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光地旅游企业主移民定居驱动机制探析——以黄山汤口为例
杨钊, 程豪

Driving mechanism of tourism entrepreneurial migrants’ settlement in natural sightseeing places: A case study of Tangkou
Zhao YANG, Hao CHENG
表2 汤口企业主调查问卷的指标理论/假设来源
Tab. 2 Theoretical/hypothetical source of questionnaires of entrepreneurial migrant in Tangkou
指标大类 理论依据 测量项 最终模型变量测量项
经营满意度 根据Szivas等[32,44]的研究,杨钊等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九华山旅游劳工从业感知量表(10个指标) [46,47,48]。此外,张文宏等[49]在研究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时,分别构建了地域认同和职业认同指标,较为典型 收入;商业竞争;能自己做主;生意与个人生活难区分;社会地位/声望;职业本身;生意发展前景;工作时间长度;工作稳定性;淡旺季差异 “经营总体满意度”单项指标直接测量
生活满意度 在系列研究[32,44,46,47]以及九寨沟调研[34]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讨论,增加了对生活质量感知的考虑。同时,指标构建还借鉴了张文宏等人[49]的地域认同指标 照顾家庭;居住条件;医疗条件;教育条件;治安状况;物价水平;本地气候适应;休闲娱乐机会;日常饮食;本地居民友善 “生活总体满意度”单项指标直接测量
社会融合意愿 借鉴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中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指标[49],选择交朋友、接受价值(本地节日、生活方式)、熟悉风俗、社区参与等四个维度,用5个指标衡量 主动了解本地风俗人情;过本地节日;认同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愿意与本地人交朋友;愿意参加社区活动 5项指标间接测量
继续经营意愿* 未来职业推广性假设 推荐亲友来此做生意;继续在本地做生意 2项指标间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