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
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Wanxu CHEN,Jiangfeng LI,Jie ZENG,Duan RAN,Bin YANG
表1 地理探测指标体系
Tab. 1 The index system of geographic detector analysis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指标(变量) 数据来源 计算方法
自然
环境
地形
因子
地形起伏度
X1)
DEM数据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www.gscloud.cn) 通过填洼处理后的DEM在ArcGIS10.3中使用Block Statistics工具提取
平均海拔
X2)
DEM数据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www.gscloud.cn) 通过填洼处理后的DEM在ArcGIS10.3中使用Zonal Statistic工具提取
气候
因子
年平均降水量
X3)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 通过ArcGIS10.3的Arc 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Zonal/Zonal Statistics工具提取
年平均气温
X4)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 通过ArcGIS10.3的Arc 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Zonal/Zonal Statistics工具提取
土地
利用
土地利用强度
X5)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http://www.resdc.cn)
借鉴庄大方,刘纪远等(1997年)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测度模型,测度中国土地系统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自然平衡保持状态[42]
土地利用多样性(X6)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 借鉴Shannon-Wiener指数,测度中国土地利用的丰富程度,复杂程度和有序程度[43]
社会
经济
人口与经济
人口密度
X7)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 通过ArcGIS10.3的Arc 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Zonal/Zonal Statistics工具提取
地均GDP
X8)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 通过ArcGIS10.3的Arc 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Zonal/Zonal Statistics工具提取
交通
区位
高等级道路密度(X9) 2015年交通数据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NGCC)(http://ngcc.sbsm.gov.cn/),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份交通数据通过最新版交通数据矢量化获取 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密度(线路长度/面积)
距地级城市距离(X10) 地级市中心点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 息中心(NGCC)(http://ngcc.sbsm. gov.cn/) 通过ArcGIS10.3的Arc 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计算到最近的地级城市距离
政策
调控
生态工程
林业工程
X11)
林业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重点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项目 参考Li 等确定中国林业工程的空间分布数据[36]