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村落地名的空间格局、生成机制与保护策略——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
李巍, 杨斌

The spatial patterns, generative mechanism and protective strategies of Tibetan village names: A case study in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Wei LI, Bin YANG
表2 夏河县藏语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特质
Tab. 2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names in Xiahe county
地名文化基因 自然性基因 恋地性基因 记述性基因 关系性基因
来源载体 地貌、水系水文、动物植物等环境载体 藏族神山和自然山体的景观象征物载体 生计生产和建筑道路设施的历史记述载体 生活、生产、文化等领域的关系内容载体
表现形式 选址于坡地、沟口、河滩地等具有生产生活优势的微环境 藏族信仰神山意象认同区域 村落最初社群来源及历史时期生产方式 宗教寺院的本体,与寺院共生关系的属民、塔哇、加尔高等,以及部分相关传说
形像动物、人身体部位、生产生活器物等的山体环境 建筑和道路设施实体或历史时期特征 历史时期部落体系中的社会群体地缘关系,部落名称、人名姓氏
文化类型 生态文化
人居文化
生态文化
神山信仰文化
生产方式
人居文化
宗教文化
部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