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9 , 38 (3): 699-712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1151

乡村振兴模式与对策

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研究——基于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

方方1, 何仁伟23, 李立娜3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研中心,北京 100101
3. 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昌 615013

Research of the regional mod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ased on the spatial effect between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and farmers' income growth

FANG Fang1, HE Renwei23, LI Lina3

1. Institute of Economics,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City Situation Surve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Xichang College, Xichang 615013,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何仁伟(1978-),男,重庆垫江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贫困与乡村治理。E-mail: herenweiyan@163.com

收稿日期: 2018-10-23

修回日期:  2019-01-31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3-20

版权声明:  2019 《地理研究》编辑部 《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76;41461040;41731286)全球乡村计划-中国乡村振兴研究(GRP-CRV)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项目(2018B519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方方(1985-),女,河南南阳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E-mail: fanglank@163.com

展开

摘要

探讨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对有序推进城镇化,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京津近郊区(I)、冀东北地区(II)、冀中平原区(III)、冀西太行山区(IV)、坝上地区(V)五类地域类型,采用2000—2016年京津冀县域面板数据,应用空间回归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乡村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提炼了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结果表明:① 京津冀地区及五类地域类型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86元增至11920元,乡村就业非农化率由38.9%增至57.5%,五类地域类型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排序依次为:I>III>II>IV>V,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序依次为:I>II>III>IV>V;② 京津冀地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每提高1个单位,农民收入增长9.215个单位,I、II、III、V区就业非农化对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9.986、-23.605、-10.388、9.951,IV区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③ 依据不同地域类型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特征、机理与未来发展趋势,提炼了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的四种地域模式,即就业平稳型+农工商主导、兼业型+现代农业主导、就业输出型+复合型特色农业主导、就业输出型+生态农旅主导。

关键词: 乡村非农就业 ; 农民增收 ; 空间效应 ; 地域模式 ; 乡村振兴 ; 京津冀地区

Abstract

Illustrat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off- farm employment, farmers' income growth and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regional mod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rderly promoting urbanization, and realizing the prosperity of farmers’ living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divides the counties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 into five types of region: Beijing and Tianjin suburban region (I), Northeast Hebei region (II), Central Hebei Plain region (III), Taihang Mountains region (IV) and Bashang region (V). Then it measures the spatial effect of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on farmers' income growth by using panel data of the countie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 Finally, this paper refines the regional mod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study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rom 2000 to 2016, the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increased from 2486 yuan to 11920 yuan, while the rate of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rose from 38.9% to 57.5%; the order of the rate of rural off- farm employment in five types of region was I>III>II>IV>V, and the order of the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was I>II>III>IV>V; (2) the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the process of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leads to the change of farmers' income structure showing a trend of shift from one to another: the stronger the role of off- farm employment income in farmers' income growth, the weaker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income in farmers' income growth; every unit increase of the rate of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leads to 9.215 units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the elasticity coefficients of the rate of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to farmers’ income are 29.986, -23.605, -10.388, and 9.951 in I, II, III, and V region, respectively,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IV region; (3)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mechanism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and farmers' income growth in different regional types, four regional mod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is region are refined, namely, stable employment + agriculture - commerce- industry dominated type, concurrent operation + modern agriculture dominated type, employment export + compound featured agriculture dominated type, employment export + compou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 tourism dominated type. Finally,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and farmers' income growth.

Keywords: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 farmers' income growth ; spatial effect ; regional mode ; rural revitalization ;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0

PDF (780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方方, 何仁伟, 李立娜. 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研究——基于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J]. 地理研究, 2019, 38(3): 699-712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1151

FANG Fang, HE Renwei, LI Lina. Research of the regional mod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ased on the spatial effect between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and farmers' income growth[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3): 699-712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1151

1 引言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乡村凋敝与城市繁荣的巨大反差使城乡关系日益失调,乡村衰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乡村崛起是避免落入“现代化陷阱”的理性选择[1,2]。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发展的总要求和奋斗目标,这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开启城乡均衡发展的“金钥匙”[3,4]。随着以户籍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不断弱化,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与非农产业加速转移,带动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据我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农民工总量2.865万人,比上年新增481万人,月均收入3486元,比上年增长6.44%;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分别为14.6%、44.6%。但是,乡村非农就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加农民家庭收入,使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可能引起乡村劳动力要素过度非农化,导致乡村主体老弱化、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成为乡村衰退的主要诱因。

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乡村非农就业转移、农民收入增长与乡村发展这一议题。通过研究乡村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及其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大致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一些学者认为,乡村非农就业总体上有利于农民增收与消除绝对贫困[5],外出劳动力通过汇款提高了家庭农业投资,对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6];也有学者认为,非农就业扩大了务工农户与务农农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农村相对贫困[2],同时,非农务工导致一些山地丘陵型农区出现了土地撂荒、农业产出下降等问题,制约了农民的农业增收[7]。研究尺度与视角不同,案例区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导致当前研究结论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学者从地理学视角探析了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时空差异、影响因素及其空间耦合关系[8,9],揭示了乡村要素流动的时空规律及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探索了基于乡村功能、主导产业、农村自我发展水平、农村发展动力等视角的乡村地域模式类型划分研究[10,11,12],提出了不同地域类型农区非农就业转移合理度、劳动力外流背景下乡村地域发展模式与增收路径等[13,14]对策建议。综合已有研究来看,非农就业、农民增收与农村产业发展三者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劳动力要素流动与农民增收之间空间作用机制研究也相对较少,尚不足以揭示快速城镇化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矛盾关系,对不同地域乡村振兴发展的指导作用有限。我国乡村地域辽阔,不同地域乡村要素流动态势与强度不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因素复杂多样,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亟待开展不同地域乡村振兴模式研究。鉴于此,本文从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两个关键问题入手,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内禀赋差异显著的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区,通过测算不同地域类型区乡村劳动力要素非农转移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归纳提炼乡村振兴地域模式,构建京津冀不同地域类型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路径,研究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农村经济学、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人口城镇化有序转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方法与数据

2.1 空间计量分析方法

2.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空间自相关是空间回归分析的前提,分别反映研究区域乡村非农就业、农民收入两指标的空间相关程度。全局Moran's I指数能够刻画变量的整体分布态势,判断整体区域是否存在高-高或低-低聚集特征。本研究采用距离函数定义空间权重矩阵,详见文献[15]。

2.1.2 空间回归模型 依据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若农民收入与乡村非农就业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需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进行回归估计,进一步判断两指标之间的空间效应机制,模型详见文献[15,16]。在回归分析中,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估计结果可能存在有偏或无效等缺陷,对此,拟采用MLE方法估计,能够使结果更为科学有效,并一定程度地缓解变量的内生性问题[17, 18];为降低异方差的影响,对控制变量均取自然对数值。

2.2 数据与变量

2.2.1 数据来源与类型划分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11个地级市。本研究关注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情况,为确保县域之间具有可比性,需剔除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比重过低的主城区或市辖区,最终获得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共151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其中,经济社会数据来源于三省市统计年鉴(2001—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社会统计年鉴(2001—2017),以及部分区县的统计公报等;空间矢量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行政区划空间数据。

在刘彦随等[19]提出的现代农业区划一、二级区的基础上,考虑县域经济社会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县域行政单元内主导的区位、地形地貌、水土资源禀赋、农业特征代表县域地域类型,将京津冀划分为五类区域(图1)。① 京津近郊区(I)。属京津平原丘陵近郊农业二级区,涉及京津除主城区外的市辖区县及其廊坊市的8个县市,共23个区县。② 冀东北地区(II)。属冀东北平原山区都市农业二级区,涉及承德、唐山和秦皇岛市的17个县市。③ 冀中平原区(III)。属冀鲁平原高效农业二级区,涉及保定、石家庄、沧州、衡水、邢台与邯郸市共75个县市。④ 冀西太行山区(IV)。属太行山区林果农业二级区,涉及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与邯郸市的29个县市。⑤ 坝上地区(V)。属蒙东南农业二级区,涉及张家口、承德市的7个县域。

图1   京津冀地区地域类型划分

Fig. 1   Types divis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2.2.2 变量选取

(1)主要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① 由于2013—2016年国家统计局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调整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本研究2013—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上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换算得出。),解释变量为乡村非农就业,反映乡村从业人员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就业转移的趋势,以乡村就业非农化率作为量化指标,公式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Tab. 1   Statistical descriptions of the variables

指标(变量,单位)计算公式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
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PI,元)来自统计年鉴6450411884624649
解释变量乡村就业非农化率(LT,%)(乡村从业人员-农林牧渔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47.116.611.895.9
控制变量人均GDP(CG,元)地区生产总值/地区总人口21069183511888148056
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PTA,元)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林牧渔从业人员31192255722605201964
人均耕地面积(PAA,亩)耕地面积/乡村人口3.001.001.209.63
经济作物比重(PEC,%)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012.92.884.1
复种指数(MCI,%)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39.332.335.6242.1

新窗口打开

(2)控制变量。选取了5个控制变量,其中,人均GDP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人均耕地面积、经济作物比重与复种指数4个指标综合反映县域农业与种植业发展水平。

3 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特征及空间效应

3.1 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的时空演化特征

京津冀乡村就业非农化率与农民收入呈递增趋势。2000—2016年,乡村就业非农化率由38.9%增至57.5%,就业转移规模由1079.178万人增至1855.224万人;京津冀县域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其均值由2000年的2486元增至2016年的11920元(② 京津冀地区及各地域类型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各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各县农业人口换算得出。);五类地域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依次为:I>III>II>IV>V,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依次为:I>II>III>IV>V(图2)。

图2   2000—2016年京津冀分区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乡村就业非农化率变化趋势

Fig. 2   The trend of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the rate of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in five types of reg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rom 2000 to 2016

分别以PILT均值、±0.5标准差、±1标准差作为临界值,对2000年和2016年PILT值进行分级(图3),京津冀地区农民收入与非农就业空间分异显著。2000年,京津冀农民收入水平总体较低,生活相对贫困,33.8%的县域农民收入低于2332元,集中分布于冀西太行山区和坝上地区,约63.6%的县域农民收入在2332~4391元之间,分布于冀中平原区;乡村非农就业水平较低,约34.4%的县域LT数值均低于30.5%,分布于冀西太行山区和坝上地区,与PI低值区在空间上相对吻合,约11.2%的县域LT值高于55.4%,零散分布于冀中平原与京津地区。

图3   2000年和2016年京津冀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乡村就业非农化率空间分布

Fig. 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the rate of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2000 and 2016

2000—2016年,研究区农民收入呈近似指数增长,PI值高于8509元的县域约占77.5%,国家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同时,农业技术进步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农业资源禀赋较优、毗邻经济中心的京津唐地区与冀中平原农区,其增收效应更为明显,生态脆弱的太行山区与坝上地区人地矛盾也趋于缓和。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吸引了大量乡村劳动力由乡村转移至城镇地区,城乡二元体制逐步解体加速了这一过程,以邻近大都市区或市辖区的县域转移更为显著,2016年,全区大致以“太行山-燕山”为界,形成了西北和东南两个非农就业差异显著的地区,其中,西北地区涉及约30%的县域,乡村非农就业程度相对较低,LT值均低于38.8%,东南地区包含约70%的县域,乡村非农就业程度相对较高,LT值均高于平均水平47.1%。

3.2 乡村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

2000—2016年,京津冀LTPI的全局Moran's I指数在1%水平上均显著为正,表明京津冀地区农民收入与乡村非农就业之间存在空间依赖关系,需构建空间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判断。回归分析借助于软件Stata14.0实现,空间权重矩阵由软件GeoDa计算得出。

3.2.1 全区空间回归结果与分析

(1)全区空间回归结果。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SLM和SEM模型均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表2)。Log Likelihood是判断采用SLM或SEM模型的指标,数值越大,拟合优度越好[15],结果表明,SLM估计结果优于SEM,宜选用SLM模型(表2)。

表2   京津冀地区总体空间回归结果

Tab.2   Total spatial regression result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SLMSEM
FEREFERE
常数项-822.093*5920.025***
(-1.71)(5.76) ***
LT9.215***11.041***15.479***17.056
(2.98)(3.49)(5.01)(5.46) ***
Ln(CG)742.329***711.141***579.326***722.248***
(11.07)(10.03)(6.07)(6.17)
Ln(PTA)-341.587***-295.167***-605.097***-501.985***
(-4.53)(-3.93)(-6.05)(-5.81)
Ln(PAA)-1809.732***-1559.153***-1726.046***-1675.119***
(-13.91)(-12.97)(-13.90)(-14.52)
Ln(PEC)-711.082***-588.614***-770.162***-649.013***
(-9.37)(-8.01)(-9.16)(-7.55)
Ln(MCI)-11.361***-10.548***-5.101***-5.125***
(-8.06)(-7.44)(-3.70)(-3.72)
ρ0.869***0.866***
λ0.951***0.946***
Adj.R20.78160.78040.30660.5015
Log lihood-20375-20545-20441-20663
Hausman Test66.01***93.83***
时间2000—2016年2000—2016年2000—2016年2000—2016年
样本数2567256725672567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下显著;括号外为系数估计值,括号内为系数标准差。

新窗口打开

结果显示,空间滞后系数ρ显著为正,表明京津冀地区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即某一县域的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对其相邻的县域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为9.215,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乡村非农就业有利于农民增收,乡村就业非农化率每提高1个单位,农民收入增长9.215个单位;从控制变量估计结果来看,人均GDP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而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人均耕地面积、经济作物比重、复种指数与农民收入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

(2)影响机理分析。从全区回归结果看,解释变量与各控制变量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程度各不相同:① 京津冀地区乡村非农就业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由于非农就业增收效应远高于农业生产,在家庭劳动力资源总量有限且相对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农民就业选择更倾向于非农务工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也必然舍弃农业生产带来的部分收益,即乡村非农就业过程导致农民收入结构分化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非农收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强,则农业经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弱。乡村就业非农化率与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分别反映非农就业的劳动力要素投入与农业产出能力,从回归系数来看,两者对农民增收的效用相反,其中,非农就业对农民增长发挥持续稳定的正向作用,而农业增产的增收效应较弱,因此系数为负。② 各控制变量中除人均GDP外,其他控制变量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均为负。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人均GDP由7341元增至39051元,外部经济环境为京津冀地区乡村劳动力务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由10733元增至49208元,经济作物比重和复种指数分别由23.1%增至26.7%、由127.0%增至132.4%,反映种植业要素投入不断增加,同时,受耕地红线的严格限制,研究时段内全区耕地面积减少趋势并不显著,尽管农业产值增加、种植业规模扩大与收益提高等措施有利于农业增收,但是,由于农业发展对农业增收的作用较为有限,远低于非农就业的增收效应,因此,系数为负。

3.2.2 分区空间回归结果与分析

(1)分区空间回归结果。Hausman检验与Log Likelihood结果表明,五类地域类型区均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II、III、IV区的SLM模型统计学意义较好,而I和V区SEM模型较好(表3);空间滞后系数ρ与空间误差系数λ均显著为正,表明各区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的空间趋同效应显著。从解释变量回归系数可知,I、II、III、V区均通过检验,分别在1%、10%、5%和5%水平上显著,IV区表现不显著,而五大类型区与解释变量显著相关的控制变量各不相同。

表3   京津冀分区域空间回归结果

Tab. 3   Spatial regression results in five types of reg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IIIIIIVV
LT29.986***-23.605*-10.388**-1.1099.951**
(3.61)(-1.89)(-2.59)(-0.11)(2.08)
Ln(CG)1714.570***656.854***583.331***395.590**1249.278***
(7.76)(3.04)(5.64)(2.30)(8.66)
Ln(PTA)-316.118746.308**216.327*440.751**-191.660
(-1.02)(2.39)(1.85)(2.49)(-1.43)
Ln(PAA)-1947.327***-2247.918***-1645.835***-176.911279.818
(-9.20)(-5.32)(-5.86)(-0.44)(1.24)
Ln(PEC)-495.687***-1699.062***-343.814***47.824-175.657*
(-3.31)(-6.16)(-3.89)(0.23)(-1.87)
Ln(MCI)-6.319**-16.373***-20.489***-0.7811.289
(-2.40)(-3.64)(-7.69)(-0.18)(0.65)
ρ0.927***0.793***0.850***0.740***0.933***
Adj.R20.86980.79160.86230.70730.8213
Log lihood-2660-2366-10080-4050-836
模型SEMSLMSLMSLMSEM
时间2000—2016年2000—2016年2000—2016年2000—2016年2000—2016年
样本数3912891275493119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下显著;括号外为系数估计值,括号内为系数标准差。

新窗口打开

(2)不同地域类型的作用机理与特征。京津冀地区地域广阔,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乡村非农就业的驱动下,五类地域农民收入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空间变化态势。具体如下:① 京津近郊区区位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农民易于获得较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与较高的工资性收入,与其他区相比,非农就业转移比例最高,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也最强。② 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优越,非农就业转移规模与比重相对较高,由于从事农业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非农收入)小于农业经营收入,农业经营收入对农户家庭维持稳定的生计来源更为重要,因此,乡村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该结论与杨怀德等[20]研究结果相似。③ 冀中平原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与粮食主产区,与冀东北地区相似,农民易于从农业经营中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乡村非农就业总体上不利于农民增收。④ 冀西太行山区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重要组成,首都生态屏障和水资源保护地的功能定位限制了工农业发展,区域经济总量低、城镇化进程缓慢、山区交通设施落后,导致非农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弱、劳动力转移困难,尚未形成非农就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因此,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不显著。⑤ 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热分布不均衡,自然灾害较多,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约束较大,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业增产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有限,远低于非农就业的带动作用。尽管该区非农就业规模、比重与其他区相比仍较小,但是,该地区旅游发展初具规模、交通通达性较好,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的积极作用将不断显现,从回归系数对比来看,坝上地区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仅次于I区,该结论与柳建平等[5]、蒲艳萍等[21]研究结论一致。

4 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与保障机制

4.1 总体思路

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源在于如何平衡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缓解农业经营与非农就业、城镇化与乡村发展之间的矛盾,促使资源要素配置向农村地区倾斜,缩小区域及城乡发展差异,推进乡村发展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本研究基于京津冀地区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空间机理,重点从经济发展视角提炼乡村振兴地域模式,总体思路为,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以农村优先发展与农业振兴为核心,以乡村人口流动与有序城镇化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科学辨析乡村非农就业与农业增收效应之间的矛盾,针对非农就业不充分及收入不稳定、农业经营主体弱化、农业经营模式落后、农业增收效应较弱等突出问题,以要素有序流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根本路径,以农村土地整治、乡村人才培育、精准扶贫等体系为支撑,以创新机制体制作为保障,结合内外源因素的空间差异特征,遵循分区指导、有序推进、统筹规划的基本原则,梳理乡村就业转移与乡村振兴的地域模式与实施路径,实现未来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的目标(图4)。

图4   乡村非农就业、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地域模式的逻辑关系

Fig. 4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off-farm employment, farmers' income growth and regional mod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4.2 乡村振兴地域模式及其内涵

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既是基于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之间互动规律进行的理论提炼与科学总结,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对京津冀乡村未来转型发展的一种预判。针对不同地域类型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特征、机理与未来发展趋势,以“非农就业模式”+“农民增收途径”的命名方式构建京津冀乡村振兴地域模式。未来京津冀乡村人口非农转移趋势仍将持续,兼业仍是农民从业的主要形式,其中,京津近郊区转移规模将趋缓,其他区非农就业将继续转移。各地域模式的内涵、要点与实施路径见表4

表4   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

Tab. 4   Regional mod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类 型适宜
区域
现状特征问题剖析模式内涵实施路径
就业平稳型+农工商主导适于城乡融合发展程度较高、非农就业相对稳定的京津近郊农区(I)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GDP 55019元,二三产业比重为95.3%,就业非农化率为6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达到18395元,非农就业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较强职业农民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缺失、农业组织化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农业增收效应有限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推进非农就业有序转移与就业类型进一步分化,采取市场化配置农村资源要素,构建农业资本化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① 充分发挥大都市区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吸纳农业技术人才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在推进农民非农平稳就业的同时,吸引部分高素质非农就业劳动力回流;② 明确服务京津都市区农产品供给的功能定位,优化现代农业生产格局;③ 构建农业资本化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与品牌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兼业型+现代农业主导适于农业资源条件较好、以农业为主导的冀东北地区(II)和冀中平原地区(III)2016年,人均GDP达到36891元,就业非农化率较高,为58.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960元,乡村非农就业不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受非农就业机会成本的影响,以异地、远距离、兼业等方式实现非农就业,农业资源禀赋潜力有待挖掘通过就近城镇化推进乡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传统农区农村转型的新动能,构建集约高效、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① 通过扶持中小城市、中心城镇,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村镇经济,提升农民兼业化水平与就地非农化;② 开展农村高标准农田整治,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专业户、新型职业农民,以及“公司+农户”、“合作社+专业户”等经营模式;③ 创新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市场化运营,尝试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等农业新业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就业输出型+复合型特色农业主导适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冀西太行山农区(IV)2016年,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人均GDP为31732元,就业非农化率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分别为44.3%和9039元,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 显著水源保护与生态治理的功能定位限制了农业生产,农民非农就业比重较低,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农民生活相对贫困进一步推进乡村非农就业转移,培育专业农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整治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① 持续推进乡村非农就业转移,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非农就业渠道,构建非农务工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鼓励农民在城镇就近就业、就近居住;② 开展农田整治工程,整合山区特色资源,提高机械化经营与农地流转规模,推进特色农业生产、技术、加工、销售一体化;③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探索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产业融合路径
就业输出型+生态农旅主导适于农业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的坝上地区(V)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均GDP为22558元,就业非农化率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较低,分别为33.0%和7659元,农民生活相对贫困,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作用较强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带动了农业增产,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持续推进乡村非农就业转移,通过政府扶持,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融合,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① 加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与扶持力度,探索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模式 与农户生计多样化模式,持续推进乡村非农就业转移,在禁止开发活动的农区,通过异地搬迁实现脱贫;② 挖掘农业对生态保护的多功能属性,加强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融合,探索坝上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一体化模式

新窗口打开

4.3 保障机制

(1)乡村非农就业与人才培育保障机制。健全乡村非农就业与人才培育保障机制,促进劳动力外流与乡村人才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之间形成稳定的动态平衡,实现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提升乡村劳动力素质提升、缩小区域及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在乡村非农就业保障方面,通过劳动培训基地与用工信息网络、与中介机构合作等途径,拓宽劳务输出信息渠道,健全离农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配套政策,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在乡村振兴人才保障方面,培养热爱乡村、愿意扎根乡村的本土乡村人才,鼓励城市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树立“参与式”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念,营造乡村人才创新的环境,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民合作社-农业大户-小农户”等各级乡村建设主体创新保障机制,激发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与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出发,建立乡村劳动力跨区域(省域、市域、县域)流动、乡村非农就业有序推进、乡村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机制。

(2)产业融合保障机制。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保障机制,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土地、资金、人力与组织等方面予以保障,促进“人-地-钱-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探索土地整治创新机制、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农地规模经营风险机制,为现代农业提供制度保障;整合支农惠农资金,为现代农业、复合型特色农业项目及贫困农区产业扶贫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对农民发放集体经济股权、奖励专项能力强的职业农民和表彰参与农村扶贫开发的企业等方式,激发乡村建设参与者的创业热情;建立财政、金融、税收、信贷、保险等部门协调机制,健全投融资与工商资本准入制度、农村新型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融合风险防范机制等保障。在操作中需结合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差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发挥不同地域类型农业比较优势,促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1)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分别由38.9%增至57.5%,由2486元增至11920元,五类地域类型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排序依次为:京津近郊区(I)>冀中平原区(III)>冀东北地区(II)>冀西太行山区(IV)>坝上地区(V),农民收入排序依次为:京津近郊区(I)>冀东北地区(II)>冀中平原区(III)>冀西太行山区(IV)>坝上地区(V)。

(2)京津冀地区乡村非农就业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乡村非农就业过程导致农民收入结构分化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非农收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强,农业经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弱;京津冀地区及I、II、III、V四类地域类型区乡村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9.215、29.986、-23.605、-10.388、9.951,IV区两者之间不显著。

(3)根据不同地域类型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特征、机理与未来发展趋势,归纳提炼了京津冀乡村振兴的四种地域模式,即就业平稳型+农工商主导、兼业型+现代农业主导、就业输出型+复合型特色农业主导、就业输出型+生态农旅主导四种类型,并通过健全乡村非农就业与人才培育、产业融合保障机制,促进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5.2 讨论

本研究从劳动力要素流动与农民增收之间互动机理角度探讨乡村振兴地域模式,为不同地域类型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京津冀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区域、城乡及乡村之间差距巨大,且彼此之间问题相互交织,急需制定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规划,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挥不同地域类型乡村比较优势,实现京津冀乡村振兴的差异化与协同化发展。乡村振兴是城镇化进入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与乡村产业的支撑作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处理非农就业转移与乡村建设主体培育的矛盾,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值得学界深入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环境的农区面临的乡村非农就业、产业融合问题各异,不同类型农区乡村振兴的具体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Liu Y, Li Y.

Revitalize the world's countryside

. Nature, 2017, 548(7667): 275-277.

https://doi.org/10.1038/548275a      [本文引用: 1]     

[2] 何仁伟.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

. 地理研究, 2018, 37(11): 2127-214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是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基础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内涵,剖析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城乡空间均衡模型和定义城乡等值线,提出了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实现途径及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①城乡融合发展是基于空间布局优化和制度供给创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五边形"和"人—地—钱—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过程是城乡空间动态均衡的过程。②城乡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可以较好地阐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通过城乡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和人口的流动,城乡人均综合发展效益逐渐趋于相等;城乡等值线可以进一步解释城乡发展空间均衡的动态过程与传导机理。③从政策制度构建、"点轴"渐进扩散、分区分类推进、典型发展模式提炼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He Renwei.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ory, mechanism and implement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11): 2127-214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是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基础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内涵,剖析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城乡空间均衡模型和定义城乡等值线,提出了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实现途径及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①城乡融合发展是基于空间布局优化和制度供给创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五边形"和"人—地—钱—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过程是城乡空间动态均衡的过程。②城乡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可以较好地阐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通过城乡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和人口的流动,城乡人均综合发展效益逐渐趋于相等;城乡等值线可以进一步解释城乡发展空间均衡的动态过程与传导机理。③从政策制度构建、"点轴"渐进扩散、分区分类推进、典型发展模式提炼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3] 刘彦随.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 地理学报, 2018, 73(4): 637-65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04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2)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3)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4)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Liu Yansui.

Research o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4): 637-65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04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2)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3)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4)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4] Li Y, Long H, Liu Y.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a rurality index perspective

.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5, (38): 12-26.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15.01.004      [本文引用: 1]      摘要

61Using rurality index to capture China’s rural change based on national census data.61High-rurality counties are marginalized in lo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61Rurality index analysis improves our knowledge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hina.61Integrated rurality studies contribute to the making of r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5] 柳建平, 张永丽.

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影响: 基于甘肃10个贫困村调查资料的分析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3): 63-7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对流入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重要影响,而且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甘肃10个样本村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缓解农村贫困、改善家庭福利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Liu Jianping, Zhang Yongli.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igr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n Poverty areas

. China Rural Survey, 2009, (3): 63-7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对流入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重要影响,而且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甘肃10个样本村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缓解农村贫困、改善家庭福利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6] 胡枫.

农民工汇款与家庭收入不平等: 基于反事实收入的分析

. 人口研究, 2010, 34(3): 89-10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来自于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北省的调研数据来考察农民工汇款对输出地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我们简单将农民工汇款看成外生的转移收入时,农民工汇款能改善农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不过,当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选择性,并通过引入工具变量来构建那些外出劳动力户的反事实收入时,我们会得到相反的结论:由于那些外出务工劳动力往往来自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农民工汇款扩大了农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从反事实收入情形下的0.3551上升至实际收入情形下的0.3774。

[Hu Feng.

Migrant remittances and household income inequality: 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 Population Research, 2010, 34(3): 89-10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来自于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北省的调研数据来考察农民工汇款对输出地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我们简单将农民工汇款看成外生的转移收入时,农民工汇款能改善农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不过,当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选择性,并通过引入工具变量来构建那些外出劳动力户的反事实收入时,我们会得到相反的结论:由于那些外出务工劳动力往往来自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农民工汇款扩大了农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从反事实收入情形下的0.3551上升至实际收入情形下的0.3774。
[7] Sauer J, Davidova S, Gorton M.

Land fragmentation, market integration and farm efficienc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Kosovo

. General Information, 2012, (8): 16-18.

[本文引用: 1]     

[8] 刘慧.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因子解析

. 地理学报, 2008, 63(8): 799-806.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8.08.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GINI系数因子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测度区域差异变化影响因子贡献来源的分解方法,将影响因子对区域差异变化的贡献分解为因子的结构性贡献和集中性贡献两种类型。对1993-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因子分解的实证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收入差距格局最重要的因素,但对农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反,近年来工资性收入集中度的不断下降超过了结构性增加对区域差异扩大的贡献,二者共同作用促进了农村区域差异的缩小。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小,且结构性和集中性对区域差异的贡献都在下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格局的贡献虽然不大,但对收入差异扩大的贡献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农村区域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财产性收入贡献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结构性贡献,集中性变化影响的趋势并不明显,而转移性收入贡献的增加除结构性增加影响之外,集中性下降的影响同样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Liu Hui.

Factor decomposition of rural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changes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63(8): 799-806.]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8.08.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GINI系数因子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测度区域差异变化影响因子贡献来源的分解方法,将影响因子对区域差异变化的贡献分解为因子的结构性贡献和集中性贡献两种类型。对1993-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因子分解的实证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收入差距格局最重要的因素,但对农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反,近年来工资性收入集中度的不断下降超过了结构性增加对区域差异扩大的贡献,二者共同作用促进了农村区域差异的缩小。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小,且结构性和集中性对区域差异的贡献都在下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格局的贡献虽然不大,但对收入差异扩大的贡献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农村区域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财产性收入贡献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结构性贡献,集中性变化影响的趋势并不明显,而转移性收入贡献的增加除结构性增加影响之外,集中性下降的影响同样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9] 刘玉, 潘瑜春, 唐林楠.

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时空耦合特征

. 经济地理, 2017, 37(2): 141-14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7.02.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时空耦合测度模型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系统分析2000—2014年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时空耦合协调特征,以期为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中度耦合水平的县域占全区县域总数的98.2%以上,总体处于中度耦合水平,距离良性共振耦合尚有差距。②2000—2014年,受区域农业禀赋、经济发展基础、政策倾斜等要素的影响,县域耦合协调性不高,多数处于拮抗阶段和磨合协调阶段,时序演变具有阶段性。③县域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以滞后和同步发展类型为主;农业超前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基本同步的县域数目增多,农业发展滞后的县域数目减少。其中,拮抗滞后(Ⅰ)、拮抗同步(Ⅱ)、拮抗超前(Ⅲ)、磨合滞后(Ⅳ)、磨合同步(Ⅴ)、磨合超前(Ⅵ)是主要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42000—2014年,县域耦合协调性的空间集聚性显著,且呈现阶段性变化。建议未来因地制宜地采取调控手段和政策,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协调发展。

[Liu Yu, Pan Yuchun, Tang Linnan.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farmers’ income at county-level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37(2): 141-14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7.02.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时空耦合测度模型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系统分析2000—2014年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时空耦合协调特征,以期为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中度耦合水平的县域占全区县域总数的98.2%以上,总体处于中度耦合水平,距离良性共振耦合尚有差距。②2000—2014年,受区域农业禀赋、经济发展基础、政策倾斜等要素的影响,县域耦合协调性不高,多数处于拮抗阶段和磨合协调阶段,时序演变具有阶段性。③县域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以滞后和同步发展类型为主;农业超前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基本同步的县域数目增多,农业发展滞后的县域数目减少。其中,拮抗滞后(Ⅰ)、拮抗同步(Ⅱ)、拮抗超前(Ⅲ)、磨合滞后(Ⅳ)、磨合同步(Ⅴ)、磨合超前(Ⅵ)是主要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42000—2014年,县域耦合协调性的空间集聚性显著,且呈现阶段性变化。建议未来因地制宜地采取调控手段和政策,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协调发展。
[10] 李裕瑞, 曹智, 郑小玉, .

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3): 279-28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我国仍有超过7 000万的贫困人口,且区域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促进贫困地区的转型发展、贫困群体的生计改善,直接关系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深入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地域生成机制,梳理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提出加快精准脱贫的可持续途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机制和减贫的基本模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应着眼于区域转型发展过程来着力破解贫困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体系、产业政策体系、土地政策体系,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区域发展助推贫困农户脱贫解困的传导机制。

[Li Yurui, Cao Zhi, Zheng Xiaoyu, et al.

Regional and sustainable approach for target-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2016, 31(3): 279-28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我国仍有超过7 000万的贫困人口,且区域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促进贫困地区的转型发展、贫困群体的生计改善,直接关系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深入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地域生成机制,梳理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提出加快精准脱贫的可持续途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机制和减贫的基本模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应着眼于区域转型发展过程来着力破解贫困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体系、产业政策体系、土地政策体系,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区域发展助推贫困农户脱贫解困的传导机制。
[11] Ali A.

Population pressure,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nd changes in rural systems in Bangladesh

. Geoforum, 2007, 38(4): 720-738.

https://doi.org/10.1016/j.geoforum.2006.11.0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growth is the key to rural system changes that include changes in rural bio-phys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and social conditions. The present study has examined the temporal changes in 18 selected indicators of rural systems in Bangladesh during the period 1975 2000, and explored the influences of demographic, market forces,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 inducing and mediating such changes. An analysis of 64 district level published census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intensity, cropping patterns, land productivity and farm income; decline in labor and technological productivities; and major improvement in rural housing,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Spatially, major agricultural growth and rural development were observed in districts with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less constrained environments, and better access to markets, irrigation canals, and capital loans.
[12] 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 地理学报, 2009, 64(4): 427-4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4.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界定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和均衡发展四个乡村发展类型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基于乡村对社会具有的功能构建了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57.6%的县市一、二、三产业得到均衡发展;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商旅服务业主导的发展地域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18.64%、11.99%和11.75%;农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较强(RI0.5)的地域占到59.1%;工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RI0.4)和居中(0.4RI0.5)的地域分别占到33.4%和42.8%;商旅服务业为主导的乡村发展类型中,大部分地域(42.7%)乡村性弱,乡村性强和居中的地域分别占到27.3%和30.0%;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7.2%,乡村性较强的地域占到37%,接近半数(45.8%)的均衡发展类型其乡村性居中。并指出,当今全球化和社会经济重构背景下乡村的多功能性发展和立足当地(Place-Based)的乡村发展模式,使得某些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值与其他同类地区差异较大,以及同一乡村性指数值可能对应不同的乡村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了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科领域亟需加强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Long Hualou, Liu Yansui, Zou Jian.

Assessment of rural development types and their rurality in eastern coastal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4): 426-4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4.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界定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和均衡发展四个乡村发展类型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基于乡村对社会具有的功能构建了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57.6%的县市一、二、三产业得到均衡发展;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商旅服务业主导的发展地域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18.64%、11.99%和11.75%;农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较强(RI0.5)的地域占到59.1%;工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RI0.4)和居中(0.4RI0.5)的地域分别占到33.4%和42.8%;商旅服务业为主导的乡村发展类型中,大部分地域(42.7%)乡村性弱,乡村性强和居中的地域分别占到27.3%和30.0%;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7.2%,乡村性较强的地域占到37%,接近半数(45.8%)的均衡发展类型其乡村性居中。并指出,当今全球化和社会经济重构背景下乡村的多功能性发展和立足当地(Place-Based)的乡村发展模式,使得某些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值与其他同类地区差异较大,以及同一乡村性指数值可能对应不同的乡村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了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科领域亟需加强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13] 沈孝强, 吴次芳, 方明.

浙江省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协调性分析.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4, 24(9): 129-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4.09.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产业、人口和土地非农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内涵与表现,其协调性关系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协调耦合度模型和重心法分析1999年至2011年浙江省城市化过程中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协调性与空间均衡性,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全省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协调耦合度得到持续提高,由0.54上升至0.76,从中协调耦合等级发展为较协调耦合等级,各市协调耦合度及其等级都获得相应提高,但“北高南低,南北分化”的空间差异特征依然显著;②以2005年为界,前半期全省及省内各市协调耦合度增速较快,但2005年之后显著放缓,说明促进各要素协调非农化的难度在上升;③地区不平衡未得到有效控制,西北部人口非农化速度领先、东北部产业非农化较快、中南部土地非农化超前,阻碍了综合协调耦合度的提高;④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与公共服务水平,就业结构和土地资源禀赋等是影响产业、人口与土地协调非农化的重要因素.今后产业、人口和土地非农化协调性的提高将依赖于各要素非农化相互作用和地区平衡性的改善.东北部地区需着重推进产业升级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西北部地区提高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进城农民工市民化;中南部巩固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增加非农就业,改善公共服务,同时优化土地利用管理,控制城市低效蔓延.

[Shen Xiaoqiang, Wu Cifang, Fang Ming.

Coordination of industry, population and land deagriculturalization during the rapi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4(9): 129-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4.09.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产业、人口和土地非农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内涵与表现,其协调性关系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协调耦合度模型和重心法分析1999年至2011年浙江省城市化过程中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协调性与空间均衡性,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全省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协调耦合度得到持续提高,由0.54上升至0.76,从中协调耦合等级发展为较协调耦合等级,各市协调耦合度及其等级都获得相应提高,但“北高南低,南北分化”的空间差异特征依然显著;②以2005年为界,前半期全省及省内各市协调耦合度增速较快,但2005年之后显著放缓,说明促进各要素协调非农化的难度在上升;③地区不平衡未得到有效控制,西北部人口非农化速度领先、东北部产业非农化较快、中南部土地非农化超前,阻碍了综合协调耦合度的提高;④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与公共服务水平,就业结构和土地资源禀赋等是影响产业、人口与土地协调非农化的重要因素.今后产业、人口和土地非农化协调性的提高将依赖于各要素非农化相互作用和地区平衡性的改善.东北部地区需着重推进产业升级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西北部地区提高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进城农民工市民化;中南部巩固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增加非农就业,改善公共服务,同时优化土地利用管理,控制城市低效蔓延.
[14] 曹广忠, 马嘉文.

中国城镇化与非农化的空间分异、相互关系和形成机制

. 地理研究, 2016, 35(12): 51-6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就业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是相互关联且进程相对一致的过程,但由于发展背景和影响机制的不同,二者的关系有可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基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就业非农化水平和进程的空间格局、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和非农化水平的分布和演变都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特征和地带分异特征,差异化的空间集散态势下,在不同地区二者形成了多样化的相互关系,但总体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城镇化初期和中期阶段,非农化适当超前或同步于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导驱动因素不一致是城镇化和非农化空间差异和相互关系形成的基础,要素投入引致的经济增长直接促进就业非农化进程,但人口城镇化则更多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政府政策实施力度的不同也导致这一机制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

[Cao Guangzhong, Ma Jiawen.

Spatial pattern,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driving force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non-agriculturaliz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12): 51-6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就业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是相互关联且进程相对一致的过程,但由于发展背景和影响机制的不同,二者的关系有可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基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就业非农化水平和进程的空间格局、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和非农化水平的分布和演变都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特征和地带分异特征,差异化的空间集散态势下,在不同地区二者形成了多样化的相互关系,但总体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城镇化初期和中期阶段,非农化适当超前或同步于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导驱动因素不一致是城镇化和非农化空间差异和相互关系形成的基础,要素投入引致的经济增长直接促进就业非农化进程,但人口城镇化则更多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政府政策实施力度的不同也导致这一机制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
[15] 蓝庆新, 陈超凡.

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 财经研究, 2013, 39(12): 57-7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章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和空间局域LISA地图,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我国各省的分布格局和空间上的相互依赖性,并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高水平区域集中、低水平区域聚集的特点;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强烈的空间冲击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产业发展层次;金融支撑、科技发展、市场化程度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受引资质量和结构性偏倚的影响,资本流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不明显。

[Lan Qingxin, Chen Chaofan.

Does new-type urbanization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patial econometric research based on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3, 39(12): 57-7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章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和空间局域LISA地图,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我国各省的分布格局和空间上的相互依赖性,并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高水平区域集中、低水平区域聚集的特点;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强烈的空间冲击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产业发展层次;金融支撑、科技发展、市场化程度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受引资质量和结构性偏倚的影响,资本流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不明显。
[16] 许和连, 邓玉萍.

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 管理世界, 2012, (2): 30-43.

URL      摘要

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FDI及环境污染在我国各省域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动态跃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域FDI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两者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并形成了不同的集聚区域,目前FDI高值集聚区一般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低值集聚区,FDI低值集聚区却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高值集聚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在地理上的集群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从整体上来说"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但不同来源地的FDI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来自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外资显著降低了我国的环境污染,东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资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不明显。

[Xu Helian, Deng Yuping.

Does the FDI leads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Based on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 Management World, 2012, (2): 30-43.]

URL      摘要

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FDI及环境污染在我国各省域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动态跃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域FDI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两者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并形成了不同的集聚区域,目前FDI高值集聚区一般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低值集聚区,FDI低值集聚区却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高值集聚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在地理上的集群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从整体上来说"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但不同来源地的FDI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来自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外资显著降低了我国的环境污染,东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资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不明显。
[17] Anselin L.

Spatial Econometric: Methods and Models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90, 85(411): 160.

https://doi.org/10.1007/978-94-015-7799-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Spatial econometrics : methods and models by Luc Anselin (Studies in oper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4)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1988 : pbk
[18] Bruce A Blonigen, Ronald B Davies, Glen R Waddell, et al.

FDI in space: Spatial autoregressive relationships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7, 51(5): 1303-1325.

https://doi.org/10.1016/j.euroecorev.2006.08.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re are a number of theoretical reasons wh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to a host country may depend on the FDI in proximate countries. Such spatial interdependence has been largely ignored by the empirical FDI literature, with only a couple recent papers accounting for such issues in their estimation. This paper conducts a general examination of spatial interactions in empirical FDI models using data on US outbound FDI activity. We find that estimated relationships of traditional determinants of FDI are surprisingly robust to inclusion of terms to capture spatial interdependence, even though such interdependence is estimated to be significant. However, we find that both the traditional determinants of FDI and the estimated spatial interdependence are quite sensitive to the sample of countries one examines.
[19] 刘彦随, 张紫雯, 王介勇.

中国农业地域分异与现代农业区划方案

. 地理学报, 2018, 73(2): 203-2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农业地域格局取决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要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伴随着这些要素的长期变化而产生时空演化和区域分异,由此奠定了综合农业区划的科学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战略,剖析了现代农业发展环境的时空转变及其动态特征,建立了农业自然要素与农业地域功能耦合测度指标体系,应用聚类分析和定性评判综合手段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农业区划原则和方法,制定了全国现代农业区划方案。该方案包括15个农业一级区、53个农业二级区,并与1981年农业综合区划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揭示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中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地域功能、格局动态和发展趋向,为新时期加快各地区现代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促进地理学综合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参考。

[Liu Yansui, Zhang Ziwen, Wang Jieyong.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scheme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2): 203-2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农业地域格局取决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要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伴随着这些要素的长期变化而产生时空演化和区域分异,由此奠定了综合农业区划的科学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战略,剖析了现代农业发展环境的时空转变及其动态特征,建立了农业自然要素与农业地域功能耦合测度指标体系,应用聚类分析和定性评判综合手段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农业区划原则和方法,制定了全国现代农业区划方案。该方案包括15个农业一级区、53个农业二级区,并与1981年农业综合区划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揭示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中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地域功能、格局动态和发展趋向,为新时期加快各地区现代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促进地理学综合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参考。
[20] 杨怀德, 李勇进, 冯起, .

石羊河流域不同区域农户生计多样性分析

. 干旱区地理(汉文版), 2016, 39(1): 199-2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深入落实,流域内农户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基于对农户生计活动现状的统计描述,依据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理论,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上、中、下游各区域农户生计资产存量的评价模型,就全流域三大区域共992份样本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程度和生计资产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并作分区域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全流域农户生计均呈多样化趋势,山区、平原区和沙漠绿洲区农户的生计多样化指数分别是:2.00,2.74和2.61,说明流域内农户生计多样化程度普遍偏低但各区域差异明显。(2)因子分析表明,受政策影响农户所拥有的各生计资产存量发生了转化,相比其他区域,绿洲区农户拥有的生计资产存量最多,主要反映在自然、物质和社会资产上,平原区次之,山区以较大差距排在末位。(3)政策扰动下各生计资产存量的差异对不同区域农户多样性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比较三大区域农户多样性生计活动和家庭生计资产存量,探讨了生计资产与生计多样化的关系,从农户生计的视角客观系统地总结和评价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实施效果,识别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今后流域治理工作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建议政府围绕农户生计资产的薄弱环节进行投入,以提高农民的生计资产存量;农户要优化生计组合,利用优势生计资产实现多样化的生计转型。

[Yang Huaide, Li Yongjin, Feng Qi,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ural household livelihoods diversity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of Shiyang River Basin, NW China

. Arid Land Geography, 2016, 39(1): 199-2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深入落实,流域内农户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基于对农户生计活动现状的统计描述,依据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理论,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上、中、下游各区域农户生计资产存量的评价模型,就全流域三大区域共992份样本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程度和生计资产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并作分区域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全流域农户生计均呈多样化趋势,山区、平原区和沙漠绿洲区农户的生计多样化指数分别是:2.00,2.74和2.61,说明流域内农户生计多样化程度普遍偏低但各区域差异明显。(2)因子分析表明,受政策影响农户所拥有的各生计资产存量发生了转化,相比其他区域,绿洲区农户拥有的生计资产存量最多,主要反映在自然、物质和社会资产上,平原区次之,山区以较大差距排在末位。(3)政策扰动下各生计资产存量的差异对不同区域农户多样性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比较三大区域农户多样性生计活动和家庭生计资产存量,探讨了生计资产与生计多样化的关系,从农户生计的视角客观系统地总结和评价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实施效果,识别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今后流域治理工作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建议政府围绕农户生计资产的薄弱环节进行投入,以提高农民的生计资产存量;农户要优化生计组合,利用优势生计资产实现多样化的生计转型。
[21] 蒲艳萍, 李霞.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效应: 基于对四川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 人口与经济, 2011, (1): 39-45.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四川省63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Pu Yanxia, Li Xia.

The influence of the movement of labor on the rural econom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urvey in Sichuan Province

. Population & Economics, 2011, (1): 39-45.]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四川省63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