorenz curve/Gini coefficient in analyzing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17] 刘彦随. 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本文引用: 1]     

[Liu Yansui.The Theory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

[本文引用: 1]     

[18] 段巍巍, 张文俐, 周大迈.

保定市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河北农业科学, 2013, 17(6): 7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88-1631.2013.06.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保定市城郊发展多功能农业的优势,城郊现有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城郊多功能农业应 该由农产品生产模式,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和农家乐发展模式,休闲农庄经营模式,市民农园经营模式,农业科技示范模式,农业教育和科普模式构成;并提出了促 进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Duan Weiwei, Zhang Wenli, Zhou Damai.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in suburb of Baoding city

.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17(6): 7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88-1631.2013.06.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保定市城郊发展多功能农业的优势,城郊现有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城郊多功能农业应 该由农产品生产模式,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和农家乐发展模式,休闲农庄经营模式,市民农园经营模式,农业科技示范模式,农业教育和科普模式构成;并提出了促 进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9] 李俊岭.

东北多功能农业功能价值实证分析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30(2): 32-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评述了农业多功能概念及东北多功能定位。根据农业多功能性相关理论、环境经济学价值评估方法,实证分析东北农业多功能性,得出东北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为18863.48亿元,其价值大于当地的经济总值,说明当地的农业系统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社会、文化功能。东北农业在我国农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应重视农业多功能性并用以促进东北地区农业的健康发展。

[Li Junling.

Analysis of function value demonstration of multi-function agriculture in Northeast China

.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09, 30(2): 32-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评述了农业多功能概念及东北多功能定位。根据农业多功能性相关理论、环境经济学价值评估方法,实证分析东北农业多功能性,得出东北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为18863.48亿元,其价值大于当地的经济总值,说明当地的农业系统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社会、文化功能。东北农业在我国农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应重视农业多功能性并用以促进东北地区农业的健康发展。
[20] 孟明浩, 顾晓艳.

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 旅游学刊, 2002(6):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2.06.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假日旅游蓬勃兴起,城市郊区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城郊旅游兴起的原因、城郊旅游开发的条件(或优势)和形式,以及城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对策(或战略)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略的综述,并对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研究进行了展望.

[Meng Haoming, Gu Xiaoyan.

A summary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 Tourism Tribune, 2002(6):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2.06.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假日旅游蓬勃兴起,城市郊区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城郊旅游兴起的原因、城郊旅游开发的条件(或优势)和形式,以及城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对策(或战略)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略的综述,并对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研究进行了展望.
[21] 杨犇, 栾峰, 张引.

提质、共融: 大都市近郊乡村振兴的产业经济策略: 以乌鲁木齐北部乡村地区为例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 33(1): 13-19

[本文引用: 1]     

[Yang Ben, Luan Feng, Zhang Yin.

Quality improvement, communion: revitalization of the suburbs of metropolitan countryside industrial economic strategy: Taking the northern rural area of Urumqi as an example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2018, 33(1): 13-19.]

[本文引用: 1]     

[22] 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

. 地理学报, 2004, 59(Suppl.1): 101-10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受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的推动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阻碍等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在我国部分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似城非城”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即半城市化地区。在广泛地评析国内外相关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辨析了城市边缘区、边缘城市、都市扩展区、Desakota、城乡一体化等5种具有理论借鉴意义的概念及其与我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异同,进一步阐述了开展我国半城市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重点。

[Liu Shenghe, Chen Tian, Cai Jianming.

Peri-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Its Major Research Issue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Suppl.1): 101-10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受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的推动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阻碍等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在我国部分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似城非城”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即半城市化地区。在广泛地评析国内外相关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辨析了城市边缘区、边缘城市、都市扩展区、Desakota、城乡一体化等5种具有理论借鉴意义的概念及其与我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异同,进一步阐述了开展我国半城市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重点。
[23] 笪玲.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探析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6): 683-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275.2010.06.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都市近郊地带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活跃区。都市近郊地带由于受到城市经济的拖动和都市文化的影响,使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参与要素多元共生、城市推动性大、旅游需求多元并具有城市休闲空间功能等特点,还具有消费低、经营成本低、产业融合空间大和产业带动性大等比较优势。在这些特点和优势研究基础上,探讨都市近郊地带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获得有效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的研究结论。

[Da Ling.

Study o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tourism of urban outskirts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

.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0, 31(6): 683-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275.2010.06.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都市近郊地带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活跃区。都市近郊地带由于受到城市经济的拖动和都市文化的影响,使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参与要素多元共生、城市推动性大、旅游需求多元并具有城市休闲空间功能等特点,还具有消费低、经营成本低、产业融合空间大和产业带动性大等比较优势。在这些特点和优势研究基础上,探讨都市近郊地带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获得有效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的研究结论。
[24] 郭承龙.

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 基于淘宝村的调研

. 经济体制改革, 2015, (5): 110-11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截至2014年,我国已出现212个"淘宝村"。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是互联网与农村经济相结合的自然产物。在深入淘宝村调研后发现,经济基础较好,贴近市场的淘宝村经济偏向工业化道路;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的淘宝村则以农业禀赋、传统资源与文化等优势发展本地经济。自发形成的"淘宝村"具有典型的产业集群特征,但"淘宝村"的集群水平、经营效率等普遍低下,出现同地同村同业的恶性竞争。基于此,本文首先概括提出农村电商的共同特征;依据不同划分标准,将农村电商模式划分为不同类型,指出现行农村电商模式存在的隐患;为了促进农村电商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分类引导农村电商模式的升级。在共生理念指导下,提出农村电商模式的共生结构,将农村电商模式重新划分为寄生模式、非对称模式、偏利模式、对称模式和一体化模式等,同时分析不同共生模式的机理;最后,本文提出大众创业、集群规模正态分布、双通道的网销渠道、深度挖掘农村自然禀赋的商业价值、多平台运营和内生化资金供给等农村电商共生发展路径,为寻找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提供参考。

[Guo Chenglong.

Research on rural e-commerce model based on survey of Taobao village

.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2015, (5): 110-11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截至2014年,我国已出现212个"淘宝村"。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是互联网与农村经济相结合的自然产物。在深入淘宝村调研后发现,经济基础较好,贴近市场的淘宝村经济偏向工业化道路;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的淘宝村则以农业禀赋、传统资源与文化等优势发展本地经济。自发形成的"淘宝村"具有典型的产业集群特征,但"淘宝村"的集群水平、经营效率等普遍低下,出现同地同村同业的恶性竞争。基于此,本文首先概括提出农村电商的共同特征;依据不同划分标准,将农村电商模式划分为不同类型,指出现行农村电商模式存在的隐患;为了促进农村电商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分类引导农村电商模式的升级。在共生理念指导下,提出农村电商模式的共生结构,将农村电商模式重新划分为寄生模式、非对称模式、偏利模式、对称模式和一体化模式等,同时分析不同共生模式的机理;最后,本文提出大众创业、集群规模正态分布、双通道的网销渠道、深度挖掘农村自然禀赋的商业价值、多平台运营和内生化资金供给等农村电商共生发展路径,为寻找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提供参考。
[25] 董坤祥, 侯文华, 丁慧平, .

创新导向的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研究: 基于遂昌模式和沙集模式的分析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10): 60-6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村电商集群是农村信息化与产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强劲的创新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不均、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农村电商集群发展出现同质化竞争、经营效率低、融资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遂昌、沙集两种典型农村电商集群发展模式和阻碍因素,并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以产品与生产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金融模式创新为导向的农村电商集群发展模型。最后,给出了促进农村电商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Dong Kunxiang, Hou Wenhua, Ding Huiping,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oriented e-business cluster of rural area: An analysis of Suichang model and Shali model

.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6, (10): 60-6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村电商集群是农村信息化与产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强劲的创新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不均、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农村电商集群发展出现同质化竞争、经营效率低、融资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遂昌、沙集两种典型农村电商集群发展模式和阻碍因素,并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以产品与生产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金融模式创新为导向的农村电商集群发展模型。最后,给出了促进农村电商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6] 刘闻达.

政府投资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8): 2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升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战略保障。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基础与关键作用,同时,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在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上发挥着引领与导向作用,应充分利用资金导向与功能导向正确引领土地整治项目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方向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Liu Wenda.

The status and role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land consolid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 2018, 29(8): 2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升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战略保障。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基础与关键作用,同时,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在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上发挥着引领与导向作用,应充分利用资金导向与功能导向正确引领土地整治项目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方向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7] 万婷, 张淼.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整治综述及发展趋势研究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5): 1-6

[本文引用: 1]     

[Wan Ting, Zhang Miao.

The overview of land renovation and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trendency based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8, 39(5): 1-6.]

[本文引用: 1]     

[28] 孟宪素, 李晨.

以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促进乡村振兴

. 中国土地, 2018, (6): 14-16

[本文引用: 1]     

[Meng Xiansu, Li Che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major projects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 China Land, 2018, (6): 14-16.]

[本文引用: 1]     

[29] 陈文俊.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以景泰县五佛乡田园综合体建设实践为例

. 甘肃农业, 2018, (7): 29-3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实践入手,探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Chen Wenjun.

Practice and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astoral complex

. Gansu Agriculture, 2018, (7): 29-3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实践入手,探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30] 韩伟宏.

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16): 295-2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5739.2017.16.17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本文以文水县设施观光农业示范园为例对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发展新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推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Han Weiho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new pattern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rural complex

.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16): 295-2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5739.2017.16.17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本文以文水县设施观光农业示范园为例对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发展新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推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31] 卢贵敏.

为农业综合开发插上科技之翼积极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10): 1053-10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简要介绍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职能和已取得的成效,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培育新型主体、推进生态治理等方面分析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重点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田园综合体的重要意义、理念内涵、主要思路;最后从农业综合开发发挥科技的作用,提出要把"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紧密结合,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联系合作,从而为农业综合开发插上科技之翼,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Lu Guimin.

Accelerating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ely boosting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 32(10): 1053-10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简要介绍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职能和已取得的成效,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培育新型主体、推进生态治理等方面分析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重点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田园综合体的重要意义、理念内涵、主要思路;最后从农业综合开发发挥科技的作用,提出要把"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紧密结合,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联系合作,从而为农业综合开发插上科技之翼,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 朱丹丹, 张玉钧.

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7(2): 5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6116.2008.02.010      URL      摘要

乡村地区的各类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文化特性,其发展给乡间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探讨乡村文化的保护问题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与此同时,文化传承的概念被引入进来.传承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强调文化在代际之间的发展变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因此,从传承角度来研究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将有助于人们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乡村地区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文化变迁现象,从而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本文搜集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献,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慨述.

[Zhu Dandan, Zhang Yujun.

Influence of tourism on the inheritance and passing on of rural culture

.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8, 7(2): 5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6116.2008.02.010      URL      摘要

乡村地区的各类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文化特性,其发展给乡间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探讨乡村文化的保护问题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与此同时,文化传承的概念被引入进来.传承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强调文化在代际之间的发展变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因此,从传承角度来研究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将有助于人们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乡村地区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文化变迁现象,从而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本文搜集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献,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