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的空间耦合分析
郭向阳, 穆学青, 明庆忠, 丁正山, 胡美娟

Spatial coupling between rapid traffic superiority degree and tourist flow intensity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Xiangyang GUO, Xueqing MU, Qingzhong MING, Zhengshan DING, Meijuan HU
表3 云南省不同快速交通组合模式旅游流强度
Tab. 3 Tourist flow intensity in different rapid traffic combination modes in Yunnan province
快速交通组合类型(组合种类) 快速交通组合模式 研究样本(数量) 旅游流强度 排名
“航空运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3) 多元共生模式 昆明、文山(2) 0.1115 1
“航空运输+高速公路”(2) 协调互补模式 保山、昭通、丽江、普洱、西双版纳、大理、德宏(7) 0.0696 2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2) 协调互补模式 曲靖、玉溪、红河(3) 0.0435 4
“航空运输”(1) 单类孤立模式 迪庆、临沧(2) 0.0538 3
“高速公路”(1) 单类孤立模式 楚雄(1) 0.0326 5
“无”(0) 低速交通维持模式 怒江(1) 0.018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